第191章 借糧
穿成農夫,從服徭役開始進步 作者:白菜燉蘑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淩雲倒了一杯水推到他麵前,笑道:“邵指揮,外麵冷,喝杯熱茶暖暖身子。”
邵旭瞥了他一眼,走過來坐在對麵,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喝完他放下水杯繼續道:“李守捉,虎嘯營的士兵十分缺糧,還望你能伸出援手,先借我點糧食救急。”
他對李淩雲沒有好感,若不是他,虎嘯營也不會缺糧食。
可沒好感歸沒好感,糧食還是要借的。為了一千士兵的生存,個人喜惡可以暫時先放一邊。
李淩雲笑嗬嗬道:“好說好說,咱們都是守衛大夏邊疆的士兵,理應互幫互助才對。”
他往邵旭的茶杯中蓄滿水,繼續說道:“也不知道朝廷是不是忘了咱們,都這麽長時間了,也不給咱們送糧草過來。”
邵旭暗自瞪了他一眼,沒說話。
還不是你缺德,攔下了送往營州的密信,若不然,營州早送糧草過來了。
每每想到李淩雲害的虎嘯營步入如此危機之中,他就想抽出刀將對方給砍了。
李淩雲假裝沒看到他的白眼,自顧自道:“咱們從營州過來時隻帶了兩百擔糧食,按理來說,哪怕咱們不向朝廷求糧,也應該有人送糧過來才是。”
“可這都十二月了,卻始終沒人想起咱們早已斷糧的事,你說這事兒奇不奇怪。”
邵旭臉上的表情一怔,整個人都愣住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認為,他們之所以會陷入缺糧的窘境,是因為李淩雲從中作梗,攔截了他送往營州的緊急信件,導致求援的消息無法傳遞到營州。
可此時此刻,李淩雲的一番話語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驟然將他從自我欺騙的迷霧中驚醒。
當初他來守捉城的時候,所攜帶的糧草數量眾人皆知,隻有區區兩百擔。
而李淩雲多次向營州請求支援糧草之事,全營州大營的人也都知道。
守捉城嚴重缺糧的事兒營州的人是知道的。
按理來說,即便他未曾寫信求援,他們也應該能推算出,他手中的糧食已經告罄。
可是,都過去這麽長時間了,營州方麵沒有任何一人來信問問自己,他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也沒有任何一個人送糧草過來。
營州方麵怕真如李淩雲所說,將他們給“忘了”。
他有些心寒。
別人不知道他來這裏的目的,但安山是清楚的。
是他安排自己來這裏盯著李淩雲的,還說自己盡管帶人輕裝簡行的去,他會派人將他們所需的糧草送來。
可結果呢?若不是他們自掏腰包買了一些糧食,這會兒怕都已經餓死了。
自己上不討上官歡心,下不能為手下人解決溫飽問題,可真是沒用。
這一刻,他竟覺得自己活的很失敗。
李淩雲見他表情落寞,寬慰道:“你也別多想,也許營州的各位都太忙了,顧不上咱們。”
“好在我手裏確實還有點糧食,省著點吃,熬過這個冬季不成問題,這樣吧,從明天開始,你就帶著虎嘯營的士兵來夥堂和大家一起吃飯。”
不讓對方送消息是為了防止自己製鹽的消息泄露。
這東西的利潤實在太大了,值此多事之秋,安山正在想辦法壯大自己的隊伍,若知道他手上有製精鹽的法子,必定會逼迫自己交出來。
安山可不是柳家,那是手握重兵節度一方的梟雄,李淩雲又在人家的地盤上。
若安山想為難李淩雲,除非他帶著家人逃離營州,否則以他現在的能力,根本沒法與之對抗。
所以他才會不顧虎嘯營士兵缺糧的後果接連三次截了邵旭送去營州的信件。
他這麽做隻是為了自保,但若是因為這事兒讓虎嘯營那一千漢子徹底斷糧,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段時間他派人緊盯著虎嘯營眾人,那幫漢子因為整天吃不飽飯,內心已經很躁動了。
繼續這麽餓下去,他們不知道能幹出什麽事兒來呢。
不管邵旭來不來,他都會幫助虎嘯營度過這次糧食危機。
一方麵是為了避免士兵因饑餓而發生營嘯。
這一千壯漢可是經曆過數次戰場搏殺的真正士兵,若他們真的暴動起來,憑一千守捉兵是無法平亂的,到時候整個守捉城怕是都要遭殃。
巫閭守捉城是李淩雲的大本營,若這裏遭亂,他的基本盤就散了。
哪怕為了城內安全,他也不會眼睜睜看著虎嘯營士兵挨餓。
另一方麵,他對虎嘯營的士兵很眼饞,這是一幫見慣了血的真正的戰士,和守捉兵那種基本上沒見過血的新兵是不同的。
李淩雲不想一輩子屈居人下,那就要發展自己的勢力,他想將這些人拉攏過來,讓他們在與守捉兵同吃同住的日子裏逐漸偏向己方。
邵旭聽到他說要讓虎嘯營的士兵去夥堂吃飯,立刻搖頭道:“不行不行,你給我借點糧食,我們還是自己開火。”
開玩笑,守捉兵的夥食那是獨一份的,虎嘯營的士兵照他們這樣吃下去,開春的時候他得給李淩雲還多少糧食?
