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暫不進攻幽州後,劉備命趙雲統領十萬兵馬駐紮於河北,以待後續用兵。
他則率領諸葛亮,張飛等人統領剩餘兵馬,返迴京師長安!
丞相府
“丞相,徐尚書正在涿郡屯田。送來奏表,請朝廷調撥農具耕牛予以支持。”費禕作為丞相主簿,正在向諸葛亮稟報事務。
“看來元直在涿郡幹的很是紅火,出手不凡呐!”
諸葛亮看著手中奏表列出的清單,輕笑道。
費禕道:“丞相,這道奏表是百裏裏加急送來的。看得出徐尚書很是急促。”
諸葛亮將奏表放到案上,“元直在奏表中所請,所有事務一概照準。”
“丞相,可這耕牛?”
“耕牛確實緊缺,河北之地剛剛平定都在以發展生產,沒有一處能抽調出耕牛。”
“耕牛盡力在河北之地購買籌集,盡力而為。其他農具及一切開墾用品,務必在一月內全部備齊運往涿郡。”
“是,丞相”
“還有,陛下有旨意,河北諸州今年的賦稅全免,明年也隻征收一成賦稅,讓河北百姓安養生息。”
他微微沉思,“元直,在涿郡墾荒屯田,不僅可以自給自足,更是戰略大計。”
“他在奏表中說要免除墾荒災民一年的賦稅”他微微搖頭。
“丞相,徐尚書此舉,是在吸引幽州及遼東之民離開本土歸入治下。若是不妥可以另行裁減。”
見他搖頭,費禕試探說道。
他搖頭,“非也,此乃上上之策,我怎會不同意。”
“一年太少了。”
費禕聞言蹙眉,疑惑詢問:“丞相以為,該免除多少賦稅呢?”
“中原及河北之地都已經全免一年賦稅,第二年也隻征收一成。幽州荒涼這樣的條件還是太單薄了。”
“我看可以這樣。”
“凡願歸入治下開墾荒地的災民,所墾荒地全歸其所有,免其兩年賦稅,第三年隻征收一半。”
“等來年若平定幽州,陛下也要降旨減免當地賦稅,上下一算不會有多少虧缺。”
費禕點頭,“丞相說的是。”
幽州及遼東人口稀少,土地荒蕪,本來就沒有多少賦稅可征。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既然開始了,那便要放手去做。
西南及南方之地平定已久,終歸比北方底子更厚實些。所產出的糧草賦稅,足夠朝廷運轉了。
費禕又提出疑慮,“丞相,這樣的條件可謂優厚。遼東之民若聽聞,必不顧險阻,蜂擁而來。”
“這一者,幽州日後將人口空缺。二者,恐以南之民,也會逐利而行啊!”
日後收複幽州不可能任其土地荒蕪,更不可能把遷出之民再強行遷迴去。
還有,河北諸地之民因優惠甚佳,蜂擁而去導致民間混亂。
這兩個問題他已經考慮到了。
“幽州人口空缺,日後再做計較,此時一切皆為了日後平定幽州做準備。”
“河北其他民眾會離開所居之地”
“各級府衙已經恢複,可讓各級府衙依據戶籍確定人口,不允許隨意遷徙。”
“涿郡一帶,府衙要下令,不許河北其他地方民眾遷入。政令下達後,如再有遷徙者皆強製將其遷迴!”
“喏!”
“其餘事務你與董允蔣琬兩人協調處置,有關軍務事宜,先送呈龐統太尉處讓他處理之後再轉報於我。”
費禕道:“丞相,龐太尉自歸京以來先告假兩月,在家休養。”
“如今……”
他嘴角上揚,“他休息了兩個月足夠了,他這個太尉總該多承擔點事務。”
“將近期的軍務都送到他那裏,再將監造連弩兵械之事全權交由他處理。”
“告訴他”
“軍械製造必須在年底完工,各地兵力編製以及糧草軍械配置,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規劃。同樣在年底之前全部配送到位。”
“軍械製造,到時本相會與陛下親自前往視察。”
“若他有一件事有所差池,本相便上奏陛下,扣掉他全部俸祿。到時候他別說喝酒,全家都得喝西北風。”
“是,丞相”費禕笑著應下。
“對了”
諸葛亮又說道:“你盡快將近期所有事務的匯總,送我審閱,然後呈報陛下預覽。”
“午後,我進宮抽查太子學業。”
“三日後,本相又要出關中,巡查中原諸地。”
“你需要將相府事宜安排妥當。”
“屬下明白!”
