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路斷絕,麵臨騎兵的圍殺。程普隻得率軍死戰。
柴桑到南昌隻有百十裏的路程,急行軍,兩天左右便能趕到。
可現在沒人能去送信,更堅持不了兩天。
三萬東吳水軍,在不到一個時辰裏,被趙雲麾下鐵騎屠殺了大半!
東吳水軍水上戰力強悍,可是放到陸戰,跟東吳步軍相差不大。
在驍龍騎一邊倒的屠殺下,剩餘的吳軍士兵已無再戰之心,紛紛投降。
徐盛在最開始的交戰中,已被趙雲刺於馬下!
老將程普見突圍無望,率部死戰。
程普年逾六旬,是東吳之中資曆,年紀,最老的將領。
六旬老將在亂軍中廝殺許久,終於體力不支,戰死於亂軍之中!
“籲”
趙雲緩緩策馬,來到程普戰死之處。
程普持劍半跪於地,仍舊保持著怒目而視的狀態。
身上多處刀槍創傷,身中兩箭,鮮血已經浸透了鎧甲,染紅了征袍!
趙雲凝目,以暫時的沉默,表示了對這位老將的尊敬。
“命人好好收斂程普屍體,不得有絲毫侮辱!”
“將其送迴吳軍!”趙雲下令。
戰死的程普,足以對東吳軍心產生影響!
…………
南昌
孫權的王駕,曆經幾日路途,終於到達了。
周瑜,陸遜對於孫權的親自到來,都內心由衷的感到不安。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們可以自主的指揮兵馬。
可現在,頂頭上司就這麽騎在了自己的頭上。
讓你動彈不得。
總之,對於孫權的到來,周瑜和陸遜有著同樣的感受。
難受,心情不悅,來幹什麽?
最好,盡快離開!
盡管有諸多不安和不滿,周瑜和陸遜還是親自迎接孫權的到來。
“末將參見主公!”
“公瑾,伯言免禮吧!”
孫權剛坐下,便開口詢問:
“與劉備開戰已經近兩個月了”
“劉備受阻於南昌城下,不知公瑾與伯言有何良策退敵?”
孫權臉上帶著微笑,以極其溫和的態度,期待著周瑜與陸遜給出答案。
當然,他更希望答案是讓自己滿意的。
魯肅看了眼對麵的周瑜與陸遜,他多次親臨前線,當然知道眼下戰況的不利。
但此時他更希望周瑜,陸遜兩人,能拿出一個中肯的說辭,讓孫權滿意。
孫權此次前來前線,一是為了勞軍,二是為了體察軍情。
隻有讓他堅定信心,才能讓他安然返迴建業。
周瑜先開口:“稟主公”
“劉備來勢雖然猛烈,但勞師遠征必然不能久持,我軍仍有很大勝算。”
“大都督所言極是”
陸遜開口附和:“主公,與蜀軍相比,我軍處於弱勢,不可與敵正麵交鋒。”
“我軍必須采取迂迴的戰略,等待劉備露出破綻,我軍便可扭轉戰局。”
“一戰而勝!”
周瑜餘光一瞥,與陸遜目光接觸。
兩人在此時,不約而同的站在了同一戰線上。
魯肅所能看到的,他們兩人又豈能不知。
主公有識人之才,但無用兵之能!
為了防止主公幹預軍略,他們隻能合力主公弄迴建業。
聽著兩人毫無二致的迴答,孫權洋溢在臉上的笑容漸漸淡了下去。
氣氛微微沉默了片刻,這片刻間靜謐的如同死亡。
“按你們這麽說,如果南昌守不住,你們還要繼續往後退,是嗎?”
孫權聲音幽幽響起。
孫權:“孤從父兄手中接過了江東六郡的基業,又開辟了交州之地。這才得以成就當今東吳之業。”
“孤有進取天下之意,可向西受阻於劉備,向北兵敗於曹操。”
“孤多次用兵,皆敗北而歸。”
“進取不足力,難道孤現在連守住江東基業都做不到了嗎?”
孫權餘光掃向周瑜,陸遜。
“劉備悍然侵入豫章,已占領數城。如果南昌在失守,豫章便全部落入劉備之手。”
“你們還要再往哪兒退?”
“再退下去,孤就隻剩下都城建業了。”
“到時,不是劉備勞師遠征,而是孤要喪權滅國了!”
孫權目光逐漸凝聚寒冰!
