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普查結果和下個目標
天啟:日月重照大明天 作者:愛吃鐵板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啟二十一年四月,曆時兩年兩個月的土地人口普查已經結束,結果已經呈到朱由校麵前。
相對於上次普查的近一千萬頃可耕種田地,這次增幅很大,達到了一千六百萬頃,這還是沒加上離州和美洲等地。
主要是中南半島和南洋是增加的主力,還有就是填了上百萬倭人的遼東。
目前遼東開發進入尾聲,現在小冰河時期,天氣太冷,後世靠北那些地方現在都沒有動。
遼東鐵路也已經完工,目前正在修通往朝鮮的支線。在這些大工程完工的前提下,是倭人男人基本死光。
現在平倭都司剩下的倭人男人基本都是老人,年輕人都是大明移民過去的。
相比以前,現在平倭都司人口不過百萬,那些女人大多都被轉移到內地和南洋等地,許配給大明那些光棍為妻。
之前大明的光棍屬實不少,這些人隨著倭人女性還有少數南洋土著中的貌美女子分配,光棍大大減少。
可以說倭國現在算是徹底滅國,再過二十年,等那些年紀大的死絕,倭國就徹底成為大明一份子,而倭國也就是曆史上一句話。
扯遠了,說迴來,一千六百萬頃土地,讓大明現在的糧食已經溢出,像是現在用糧食養牲畜,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大明百姓都快習以為常了。
大明的糧食儲備也是個天文數字,像是陝西,儲量常年在三千萬石以上,河南和山西少點,也有兩千萬石。
其他山東、安徽等靠北省份,就沒有低於一千萬的,整個大明糧食儲備有多少,朱由校都不清楚,每年都在增加。
因為除了大明本土產糧,每年還會從莫臥兒、歐洲等地運迴來大量糧食。
反正這些年朱由校就再也沒兌換過糧食,相反每年都要頭疼糧食的儲存。
人口相比之前天啟五年的一億五千萬,這十幾年幾乎翻倍,達到了兩億八千萬。
當然這些有不少都是南洋和中南半島等地漢人,還有就是烏思藏、西疆等地也算進來,之前普查也沒將人口全查出來,這次基本就沒有遺漏的。
看到這個人口數量,朱由校心情大好,人多力量大從來就不是瞎說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人口就是實力。
之前朱由校還擔心人太少不夠填充海外,現在不擔心了,以這個速度,再過二十年,估計還能翻倍。
他的目標就是有生之年用大明人將離州、南北美洲、非洲等地鋪滿,到時候全球的大明人將那些歐洲佬包圍在原地,看他們在歐洲過家家。
除了這些數據,去年的稅收情況也送上來了。
天啟二十年,全國農稅達到一億兩千萬,合白銀六千萬兩,誰看了不羨慕。
商稅這些年大幅度增長,去年收入一億六千萬。這還是因為之前稅收改革的時候商稅定的比較簡單,現在朱由校等人已經在預備下一次改革,準備將商稅朝著後世看齊。
市舶司稅也就是關稅達到一億九千萬,其他稅收五千四百萬。
全部加起來達到了五億兩千萬銀幣,合白銀兩億七千萬兩。
當然為了防止穀傷賤農,目前每年都投入不少平價收購糧食,去年就投入七千萬。
朝廷目前大明國庫富裕的不像話,錢都花不出去,為了讓錢流動起來,之前朱由校讓朝廷成立了兩家新銀行,大明建設銀行和大明惠農銀行,和皇家銀行競爭。
不過這兩家銀行商業性質更濃,而皇家銀行更像中央銀行,不管是發行貨幣還是金融等方麵都繞不過它。
當然朱由校也做了規定,每年國庫要撥收入的百分之五上交皇帝內庫。這是皇家的保障,即使有一天大明也不得不君主立憲製,皇室也有保障。
