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嚇得直接跪倒在地,對著賈詡磕頭如搗蒜。
“太尉饒命,太尉饒命啊!”
“這書信確實是小人在門外,從一陌生人手中接過的。”
“小人以為是拜帖,便替大人接了下來。向那人詢問來處,那人根本不答,轉身便離去了,小人想追也無法追上。”
“這實在不怪小人呐!”
“小人又不敢私自打開太尉大人的東西。”
“再說,小人也不識字啊!”
聽到賈詡要將他送去杖斃,那下人嚇的差點涕尿橫流。
賈詡聞言也無話可說,他本來也就是詐一詐,看這下人有沒有對他撒謊。
如今看來,這送信之人的目的,就是把信送到他府裏,故意隱藏行蹤。
是故意為之!
賈詡低頭看向書信,這信若真是諸葛亮寫的,那這便是一出明晃晃的離間計!
現在這書信進了他的府門,來到了他的手中。管是不是諸葛亮寫的,現在黃泥落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
“你接信之時可有外人看到?”
“請太尉大人放心,這絕對沒有!夜色昏暗,四下了無人影!”
聞言,賈詡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低頭微微思索,賈詡當即仿照這布帛上的筆跡,奮筆疾書。
蠟燭短了兩寸,賈詡又臨摹出了數份書信。
內容大致與原版一樣,隻不過對象換成了其他人。
賈詡依舊神情嚴肅:“夜半之後,你將這幾封書信分別送到”
“……府”
“……府”
“……”
“將信送到門口便立即隱蔽,不可讓人發現你的行蹤!”
“這件事你如果辦不好辦,本太尉現在就要了你的命!”
“是是……”
“請太尉大人放心,小的一定不辱使命!”
布置完這一切,賈詡暗自歎了口氣。
真是飛來橫禍,猝不及防啊!
看到擱置在岸上已久的書簡,賈詡暗自苦笑,哪裏還有心情看得下去。
轉手拿起那禍水的布帛,放到燭火上,引火燒毀。
嘶!
還挺燙!
晦氣到家了!
燙手啊!
不過死道友不死貧道,這份禍水不能他一個人擔著。
唉!
諸位同僚,同朝為官這麽多年,賈某沒有送過什麽禮品,這份禍水就算是對多年同朝之誼的告慰吧!
不必感謝!
…………
收到蜀漢丞相諸葛亮親筆信的那幾家,自然不敢聲張。
都像賈詡一般,在看到那書信的一瞬,就把這禍水給燒毀了。
一時間臨淄城內多了許多,心中發虛,害怕被打上蜀漢內應標簽的人。
激動的一夜沒睡,第二天醒來一早,一道消息卻在臨淄城內不脛而走。
蜀漢大軍即將進攻中原,丞相諸葛亮親筆書信,已傳入臨淄與內應接洽!
這道消息傳播的不僅快,而且傳的方向極對,很快就傳到了曹丕的耳中。
朝會一開始氣氛就極其低沉,收到信的大臣心中發虛,更多的大臣害怕被誣陷。
賈詡依舊在病假中,所以沒有來上朝。他在家中等待著朝堂的情況,而收到他送的禮物的幾家大臣,在今日即將奉獻出自己畢生的演技巔峰!
一旦曹丕發難,人生如戲,就全靠演技了。
“近日有一道消息在臨淄城內傳播甚廣,諸位愛卿,有誰可替朕解答呀?”
曹丕陰鬱的目光掃過一眾大臣。
一眾大臣噤若寒蟬,大半的人都知道曹丕在問什麽,可誰敢冒頭呢?
“哈哈哈”
在這極其緊張的氣氛中,曹丕卻突然笑了起來。
不過此時曹丕的笑聲,在一眾大臣們聽起來,比鬼怪嘶吼還要滲人!
曹丕一改剛才的陰鬱,滿臉笑容。
“朕隻不過是向諸位愛卿詢問戰局對策,大家何必如此緊張呢?”
“諸位愛卿看來是近日忙於國事,太過操勞了。”
“朕決定,今日的朝會暫且打住,諸位愛卿都迴家休息。”
“順便”曹丕又開口
“諸位愛卿給朕寫一道應對時局的奏章,朕明日便要看。”
曹丕說完起身離開了朝堂。
退朝之後,曹丕召來了華歆。
“華歆朕問你,你有沒有收到那封信?”