陸遜黯然不語。
周瑜直言不諱:“主公”
“我東吳步騎戰力孱弱,主公知曉。我軍在兵力,軍略,此刻接觸於劣勢。”
“若此時出城與劉備野戰,隻有一個結果,全軍覆沒!”
周瑜轉眼看向孫權:“除了堅守城池,以逸待勞,難道主公有更好的辦法嗎?”
孫權孫權一凝…………
隨著周瑜的這一番話說出,氣氛幾乎降至冰點。
魯肅擔心的情況還是出現了,可他此時也不知該如何打破這種僵局。
踏踏踏……
堂上凝固的氣氛,隨著一陣急促腳步聲的響起,逐漸鬆動。
來者是呂蒙。
“主公,柴桑急報!”
呂蒙渾身上下都透著急促,根本沒有注意到堂上的氣氛。
呂蒙一言頓時吸引了堂上所有目光。
呂蒙神情中透露著傷痛:
“主公!”
這顫抖的聲音讓人心一晃。
呂蒙:“趙雲率騎兵突襲了柴桑,荊州水師封鎖江麵,我軍來不及撤離,三萬水軍全軍覆沒!”
“程普,徐盛兩位將軍”
“陣亡了!”
孫權幾人聞言,猛然起身。
“蜀軍何時發起的突襲?”陸遜急問。
呂蒙看了眼孫權,“消息是在主公剛到後不久傳到的,按時日推算,應在兩日前!”
呂蒙繼續說道:“徐盛將軍死於趙雲手下,程老將軍戰至力竭而亡啊!”
孫權是驚恐於兵敗的消息,而周瑜陸遜這兩位前線指揮官,則一瞬間複盤了近段時間以來的所有戰場形勢。
劉備這段時間停在南昌城下,既沒有成功,也沒有偷襲。
既是為了保存實力,又是為了暗度陳倉!
柴桑失守,蜀軍威脅側翼,停在鄱陽湖中的水軍被蜀軍扼住出路咽喉。
一旦南昌失守,水軍隻能棄船上岸!
更加危險的!
荊州水軍沒了阻擋,可直接順流而下,直取建業!
孫權頓時脊背一寒,幸好他離開了建業。
孫權目光幽然落在周瑜與陸遜身上:
“這便是你們,給孤的方略嗎?”
“是你們準備迎接孤的嗎?”
柴桑到南昌隻有百十裏的路程,急行軍,兩天左右便能趕到。
可現在沒人能去送信,更堅持不了兩天。
三萬東吳水軍,在不到一個時辰裏,被趙雲麾下鐵騎屠殺了大半!
東吳水軍水上戰力強悍,可是放到陸戰,跟東吳步軍相差不大。
在驍龍騎一邊倒的屠殺下,剩餘的吳軍士兵已無再戰之心,紛紛投降。
徐盛在最開始的交戰中,已被趙雲刺於馬下!
老將程普見突圍無望,率部死戰。
程普年逾六旬,是東吳之中資曆,年紀,最老的將領。
六旬老將在亂軍中廝殺許久,終於體力不支,戰死於亂軍之中!
“籲”
趙雲緩緩策馬,來到程普戰死之處。
程普持劍半跪於地,仍舊保持著怒目而視的狀態。
身上多處刀槍創傷,身中兩箭,鮮血已經浸透了鎧甲,染紅了征袍!
趙雲凝目,以暫時的沉默,表示了對這位老將的尊敬。
“命人好好收斂程普屍體,不得有絲毫侮辱!”
“將其送迴吳軍!”趙雲下令。
戰死的程普,足以對東吳軍心產生影響!
…………
南昌
孫權的王駕,曆經幾日路途,終於到達了。
周瑜,陸遜對於孫權的親自到來,都內心由衷的感到不安。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們可以自主的指揮兵馬。
可現在,頂頭上司就這麽騎在了自己的頭上。
讓你動彈不得。
總之,對於孫權的到來,周瑜和陸遜有著同樣的感受。
難受,心情不悅,來幹什麽?
最好,盡快離開!
盡管有諸多不安和不滿,周瑜和陸遜還是親自迎接孫權的到來。
“末將參見主公!”
“公瑾,伯言免禮吧!”
孫權剛坐下,便開口詢問:
“與劉備開戰已經近兩個月了”
“劉備受阻於南昌城下,不知公瑾與伯言有何良策退敵?”