除了國庫上交的,皇家內庫收入也不少,去年收入總共達到三億,大頭就是皇家銀行、海貿商社、陸地貿易商社以及都知監。
不過這些收入大部分用於置換市麵上的黃金,去年年底,朱由校頒布命令,除了黃金飾品,嚴禁普通百姓持有黃金。即使是黃金飾品,管控也很嚴格。
這是為即將到來的金本位改革做準備,現在大部分黃金都被存在內庫,國庫也有不少。
眼看國內蒸蒸日上,錢多的用不完,朱由校也是蠢蠢欲動,準備對外擴張。
首當其衝的就是莫臥兒,這是大明周邊最後一個有些實力的國家。
當然朱由校不擔心它對大明有威脅,朱由校看重的是莫臥兒那充足的人口。
莫臥兒根據錦衣衛調查,現在人口大約有近億,對於朱由校吸引力很大。
主要是南洋土著和倭國人損耗太大,目前很多地方嚴重缺乏勞動力。
當然大明人口肯定有充足勞動力,不過朱由校可不想大明百姓傷亡在那些危險工程上。
像是現在各地鐵路建設,土著已經嚴重不夠了,前些年使用的過於奔放,損耗實在大。這些年埋在大明的土著多達幾百萬,還都是青壯。
像是之前決定修廣州到南京的鐵路,讓孫傳庭抽調三十萬土著。孫傳庭立刻就上報難處,南洋真沒多餘的土著了,他一點都抽不出來,除非停止南洋建設。
這朱由校肯定不願意,沒辦法,從其他地方,硬擠了二十萬出來。
所以現在大明急需一個新的勞動力來源,莫臥兒就是最好的選擇,距離近,實力弱。
非洲雖然有,但距離太遠,而且朱由校不想將黑人拉到本土。
不是歧視,而是他討厭好吃懶做的人,而且也怕一個不好,這些黑人在大明紮根就不好了。
有了想法,朱由校讓人將錦衣衛關於莫臥兒所有資料送過來,他要好好看看。
莫臥兒現在主事的是德巴汗,原本莫臥兒就腐朽不堪,也就是三哥足夠溫順,要是放在大明,早都烽火遍地了。
這些年大明有意腐蝕莫臥兒高層,賣了許多稀奇又昂貴的東西過去。
當然阿芙蓉沒有,距離太近,朱由校生怕蔓延到大明。
一邊看,朱由校一邊在想一個問題,恆河現在治理還能用嗎?
相對於上次普查的近一千萬頃可耕種田地,這次增幅很大,達到了一千六百萬頃,這還是沒加上離州和美洲等地。
主要是中南半島和南洋是增加的主力,還有就是填了上百萬倭人的遼東。
目前遼東開發進入尾聲,現在小冰河時期,天氣太冷,後世靠北那些地方現在都沒有動。
遼東鐵路也已經完工,目前正在修通往朝鮮的支線。在這些大工程完工的前提下,是倭人男人基本死光。
現在平倭都司剩下的倭人男人基本都是老人,年輕人都是大明移民過去的。
相比以前,現在平倭都司人口不過百萬,那些女人大多都被轉移到內地和南洋等地,許配給大明那些光棍為妻。
之前大明的光棍屬實不少,這些人隨著倭人女性還有少數南洋土著中的貌美女子分配,光棍大大減少。
可以說倭國現在算是徹底滅國,再過二十年,等那些年紀大的死絕,倭國就徹底成為大明一份子,而倭國也就是曆史上一句話。
扯遠了,說迴來,一千六百萬頃土地,讓大明現在的糧食已經溢出,像是現在用糧食養牲畜,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大明百姓都快習以為常了。
大明的糧食儲備也是個天文數字,像是陝西,儲量常年在三千萬石以上,河南和山西少點,也有兩千萬石。
其他山東、安徽等靠北省份,就沒有低於一千萬的,整個大明糧食儲備有多少,朱由校都不清楚,每年都在增加。
因為除了大明本土產糧,每年還會從莫臥兒、歐洲等地運迴來大量糧食。
反正這些年朱由校就再也沒兌換過糧食,相反每年都要頭疼糧食的儲存。
人口相比之前天啟五年的一億五千萬,這十幾年幾乎翻倍,達到了兩億八千萬。
