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廖化聽令!”
“在!”
“命你二人各率一萬五千軍,在大營設伏。”
“喏!”
“馬岱聽令!”
“在!”
“命你率一萬鐵騎圍堵魏軍後方,與龐德廖化圍殲魏軍!”
“喏!”
“王威!”
“在!”
“命你率一萬五千軍,在大戰起後,速帶兵往北而去!”
“若司馬懿發兵南下支援,則截擊魏軍!”
“若司馬懿按兵不動,你則極速帶兵北上,與丞相夾擊司馬懿大營!”
“喏!”
徐庶派遣完將領,自己則領一萬五千兵士屯於馬邑。
關羽領三萬五千兵馬屯於晉陽,以逸待勞,準備打曹真一個措手不及!
…………
五原郡
微風攜帶風沙吹拂著破舊的城牆,或許他也接受不了更多更大的風沙。
望著這破舊的城垣,荒涼的景象。當年這裏也曾人煙鼎盛啊!
諸葛亮站在城樓上,內心頗深感慨。
鱗甲碰撞聲在城樓上若隱若現。
“丞相”
馬超出現在諸葛亮身後。
“孟起,你來了”
“末將聽丞相來了此處,也就跟過來了。”
馬超的語氣很是低沉,這與平日極不相同。
馬超來到此處找他,顯然是有其他事情。
“孟起,什麽事就直接說吧,不必顧忌。”
一聽諸葛亮如此說,馬超便直接說道。
“丞相,聽聞丞相來時,曾向陛下立下軍令狀,三月之內必退司馬懿!”
馬超凝眉:“丞相至並州已兩月有餘,司馬懿屢敗於丞相之手,可……”
“可幾次兵敗後,司馬懿龜縮不出,根本不敢與我軍交戰!”
“連丞相親自以身作餌,都不能將他誘出來。如此下去,怎能將司馬懿驅逐並州!”
“你是擔心三月之內,我驅逐不了司馬懿,躲不過軍令狀?”
“還是怕我威名掃地啊?”
諸葛亮煞有興趣有興趣的問道。
“丞相玩笑了”
馬超:“丞相乃國之柱石,立不立軍令狀,在陛下那裏也隻是一言而已。”
“丞相威名,多年以來威震天下。開戰以來多次挫敗司馬懿,天下人隻會記得司馬懿屢敗於丞相之手。何能記得,區區一紙軍令狀。”
“末將是擔心,如此拖延下去對我軍不利。”
“亮剛才隻是玩笑之語,孟起不必掛在心上。”
馬超了然,根本沒有掛在心上。
“孟起,我命你拿出所有酒肉犒勞將士,可曾辦妥?”
諸葛亮突然問起此事。
“迴丞相,末將奉了丞相軍令,這兩日來,讓所有士兵好生休息,好生吃喝。”
“就連戰馬,末將都令人從四周搜尋來草料,飽飽喂養。”
“現在兩萬人馬,養精蓄銳已足,個個龍精虎猛,隨時可以聽命出征!”
諸葛亮微微點頭。
他來時,身邊帶的護衛是五千鐵騎,而不是尋常兵馬。
為的就是增強馬超的兵力。
望著遠方的地平線,諸葛亮緩緩說道:
“按照我的推算,黃昏之前必有軍情傳來!到時便是孟起,你和兩萬鐵騎大顯身手的時候。”
馬超聞言神情一動。
“你剛才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我親身作餌,都無法誘使司馬懿出戰。”
“那是因為他看破了我的誘敵之策”
“當然,我也沒有指望能用這一招,誘使司馬懿來圍殺我。”
馬超疑惑:“那丞相您還親身到……”
諸葛亮揮了揮羽扇:“我親自趕來五原,要讓司馬懿真的相信,我是在對他使誘敵之計。”
“那丞相……”
“終於來了!”
馬超剛想詢問,卻聽諸葛亮兀自開口。
他轉頭隨諸葛亮的目光看去,隻見遠處正有一騎飛馬而來。
他早就散布暗探,探查司馬懿大營的動靜,隻要司馬懿兵馬調動,便立即來報!
那一騎在城門前勒停戰馬,跪地高唿。
“稟丞相!司馬懿動了!”
“三日前,魏將郭淮率領三萬魏兵向南而去。”
“司馬懿大營頻繁調動,大有拔營之意!”
馬超聞言神情一動,剛他才說司馬懿龜縮不出。
現在,司馬懿這個龜縮於殼內的千年王八竟然動了!