孫權臉上帶著微笑,以極其溫和的態度,期待著周瑜與陸遜給出答案。
當然,他更希望答案是讓自己滿意的。
魯肅看了眼對麵的周瑜與陸遜,他多次親臨前線,當然知道眼下戰況的不利。
但此時他更希望周瑜,陸遜兩人,能拿出一個中肯的說辭,讓孫權滿意。
孫權此次前來前線,一是為了勞軍,二是為了體察軍情。
隻有讓他堅定信心,才能讓他安然返迴建業。
周瑜先開口:“稟主公”
“劉備來勢雖然猛烈,但勞師遠征必然不能久持,我軍仍有很大勝算。”
“大都督所言極是”
陸遜開口附和:“主公,與蜀軍相比,我軍處於弱勢,不可與敵正麵交鋒。”
“我軍必須采取迂迴的戰略,等待劉備露出破綻,我軍便可扭轉戰局。”
“一戰而勝!”
周瑜餘光一瞥,與陸遜目光接觸。
兩人在此時,不約而同的站在了同一戰線上。
魯肅所能看到的,他們兩人又豈能不知。
主公有識人之才,但無用兵之能!
為了防止主公幹預軍略,他們隻能合力主公弄迴建業。
聽著兩人毫無二致的迴答,孫權洋溢在臉上的笑容漸漸淡了下去。
氣氛微微沉默了片刻,這片刻間靜謐的如同死亡。
“按你們這麽說,如果南昌守不住,你們還要繼續往後退,是嗎?”
孫權聲音幽幽響起。
孫權:“孤從父兄手中接過了江東六郡的基業,又開辟了交州之地。這才得以成就當今東吳之業。”
“孤有進取天下之意,可向西受阻於劉備,向北兵敗於曹操。”
“孤多次用兵,皆敗北而歸。”
“進取不足力,難道孤現在連守住江東基業都做不到了嗎?”
孫權餘光掃向周瑜,陸遜。
“劉備悍然侵入豫章,已占領數城。如果南昌在失守,豫章便全部落入劉備之手。”
“你們還要再往哪兒退?”
“再退下去,孤就隻剩下都城建業了。”
“到時,不是劉備勞師遠征,而是孤要喪權滅國了!”
孫權目光逐漸凝聚寒冰!
陸遜黯然不語。
周瑜直言不諱:“主公”
“我東吳步騎戰力孱弱,主公知曉。我軍在兵力,軍略,此刻接觸於劣勢。”
“若此時出城與劉備野戰,隻有一個結果,全軍覆沒!”
周瑜轉眼看向孫權:“除了堅守城池,以逸待勞,難道主公有更好的辦法嗎?”
孫權孫權一凝…………
隨著周瑜的這一番話說出,氣氛幾乎降至冰點。
魯肅擔心的情況還是出現了,可他此時也不知該如何打破這種僵局。
踏踏踏……
堂上凝固的氣氛,隨著一陣急促腳步聲的響起,逐漸鬆動。
來者是呂蒙。
“主公,柴桑急報!”
呂蒙渾身上下都透著急促,根本沒有注意到堂上的氣氛。
呂蒙一言頓時吸引了堂上所有目光。
呂蒙神情中透露著傷痛:
“主公!”
這顫抖的聲音讓人心一晃。
呂蒙:“趙雲率騎兵突襲了柴桑,荊州水師封鎖江麵,我軍來不及撤離,三萬水軍全軍覆沒!”
“程普,徐盛兩位將軍”
“陣亡了!”
孫權幾人聞言,猛然起身。
“蜀軍何時發起的突襲?”陸遜急問。
呂蒙看了眼孫權,“消息是在主公剛到後不久傳到的,按時日推算,應在兩日前!”
呂蒙繼續說道:“徐盛將軍死於趙雲手下,程老將軍戰至力竭而亡啊!”
孫權是驚恐於兵敗的消息,而周瑜陸遜這兩位前線指揮官,則一瞬間複盤了近段時間以來的所有戰場形勢。
劉備這段時間停在南昌城下,既沒有成功,也沒有偷襲。
既是為了保存實力,又是為了暗度陳倉!
柴桑失守,蜀軍威脅側翼,停在鄱陽湖中的水軍被蜀軍扼住出路咽喉。
一旦南昌失守,水軍隻能棄船上岸!
更加危險的!
荊州水軍沒了阻擋,可直接順流而下,直取建業!
孫權頓時脊背一寒,幸好他離開了建業。
孫權目光幽然落在周瑜與陸遜身上:
“這便是你們,給孤的方略嗎?”
“是你們準備迎接孤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