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弘隻是微笑。
“不行。”潘秀秀板起臉來,對紀弘道:“什麽神跡聖物的,去看的人一定多。”
“你身子還未大好,不適合去人多的地方。”潘秀秀想到那天去嚴華寺的情景,不自覺的蹙起眉頭來,道:“你是不曉得,那裏有多少人,人頭擠人頭,要是哪天寺廟裏出現擠死人的事,我都覺得是正常的。”
“你以為娘那甘露怎麽求來的?”潘秀秀搖頭道:“一兩銀子一小口啊,能不甜嗎?
“她本來是求來給你喝的。隻是那些大和尚說,菩薩顯靈要現場喝才有靈效,帶迴去就是俗水了,她才忍痛喝了的。”
紀弘展顏笑道:“這事,她倒是沒和我說。”
潘秀秀朝紀弘湊近了些,輕聲說道:“你是不知,那什麽甘露水啊。分明是瓶子底灑好糖粉,想法子弄些水來搞到瓶子裏,一搖晃就是甘露了。”
“還有那聖物石碑,都是串通好的,提前造個假石碑埋在土下,一挖不就出來了嗎?”
“都是騙你們這些人傻錢多的,誰去誰更傻。”
紀弘目不轉睛的看著潘秀秀,隻聽她繼續說道:“那裏人那麽多,濁氣那麽重,你不能去。萬一碰到那個有病的人,過了病氣,就麻煩了。”
紀弘收了出去的心思,靠在椅子上懶散的看著潘秀秀道:“秀娘,以前勸我多出去走走的是你。現在,說人多走多了對身體不好的又是你,話都讓你說光了。”
“我是為了你好。”潘秀秀笑著說道:“你現在不是比以前好多了嗎?適當出去還是可以的。”
嫁到紀家四年多,除了剛開始頭半年她不怎麽讓紀弘外出,後來都是鼓勵紀弘適當開展戶外運動的。
如今紀弘未滿十二歲,卻遠比前世十二歲時顯得要挺拔矯健的多。
紀弘靠在那兒躺了會兒,潘秀秀見他閉著眼以為他睡著了。就準備把薄被子蓋在他身上,卻忽然看到他睜開眼對她說:“秀娘,過幾天我就能去清風書院了。”
潘秀秀笑著看著紀弘,道:“不好嗎?”
“好。”紀弘看著潘秀秀,道:“以前我從未想過有一日,我也能進學堂念書。”
“你現在身子大好。”潘秀秀將被子蓋在紀弘身上,道:“爹娘也不拘束著你了,你放寬心,在書院裏隻管學,不要有太多的心事。”
“隻是,你莫要和其他學子鬥氣比高低。”潘秀秀道:“爭強好勝沒有用的,你身子也經不起那般折騰,一定要謹記。”
“我說,話都被你說光了吧。”紀弘含笑看著潘秀秀道:“一會兒說完身子好,一會兒又說經不起折騰,你說話這般語無倫次的。”
潘秀秀笑著把頭扭到一邊,這紀弘鬥嘴的功力是日益見長啊。
“清風書院離家又不遠。”紀弘將被子掀開了些,對潘秀秀道:“你不放心,出門遛個彎看看我就是。”
“隻是你去了,其他人難免要笑話我小小年紀已經娶了媳婦。”紀弘又搖頭道:“還是不去的好,你待家吧。”
潘秀秀想,這清風書院紀弘是待不久的。最多半年,周賓臣就會看中他的畫,要把他帶走。
隻是這半年,潘秀秀也希望他能高高興興的度過。
然後,一別五年,等來休書,他們的緣分就算到頭了。
看著閉眼睡著了的紀弘,潘秀秀笑著幫他把掀開的被子蓋好。
永州這段時間來了很多的外地和尚,他們弘揚佛法的時候順帶坑百姓的錢,將各大寺廟搞得烏煙瘴氣。
潘秀秀在鄧遲遲的世界裏裝過神棍,對這一類的把戲比較關注,所以這些和尚弄出的神跡她都能琢磨出個大概的流程來。
這麽大的永州,不可能全是迷信“神跡”的信徒,總有人也能看出內裏的門道來。
他們不說。
大家都是混口飯吃,隻要不太過分,沒有人跳出來點破。
隻是,這些和尚不能一直在永州過得這般如魚得水的。
百姓們盲目迷信於所謂佛法的態度終於惹惱了終明寺隱居的和尚。
他們終於忍不住出麵揭穿這些外地和尚的真麵目了。
“哎呀,那些外來的和尚都是騙人的。”吃飯的時候,紀夫人歎著氣道:“我今天還給你們倆一人求一個平安符放著,白坑了我三兩銀子。哎,真氣。”
紀弘放下筷子,一臉好奇的看著紀夫人,道:“娘,到底怎麽迴事,說一說。”
“難道,他們真的在淨瓶裏放糖粉,做舊的石碑。”紀弘說完,又笑著看了潘秀秀一眼。
“你怎麽知道?”紀夫人驚訝的看著紀弘,又生氣的說道:“不止啊,他們還掌中點火,uu看書.uukansu 讓紙龜複活,不是這麽多的花樣,你娘怎麽會被騙。”
“那掌中點火,就是搞來什麽磷粉,缺德啊,在人家墓地裏弄磷。”
潘秀秀吃飯差點一哽,其實這磷粉並不需要自己去墓地找啊。
這些東西都有對應供貨渠道的,隻要你找的到對的人,就可以直接花錢買了。
“還有那紙龜,缺德啊,是用什麽動物的膽汁水塗上去曬幹,放到水裏才能動的。為了讓那紙動,殺死多少性命,還是出家人,作孽!”
