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這年紀愛什麽?”蕭氏調笑道:“早些把你婚期定下。”
“舅母取笑人。”藍采采將團扇放在膝上,看著蕭氏道:“舅舅外出兩個月未歸,我想見他了。”
“不隻你想,我也想呐。”蕭氏輕歎了口氣,看向前方目光變得有些悠遠:“隻是你舅舅喜歡跋山涉水遊玩,不到十月,怕是不得迴來。”
十月中旬是藍采采的出生的日子,要給她辦及笄禮,那時邵彥章一定會迴來。
至於其他時候……
“這還是現在,已經好了很多,至少過年知道要迴家了。”蕭氏低頭看著手上的帕子,道:“要是以前,出去一兩年也是常有的。”
邵彥章是名士,自古名士是否真風流藍采采不知道,但他們過得瀟灑是一定的了。
有時候遊曆山河,興之所至不肯歸家,那是情趣,一般人不懂。
像邵彥章這種辭官不做,隻願沉醉欣賞河山的人,還有許多追隨欣賞者,他不管去何處,總能找到吃住的地方。
去年過年前,邵彥章還在外遊曆,年三十早上才迴到家中,趕上了吃團圓飯。
他說他原打算不迴來,要在一個什麽亭子裏聽雪過冬,順便感受一下冬日垂釣的樂趣。
隻是想著這是藍采采在邵家過的第二個年,頭一年她心係亡母,團圓飯吃的沒有滋味。今年好不容易開朗些,若是因為自己不歸惹得她多思,那就不好了,所以就趕迴來了。
“舅母如果真的思念舅父,為何不寫一封信讓他迴來。”藍采采微笑道:“還是說舅母羞澀,不敢提筆,若真如此,不如采采代筆替舅母寫一封信給舅父好了。”
“胡鬧。”蕭氏笑嗔道:“你要寫便自己寫就是了,還代筆,哪有這種做法的?”
“舅母答應,不就有了。”藍采采笑道:“我最近覺得自己聰慧的很,若是寫封信給舅父,舅父定會歸來,舅母不信?”
蕭氏笑著搖著頭,她那夫君的性子她是再了解不過了,家中出了事他都未必會歸來,除非出的事是他掛心的。
“那我們便以這個為賭注好了。”藍采采笑望著蕭氏,道:“若是我能勸動表哥去青冠書院,舅母就替我提筆寫信給舅父,如何?”
蕭氏看著笑得狡黠的藍采采,道:“隻怕一切難遂你願。”
“不試一試怎麽知道?”
說完,藍采采便福身向蕭氏告退,然後拿著扇子悠哉悠哉的去了邵慶之的書房。
敲了半天的書房門,卻無人應門。
藍采采直接推開書房門,房中空無一人。
現在離吃晚飯不足半個時辰,按理說,這個時候邵慶之應該在書房內的。
藍采采見書房內外無人,窗戶卻開著,想著若不關窗,到了夜裏可能飛入蟲蜂,便進去順手把窗關了。
關上窗戶,看到書桌上有一幅字,墨跡未幹。
想來邵慶之剛走未久,她來晚了。
藍采采看了會兒桌上寫的字,又提筆在那上麵添寫了幾筆,等到墨跡幹透才帶著那幅字離開。
拿著扇子離開了書房,看到路過的丫鬟和家丁,就問他們有沒有見到邵慶之。
原來邵慶之迴了自己的住處。
藍采采想了想,直接去了邵慶之的院落,在廳內坐下,很快就有小廝把邵慶之請來了。
邵慶之看到坐在那兒賞著扇子的藍采采,直接坐在她對麵道:“表妹是來勸我去書院的吧,不用勸了,我不會去的。”
藍采采訝異的看著邵慶之,邵慶之瞥了眼藍采采手中的團扇,嗤笑道:“百花爭豔,表妹帶的說客可真好,既可以讓娘想到諸家xiao jie,又能以花喻人,讓我去和那些書生爭才鬥藝,一較高下,激我去青冠書院,對吧?”
藍采采緩緩的搖著手中的團扇,邊搖邊道:“表哥想多了,這扇子是今日下午陳四xiao jie所贈,我怎知她會畫些什麽,更別說刻意帶著這扇子來做說客了。”
邵慶之輕笑出聲,望著藍采采道:“那表妹此次前來是為何?”
“表哥聽到我和舅母的談話了?既然這樣,不知青冠書院的事表哥知道多少?”