向費禕安排完相府事務,正當費禕離去之時,周不疑又走了進來。
費禕與周不疑擦身而過,在交互間點頭致意。
各自都有急事,忙得很,沒時間行那些虛禮了。
“丞相”
周不疑躬身行禮。
“文直來了”諸葛亮應付了一聲。
周不疑來,也是來向諸葛亮匯報公務的,而且是諸葛亮親自向他交代的公務!
周不疑道:“丞相,您吩咐的事,我已經辦妥了。”
諸葛亮聞言手上動作一頓,恍然想起周不疑所說之事。
趕忙對周不疑道:“你且詳細說來。”
周不疑道:“丞相吩咐我挑選精幹忠誠之士,潛入幽州,此事已成。”
“有丞相您的調令,我在皇城禁軍和白毦兵,無當飛軍中挑選了上百名精銳之士。按丞相的要求,這些人不但對陛下忠心耿耿,更是武藝精湛,做事謹慎。”
“我對這些人麵授機宜後,便將他們派遣潛入幽州。”
“剛剛接到他們傳迴來的消息。”
“情況如何?”諸葛亮急忙問道。
周不疑:“這上百名精幹之士秘密潛入幽州,以不同身份在幽州各地潛伏下來。”
“按丞相的要求,有半數就潛伏在司馬懿府邸周邊。”
諸葛亮凝眉,“馬一向來小心謹慎,思維超乎常人,如此非常之時,他必定更加小心!”
“你安排的這些人,一下子在他府邸周邊出現這麽多生麵孔,會不會引起他的警覺呢?”
“不會”
周不疑肯定,“這些人雖然負責監視司馬懿的一舉一動,可他們在平日裏不會靠近司馬懿的府邸。”
“他們會在安定後,以不同的身份在司馬懿府邸周邊安頓下來。”
“定期與我保持聯係。”
他則率領諸葛亮,張飛等人統領剩餘兵馬,返迴京師長安!
丞相府
“丞相,徐尚書正在涿郡屯田。送來奏表,請朝廷調撥農具耕牛予以支持。”費禕作為丞相主簿,正在向諸葛亮稟報事務。
“看來元直在涿郡幹的很是紅火,出手不凡呐!”
諸葛亮看著手中奏表列出的清單,輕笑道。
費禕道:“丞相,這道奏表是百裏裏加急送來的。看得出徐尚書很是急促。”
諸葛亮將奏表放到案上,“元直在奏表中所請,所有事務一概照準。”
“丞相,可這耕牛?”
“耕牛確實緊缺,河北之地剛剛平定都在以發展生產,沒有一處能抽調出耕牛。”
“耕牛盡力在河北之地購買籌集,盡力而為。其他農具及一切開墾用品,務必在一月內全部備齊運往涿郡。”
“是,丞相”
“還有,陛下有旨意,河北諸州今年的賦稅全免,明年也隻征收一成賦稅,讓河北百姓安養生息。”
他微微沉思,“元直,在涿郡墾荒屯田,不僅可以自給自足,更是戰略大計。”
“他在奏表中說要免除墾荒災民一年的賦稅”他微微搖頭。
“丞相,徐尚書此舉,是在吸引幽州及遼東之民離開本土歸入治下。若是不妥可以另行裁減。”
見他搖頭,費禕試探說道。
他搖頭,“非也,此乃上上之策,我怎會不同意。”
“一年太少了。”
費禕聞言蹙眉,疑惑詢問:“丞相以為,該免除多少賦稅呢?”