潘秀秀又默默地想,不弄這些歪門邪道怎麽顯得他們神通廣大,又怎麽騙錢呢?這都是必要的投資啊,可以適當理解的。
紀夫人還在抱怨,紀老爺卻忽然問道:“你看到的可是無悟和尚?”
“無悟和尚,又是那個無悟和尚。他長什麽樣我怎麽知道?”紀夫人道:“我又沒見過他。”
“高高壯壯的,眼睛小小的,下巴那兒還有一顆痣。”紀老爺急切的問道:“是不是他啊?”
紀夫人搖頭,道:“當時人太多,那和尚我沒看得太仔細,隻聽他說他是終明寺的。”
“要真是他就好了。”紀老爺歎了口氣,道:“這無悟和尚十年前曾放過一卷畫在我們書齋賣。”
“那時他一開口就找我要十兩銀子,畫上落得印鑒就是無悟和尚,我又不曉得無悟和尚是誰,自然不肯給他那麽多。”
“後來,我才知道無悟和尚是程暉。”紀老爺看向紀弘,道:“程暉是誰你知道吧?他後期用得最多的印鑒是淨緣居士,想他那時就應該有了出家的念頭。”
“不行。”潘秀秀板起臉來,對紀弘道:“什麽神跡聖物的,去看的人一定多。”
“你身子還未大好,不適合去人多的地方。”潘秀秀想到那天去嚴華寺的情景,不自覺的蹙起眉頭來,道:“你是不曉得,那裏有多少人,人頭擠人頭,要是哪天寺廟裏出現擠死人的事,我都覺得是正常的。”
“你以為娘那甘露怎麽求來的?”潘秀秀搖頭道:“一兩銀子一小口啊,能不甜嗎?
“她本來是求來給你喝的。隻是那些大和尚說,菩薩顯靈要現場喝才有靈效,帶迴去就是俗水了,她才忍痛喝了的。”
紀弘展顏笑道:“這事,她倒是沒和我說。”
潘秀秀朝紀弘湊近了些,輕聲說道:“你是不知,那什麽甘露水啊。分明是瓶子底灑好糖粉,想法子弄些水來搞到瓶子裏,一搖晃就是甘露了。”
“還有那聖物石碑,都是串通好的,提前造個假石碑埋在土下,一挖不就出來了嗎?”
“都是騙你們這些人傻錢多的,誰去誰更傻。”
紀弘目不轉睛的看著潘秀秀,隻聽她繼續說道:“那裏人那麽多,濁氣那麽重,你不能去。萬一碰到那個有病的人,過了病氣,就麻煩了。”
紀弘收了出去的心思,靠在椅子上懶散的看著潘秀秀道:“秀娘,以前勸我多出去走走的是你。現在,說人多走多了對身體不好的又是你,話都讓你說光了。”
“我是為了你好。”潘秀秀笑著說道:“你現在不是比以前好多了嗎?適當出去還是可以的。”
嫁到紀家四年多,除了剛開始頭半年她不怎麽讓紀弘外出,後來都是鼓勵紀弘適當開展戶外運動的。
如今紀弘未滿十二歲,卻遠比前世十二歲時顯得要挺拔矯健的多。
紀弘靠在那兒躺了會兒,潘秀秀見他閉著眼以為他睡著了。就準備把薄被子蓋在他身上,卻忽然看到他睜開眼對她說:“秀娘,過幾天我就能去清風書院了。”
潘秀秀笑著看著紀弘,道:“不好嗎?”
