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和你說,這兩天就會有人向聖上參你。”曹悠悠道:“參你治家不嚴,門風墮落,有辱聖賢。這次的事,應該早就到達聖聽了,你自己想一想,這奏折上去是什麽效果。”
“治家不嚴,那些諫官除了會抓我家風說事,還會說什麽?”曹相終於動了怒,他猛地一拍桌子,道:“我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了,這次的事是我做下的嗎?”
“他們要參,就讓他們參個夠就是了!”曹相怒道:“大不了聖上下旨讓我反省,這樣正好,我靜心整頓家風,他們愛怎麽說就怎麽說,老子不管事了。”
“這才是禍起的根由。”曹悠悠看著曹相的眼睛,道:“九姨娘和陳碩的事隻是一個引子,你因為此事萎靡不振,無心朝堂,最終被人陷害而不自知,你的相位,就是這樣丟的。”
“你要是無所作為,也就算了。”曹悠悠對曹相道:“偏偏你這幾年做了不少大事,都不說燕疆了,你就想一想,你前兩年勸皇帝肅朝政,得罪了多少人。”
曹相查出的那些的確是貪官。
可是那些並不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背後的勢力盤綜複雜,曹相無形中得罪了不少人。
那些背後的官員雖然沒被揪出來,但那次的事對他們多少有影響,對始作俑者曹相,他們是恨得牙癢癢的。
曹相的確得罪了不少人,曹悠悠的猜測是對的,已經開始有官員陸陸續續向皇帝遞折子參曹相。
曹相收到自己被參的消息後,又開始苦思冥想,他越想越怕。
最後,曹相聽從曹悠悠的建議,決定以退為進。
他不再裝病在家,銷了假去上早朝。
上早朝的時候,有官員向曹相發難,提起了慶德戲園的事。
曹相俯首在地,向皇帝告罪。
他說自己管教外甥無方,讓他做出有傷風化的事。
陳碩犯下這樣的錯誤,他也有教養不當的責任。
他請求皇帝寬恕他的外甥,若真要懲罰陳碩,就讓他代為受過。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曹相跪在地上誠懇的說道:“微臣雖隻是陳碩的舅父,可他留在京城,長姐又把他托付於微臣,微臣應如他父親一般,嚴加管教於他,可是微臣沒有做到這一點。”
“陳碩詩文長賦全由微臣指點。”曹相喟歎道:“微臣亦可算他的師父。隻是微臣隻教他寫文作詞,卻未曾教誨他如何做人,他如今這樣,全怪微臣管教無方。”
“這次的事有辱聖聽,微臣自願受罰。”曹相叩首道:“微臣願意辭去相位,在家靜思己過,求聖上成全。”
龍椅上的皇帝俯視著跪在下方誠惶誠恐的曹相,他言辭懇切,表情真摯,一切都不似作偽。
“既然曹丞相想要辭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平淡的說道:“那麽,朕就準你所求,解印歸田吧。”
曹相一臉驚愕的看著皇帝,隨後叩首拜謝,動作中規中矩至極。
這樣的人,會在十幾年後奪了他司馬家的皇位嗎?
其實曹相年紀並不算大,他現在還未到不惑之年,比皇帝還要年輕很多。
皇帝想,剛才聽到曹相那番陳詞時,他是有些感動的。
被曹相的豁達所感動,作為一個男人,易地而處,他是做不到曹相這個地步的。
不親手殺了那個給自己戴了綠帽的男人也就算了,居然還為他求情,願意代他受過。
這樣的人,不是真的有非常廣闊的胸襟,就是另有所圖。
在朝堂上下一片嘲笑聲中,他還能泰然處之,應對自如。
這個曹相……
他一直都在藏拙,隻是等名聲漸漸敗壞了後,才開始鋒芒畢露。
要是曹相剛接任相位時就像現在這樣,他一定非常忌諱他。
這兩年他越發器重曹相,甚至考慮要將太子交給曹相輔佐,他對曹相的信任甚至超過了唐相!
