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丞相”


    在周不疑的引領下,鄧艾與薑維前來拜見諸葛亮。


    “文直,士載,伯約,你們都坐吧”


    周不疑坐於諸葛亮左下,在鄧艾與薑維兩人坐於右下。


    周不疑此時已不再丞相府任職,而是被提拔為了禦史中丞,加督軍,受封新亭侯。


    鄧艾薑維兩人加升軍職,獲封爵位後,皆在中原趙雲麾下領兵。


    三人安坐後,諸葛亮開口。


    “你二人遠在中原領兵,本相將你二人緊急召迴是有要事托付。”


    諸葛亮看著鄧艾薑維,問道:“你們各自統領著兩支大漢精銳。戰事平息也有一段時日了,無當飛軍與驍龍騎的情況如何?”


    眾多功臣中除了功勞極大的幾人外,最耀眼的便是年紀最輕的鄧艾與薑維兩人。


    一個未及而立之年,一個二十出頭。鄧艾已是鎮北將軍之職,獲封鄉侯。


    薑維雖然爵位較低,但也身居平西將軍!


    以兩人的軍職足以鎮守一方,統兵數萬。可如今天下初定,軍中不缺帶兵打仗的將軍。更不缺能領兵守城的將領。


    以兩人的年紀和成就,本應該能爭得一席之地。


    不過在諸葛亮的親自過問下,將兩人留在主力大軍中任職領兵,未曾外放地方駐守。


    鄧艾為鎮北將軍,統領無當飛軍的同時,輔助大將趙雲處理軍中事務。


    作為平西將軍的薑維,在統領驍龍騎的同時也兼顧軍中新軍。


    鄧艾先行匯報。


    鄧艾向諸葛亮抱拳,“迴稟丞相,一路征戰,無當飛軍的大部分人員已經換了三次。如今兵力已擴展到五千人。”


    諸葛亮問道:“人員大幅更換,兵力擴展,戰力可曾下滑?”


    “老兵損失,新兵加入,對戰力自然有影響。一段時間內確實出現了戰力下滑的情況。”鄧艾如實稟報。


    “但挑選進入無當飛軍的士兵,要麽是百戰老兵,要麽以蠻族士兵為主。這大大保證了兵源質量。”


    鄧艾道:“新人員的加入,要經曆一段磨合期,加強訓練之後形成新的戰力。所以難免會出現戰力下降的階段。”


    鄧艾看向諸葛亮,抱拳道:“不過請丞相放心,經過認真打磨。無當飛軍依舊是軍中精銳戰場利刃!”


    鄧艾自接管無當飛軍以來,便係統的總結出了用兵作戰,訓練,日常等一整套訓練方法。


    因為各種因素影響,無當飛軍人員組成不可能全部都是蠻族,但第一批無當飛軍所擁有的優點,現在的無當飛軍同樣具備!


    攀岩絕壁,穿梭叢林,無當飛軍依舊是一隻戰場奇兵!


    諸葛亮眼眸中帶著思慮,下頜輕輕一動。


    無當飛軍是精銳中的精銳,這無可置疑。


    可隨著天下的平定,這支精兵的用途就少了許多。在日後可能發生的作戰中,像無當飛軍這樣的精銳步軍。


    該處於怎樣的地位,該如何使用?


    他都要重新考慮。


    諸葛亮抬眸看向薑維,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薑維點頭致意,緊接著說道:“稟丞相,大戰結束以來,驍龍騎得到了很大發展。”


    “首先兵力由一萬人,擴充到了兩萬五千人。其次,戰馬武器這方麵也得到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驍龍騎的戰力在擴充後也經曆了一段起伏。”


    薑維挺直著身子,正聲道:“但同樣請丞相放心,驍龍騎依舊是精銳,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諸葛亮聽後開口:“驍龍騎是與西涼鐵騎相對的,全軍唯一成規模的輕騎兵。我看還可以再擴充一些兵力,將兵力達到三萬人。”


    薑維聞言,遲疑道:“丞相,兵力並不代表戰力。且國家初定,現在在擴充騎兵是否會加重負擔?”


    要知道養騎兵可是一件費錢的事情,輕騎兵的費用高於輕騎兵,可輕騎兵也不是一般的部隊能相比的。


    諸葛亮一揮羽扇,示意薑維不必擔心這些。


    “天下已經平定,拿出一部分財力供養騎兵是完全可行的。”


    “日後天下可能爆發的戰爭,絕對要以騎兵為主。現在西涼鐵騎加上驍龍騎還隻有七萬多人,一旦爆發戰爭,事出緊急,根本來不及擴充騎兵。”


    諸葛亮思慮道:“騎兵還可以繼續擴充,步軍要適當壓製削減,這樣下來財政變平衡了,也就有足夠的錢糧供養騎兵。”


    “本相給你特批一道軍令,接下來的那五千多名額可從軍中善騎射者挑選。免去多餘訓練的繁瑣。”


    薑維聞言頓時喜上眉梢,抱拳道:“多謝丞相!”


    一旁的周不疑聽了許久,此時趁間隙開口。


    “天下初定,急需休養生息,丞相以為何時會爆發外患?”


    從剛才諸葛亮的話中,周不疑已經聽出來了。


    多用騎兵之處,隻有外患!


    諸葛亮看了周不疑一眼,緩緩說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始皇修長城,武帝傾國力北擊匈奴,這些都明白的告訴我們,外患不除,國無寧日。”


    周不疑還是那個問題:“丞相認為何時會爆發戰爭?”


    “兩三年”


    周不疑一愣,“丞相何以如此確定?”


    諸葛亮看向周不疑,嘴角含笑:“因為這是我自己定的時間。”


    這不止周不疑不解,連鄧艾薑維也麵露疑惑。


    “兩三年後大漢積攢了一定國力,即使外患不生,也要調動騎兵主動出擊,掃除外敵!”


    諸葛亮轉眼看向三人,“大漢立國以來,武帝擊破匈奴而為強,宣帝之後以為盛!”


    “若沒有這些大漢何談興盛,我們又何談是興複漢室!”


    周不疑以現實情況而論,表示懷疑:“武帝在位五十餘年而大半動兵,致使國力虛耗,險些有崩潰之險。”


    周不疑蹙眉,“現在的情況與武帝後期有異曲同工之處,兩三年的時間恐怕撐不起大規模,長時間的對外戰爭!”


    諸葛亮對此卻並不擔心,“嗬,文直所慮不無道理。”


    “可今時不同往日,是北方之外換為鮮卑。鮮卑內部分裂,力量不精,非是當年之匈奴!”


    “漢家兵馬發展到今日,也非當年之漢軍可比。”


    諸葛亮拿起羽扇緩緩起身,坐著說還是不得勁,得站起來才能揮斥方遒。


    “大漢如今有三個目標。”


    “北擊鮮卑,東平高句麗,西通西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逆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塵了然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塵了然2並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