他怎麽會動了?
他屢敗於丞相之手,他怎麽敢動?
難道……,馬超思緒一轉,思索起司馬懿動兵的理由。
難道司馬懿找到了我軍的破綻?
馬超剛想詢問,卻聽諸葛亮說。
“孟起,到你出馬的時候了。”
見馬超一臉疑惑,諸葛亮滿麵笑意。
“我以自身為餌,設計誘使司馬懿出戰。司馬懿必然不會上當。”
“我親自到了五原,他會相信我真的要在朔方三郡布下魚鉤。”
“他會趁機去咬我放在一旁的魚食。”
諸葛亮看著馬超直接說出:“司馬懿不咬我這個餌,他會去突襲我馬邑大營,企圖與曹真會合。”
馬超聽著聽著突然明白了,猛然抬眼。
“司馬懿去攻打大營,而丞相的鉤,不在這裏,正在大營!”
“嗬”
馬超的戰略眼光還是不錯的,戰力水平極高,這領兵才能也不低。
“司馬懿在大軍南下後,恐我出兵襲擊他側方。其必然會在前軍得手後,揮軍南下。”
“與曹真前後夾擊,迫使我馬邑晉陽一線的兵馬腹背受敵。”
“在戰略上將他以為的我軍主力隔絕在北部,而他與曹真占領南部四郡。”
“這樣,我軍與魏軍的形勢就將逆轉。”
司馬懿謀劃深遠,對整個並州的戰局有著深刻的把握。
可惜啊,他沒有這個機會了。
雲長正在晉陽等著曹真,而司馬懿他所派的三萬精兵,也已經有一張大網在張網以待了!
“馬超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兩萬鐵騎火速出擊!”
“直取司馬懿定襄大營!”
“末將領命!”
司馬懿,這一次西涼鐵騎在手,看是你跑得快,還是西涼鐵騎的戰馬快!
…………
郭淮率領三萬魏軍急轉南下,在馬邑那裏不是蜀軍的大營。
那是平白放在那裏的大功一件!
一戰擊破蜀軍大營,不但他將功折罪,功過相抵,他還能因公受賞!
郭淮已經暢想著,大功加身,封侯拜將!
隻是……
“在!”
“命你二人各率一萬五千軍,在大營設伏。”
“喏!”
“馬岱聽令!”
“在!”
“命你率一萬鐵騎圍堵魏軍後方,與龐德廖化圍殲魏軍!”
“喏!”
“王威!”
“在!”
“命你率一萬五千軍,在大戰起後,速帶兵往北而去!”
“若司馬懿發兵南下支援,則截擊魏軍!”
“若司馬懿按兵不動,你則極速帶兵北上,與丞相夾擊司馬懿大營!”
“喏!”
徐庶派遣完將領,自己則領一萬五千兵士屯於馬邑。
關羽領三萬五千兵馬屯於晉陽,以逸待勞,準備打曹真一個措手不及!
…………
五原郡
微風攜帶風沙吹拂著破舊的城牆,或許他也接受不了更多更大的風沙。
望著這破舊的城垣,荒涼的景象。當年這裏也曾人煙鼎盛啊!
諸葛亮站在城樓上,內心頗深感慨。
鱗甲碰撞聲在城樓上若隱若現。
“丞相”
馬超出現在諸葛亮身後。
“孟起,你來了”
“末將聽丞相來了此處,也就跟過來了。”
馬超的語氣很是低沉,這與平日極不相同。
馬超來到此處找他,顯然是有其他事情。
“孟起,什麽事就直接說吧,不必顧忌。”
一聽諸葛亮如此說,馬超便直接說道。
“丞相,聽聞丞相來時,曾向陛下立下軍令狀,三月之內必退司馬懿!”
馬超凝眉:“丞相至並州已兩月有餘,司馬懿屢敗於丞相之手,可……”
“可幾次兵敗後,司馬懿龜縮不出,根本不敢與我軍交戰!”
“連丞相親自以身作餌,都不能將他誘出來。如此下去,怎能將司馬懿驅逐並州!”
“你是擔心三月之內,我驅逐不了司馬懿,躲不過軍令狀?”
“還是怕我威名掃地啊?”