“中原及河北之地都已經全免一年賦稅,第二年也隻征收一成。幽州荒涼這樣的條件還是太單薄了。”
“我看可以這樣。”
“凡願歸入治下開墾荒地的災民,所墾荒地全歸其所有,免其兩年賦稅,第三年隻征收一半。”
“等來年若平定幽州,陛下也要降旨減免當地賦稅,上下一算不會有多少虧缺。”
費禕點頭,“丞相說的是。”
幽州及遼東人口稀少,土地荒蕪,本來就沒有多少賦稅可征。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既然開始了,那便要放手去做。
西南及南方之地平定已久,終歸比北方底子更厚實些。所產出的糧草賦稅,足夠朝廷運轉了。
費禕又提出疑慮,“丞相,這樣的條件可謂優厚。遼東之民若聽聞,必不顧險阻,蜂擁而來。”
“這一者,幽州日後將人口空缺。二者,恐以南之民,也會逐利而行啊!”
日後收複幽州不可能任其土地荒蕪,更不可能把遷出之民再強行遷迴去。
還有,河北諸地之民因優惠甚佳,蜂擁而去導致民間混亂。
這兩個問題他已經考慮到了。
“幽州人口空缺,日後再做計較,此時一切皆為了日後平定幽州做準備。”
“河北其他民眾會離開所居之地”
“各級府衙已經恢複,可讓各級府衙依據戶籍確定人口,不允許隨意遷徙。”
“涿郡一帶,府衙要下令,不許河北其他地方民眾遷入。政令下達後,如再有遷徙者皆強製將其遷迴!”
“喏!”
“其餘事務你與董允蔣琬兩人協調處置,有關軍務事宜,先送呈龐統太尉處讓他處理之後再轉報於我。”
費禕道:“丞相,龐太尉自歸京以來先告假兩月,在家休養。”
“如今……”
他嘴角上揚,“他休息了兩個月足夠了,他這個太尉總該多承擔點事務。”
“將近期的軍務都送到他那裏,再將監造連弩兵械之事全權交由他處理。”
“告訴他”
“軍械製造必須在年底完工,各地兵力編製以及糧草軍械配置,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規劃。同樣在年底之前全部配送到位。”
“軍械製造,到時本相會與陛下親自前往視察。”
“若他有一件事有所差池,本相便上奏陛下,扣掉他全部俸祿。到時候他別說喝酒,全家都得喝西北風。”
“是,丞相”費禕笑著應下。
“對了”
諸葛亮又說道:“你盡快將近期所有事務的匯總,送我審閱,然後呈報陛下預覽。”
“午後,我進宮抽查太子學業。”
“三日後,本相又要出關中,巡查中原諸地。”
“你需要將相府事宜安排妥當。”
“屬下明白!”
向費禕安排完相府事務,正當費禕離去之時,周不疑又走了進來。
費禕與周不疑擦身而過,在交互間點頭致意。
各自都有急事,忙得很,沒時間行那些虛禮了。
“丞相”
周不疑躬身行禮。
“文直來了”諸葛亮應付了一聲。
周不疑來,也是來向諸葛亮匯報公務的,而且是諸葛亮親自向他交代的公務!
周不疑道:“丞相,您吩咐的事,我已經辦妥了。”
諸葛亮聞言手上動作一頓,恍然想起周不疑所說之事。
趕忙對周不疑道:“你且詳細說來。”
周不疑道:“丞相吩咐我挑選精幹忠誠之士,潛入幽州,此事已成。”
“有丞相您的調令,我在皇城禁軍和白毦兵,無當飛軍中挑選了上百名精銳之士。按丞相的要求,這些人不但對陛下忠心耿耿,更是武藝精湛,做事謹慎。”
“我對這些人麵授機宜後,便將他們派遣潛入幽州。”
“剛剛接到他們傳迴來的消息。”
“情況如何?”諸葛亮急忙問道。
周不疑:“這上百名精幹之士秘密潛入幽州,以不同身份在幽州各地潛伏下來。”
“按丞相的要求,有半數就潛伏在司馬懿府邸周邊。”
諸葛亮凝眉,“馬一向來小心謹慎,思維超乎常人,如此非常之時,他必定更加小心!”
“你安排的這些人,一下子在他府邸周邊出現這麽多生麵孔,會不會引起他的警覺呢?”
“不會”
周不疑肯定,“這些人雖然負責監視司馬懿的一舉一動,可他們在平日裏不會靠近司馬懿的府邸。”
“他們會在安定後,以不同的身份在司馬懿府邸周邊安頓下來。”
“定期與我保持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