這樣是不對的。
前兩天棋心師太忽然求見,她說她算出了一件大事,必須及時請見皇上。
棋心師太半年進宮一次,而且都是他下旨讓人請來才肯麵見他的。
如今主動請見,可見真是大事。
棋心師太一見皇帝,就跪在了地上向皇上請罪。
她說,這將是她最後一次卜卦說命,因為她發現,天命不可篡改,改則有變。
“貧尼窺測天命的次數太多,可能是得到了報應,居然在一個人身上看到了兩種命運。”
“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貧尼想要看到的。”
“師太究竟看到了什麽?”皇帝不解的看著棋心師太,道:“為什麽如此惶恐?是朕將有什麽意外嗎?”
“貧尼這次卜算看的不是皇上,uu看書 ww.uuanshu. 是曹相。”
“曹相的命運已非貧尼所能看懂的了,看到的這些,貧尼又不敢隱瞞,因為事關朝野蒼生,隻能求皇上定奪。”
棋心師太說,曹相會越來越被自己器重,最後權傾朝野,備受百姓愛戴。
然後,曹相起了謀反的心思,要亂了司馬家的社稷。
“這是貧尼見到的第一種。”棋心師太見皇帝麵有慍色,緩緩說道:“貧尼還看到了曹相的第二種命運。”
曹相清廉持政,無私輔佐帝王,纏綿病榻都不忘社稷。忽有大禍降臨曹府,相府被滿門抄斬,曹相被淩遲處死。隻是,曹相被處死的原因卻是因為他說話衝撞了皇帝,有損龍威。
“曹相死狀淒涼,他死的時候眼睛未曾合上,一直盯著貧尼看。”棋心師太垂首看向自己手上的佛珠道:“他是被貧尼害死的。”
棋心師太和皇帝說,第一次見到曹相的時候,她根本沒看到曹相會有這樣詭異的命途。
“貧尼有一個請求。”棋心師太看著皇帝,道:“不管聖上決定如何處置曹相,請寬恕貧尼的弟子曹悠悠。”
棋心師太說,曹悠悠雖然是曹相長女,可她自幼長在穀雨庵,和曹相府的人並無太深的感情。
若是皇上不放心,她會帶曹悠悠去天竺求佛,不再涉足中原一步。
曹相辭官,皇帝準奏的事震驚了朝野,一臉懵逼的曹相迴到相府第一件是就是找曹悠悠和棋心師太算賬!
“爹你知足了吧。”曹悠悠冷笑著對曹相道:“隻是免去了丞相的職位,看來皇上還是打算留你一條性命的。”
“治家不嚴,那些諫官除了會抓我家風說事,還會說什麽?”曹相終於動了怒,他猛地一拍桌子,道:“我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了,這次的事是我做下的嗎?”
“他們要參,就讓他們參個夠就是了!”曹相怒道:“大不了聖上下旨讓我反省,這樣正好,我靜心整頓家風,他們愛怎麽說就怎麽說,老子不管事了。”
“這才是禍起的根由。”曹悠悠看著曹相的眼睛,道:“九姨娘和陳碩的事隻是一個引子,你因為此事萎靡不振,無心朝堂,最終被人陷害而不自知,你的相位,就是這樣丟的。”
“你要是無所作為,也就算了。”曹悠悠對曹相道:“偏偏你這幾年做了不少大事,都不說燕疆了,你就想一想,你前兩年勸皇帝肅朝政,得罪了多少人。”
曹相查出的那些的確是貪官。
可是那些並不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背後的勢力盤綜複雜,曹相無形中得罪了不少人。
那些背後的官員雖然沒被揪出來,但那次的事對他們多少有影響,對始作俑者曹相,他們是恨得牙癢癢的。
曹相的確得罪了不少人,曹悠悠的猜測是對的,已經開始有官員陸陸續續向皇帝遞折子參曹相。
曹相收到自己被參的消息後,又開始苦思冥想,他越想越怕。
最後,曹相聽從曹悠悠的建議,決定以退為進。
他不再裝病在家,銷了假去上早朝。
上早朝的時候,有官員向曹相發難,提起了慶德戲園的事。
曹相俯首在地,向皇帝告罪。
他說自己管教外甥無方,讓他做出有傷風化的事。
陳碩犯下這樣的錯誤,他也有教養不當的責任。
他請求皇帝寬恕他的外甥,若真要懲罰陳碩,就讓他代為受過。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曹相跪在地上誠懇的說道:“微臣雖隻是陳碩的舅父,可他留在京城,長姐又把他托付於微臣,微臣應如他父親一般,嚴加管教於他,可是微臣沒有做到這一點。”
“陳碩詩文長賦全由微臣指點。”曹相喟歎道:“微臣亦可算他的師父。隻是微臣隻教他寫文作詞,卻未曾教誨他如何做人,他如今這樣,全怪微臣管教無方。”
“這次的事有辱聖聽,微臣自願受罰。”曹相叩首道:“微臣願意辭去相位,在家靜思己過,求聖上成全。”
龍椅上的皇帝俯視著跪在下方誠惶誠恐的曹相,他言辭懇切,表情真摯,一切都不似作偽。
“既然曹丞相想要辭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平淡的說道:“那麽,朕就準你所求,解印歸田吧。”
曹相一臉驚愕的看著皇帝,隨後叩首拜謝,動作中規中矩至極。
這樣的人,會在十幾年後奪了他司馬家的皇位嗎?