曹丕直接開門見山。
華歆一愣,但隨即開口:
“啟稟陛下,臣收到了那封信,信上寫著諸葛亮的名字。”
“臣相信,朝中很多大臣也收到了。”
“可他們不敢像你一樣坦誠。”曹丕道。
華歆躬身:“陛下,這信無論是否為諸葛亮所寫,其背後之人的用心就是離間我大魏君臣。”
曹丕神情淡然:“這朕當然知道,所以朕在朝堂上並沒有立即發作。”
“隻是忠貞之人自然不用說,還有二心之人,見到這封信後會不會有其他想法呢?”
華歆進言:“稟陛下,臣以為收到這封信的人暫且不論,沒收到這封信的人才有問題。”
曹丕抬眸:“何意?”
“陛下明鑒,此信是為離間我大魏君臣,更為勸降。”
“收到信者便與蜀漢沒有關係,以此計來離間忠臣。”
“而未收到此信者,未必沒有不臣之心。或許是與蜀漢賊子早有聯絡!”
嗯?
曹丕目光一收,一瞬間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個人來。
華歆繼續說道:“如今能動搖我大魏根基者,乃手掌兵權,位高權重者。曹氏諸位將領自然不必說,對陛下忠貞無二。”
“可其他外姓將領,在此國家危難之時,就不好說了。”
華歆話鋒所指,與曹丕心中所想,一瞬間不謀而合。
“傳朕旨意!”
曹丕沉聲:“讓司馬懿速迴都城見駕!”
“喏!”
曹丕一道旨意,飛馬傳遞到常山。
剛剛官複原職,屁股還沒坐熱乎的司馬懿,不得不拋下兵權,再次孤身趕迴臨淄。
一路上司馬懿是心懷忐忑,惴惴不安,他不明白,他才剛剛官複原職,又出了什麽差錯?
這都城,無論換到什麽地方,對於他來說都是扒皮的地方。
說不好,就是曹氏家族把他敲骨吸髓。
連日奔馳,司馬懿迴到臨淄,踏進城內,才得知了近來發生的事情。
對此,司馬懿不知是該苦笑還是該哭。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這鍋飛的有點太遠了吧,他離都城千裏之遙遠。他在常山,這鍋都能飛到他那兒去?
“太尉饒命,太尉饒命啊!”
“這書信確實是小人在門外,從一陌生人手中接過的。”
“小人以為是拜帖,便替大人接了下來。向那人詢問來處,那人根本不答,轉身便離去了,小人想追也無法追上。”
“這實在不怪小人呐!”
“小人又不敢私自打開太尉大人的東西。”
“再說,小人也不識字啊!”
聽到賈詡要將他送去杖斃,那下人嚇的差點涕尿橫流。
賈詡聞言也無話可說,他本來也就是詐一詐,看這下人有沒有對他撒謊。
如今看來,這送信之人的目的,就是把信送到他府裏,故意隱藏行蹤。
是故意為之!
賈詡低頭看向書信,這信若真是諸葛亮寫的,那這便是一出明晃晃的離間計!
現在這書信進了他的府門,來到了他的手中。管是不是諸葛亮寫的,現在黃泥落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
“你接信之時可有外人看到?”
“請太尉大人放心,這絕對沒有!夜色昏暗,四下了無人影!”
聞言,賈詡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低頭微微思索,賈詡當即仿照這布帛上的筆跡,奮筆疾書。
蠟燭短了兩寸,賈詡又臨摹出了數份書信。
內容大致與原版一樣,隻不過對象換成了其他人。
賈詡依舊神情嚴肅:“夜半之後,你將這幾封書信分別送到”
“……府”
“……府”
“……”
“將信送到門口便立即隱蔽,不可讓人發現你的行蹤!”
“這件事你如果辦不好辦,本太尉現在就要了你的命!”
“是是……”
“請太尉大人放心,小的一定不辱使命!”
布置完這一切,賈詡暗自歎了口氣。
真是飛來橫禍,猝不及防啊!
看到擱置在岸上已久的書簡,賈詡暗自苦笑,哪裏還有心情看得下去。
轉手拿起那禍水的布帛,放到燭火上,引火燒毀。
嘶!
還挺燙!
晦氣到家了!
燙手啊!
不過死道友不死貧道,這份禍水不能他一個人擔著。
唉!
諸位同僚,同朝為官這麽多年,賈某沒有送過什麽禮品,這份禍水就算是對多年同朝之誼的告慰吧!