當然這些有不少都是南洋和中南半島等地漢人,還有就是烏思藏、西疆等地也算進來,之前普查也沒將人口全查出來,這次基本就沒有遺漏的。
看到這個人口數量,朱由校心情大好,人多力量大從來就不是瞎說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人口就是實力。
之前朱由校還擔心人太少不夠填充海外,現在不擔心了,以這個速度,再過二十年,估計還能翻倍。
他的目標就是有生之年用大明人將離州、南北美洲、非洲等地鋪滿,到時候全球的大明人將那些歐洲佬包圍在原地,看他們在歐洲過家家。
除了這些數據,去年的稅收情況也送上來了。
天啟二十年,全國農稅達到一億兩千萬,合白銀六千萬兩,誰看了不羨慕。
商稅這些年大幅度增長,去年收入一億六千萬。這還是因為之前稅收改革的時候商稅定的比較簡單,現在朱由校等人已經在預備下一次改革,準備將商稅朝著後世看齊。
市舶司稅也就是關稅達到一億九千萬,其他稅收五千四百萬。
全部加起來達到了五億兩千萬銀幣,合白銀兩億七千萬兩。
當然為了防止穀傷賤農,目前每年都投入不少平價收購糧食,去年就投入七千萬。
朝廷目前大明國庫富裕的不像話,錢都花不出去,為了讓錢流動起來,之前朱由校讓朝廷成立了兩家新銀行,大明建設銀行和大明惠農銀行,和皇家銀行競爭。
不過這兩家銀行商業性質更濃,而皇家銀行更像中央銀行,不管是發行貨幣還是金融等方麵都繞不過它。
當然朱由校也做了規定,每年國庫要撥收入的百分之五上交皇帝內庫。這是皇家的保障,即使有一天大明也不得不君主立憲製,皇室也有保障。
除了國庫上交的,皇家內庫收入也不少,去年收入總共達到三億,大頭就是皇家銀行、海貿商社、陸地貿易商社以及都知監。
不過這些收入大部分用於置換市麵上的黃金,去年年底,朱由校頒布命令,除了黃金飾品,嚴禁普通百姓持有黃金。即使是黃金飾品,管控也很嚴格。
這是為即將到來的金本位改革做準備,現在大部分黃金都被存在內庫,國庫也有不少。
眼看國內蒸蒸日上,錢多的用不完,朱由校也是蠢蠢欲動,準備對外擴張。
首當其衝的就是莫臥兒,這是大明周邊最後一個有些實力的國家。
當然朱由校不擔心它對大明有威脅,朱由校看重的是莫臥兒那充足的人口。
莫臥兒根據錦衣衛調查,現在人口大約有近億,對於朱由校吸引力很大。
主要是南洋土著和倭國人損耗太大,目前很多地方嚴重缺乏勞動力。
當然大明人口肯定有充足勞動力,不過朱由校可不想大明百姓傷亡在那些危險工程上。
像是現在各地鐵路建設,土著已經嚴重不夠了,前些年使用的過於奔放,損耗實在大。這些年埋在大明的土著多達幾百萬,還都是青壯。
像是之前決定修廣州到南京的鐵路,讓孫傳庭抽調三十萬土著。孫傳庭立刻就上報難處,南洋真沒多餘的土著了,他一點都抽不出來,除非停止南洋建設。
這朱由校肯定不願意,沒辦法,從其他地方,硬擠了二十萬出來。
所以現在大明急需一個新的勞動力來源,莫臥兒就是最好的選擇,距離近,實力弱。
非洲雖然有,但距離太遠,而且朱由校不想將黑人拉到本土。
不是歧視,而是他討厭好吃懶做的人,而且也怕一個不好,這些黑人在大明紮根就不好了。
有了想法,朱由校讓人將錦衣衛關於莫臥兒所有資料送過來,他要好好看看。
莫臥兒現在主事的是德巴汗,原本莫臥兒就腐朽不堪,也就是三哥足夠溫順,要是放在大明,早都烽火遍地了。
這些年大明有意腐蝕莫臥兒高層,賣了許多稀奇又昂貴的東西過去。
當然阿芙蓉沒有,距離太近,朱由校生怕蔓延到大明。
一邊看,朱由校一邊在想一個問題,恆河現在治理還能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