其實曹相年紀並不算大,他現在還未到不惑之年,比皇帝還要年輕很多。
皇帝想,剛才聽到曹相那番陳詞時,他是有些感動的。
被曹相的豁達所感動,作為一個男人,易地而處,他是做不到曹相這個地步的。
不親手殺了那個給自己戴了綠帽的男人也就算了,居然還為他求情,願意代他受過。
這樣的人,不是真的有非常廣闊的胸襟,就是另有所圖。
在朝堂上下一片嘲笑聲中,他還能泰然處之,應對自如。
這個曹相……
他一直都在藏拙,隻是等名聲漸漸敗壞了後,才開始鋒芒畢露。
要是曹相剛接任相位時就像現在這樣,他一定非常忌諱他。
這兩年他越發器重曹相,甚至考慮要將太子交給曹相輔佐,他對曹相的信任甚至超過了唐相!
這樣是不對的。
前兩天棋心師太忽然求見,她說她算出了一件大事,必須及時請見皇上。
棋心師太半年進宮一次,而且都是他下旨讓人請來才肯麵見他的。
如今主動請見,可見真是大事。
棋心師太一見皇帝,就跪在了地上向皇上請罪。
她說,這將是她最後一次卜卦說命,因為她發現,天命不可篡改,改則有變。
“貧尼窺測天命的次數太多,可能是得到了報應,居然在一個人身上看到了兩種命運。”
“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貧尼想要看到的。”
“師太究竟看到了什麽?”皇帝不解的看著棋心師太,道:“為什麽如此惶恐?是朕將有什麽意外嗎?”
“貧尼這次卜算看的不是皇上,uu看書 ww.uuanshu. 是曹相。”
“曹相的命運已非貧尼所能看懂的了,看到的這些,貧尼又不敢隱瞞,因為事關朝野蒼生,隻能求皇上定奪。”
棋心師太說,曹相會越來越被自己器重,最後權傾朝野,備受百姓愛戴。
然後,曹相起了謀反的心思,要亂了司馬家的社稷。
“這是貧尼見到的第一種。”棋心師太見皇帝麵有慍色,緩緩說道:“貧尼還看到了曹相的第二種命運。”
曹相清廉持政,無私輔佐帝王,纏綿病榻都不忘社稷。忽有大禍降臨曹府,相府被滿門抄斬,曹相被淩遲處死。隻是,曹相被處死的原因卻是因為他說話衝撞了皇帝,有損龍威。
“曹相死狀淒涼,他死的時候眼睛未曾合上,一直盯著貧尼看。”棋心師太垂首看向自己手上的佛珠道:“他是被貧尼害死的。”
棋心師太和皇帝說,第一次見到曹相的時候,她根本沒看到曹相會有這樣詭異的命途。
“貧尼有一個請求。”棋心師太看著皇帝,道:“不管聖上決定如何處置曹相,請寬恕貧尼的弟子曹悠悠。”
棋心師太說,曹悠悠雖然是曹相長女,可她自幼長在穀雨庵,和曹相府的人並無太深的感情。
若是皇上不放心,她會帶曹悠悠去天竺求佛,不再涉足中原一步。
曹相辭官,皇帝準奏的事震驚了朝野,一臉懵逼的曹相迴到相府第一件是就是找曹悠悠和棋心師太算賬!
“爹你知足了吧。”曹悠悠冷笑著對曹相道:“隻是免去了丞相的職位,看來皇上還是打算留你一條性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