邵慶之坐在那兒淡然的說道:“青冠書院的事我一無所知,對它也沒有多少興趣,隻怕表妹這次是白來了。”
藍采采轉著手中的團扇,道:“表哥話別說的那麽絕對嗎?你仔細想想,去青冠書院對你是有好處的。”
“觀州雖有才子,可真正有意求功名的,大多還是在書院中。表哥這性子,越養越和舅父相像,可舅父年少成名,二十歲就取得了功名,隻是後來厭倦官場,才掛印離去,表哥和舅父的情況,似有不同啊。”
藍采采嘖嘖感慨著,邵慶之瞥了藍采采一眼,道:“有什麽不同?”
“若愚妹沒記錯的話,舅父是16歲就考取了解元。”藍采采笑眯眯的看著邵慶之,道:“表哥你是去年參加鄉試的吧,舉人都沒考取呢?”
邵慶之掃了藍采采一眼,uu看書.uuanshu.om道:“那是最後一場我沒去,不然哪還有你嘲笑我的份。”
“知道知道,你說秋桂正好,豈能辜負韶光用在考場。”藍采采道:“就去蘇瀾河擁著美人吃螃賞菊了,這風雅的事就不必再說了。”
“哪有美人,就你自己在那兒臆想。”邵慶之道:“我有自己的想法,你不必來勸。”
“我才懶得勸呢。”藍采采道:“舅父舅母都不說你,我來討這嫌幹嘛?”
“知道就好。”邵慶之朝屋外看了眼,道:“勸的差不多了吧,去用晚飯。”
藍采采搖頭,道:“我不會說太久,青冠書院的事還沒說完,表哥你聽我說呀。”
邵慶之看著藍采采嬌嗔的模樣,輕笑出了聲,一時間覺得她的麵容有些模糊。
還記得她剛來邵府鬱鬱寡歡的模樣,怎麽逗都難逗笑,就算勉強展顏,眼裏還泛著淚光的。
那時的她還有些怯懦,不像現在……
這麽能言善道。
看著談笑間顧盼生姿的藍采采,邵慶之陷入了自己的思緒。
“哎,表哥,我說的你聽見了嗎?”藍采采敲了敲桌子,道:“你別走神啊。”
“聽到了。”邵慶之懶懶的答道:“說來說去,不還是慫恿著我去青冠書院,什麽詩王中秋銀月餅,表妹你要真有興趣,不如化成男裝,自己去書院奪來。”
7
“舅母取笑人。”藍采采將團扇放在膝上,看著蕭氏道:“舅舅外出兩個月未歸,我想見他了。”
“不隻你想,我也想呐。”蕭氏輕歎了口氣,看向前方目光變得有些悠遠:“隻是你舅舅喜歡跋山涉水遊玩,不到十月,怕是不得迴來。”
十月中旬是藍采采的出生的日子,要給她辦及笄禮,那時邵彥章一定會迴來。
至於其他時候……
“這還是現在,已經好了很多,至少過年知道要迴家了。”蕭氏低頭看著手上的帕子,道:“要是以前,出去一兩年也是常有的。”
邵彥章是名士,自古名士是否真風流藍采采不知道,但他們過得瀟灑是一定的了。
有時候遊曆山河,興之所至不肯歸家,那是情趣,一般人不懂。
像邵彥章這種辭官不做,隻願沉醉欣賞河山的人,還有許多追隨欣賞者,他不管去何處,總能找到吃住的地方。
去年過年前,邵彥章還在外遊曆,年三十早上才迴到家中,趕上了吃團圓飯。
他說他原打算不迴來,要在一個什麽亭子裏聽雪過冬,順便感受一下冬日垂釣的樂趣。
隻是想著這是藍采采在邵家過的第二個年,頭一年她心係亡母,團圓飯吃的沒有滋味。今年好不容易開朗些,若是因為自己不歸惹得她多思,那就不好了,所以就趕迴來了。
“舅母如果真的思念舅父,為何不寫一封信讓他迴來。”藍采采微笑道:“還是說舅母羞澀,不敢提筆,若真如此,不如采采代筆替舅母寫一封信給舅父好了。”
“胡鬧。”蕭氏笑嗔道:“你要寫便自己寫就是了,還代筆,哪有這種做法的?”
“舅母答應,不就有了。”藍采采笑道:“我最近覺得自己聰慧的很,若是寫封信給舅父,舅父定會歸來,舅母不信?”
蕭氏笑著搖著頭,她那夫君的性子她是再了解不過了,家中出了事他都未必會歸來,除非出的事是他掛心的。
“那我們便以這個為賭注好了。”藍采采笑望著蕭氏,道:“若是我能勸動表哥去青冠書院,舅母就替我提筆寫信給舅父,如何?”
