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


    諸葛亮斷然喝道!


    諸葛亮神情嚴峻,語氣冰冷。那淩然的氣勢讓李嚴為之一驚。


    諸葛亮這一聲高喝,地動山搖,讓龍座上的劉禪差點掉下來。


    劉禪麵露驚色的,看著下方諸葛亮的背影。


    唿唿唿!嚇死他了!


    相父怎麽一下子變得這麽可怕?


    讓他想想,上一次相父變得這麽可怕,還是在那一年的那一次,他荒廢學業。


    除了那次之外,他還從沒見相父發過這麽大的火!


    劉禪看向李嚴,目光中露出憤恨之色。


    就是這個壞種!自從他登基以來,三番兩次針對相父!


    就是因為他!相父才發這麽大火的!


    你比相父厲害嗎?你就敢指責相父!


    他一定得好好收拾一下這個李嚴,讓他長點記性!


    惹相父不高興,相父不高興,他就不高興。他要是不高興了,所有人都別想好過!


    諸葛亮抬手一指李嚴,“你見哪一朝哪一代,在一統天下後便高枕無憂,刀兵入庫,馬放南山!”


    “沒有!”


    李嚴神情驚愣,在諸葛亮的指責下一時不知該如何反駁。


    “曆朝曆代一統天下後,凡有作為有雄心之君主。都一刻不曾放鬆軍備,都在厲兵秣馬,以圖開疆拓土,守護邊疆!”


    “你怎敢言我大漢此時便可高枕無憂?”


    “自我大漢立國以來,邊境之患,皆來來自於北方,而北方鮮卑之禍已被先帝發兵平定,鮮卑族人盡數被大漢收服,歸於大漢治下。北方邊患從此無憂。”李嚴終於找到機會還擊。


    李嚴一擺手,“鮮卑已經掃清,打通西域隻是時間問題。高句麗遠在東北邊陲,區區彈丸小國何足懼哉!”


    “丞相如此好戰,勞師遠征,不是窮兵黷武又是什麽?!”


    諸葛亮突然冷靜的看著李嚴,“先帝曾有言,平定西川,你李嚴是他得到的最好的大臣。文武雙全,可堪大任!”


    “但你知道,你為什麽沒被先帝選為托孤大臣嗎?”


    殺人用鈍刀,誅人先誅心。


    諸葛亮在此,文武群臣無一人敢上前搭話。


    諸葛亮詞演繹出群臣稍有議論,龐統心裏卻是樂開了花。


    好啊好啊!時隔多年又能見識孔明這張利嘴了。


    而且這次被罵的對象還不是他,這戲就更好看了!


    李嚴聞言一咬牙,顯然是被諸葛亮的這個問題氣到了。


    對於這件事,在當初劉備駕崩時,那一個個輔臣之名,竟然沒有他!


    他心中也是大感憤懣!


    就如諸葛亮剛才所說,陛下在世時分明對他很是看重啊!


    分明是有要提拔重用他的意思,怎麽最後卻不了了之了呢?


    “就是因為你目光短淺,狂妄自大!”


    諸葛亮一開口便給李嚴戴上了一頂大帽子。


    “先帝在世時,定下三大策略。北平鮮卑,東征高句麗,西通西域!”


    “此乃為大漢萬世基業計,為我大漢邊疆百姓從此不受紛擾,安詳度日。”


    “武帝之時曾橫掃漠北,但邊疆卻一直不安穩。其根源便是剿而不滅!”


    “先帝決意剿滅高句麗,使我邊疆從此再無隱患,先帝一片仁慈愛民之心,你們就全然不體諒嗎?”


    “你!”


    “李嚴!”


    諸葛亮高聲一喝,嚇得李嚴身形一顫。


    諸葛亮滿臉憤慨,“你李嚴深受先帝重恩,忠君報國,先帝剛剛駕崩數月,你便要違反先帝,所立下的遺願嗎?!”


    “你忠誠之心何在?仁義之心安在!”


    “禮義廉恥何在!”


    李嚴是真的被罵愣了,這跟你討論出兵的事兒呢。怎麽還扯上他的禮儀廉恥了?


    這兩者完全不搭界呀!


    李嚴:他要申訴,諸葛亮這完全是在人身攻擊!人身攻擊!


    “還有陛下!”


    嗯!


    劉禪聽諸葛亮罵李嚴,聽的正起勁呢。諸葛亮恍然迴頭,把劉禪驚的一顫。


    諸葛亮看著劉禪說道:“方才陛下所言,高溝裏地處偏僻彈丸小國,不足畏懼。”


    “可汝等可曾知道,高句麗雖小,卻已立國兩百餘年,控弦帶甲之士數萬!”


    “其國中之人複雜有各方,國雖小卻野心勃勃。前番先帝發兵,因病重而還,高句麗趁機入侵,若不是我軍誘敵深入,殲滅其主力一部,此時東北之地已然兵災連天!”


    “殊不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高句麗此時雖小,而若不除之,其憑借地利而存。日後中原虛弱,其必悍然入侵!”


    諸葛亮凝眉,“陛下豈不知防範於未然的道理。”


    劉禪咽了口口水,剛才還在說李嚴怎麽一下子就轉到他這兒來了?


    聽著諸葛亮的訓導,劉禪心中對李嚴的厭煩更多了幾分!


    怎麽那麽不經罵呢!


    “相父說的是,朕一定謹記!”劉禪連忙應下。


    諸葛亮凝眉掃視群臣,“東征高句麗不僅是先帝的遺願,更是大漢強盛的必經之路。”


    “不掃除四方之敵,大漢何以安定長遠!”


    “不徹底平定邊疆之患,如何真正使大漢複興?


    “陛下”諸葛亮拱手,“剿滅高句麗,打通西域是陛下剩下的兩大遺願,也是臣這一生最後為之牽掛的兩件事。”


    “若不能剿滅高句麗,打通西域!”


    諸葛亮顫聲道:“臣有何麵目去見九泉之下的先帝呀!”


    劉禪這一輩子最怕,最敬重的,隻有兩個人。一個便是自己的父親劉備,一個便是諸葛亮。


    兩個人都搬了出來,哪能有不同意的道理,而且就算他不同意,諸葛亮同樣可以一力決定!


    劉禪道:“朕年少無知,軍國大事還是要由相父決定,相父所言,朕無有不準。就請相父發號施令吧。”


    劉禪將所有大權都交到諸葛亮手中,自己樂的清閑。


    諸葛亮微微躬身,以示恭敬。


    兵之事諸葛亮已籌備許久。但在發病之前,他要先處理掉一些人。


    “尚書李嚴!”


    諸葛亮一開口便提到自己的名字,李嚴先是一愣,而後心沉到了穀底。


    諸葛亮目光冷淡,“尚書李嚴,屢屢蒙蔽聖聽,阻礙國家大事,違背先帝遺願。本相奉旨監國,今革除李嚴尚書之職,罷職還鄉!”


    諸葛亮一言既出便剝奪了李嚴的所有,轉眼間已成為白身的李嚴無話可說。


    處理完李嚴,諸葛亮當即頒下軍令。


    “傳軍令於鄧艾薑維,急速整頓軍備。本相到日,破虜軍隨即出征!”


    “發兵十萬攻打高句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逆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塵了然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塵了然2並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