安山絕不會給他撥付那麽多糧草,那他就得求家裏給他送糧。
雖然他家在營州也有些家底,但家底也沒有豐厚到白白將糧食送給他人的地步。
所以,他們還是單獨開火的好,隻要每天能有兩頓稀粥,不至於讓將士們餓壞身子就可以了。
李淩雲笑道:“邵兄,你我都是這守捉城的一份子,理應該互幫互助,如今你有困難,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可是……”
“你放心,我不會袖手旁觀,更不會趁人之危,你帶著虎嘯營的眾將士過來和咱們一起吃,等明年開春,你還我兩千擔糧食就可以了。”
邵旭聽到李淩雲的話,推拒的動作一滯。
他盯著李淩雲的臉,良久後問道:“為什麽?”
一個守捉兵如今一天至少能吃掉兩斤半甚至三斤糧食。
距離三月底化雪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一千人至少要吃掉兩千五百擔糧食。
按照他跟李淩雲說的雙倍還糧的話,那就應該還五千擔糧食。
可是李淩雲卻隻要了兩千擔糧食。
這已經不是互幫互助了,這簡直是活菩薩在世啊。
關內現在一擔糧食賣到了近二兩銀子的高價,雖然守捉城內的糧價還保持在一兩的價格,但就算是一兩,李淩雲也讓了三千兩銀子。
三千兩啊,都可以買三十副鎧甲了,比他們現在穿的還要好上一些的鎧甲。
若買刀箭,可以各買一千五百副,能武裝起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隊伍了。
李淩雲為什麽要這麽做?
要說李淩雲心善,他是不信的。
若他真心善,就不會阻攔自己向營州求援,為此不僅將自己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兩隻信鴿給殺了,還差點害的楊二沒了雙腿。
若他真心善,就不會在自己求援無果的時候出主意,讓自己向全體士兵收錢買糧。
既然不是善心大發,那他為什麽要做這賠錢的買賣?
李淩雲見他懷疑自己的誠意,皺眉道:“你這是什麽表情?難道我就不能做一件好事嗎?”
邵旭搖搖頭:“你不像是會做好事的人。”
說完他想到自己還要找李淩雲借糧,忙又說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
“行了,你別解釋了,我真的隻是想幫幫大夥兒,你若不相信,我也可以借糧給你,隻是,若虎嘯營的士兵知道,你拒絕了我讓兩軍一起吃飯的提議,他們怕是會難過。”
守捉兵前段時間天天端著海碗在虎嘯營士兵麵前晃,那紮實的滿滿一海碗的幹飯讓虎嘯營的士兵看的直流口水。
若不是有自己壓著,他們怕是都要衝上去和守捉兵搶碗裏的吃食了。
若大夥兒知道邵旭拒絕了李淩雲請他們吃幹飯的邀請,別說難過了,怕是會直接找上邵旭問他要原因。
邵旭想到手底下那幫大老爺們在私下羨慕守捉兵夥食的樣子,若他們知道能和守捉兵吃一樣的飯,怕是要高興死。
這時候告訴他們,自己不打算讓他們和守捉兵一起吃,而是要帶著他們繼續喝稀粥,那幫漢子怕真的會追到他麵前問為什麽。
他不知道李淩雲為什麽這麽做,但他知道,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李淩雲肯定是抱有某種目的的。
想到這兒他說道:“既然李守捉不怕咱們虎嘯營吃的多,那邵某就代虎嘯營的全體士兵謝過李守捉的相助了。”
說著他朝李淩雲施了一禮,繼續道:“隻是,不知可否告知,你這麽做的目的?”
