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蜀軍增兵了?”司馬懿親自登上城樓查看。
將領:“迴大將軍,蜀軍原本隻有東南兩寨,可從昨天到現在,城西又有一座蜀軍營寨拔地而起。”
“據我們觀察,蜀軍增兵不下五萬,全軍人馬超過十五萬。”
“現在隻有北麵還沒有動靜。”
“不是沒有動靜,是馬超還沒到。”司馬懿補充。
司馬懿淡淡說道:“本將在通縣順義布下兩鎮兵馬,馬超想出擊薊縣北麵,可礙於兩鎮兵馬策應,無法脫身。”
司馬懿對將領說道:“蜀軍三麵建寨,隻留北麵,不是沒有準備,而是在等待馬超這一路兵馬。”
“大將軍,蜀軍如此增兵,又有馬超在北麵威脅,若一旦他們全力圍城,我軍豈不坐以待斃?”
將領擔憂,“城中是雖有存儲的肉食做軍糧,也不是長久之計。”
司馬懿沒有迴答將領的問題,而是轉身把跟在後麵的司馬師叫到了身邊。
“師兒”
“父親”
司馬懿一指城外的蜀軍營寨,問道:“師兒,你看,蜀軍營寨有何特殊之處?”
司馬師聞言極目向城外看去,一番仔細觀察後眉頭皺起,頗有猶豫不解之意。
司馬師轉頭對司馬懿道:“父親,蜀軍營寨布防嚴密,前後排列有序,布局攻守兼備。”
司馬師皺著眉頭,“孩兒屬實看不出有什麽特點,隻能感歎蜀軍營寨布置的很好。”
司馬懿笑道:“你能看出這一點就很好了。”
“蜀軍增兵,我敢肯定是諸葛亮領兵而至。”
司馬懿道:“前番徐庶關羽布陣雖然也是井井有條,但絕不像如今這般嚴密。”
“諸葛亮這個人凡事極為謹慎仔細,用兵謀略步步為營,極其追求完美。”
司馬懿看著蜀軍營寨,諸葛亮就在他麵前。
“用兵謹慎?”
“父親,諸葛亮用兵謹慎,那不是過於保守了嗎?父親您不是時常教導我們,用兵之策在於隨機應變,若過於保守豈不是自誤?”司馬師疑問道。
司馬懿抿了抿嘴唇,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該怎麽說呢,自他跟諸葛亮交手以來。
你要說諸葛亮謹慎吧,他確實謹慎,力求抓住每一個細節,絕不失誤。
要說他不謹慎吧,他的用兵方略格局極大,大局之下韜略縱橫,無奇不有,無所不包。
不時突襲,大舉包圍,千裏縱橫間直擊要害!
司馬懿眼睛微眯,包圍城池,圍點打圓,這樣大開大合的軍團式戰略。
雖然聽起來不比其他用兵策略高明多少,但收到的效果和影響是最龐大最直觀的!
一次看似打的很精彩的戰鬥不足以影響全局的勝負,可軍團式的決戰,直接關乎全局勝負!
一戰失利,全局受損;二戰失利,落入下風;三戰失利,則會滿盤皆輸!
現實的例子,第一次曹休淮南兵敗,中原門戶洞開。曹仁徐晃陳留之戰,全國主力被打殘。曹真全軍覆沒,國中已沒有了足夠的反擊力量。
司馬懿眼眸微凝,三次戰役,每一次雙方投入兵力總計都超過二十萬。
這三大戰役完完全全是軍團式的決戰!
損失了三十餘萬主力兵馬,曹魏也就基本沒什麽翻盤的機會了。
司馬師正眼巴巴的期待著父親給自己答案,可他看著父親卻隻顧著自己發呆。
司馬師暗自反思,他提出的這個問題,真的那麽難以解答嗎?
“師兒”
司馬懿終於開口,司馬師聞聲趕緊凝聚精神,等著解答。
卻沒想到司馬懿開口隻說了一句話,“這世上的人和事就如同眼下的薊縣。”
司馬師的眉頭皺的比剛才更深了,他微微躬身。
“父親,兒子愚鈍,不明白父親所說何意?”