“好。”紀弘看著潘秀秀,道:“以前我從未想過有一日,我也能進學堂念書。”
“你現在身子大好。”潘秀秀將被子蓋在紀弘身上,道:“爹娘也不拘束著你了,你放寬心,在書院裏隻管學,不要有太多的心事。”
“隻是,你莫要和其他學子鬥氣比高低。”潘秀秀道:“爭強好勝沒有用的,你身子也經不起那般折騰,一定要謹記。”
“我說,話都被你說光了吧。”紀弘含笑看著潘秀秀道:“一會兒說完身子好,一會兒又說經不起折騰,你說話這般語無倫次的。”
潘秀秀笑著把頭扭到一邊,這紀弘鬥嘴的功力是日益見長啊。
“清風書院離家又不遠。”紀弘將被子掀開了些,對潘秀秀道:“你不放心,出門遛個彎看看我就是。”
“隻是你去了,其他人難免要笑話我小小年紀已經娶了媳婦。”紀弘又搖頭道:“還是不去的好,你待家吧。”
潘秀秀想,這清風書院紀弘是待不久的。最多半年,周賓臣就會看中他的畫,要把他帶走。
隻是這半年,潘秀秀也希望他能高高興興的度過。
然後,一別五年,等來休書,他們的緣分就算到頭了。
看著閉眼睡著了的紀弘,潘秀秀笑著幫他把掀開的被子蓋好。
永州這段時間來了很多的外地和尚,他們弘揚佛法的時候順帶坑百姓的錢,將各大寺廟搞得烏煙瘴氣。
潘秀秀在鄧遲遲的世界裏裝過神棍,對這一類的把戲比較關注,所以這些和尚弄出的神跡她都能琢磨出個大概的流程來。
這麽大的永州,不可能全是迷信“神跡”的信徒,總有人也能看出內裏的門道來。
他們不說。
大家都是混口飯吃,隻要不太過分,沒有人跳出來點破。
隻是,這些和尚不能一直在永州過得這般如魚得水的。
百姓們盲目迷信於所謂佛法的態度終於惹惱了終明寺隱居的和尚。
他們終於忍不住出麵揭穿這些外地和尚的真麵目了。
“哎呀,那些外來的和尚都是騙人的。”吃飯的時候,紀夫人歎著氣道:“我今天還給你們倆一人求一個平安符放著,白坑了我三兩銀子。哎,真氣。”
紀弘放下筷子,一臉好奇的看著紀夫人,道:“娘,到底怎麽迴事,說一說。”
“難道,他們真的在淨瓶裏放糖粉,做舊的石碑。”紀弘說完,又笑著看了潘秀秀一眼。
“你怎麽知道?”紀夫人驚訝的看著紀弘,又生氣的說道:“不止啊,他們還掌中點火,uu看書.uukansu 讓紙龜複活,不是這麽多的花樣,你娘怎麽會被騙。”
“那掌中點火,就是搞來什麽磷粉,缺德啊,在人家墓地裏弄磷。”
潘秀秀吃飯差點一哽,其實這磷粉並不需要自己去墓地找啊。
這些東西都有對應供貨渠道的,隻要你找的到對的人,就可以直接花錢買了。
“還有那紙龜,缺德啊,是用什麽動物的膽汁水塗上去曬幹,放到水裏才能動的。為了讓那紙動,殺死多少性命,還是出家人,作孽!”
潘秀秀又默默地想,不弄這些歪門邪道怎麽顯得他們神通廣大,又怎麽騙錢呢?這都是必要的投資啊,可以適當理解的。
紀夫人還在抱怨,紀老爺卻忽然問道:“你看到的可是無悟和尚?”
“無悟和尚,又是那個無悟和尚。他長什麽樣我怎麽知道?”紀夫人道:“我又沒見過他。”
“高高壯壯的,眼睛小小的,下巴那兒還有一顆痣。”紀老爺急切的問道:“是不是他啊?”
紀夫人搖頭,道:“當時人太多,那和尚我沒看得太仔細,隻聽他說他是終明寺的。”
“要真是他就好了。”紀老爺歎了口氣,道:“這無悟和尚十年前曾放過一卷畫在我們書齋賣。”
“那時他一開口就找我要十兩銀子,畫上落得印鑒就是無悟和尚,我又不曉得無悟和尚是誰,自然不肯給他那麽多。”
“後來,我才知道無悟和尚是程暉。”紀老爺看向紀弘,道:“程暉是誰你知道吧?他後期用得最多的印鑒是淨緣居士,想他那時就應該有了出家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