李淩雲笑著擺擺手:“我沒有什麽目的,就是單純的不想看虎嘯營的士兵挨餓,若你不信,就當成我在為我還沒出世的孩子積福吧。”
邵旭見他不想說,便也沒有再問。
李淩雲繼續說道:“如今天氣寒冷,營帳裏應該很冷,這樣吧,你帶人搬過來和營咱們擠一擠,先安穩度這個冬季再說。”
這下邵旭堅定搖頭:“不用了,咱們的營帳很集中,防風效果很好,沒有多冷,將士們還能堅持。”
守捉城內的營房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能住個一千來人,守捉兵自己住都有些擁擠,若他再帶人過去擠,那有一部分人就得打地鋪。
若真這樣,守捉兵怕是該有意見了。
李淩雲見他拒絕的幹脆,便也沒有堅持。
邵旭從李淩雲那兒迴去的當晚就通知虎嘯營的士兵,從明天開始,他們和守捉兵一樣,去軍營的夥堂吃飯。
聽到這個消息,又冷又餓的士瞬間沸騰了起來。
激動的喧囂聲都快將營帳頂給掀飛了。
眾人奔走相告,恨不能立刻將這個消息告訴和自己關係好的人。
營帳內,楊二揉著自己瘙癢的腿不可置信的問進來的同伴:“指揮真是這麽說的?李守捉真願意讓咱們去夥堂吃飯?”
他那天迴去後沒一會兒,醫舍的何大夫便過來幫他治腿了。
何大夫說李守捉見他腿似乎被凍傷了,讓他帶人過來看看。
當時因守捉兵經常在虎嘯營士兵麵前炫耀他們的夥食,導致兩方的關係不是很好。
見何大夫是李淩雲派來的,他還嫌棄的不想讓對方給自己治療。
可何大夫說,他這腿若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要截肢。
他起初還不信,他這腿根本沒一點痛覺,也感覺不是那麽冷了,怎麽可能到截肢的那一步?
直到何大夫在他腿上掐了一把他卻沒感到痛的時候,楊二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他這腿怕是真的要廢了。
他顧不上管何大夫到底是誰派來的,趕忙讓他幫自己治療。
何大夫拿出銀針幫他施針,直到半個時辰後他才感覺到腿有了知覺,是那種千萬隻螞蟻在骨頭縫裏啃咬的酥麻感。
何大夫說,幸虧他來的及時,否則若再耽擱半個時辰,哪怕大羅神仙來了,他這腿也得被截了。
那一刻,他心裏便沒了對李淩雲、對守捉兵的不滿。
他甚至很感激李淩雲,若不是他,自己怕真的會變成沒有腿的殘廢。
若真到了那時候,家中的妻兒該怎麽辦?