不必感謝!
…………
收到蜀漢丞相諸葛亮親筆信的那幾家,自然不敢聲張。
都像賈詡一般,在看到那書信的一瞬,就把這禍水給燒毀了。
一時間臨淄城內多了許多,心中發虛,害怕被打上蜀漢內應標簽的人。
激動的一夜沒睡,第二天醒來一早,一道消息卻在臨淄城內不脛而走。
蜀漢大軍即將進攻中原,丞相諸葛亮親筆書信,已傳入臨淄與內應接洽!
這道消息傳播的不僅快,而且傳的方向極對,很快就傳到了曹丕的耳中。
朝會一開始氣氛就極其低沉,收到信的大臣心中發虛,更多的大臣害怕被誣陷。
賈詡依舊在病假中,所以沒有來上朝。他在家中等待著朝堂的情況,而收到他送的禮物的幾家大臣,在今日即將奉獻出自己畢生的演技巔峰!
一旦曹丕發難,人生如戲,就全靠演技了。
“近日有一道消息在臨淄城內傳播甚廣,諸位愛卿,有誰可替朕解答呀?”
曹丕陰鬱的目光掃過一眾大臣。
一眾大臣噤若寒蟬,大半的人都知道曹丕在問什麽,可誰敢冒頭呢?
“哈哈哈”
在這極其緊張的氣氛中,曹丕卻突然笑了起來。
不過此時曹丕的笑聲,在一眾大臣們聽起來,比鬼怪嘶吼還要滲人!
曹丕一改剛才的陰鬱,滿臉笑容。
“朕隻不過是向諸位愛卿詢問戰局對策,大家何必如此緊張呢?”
“諸位愛卿看來是近日忙於國事,太過操勞了。”
“朕決定,今日的朝會暫且打住,諸位愛卿都迴家休息。”
“順便”曹丕又開口
“諸位愛卿給朕寫一道應對時局的奏章,朕明日便要看。”
曹丕說完起身離開了朝堂。
退朝之後,曹丕召來了華歆。
“華歆朕問你,你有沒有收到那封信?”
曹丕直接開門見山。
華歆一愣,但隨即開口:
“啟稟陛下,臣收到了那封信,信上寫著諸葛亮的名字。”
“臣相信,朝中很多大臣也收到了。”
“可他們不敢像你一樣坦誠。”曹丕道。
華歆躬身:“陛下,這信無論是否為諸葛亮所寫,其背後之人的用心就是離間我大魏君臣。”
曹丕神情淡然:“這朕當然知道,所以朕在朝堂上並沒有立即發作。”
“隻是忠貞之人自然不用說,還有二心之人,見到這封信後會不會有其他想法呢?”
華歆進言:“稟陛下,臣以為收到這封信的人暫且不論,沒收到這封信的人才有問題。”
曹丕抬眸:“何意?”
“陛下明鑒,此信是為離間我大魏君臣,更為勸降。”
“收到信者便與蜀漢沒有關係,以此計來離間忠臣。”
“而未收到此信者,未必沒有不臣之心。或許是與蜀漢賊子早有聯絡!”
嗯?
曹丕目光一收,一瞬間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個人來。
華歆繼續說道:“如今能動搖我大魏根基者,乃手掌兵權,位高權重者。曹氏諸位將領自然不必說,對陛下忠貞無二。”
“可其他外姓將領,在此國家危難之時,就不好說了。”
華歆話鋒所指,與曹丕心中所想,一瞬間不謀而合。
“傳朕旨意!”
曹丕沉聲:“讓司馬懿速迴都城見駕!”
“喏!”
曹丕一道旨意,飛馬傳遞到常山。
剛剛官複原職,屁股還沒坐熱乎的司馬懿,不得不拋下兵權,再次孤身趕迴臨淄。
一路上司馬懿是心懷忐忑,惴惴不安,他不明白,他才剛剛官複原職,又出了什麽差錯?
這都城,無論換到什麽地方,對於他來說都是扒皮的地方。
說不好,就是曹氏家族把他敲骨吸髓。
連日奔馳,司馬懿迴到臨淄,踏進城內,才得知了近來發生的事情。
對此,司馬懿不知是該苦笑還是該哭。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這鍋飛的有點太遠了吧,他離都城千裏之遙遠。他在常山,這鍋都能飛到他那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