蕭氏看著笑得狡黠的藍采采,道:“隻怕一切難遂你願。”
“不試一試怎麽知道?”
說完,藍采采便福身向蕭氏告退,然後拿著扇子悠哉悠哉的去了邵慶之的書房。
敲了半天的書房門,卻無人應門。
藍采采直接推開書房門,房中空無一人。
現在離吃晚飯不足半個時辰,按理說,這個時候邵慶之應該在書房內的。
藍采采見書房內外無人,窗戶卻開著,想著若不關窗,到了夜裏可能飛入蟲蜂,便進去順手把窗關了。
關上窗戶,看到書桌上有一幅字,墨跡未幹。
想來邵慶之剛走未久,她來晚了。
藍采采看了會兒桌上寫的字,又提筆在那上麵添寫了幾筆,等到墨跡幹透才帶著那幅字離開。
拿著扇子離開了書房,看到路過的丫鬟和家丁,就問他們有沒有見到邵慶之。
原來邵慶之迴了自己的住處。
藍采采想了想,直接去了邵慶之的院落,在廳內坐下,很快就有小廝把邵慶之請來了。
邵慶之看到坐在那兒賞著扇子的藍采采,直接坐在她對麵道:“表妹是來勸我去書院的吧,不用勸了,我不會去的。”
藍采采訝異的看著邵慶之,邵慶之瞥了眼藍采采手中的團扇,嗤笑道:“百花爭豔,表妹帶的說客可真好,既可以讓娘想到諸家xiao jie,又能以花喻人,讓我去和那些書生爭才鬥藝,一較高下,激我去青冠書院,對吧?”
藍采采緩緩的搖著手中的團扇,邊搖邊道:“表哥想多了,這扇子是今日下午陳四xiao jie所贈,我怎知她會畫些什麽,更別說刻意帶著這扇子來做說客了。”
邵慶之輕笑出聲,望著藍采采道:“那表妹此次前來是為何?”
“表哥聽到我和舅母的談話了?既然這樣,不知青冠書院的事表哥知道多少?”
邵慶之坐在那兒淡然的說道:“青冠書院的事我一無所知,對它也沒有多少興趣,隻怕表妹這次是白來了。”
藍采采轉著手中的團扇,道:“表哥話別說的那麽絕對嗎?你仔細想想,去青冠書院對你是有好處的。”
“觀州雖有才子,可真正有意求功名的,大多還是在書院中。表哥這性子,越養越和舅父相像,可舅父年少成名,二十歲就取得了功名,隻是後來厭倦官場,才掛印離去,表哥和舅父的情況,似有不同啊。”
藍采采嘖嘖感慨著,邵慶之瞥了藍采采一眼,道:“有什麽不同?”
“若愚妹沒記錯的話,舅父是16歲就考取了解元。”藍采采笑眯眯的看著邵慶之,道:“表哥你是去年參加鄉試的吧,舉人都沒考取呢?”
邵慶之掃了藍采采一眼,uu看書.uuanshu.om道:“那是最後一場我沒去,不然哪還有你嘲笑我的份。”
“知道知道,你說秋桂正好,豈能辜負韶光用在考場。”藍采采道:“就去蘇瀾河擁著美人吃螃賞菊了,這風雅的事就不必再說了。”
“哪有美人,就你自己在那兒臆想。”邵慶之道:“我有自己的想法,你不必來勸。”
“我才懶得勸呢。”藍采采道:“舅父舅母都不說你,我來討這嫌幹嘛?”
“知道就好。”邵慶之朝屋外看了眼,道:“勸的差不多了吧,去用晚飯。”
藍采采搖頭,道:“我不會說太久,青冠書院的事還沒說完,表哥你聽我說呀。”
邵慶之看著藍采采嬌嗔的模樣,輕笑出了聲,一時間覺得她的麵容有些模糊。
還記得她剛來邵府鬱鬱寡歡的模樣,怎麽逗都難逗笑,就算勉強展顏,眼裏還泛著淚光的。
那時的她還有些怯懦,不像現在……
這麽能言善道。
看著談笑間顧盼生姿的藍采采,邵慶之陷入了自己的思緒。
“哎,表哥,我說的你聽見了嗎?”藍采采敲了敲桌子,道:“你別走神啊。”
“聽到了。”邵慶之懶懶的答道:“說來說去,不還是慫恿著我去青冠書院,什麽詩王中秋銀月餅,表妹你要真有興趣,不如化成男裝,自己去書院奪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