此時聽說李淩雲願意讓他們去夥堂和守捉兵一起吃飯,他更加覺得,李淩雲是個心善之人。
有這樣的人做上官,對手下士兵來說是何其幸運的事。
同伴比他還激動,手舞足蹈道:“是真的,我剛才在方旅帥那兒聽到的消息,指揮讓他們通知每個營帳內的人,說是從明早開始,咱們去夥堂吃飯。”
“那實在太好了,咱們終於不用挨餓了,李守捉真是個好人啊。”
“就是,我原本以為他就對守捉兵好,沒想到對我們也這麽好,咱們運氣真好,能被分到這裏來。”
“誰說不是呢,咱們以後可不能再和守捉兵發生衝突了,不能讓李守捉為難。”
“那是自然,咱們吃了人家的糧,若還和人家的人鬧矛盾,那豈不是連豬狗都不如。”
兩人瑟縮的坐在一起,絮絮叨叨的說著話。
這樣的對話在營帳的各個角落都在上演。
邵旭瞥了他一眼,走過來坐在對麵,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喝完他放下水杯繼續道:“李守捉,虎嘯營的士兵十分缺糧,還望你能伸出援手,先借我點糧食救急。”
他對李淩雲沒有好感,若不是他,虎嘯營也不會缺糧食。
可沒好感歸沒好感,糧食還是要借的。為了一千士兵的生存,個人喜惡可以暫時先放一邊。
李淩雲笑嗬嗬道:“好說好說,咱們都是守衛大夏邊疆的士兵,理應互幫互助才對。”
他往邵旭的茶杯中蓄滿水,繼續說道:“也不知道朝廷是不是忘了咱們,都這麽長時間了,也不給咱們送糧草過來。”
邵旭暗自瞪了他一眼,沒說話。
還不是你缺德,攔下了送往營州的密信,若不然,營州早送糧草過來了。
每每想到李淩雲害的虎嘯營步入如此危機之中,他就想抽出刀將對方給砍了。
李淩雲假裝沒看到他的白眼,自顧自道:“咱們從營州過來時隻帶了兩百擔糧食,按理來說,哪怕咱們不向朝廷求糧,也應該有人送糧過來才是。”
“可這都十二月了,卻始終沒人想起咱們早已斷糧的事,你說這事兒奇不奇怪。”
邵旭臉上的表情一怔,整個人都愣住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認為,他們之所以會陷入缺糧的窘境,是因為李淩雲從中作梗,攔截了他送往營州的緊急信件,導致求援的消息無法傳遞到營州。
可此時此刻,李淩雲的一番話語猶如一道閃電劃破夜空,驟然將他從自我欺騙的迷霧中驚醒。
當初他來守捉城的時候,所攜帶的糧草數量眾人皆知,隻有區區兩百擔。
而李淩雲多次向營州請求支援糧草之事,全營州大營的人也都知道。
守捉城嚴重缺糧的事兒營州的人是知道的。
按理來說,即便他未曾寫信求援,他們也應該能推算出,他手中的糧食已經告罄。
可是,都過去這麽長時間了,營州方麵沒有任何一人來信問問自己,他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也沒有任何一個人送糧草過來。
營州方麵怕真如李淩雲所說,將他們給“忘了”。
他有些心寒。
別人不知道他來這裏的目的,但安山是清楚的。
是他安排自己來這裏盯著李淩雲的,還說自己盡管帶人輕裝簡行的去,他會派人將他們所需的糧草送來。
可結果呢?若不是他們自掏腰包買了一些糧食,這會兒怕都已經餓死了。
自己上不討上官歡心,下不能為手下人解決溫飽問題,可真是沒用。
這一刻,他竟覺得自己活的很失敗。
李淩雲見他表情落寞,寬慰道:“你也別多想,也許營州的各位都太忙了,顧不上咱們。”
“好在我手裏確實還有點糧食,省著點吃,熬過這個冬季不成問題,這樣吧,從明天開始,你就帶著虎嘯營的士兵來夥堂和大家一起吃飯。”
不讓對方送消息是為了防止自己製鹽的消息泄露。
這東西的利潤實在太大了,值此多事之秋,安山正在想辦法壯大自己的隊伍,若知道他手上有製精鹽的法子,必定會逼迫自己交出來。
安山可不是柳家,那是手握重兵節度一方的梟雄,李淩雲又在人家的地盤上。
若安山想為難李淩雲,除非他帶著家人逃離營州,否則以他現在的能力,根本沒法與之對抗。
所以他才會不顧虎嘯營士兵缺糧的後果接連三次截了邵旭送去營州的信件。
他這麽做隻是為了自保,但若是因為這事兒讓虎嘯營那一千漢子徹底斷糧,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段時間他派人緊盯著虎嘯營眾人,那幫漢子因為整天吃不飽飯,內心已經很躁動了。
繼續這麽餓下去,他們不知道能幹出什麽事兒來呢。
不管邵旭來不來,他都會幫助虎嘯營度過這次糧食危機。
一方麵是為了避免士兵因饑餓而發生營嘯。
這一千壯漢可是經曆過數次戰場搏殺的真正士兵,若他們真的暴動起來,憑一千守捉兵是無法平亂的,到時候整個守捉城怕是都要遭殃。
巫閭守捉城是李淩雲的大本營,若這裏遭亂,他的基本盤就散了。
哪怕為了城內安全,他也不會眼睜睜看著虎嘯營士兵挨餓。
另一方麵,他對虎嘯營的士兵很眼饞,這是一幫見慣了血的真正的戰士,和守捉兵那種基本上沒見過血的新兵是不同的。
李淩雲不想一輩子屈居人下,那就要發展自己的勢力,他想將這些人拉攏過來,讓他們在與守捉兵同吃同住的日子裏逐漸偏向己方。
邵旭聽到他說要讓虎嘯營的士兵去夥堂吃飯,立刻搖頭道:“不行不行,你給我借點糧食,我們還是自己開火。”
開玩笑,守捉兵的夥食那是獨一份的,虎嘯營的士兵照他們這樣吃下去,開春的時候他得給李淩雲還多少糧食?