諸葛亮煞有興趣有興趣的問道。
“丞相玩笑了”
馬超:“丞相乃國之柱石,立不立軍令狀,在陛下那裏也隻是一言而已。”
“丞相威名,多年以來威震天下。開戰以來多次挫敗司馬懿,天下人隻會記得司馬懿屢敗於丞相之手。何能記得,區區一紙軍令狀。”
“末將是擔心,如此拖延下去對我軍不利。”
“亮剛才隻是玩笑之語,孟起不必掛在心上。”
馬超了然,根本沒有掛在心上。
“孟起,我命你拿出所有酒肉犒勞將士,可曾辦妥?”
諸葛亮突然問起此事。
“迴丞相,末將奉了丞相軍令,這兩日來,讓所有士兵好生休息,好生吃喝。”
“就連戰馬,末將都令人從四周搜尋來草料,飽飽喂養。”
“現在兩萬人馬,養精蓄銳已足,個個龍精虎猛,隨時可以聽命出征!”
諸葛亮微微點頭。
他來時,身邊帶的護衛是五千鐵騎,而不是尋常兵馬。
為的就是增強馬超的兵力。
望著遠方的地平線,諸葛亮緩緩說道:
“按照我的推算,黃昏之前必有軍情傳來!到時便是孟起,你和兩萬鐵騎大顯身手的時候。”
馬超聞言神情一動。
“你剛才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我親身作餌,都無法誘使司馬懿出戰。”
“那是因為他看破了我的誘敵之策”
“當然,我也沒有指望能用這一招,誘使司馬懿來圍殺我。”
馬超疑惑:“那丞相您還親身到……”
諸葛亮揮了揮羽扇:“我親自趕來五原,要讓司馬懿真的相信,我是在對他使誘敵之計。”
“那丞相……”
“終於來了!”
馬超剛想詢問,卻聽諸葛亮兀自開口。
他轉頭隨諸葛亮的目光看去,隻見遠處正有一騎飛馬而來。
他早就散布暗探,探查司馬懿大營的動靜,隻要司馬懿兵馬調動,便立即來報!
那一騎在城門前勒停戰馬,跪地高唿。
“稟丞相!司馬懿動了!”
“三日前,魏將郭淮率領三萬魏兵向南而去。”
“司馬懿大營頻繁調動,大有拔營之意!”
馬超聞言神情一動,剛他才說司馬懿龜縮不出。
現在,司馬懿這個龜縮於殼內的千年王八竟然動了!
他怎麽會動了?
他屢敗於丞相之手,他怎麽敢動?
難道……,馬超思緒一轉,思索起司馬懿動兵的理由。
難道司馬懿找到了我軍的破綻?
馬超剛想詢問,卻聽諸葛亮說。
“孟起,到你出馬的時候了。”
見馬超一臉疑惑,諸葛亮滿麵笑意。
“我以自身為餌,設計誘使司馬懿出戰。司馬懿必然不會上當。”
“我親自到了五原,他會相信我真的要在朔方三郡布下魚鉤。”
“他會趁機去咬我放在一旁的魚食。”
諸葛亮看著馬超直接說出:“司馬懿不咬我這個餌,他會去突襲我馬邑大營,企圖與曹真會合。”
馬超聽著聽著突然明白了,猛然抬眼。
“司馬懿去攻打大營,而丞相的鉤,不在這裏,正在大營!”
“嗬”
馬超的戰略眼光還是不錯的,戰力水平極高,這領兵才能也不低。
“司馬懿在大軍南下後,恐我出兵襲擊他側方。其必然會在前軍得手後,揮軍南下。”
“與曹真前後夾擊,迫使我馬邑晉陽一線的兵馬腹背受敵。”
“在戰略上將他以為的我軍主力隔絕在北部,而他與曹真占領南部四郡。”
“這樣,我軍與魏軍的形勢就將逆轉。”
司馬懿謀劃深遠,對整個並州的戰局有著深刻的把握。
可惜啊,他沒有這個機會了。
雲長正在晉陽等著曹真,而司馬懿他所派的三萬精兵,也已經有一張大網在張網以待了!
“馬超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兩萬鐵騎火速出擊!”
“直取司馬懿定襄大營!”
“末將領命!”
司馬懿,這一次西涼鐵騎在手,看是你跑得快,還是西涼鐵騎的戰馬快!
…………
郭淮率領三萬魏軍急轉南下,在馬邑那裏不是蜀軍的大營。
那是平白放在那裏的大功一件!
一戰擊破蜀軍大營,不但他將功折罪,功過相抵,他還能因公受賞!
郭淮已經暢想著,大功加身,封侯拜將!
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