司馬懿看了司馬師一眼,緩緩唿出一口濁氣。
“眼下的薊縣即將身處蜀軍的包圍,這圍城之下,外麵的人想進來,而裏麵的人想出去。”
“諸如此類,世上之事皆是如此。”
“這些事你現在可能不懂,以後自會懂得的。”
司馬師聞言,在自己的思緒中沉淪。這段時間以來,他在城中聽過無數言論。說什麽的都有,但終歸有一條是相同的。
人心惶惶,大多數人都是悲觀消極。他認為大將軍若主動出擊,必敗於蜀軍之手。堅守不戰遲早會被圍困致死,重蹈前幾次大戰的覆轍。
司馬師在思考司馬懿最後的一句話,他在想,他日後還有機會去懂嗎?
對於將領剛才提出的擔憂,司馬懿沒有迴答,也表現的極為淡然,好像根本不該憂慮一樣。
司馬懿從不會向自己的下屬坦露真實的想法,他治軍嚴格,下屬們也不敢妄自猜測。
他的局勢確實值得憂慮,可是他早就想好了應對之法。
他先布置好順義與通縣之兵,又拋出孫禮這張牌,再留下郭淮這一張底牌。
現在就看他打出的重要的一張牌,能不能見效。
將領問他解決之策,現在這種局麵,她能有什麽解決之策!
司馬懿心中無奈。
各方麵條件皆處於劣勢,這種仗就沒法打。
他現在能保證所有兵馬糧草足備,能夠活著,已經是天大的本事了。
主動出擊,在人家近二十萬兵馬的裹挾下,麵對的還是諸葛亮,徐庶,龐統這些智謀之士。
這種情況下,你就是把曹操複活,加上十個他,也不靈啊!
把諸葛亮換到他的位置,諸葛亮這種死板的人,肯定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可他不同,人生在世何必如此執著呢!庸庸碌碌非是我輩所為,可瀟瀟灑灑不至於一物,也未嚐不是大丈夫。
打不過怎麽辦?打不過他大可以投降嘛!
反正端哪家的飯碗不是端,他是沒有什麽心理負擔。
他現在一邊打一邊拖延時間,就看他要投降的賣價如何。打的越久他的賣價就越高。
一旦價格合適,他便直接投降,一家老小仍可保衣食無憂。
如果不成……
司馬懿眼眸一暗,他還有最後一條後路可走。
幹掉了土著,他自己去當土著!
將領:“迴大將軍,蜀軍原本隻有東南兩寨,可從昨天到現在,城西又有一座蜀軍營寨拔地而起。”
“據我們觀察,蜀軍增兵不下五萬,全軍人馬超過十五萬。”
“現在隻有北麵還沒有動靜。”
“不是沒有動靜,是馬超還沒到。”司馬懿補充。
司馬懿淡淡說道:“本將在通縣順義布下兩鎮兵馬,馬超想出擊薊縣北麵,可礙於兩鎮兵馬策應,無法脫身。”
司馬懿對將領說道:“蜀軍三麵建寨,隻留北麵,不是沒有準備,而是在等待馬超這一路兵馬。”
“大將軍,蜀軍如此增兵,又有馬超在北麵威脅,若一旦他們全力圍城,我軍豈不坐以待斃?”
將領擔憂,“城中是雖有存儲的肉食做軍糧,也不是長久之計。”
司馬懿沒有迴答將領的問題,而是轉身把跟在後麵的司馬師叫到了身邊。
“師兒”
“父親”
司馬懿一指城外的蜀軍營寨,問道:“師兒,你看,蜀軍營寨有何特殊之處?”
司馬師聞言極目向城外看去,一番仔細觀察後眉頭皺起,頗有猶豫不解之意。
司馬師轉頭對司馬懿道:“父親,蜀軍營寨布防嚴密,前後排列有序,布局攻守兼備。”
司馬師皺著眉頭,“孩兒屬實看不出有什麽特點,隻能感歎蜀軍營寨布置的很好。”
司馬懿笑道:“你能看出這一點就很好了。”
“蜀軍增兵,我敢肯定是諸葛亮領兵而至。”
司馬懿道:“前番徐庶關羽布陣雖然也是井井有條,但絕不像如今這般嚴密。”
“諸葛亮這個人凡事極為謹慎仔細,用兵謀略步步為營,極其追求完美。”
司馬懿看著蜀軍營寨,諸葛亮就在他麵前。
“用兵謹慎?”