安山絕不會給他撥付那麽多糧草,那他就得求家裏給他送糧。
雖然他家在營州也有些家底,但家底也沒有豐厚到白白將糧食送給他人的地步。
所以,他們還是單獨開火的好,隻要每天能有兩頓稀粥,不至於讓將士們餓壞身子就可以了。
李淩雲笑道:“邵兄,你我都是這守捉城的一份子,理應該互幫互助,如今你有困難,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可是……”
“你放心,我不會袖手旁觀,更不會趁人之危,你帶著虎嘯營的眾將士過來和咱們一起吃,等明年開春,你還我兩千擔糧食就可以了。”
邵旭聽到李淩雲的話,推拒的動作一滯。
他盯著李淩雲的臉,良久後問道:“為什麽?”
一個守捉兵如今一天至少能吃掉兩斤半甚至三斤糧食。
距離三月底化雪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一千人至少要吃掉兩千五百擔糧食。
按照他跟李淩雲說的雙倍還糧的話,那就應該還五千擔糧食。
可是李淩雲卻隻要了兩千擔糧食。
這已經不是互幫互助了,這簡直是活菩薩在世啊。
關內現在一擔糧食賣到了近二兩銀子的高價,雖然守捉城內的糧價還保持在一兩的價格,但就算是一兩,李淩雲也讓了三千兩銀子。
三千兩啊,都可以買三十副鎧甲了,比他們現在穿的還要好上一些的鎧甲。
若買刀箭,可以各買一千五百副,能武裝起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隊伍了。
李淩雲為什麽要這麽做?
要說李淩雲心善,他是不信的。
若他真心善,就不會阻攔自己向營州求援,為此不僅將自己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兩隻信鴿給殺了,還差點害的楊二沒了雙腿。
若他真心善,就不會在自己求援無果的時候出主意,讓自己向全體士兵收錢買糧。
既然不是善心大發,那他為什麽要做這賠錢的買賣?
李淩雲見他懷疑自己的誠意,皺眉道:“你這是什麽表情?難道我就不能做一件好事嗎?”
邵旭搖搖頭:“你不像是會做好事的人。”
說完他想到自己還要找李淩雲借糧,忙又說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
“行了,你別解釋了,我真的隻是想幫幫大夥兒,你若不相信,我也可以借糧給你,隻是,若虎嘯營的士兵知道,你拒絕了我讓兩軍一起吃飯的提議,他們怕是會難過。”
守捉兵前段時間天天端著海碗在虎嘯營士兵麵前晃,那紮實的滿滿一海碗的幹飯讓虎嘯營的士兵看的直流口水。
若不是有自己壓著,他們怕是都要衝上去和守捉兵搶碗裏的吃食了。
若大夥兒知道邵旭拒絕了李淩雲請他們吃幹飯的邀請,別說難過了,怕是會直接找上邵旭問他要原因。
邵旭想到手底下那幫大老爺們在私下羨慕守捉兵夥食的樣子,若他們知道能和守捉兵吃一樣的飯,怕是要高興死。
這時候告訴他們,自己不打算讓他們和守捉兵一起吃,而是要帶著他們繼續喝稀粥,那幫漢子怕真的會追到他麵前問為什麽。
他不知道李淩雲為什麽這麽做,但他知道,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李淩雲肯定是抱有某種目的的。
想到這兒他說道:“既然李守捉不怕咱們虎嘯營吃的多,那邵某就代虎嘯營的全體士兵謝過李守捉的相助了。”
說著他朝李淩雲施了一禮,繼續道:“隻是,不知可否告知,你這麽做的目的?”
