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疑再去看過曹衝的陵墓後,第二日便來覲見劉備。


    這次他做出了一個決定。


    “草民周不疑參見陛下!”


    劉備徑直起身相迎,扶起周不疑。


    “周先生,朕早就說過,不必行如此大禮。”


    周不疑不依,“下陛下是大漢天子,天下之主。我為大漢之民,是陛下之子民,自當拜見陛下。”


    周不疑躬身說道:“草民周不疑曾入職偽朝,有罪於陛下,請陛下責罰。”


    劉備愣愣的看著麵前下跪請罪的周不疑,自見到周不疑,他對其敬重有加,態度很是明顯。


    可周不疑一直是冷冷淡淡,沒有明確表示,更是有要離開的意思。


    他也從未說過要問罪周不疑。


    如今這是?


    劉備一時鬧不清楚,諸葛亮在一旁笑而不語。


    這小子,終於開竅了。


    周不疑繼續說道:“陛下厚待草民,草民屢屢駁陛下心意,更為罪也!”


    “草民請罪!”


    劉備一時明白過來,趕忙上前一把扶住周不疑。


    “先生這是願意留下輔佐朕了?”劉備臉上充斥著不可置信的喜悅。


    周不疑頷首,“陛下仁慈至誠,草民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請陛下寬恕草民來遲之罪!”


    “不不不”


    “先生無罪!”劉備連忙說道。


    “先生能留下助朕,乃是朕的福氣。朕高興還來不及,怎麽會怪罪先生呢?”


    “先生才華橫溢,讓朕想想該授予先生何等職位。”


    劉備拍了拍腦袋,這一高興,腦子一下子有些混亂,理不清了。


    諸葛亮適時開口:“陛下”


    劉備迴頭,“怎麽?孔明,你有什麽好建議?”


    他一笑,“陛下,對文直的才情,亮已垂涎已久。臣手下丞相長史一職尚且空缺,不知陛下可否割愛呀?”


    “丞相長史?”劉備呢喃,“這一職位不可謂不重要,可對文直來說,是不是低了些,委屈他了?”


    周不疑道:“陛下,我之前不過當過幾天參軍和行軍司馬。丞相長史這一職位已經是過分提拔了。”


    “再說”周不疑看了諸葛亮一眼,“能與諸葛丞相共事,是在下之幸!”


    周不疑拱手,“在下願意擔任此職位。”


    諸葛亮開口:“陛下若覺得此職位委屈了文直,可再讓他兼任一職,以示恩寵嘛。”


    周不疑想要開口,卻已經沒了機會。


    “好好,如此甚好。”


    劉備對這個建議很是滿意,他轉頭看向周不疑。


    “就授予文直丞相長史之職,在兼尚書職。”


    劉備道:“平日裏可輔佐丞相處理政務,有事也可直接向朕麵達。”


    劉備對周不疑道:“文直不必推辭,如此方能不負你之才華。”


    周不疑聞言無法反駁,隻得領旨謝恩。


    “臣領旨”


    “謝陛下!”


    周不疑謝恩後,便走了。


    “主公賢明,如今已是一國之君,仍舊如此禮賢下士,乃天下臣民之幸。”


    劉備一笑,“孔明,你取笑我了。”


    “朕當年除了你,沒有更多謀士相助,如今一路走來,能臣謀士越來越多。”


    “可哪一個君王又會嫌自己手下的能臣多呢?”


    劉備笑道:“朕是窮怕了,朕希望這天下有才華的人都到朝廷來。這樣大漢天下才能有希望啊!”


    劉備說罷看向諸葛亮,“孔明,你特別向朕提出,讓周不疑去做丞相長史。”


    “恐怕另有深意吧?”


    劉備一臉看穿的神情,他就猜,諸葛亮肯定有事!


    “主公覺得亮有什麽深意?”


    諸葛亮不答反問,劉備也絲毫不慌。


    “難道不是嗎?”


    “周不疑年輕,有才華,更有伸大義於天下的誌向。亮很是欣賞,所以想提拔指點他,留在身邊培養。”


    “主公覺得這個理由怎麽樣?”


    劉備微微點頭,“嗯,這個理由正當。”


    然後一直看著諸葛亮,等著他的下文。


    “主公,您今年六十有一,亮也四十有一。”


    “好端端提歲數幹什麽?”


    “朕近來神清氣爽,感覺再活十年不成問題。”劉備揮手說道。


    他笑了笑,“陛下福運綿長,自然福壽安康。”


    “天下初定,有十年之功,不能重整乾坤,安定社稷,奠定新朝根基。”


    “十年之後又十年,大漢總不能隻有一個諸葛亮,龐統徐庶法正這些人吧?”


    劉備微微沉默。


    “陛下想想看,我們這些人哪一個不是人過中年了?”


    “若幹年後,大漢需要有人來守。”


    劉備看向諸葛亮,“孔明,你是想?”


    他說道:“徐元直年高於我,龐統法正雖於我相仿。可論及根本,此三人皆不足以為相。”


    “至少不適於太平之世,他們三人都是性情中人,丞相之職,大小之事兼顧,他們難免有失公允。”


    “周不疑,或可為輔政之才!”


    當然,他有其他的考慮,也不會現在就明說。


    劉備凝眉看向諸葛亮,“孔明,你比朕年輕二十歲,為何如此早考慮接班之事?”


    “朕可從未考慮過要換他人為相啊!”


    劉備越聽越覺得後怕,諸葛亮的話讓他感到不安。


    如今朝中文武兼備,人才濟濟,內心中最偏向的還是諸葛亮。


    他還想向他托付後事啊!


    劉備抓住諸葛亮,“孔明,天下初定,你難道要離朕而去嗎?”


    劉備恍然想起了張良。


    “你之才華遠勝留侯,朕絕不是高祖啊!”


    “亮當然相信陛下,亮又怎會如此想陛下。”


    “隻是,隻是有些事情,亮必須早做準備。”


    “畢竟十年之後的事,誰能說得準。”


    諸葛亮一笑,“亮必定輔助陛下,真正實現漢室中興。”


    雖然諸葛亮是這麽說,但劉備還是擔心。


    悶悶不樂,反複思索著如何諸葛亮留下來。


    日後阿鬥即位,有孔明在,絕不會危及江山。


    他才能放心啊!


    劉備現在急需再次學習,論如何抓住自己丞相的心。


    在劉備拿下南皮的兩個月後,八月初,司馬懿在遼東擁兵自重。


    對外自稱鎮邊大將軍,領定遠公,號稱擁兵十萬,自守幽州及遼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逆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塵了然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塵了然2並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