“父親,諸葛亮用兵謹慎,那不是過於保守了嗎?父親您不是時常教導我們,用兵之策在於隨機應變,若過於保守豈不是自誤?”司馬師疑問道。
司馬懿抿了抿嘴唇,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該怎麽說呢,自他跟諸葛亮交手以來。
你要說諸葛亮謹慎吧,他確實謹慎,力求抓住每一個細節,絕不失誤。
要說他不謹慎吧,他的用兵方略格局極大,大局之下韜略縱橫,無奇不有,無所不包。
不時突襲,大舉包圍,千裏縱橫間直擊要害!
司馬懿眼睛微眯,包圍城池,圍點打圓,這樣大開大合的軍團式戰略。
雖然聽起來不比其他用兵策略高明多少,但收到的效果和影響是最龐大最直觀的!
一次看似打的很精彩的戰鬥不足以影響全局的勝負,可軍團式的決戰,直接關乎全局勝負!
一戰失利,全局受損;二戰失利,落入下風;三戰失利,則會滿盤皆輸!
現實的例子,第一次曹休淮南兵敗,中原門戶洞開。曹仁徐晃陳留之戰,全國主力被打殘。曹真全軍覆沒,國中已沒有了足夠的反擊力量。
司馬懿眼眸微凝,三次戰役,每一次雙方投入兵力總計都超過二十萬。
這三大戰役完完全全是軍團式的決戰!
損失了三十餘萬主力兵馬,曹魏也就基本沒什麽翻盤的機會了。
司馬師正眼巴巴的期待著父親給自己答案,可他看著父親卻隻顧著自己發呆。
司馬師暗自反思,他提出的這個問題,真的那麽難以解答嗎?
“師兒”
司馬懿終於開口,司馬師聞聲趕緊凝聚精神,等著解答。
卻沒想到司馬懿開口隻說了一句話,“這世上的人和事就如同眼下的薊縣。”
司馬師的眉頭皺的比剛才更深了,他微微躬身。
“父親,兒子愚鈍,不明白父親所說何意?”
司馬懿看了司馬師一眼,緩緩唿出一口濁氣。
“眼下的薊縣即將身處蜀軍的包圍,這圍城之下,外麵的人想進來,而裏麵的人想出去。”
“諸如此類,世上之事皆是如此。”
“這些事你現在可能不懂,以後自會懂得的。”
司馬師聞言,在自己的思緒中沉淪。這段時間以來,他在城中聽過無數言論。說什麽的都有,但終歸有一條是相同的。
人心惶惶,大多數人都是悲觀消極。他認為大將軍若主動出擊,必敗於蜀軍之手。堅守不戰遲早會被圍困致死,重蹈前幾次大戰的覆轍。
司馬師在思考司馬懿最後的一句話,他在想,他日後還有機會去懂嗎?
對於將領剛才提出的擔憂,司馬懿沒有迴答,也表現的極為淡然,好像根本不該憂慮一樣。
司馬懿從不會向自己的下屬坦露真實的想法,他治軍嚴格,下屬們也不敢妄自猜測。
他的局勢確實值得憂慮,可是他早就想好了應對之法。
他先布置好順義與通縣之兵,又拋出孫禮這張牌,再留下郭淮這一張底牌。
現在就看他打出的重要的一張牌,能不能見效。
將領問他解決之策,現在這種局麵,她能有什麽解決之策!
司馬懿心中無奈。
各方麵條件皆處於劣勢,這種仗就沒法打。
他現在能保證所有兵馬糧草足備,能夠活著,已經是天大的本事了。
主動出擊,在人家近二十萬兵馬的裹挾下,麵對的還是諸葛亮,徐庶,龐統這些智謀之士。
這種情況下,你就是把曹操複活,加上十個他,也不靈啊!
把諸葛亮換到他的位置,諸葛亮這種死板的人,肯定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可他不同,人生在世何必如此執著呢!庸庸碌碌非是我輩所為,可瀟瀟灑灑不至於一物,也未嚐不是大丈夫。
打不過怎麽辦?打不過他大可以投降嘛!
反正端哪家的飯碗不是端,他是沒有什麽心理負擔。
他現在一邊打一邊拖延時間,就看他要投降的賣價如何。打的越久他的賣價就越高。
一旦價格合適,他便直接投降,一家老小仍可保衣食無憂。
如果不成……
司馬懿眼眸一暗,他還有最後一條後路可走。
幹掉了土著,他自己去當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