李淩雲笑著擺擺手:“我沒有什麽目的,就是單純的不想看虎嘯營的士兵挨餓,若你不信,就當成我在為我還沒出世的孩子積福吧。”
邵旭見他不想說,便也沒有再問。
李淩雲繼續說道:“如今天氣寒冷,營帳裏應該很冷,這樣吧,你帶人搬過來和營咱們擠一擠,先安穩度這個冬季再說。”
這下邵旭堅定搖頭:“不用了,咱們的營帳很集中,防風效果很好,沒有多冷,將士們還能堅持。”
守捉城內的營房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能住個一千來人,守捉兵自己住都有些擁擠,若他再帶人過去擠,那有一部分人就得打地鋪。
若真這樣,守捉兵怕是該有意見了。
李淩雲見他拒絕的幹脆,便也沒有堅持。
邵旭從李淩雲那兒迴去的當晚就通知虎嘯營的士兵,從明天開始,他們和守捉兵一樣,去軍營的夥堂吃飯。
聽到這個消息,又冷又餓的士瞬間沸騰了起來。
激動的喧囂聲都快將營帳頂給掀飛了。
眾人奔走相告,恨不能立刻將這個消息告訴和自己關係好的人。
營帳內,楊二揉著自己瘙癢的腿不可置信的問進來的同伴:“指揮真是這麽說的?李守捉真願意讓咱們去夥堂吃飯?”
他那天迴去後沒一會兒,醫舍的何大夫便過來幫他治腿了。
何大夫說李守捉見他腿似乎被凍傷了,讓他帶人過來看看。
當時因守捉兵經常在虎嘯營士兵麵前炫耀他們的夥食,導致兩方的關係不是很好。
見何大夫是李淩雲派來的,他還嫌棄的不想讓對方給自己治療。
可何大夫說,他這腿若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要截肢。
他起初還不信,他這腿根本沒一點痛覺,也感覺不是那麽冷了,怎麽可能到截肢的那一步?
直到何大夫在他腿上掐了一把他卻沒感到痛的時候,楊二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他這腿怕是真的要廢了。
他顧不上管何大夫到底是誰派來的,趕忙讓他幫自己治療。
何大夫拿出銀針幫他施針,直到半個時辰後他才感覺到腿有了知覺,是那種千萬隻螞蟻在骨頭縫裏啃咬的酥麻感。
何大夫說,幸虧他來的及時,否則若再耽擱半個時辰,哪怕大羅神仙來了,他這腿也得被截了。
那一刻,他心裏便沒了對李淩雲、對守捉兵的不滿。
他甚至很感激李淩雲,若不是他,自己怕真的會變成沒有腿的殘廢。
若真到了那時候,家中的妻兒該怎麽辦?
此時聽說李淩雲願意讓他們去夥堂和守捉兵一起吃飯,他更加覺得,李淩雲是個心善之人。
有這樣的人做上官,對手下士兵來說是何其幸運的事。
同伴比他還激動,手舞足蹈道:“是真的,我剛才在方旅帥那兒聽到的消息,指揮讓他們通知每個營帳內的人,說是從明早開始,咱們去夥堂吃飯。”
“那實在太好了,咱們終於不用挨餓了,李守捉真是個好人啊。”
“就是,我原本以為他就對守捉兵好,沒想到對我們也這麽好,咱們運氣真好,能被分到這裏來。”
“誰說不是呢,咱們以後可不能再和守捉兵發生衝突了,不能讓李守捉為難。”
“那是自然,咱們吃了人家的糧,若還和人家的人鬧矛盾,那豈不是連豬狗都不如。”
兩人瑟縮的坐在一起,絮絮叨叨的說著話。
這樣的對話在營帳的各個角落都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