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溺,奉了周瑜軍令的呂蒙領統二人,率領五千兵馬由東門悄然而出。
呂蒙為避免被蜀軍發現,全軍沒有攜帶旗幟,沒有騎行戰馬。
隻準備好了充足的火具,火箭。
全軍趁夜色前行,直奔劉備大營後方。
今夜出兵,周瑜自然不可能安眠於榻上。在呂蒙淩統二人出兵的同時,周瑜的身影也悄然出現在城樓上。
周瑜的身影在夜色籠罩的城樓陰影中,忽隱忽現。
周瑜目光遙望著,他知道在無盡的黑暗中,兵馬正在潛行。
今天呂蒙請戰,隻不過是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陸遜想勸他繼續固守不戰,他明白。陸遜是想繼續實行拖垮劉備的策略。
他有他的理由,陸遜有陸遜的根據。
這兩者之間他都清楚。
可一直不戰,不僅軍心受挫,而且戰機又從何得來?
周瑜在黑夜中,眼明如星。
他真的希望呂蒙能為大軍和東吳,找到一個扭轉戰局的戰機!
周瑜的試探和設想很好,不過龐統完全預料到了周瑜的安排。
龐統曾對劉備直言,以周瑜之秉性,固守南昌絕非其久誌!
戰局不利,周瑜不會一直甘於被動。為了驕傲和榮譽,更為了扭轉戰局,他一定會在一個特別的時機出兵的。
而在現下的局勢中,出兵偷襲無疑是周瑜最佳的選擇。
周瑜為了行動隱秘,讓呂蒙淩統趁夜色出發。
呂蒙更是卸去旗幟,馬匹。
可這些時日一直固守於城內,從不出戰的周瑜,不會知道。
劉備的暗探究竟安插到了什麽位置。
呂蒙率軍出城後不久,劉備便得到了消息。
這些時日,黃忠每天率軍來城下挑戰。
吳軍避而不戰,當然不知道黃忠在挑戰的同時,在離城池不遠處悄悄安排下了暗探。
第一波暗探距離南昌城城樓不過百丈,自南昌到劉備大營,一路上,每隔一段便有暗探接應。
以至於呂蒙剛剛出城不久,劉備便已經得到了消息。
呂蒙根據周瑜的軍令,出城之後,於夜色中快速行軍,由側翼繞過劉備大營正麵,直撲後方!
呂蒙如同一頭在深夜中抓捕獵物的餓狼!
爪牙鋒利,目標明確,極其兇惡!
對準獵物,猛然撲去!
一頭便撲進了龐統早已設置好的陷阱!
暗探一路追查呂蒙所部行蹤,見其直撲後方,龐統便料定,呂蒙的目的是他們的糧草輜重!
將糧草輜重往前營轉移,故意露出破綻,引誘呂蒙出擊!
龐統親自布置,黃忠,魏延親自領兵設伏。
當呂蒙殺入後營,等候已久的黃忠魏延當即各率五千兵馬由兩翼殺出。
以兩倍的兵力圍殺呂蒙!
亂戰之中,被打懵的吳軍陷入極端劣勢。
出發前,呂蒙準備充足的火具,現在成為了他們的夢魘!
火勢四起,隨著火勢的蔓延和蜀軍的圍殺,五千吳軍,頃刻之間就損失殆盡。
眼見中了埋伏,無法挽迴,呂蒙和淩統相互扶持向外突圍!
周瑜派孫皎孫奐領兵五千於城外接應,沒有接迴五千兵馬,隻救迴了被追殺的呂蒙淩統。
天色明亮,滿身戰創,狼狽不堪的呂蒙淩統來到了周瑜麵前。
“啟稟大都督!”
呂蒙滿臉慚愧:“蜀軍不知從哪獲知了我軍出擊的消息,早已在後營布下了埋伏。”
“黃忠魏延親自領兵衝殺,末將不敵,五千兵馬全軍覆沒!”
“請大都督責罰!”
呂蒙與淩統跪於堂下。
周瑜一時沉默,沒有開口訓誡。
行動失敗,五千兵馬全軍覆沒,他自然憤怒。
可是出兵的命令是他下的,他也未曾料到,劉備竟會事先探知他出兵的消息。
說到底,兵敗之責不全在於呂蒙,淩統。
他自己就該承擔大部分責任。
“好了”
“此戰失利不在你們,而在於我。”
周瑜:“是我料敵失誤,使兵馬受損,與你們無關。”
周瑜對兩人說:“你們二人先下去休息吧。”
在周瑜的寬容態度下,呂蒙和淩統愧疚的退了出去。
“伯言,或許你是對的吧!”
陸遜神情自若:“大都督不必自責。”
“你我之間的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保存軍力,阻擋劉備。”
陸遜頓了頓:“我還是堅持,大都督不應該出兵。”
“我軍兵力不足十萬,且多為水軍,步戰不力!”
“程普老將軍分兵三萬駐紮在柴桑,防備荊州水軍。”
“我軍能與劉備正麵一戰的兵力,不過六萬。”
“兵力,戰將,軍械皆不如劉備”
“隻有依靠層層阻擊將劉備大軍拖入困局,才能保住江東無憂。”
陸遜言道:“我軍以逸待勞,糧草軍械就地供給。劉備卻要從川蜀運輸,久戰對其不利。”
“等到氣候進入酷暑時節,我軍的戰機便會逐漸浮現。”
周瑜凝眉,斷然出言:“可是如此僵持下去,我軍能堅持到酷暑時節來臨嗎?!”
“劉備兵鋒已插入我江東大地,他即使不強攻南昌。還可南下奪取豫章全境,東出進入會稽!”
周瑜語氣一凜:“如你所說,我軍完全陷入被動。”
“任由劉備攻城略地的話,我軍還固守南昌做什麽?”
周瑜看向陸遜:“之前劉備分兵突進,直搗南昌,已經使你的層層阻擊化為泡影。要不是我軍即使守住南昌,劉備兵鋒恐怕已經直逼建業!”
周瑜沉聲:“南昌不能丟,我軍也不能再退!”
“我是大都督,你應該聽從我的軍令。”
“我是主公親命的副都督,我要配合你用兵,更要及時佐證你!”
陸遜是一番勸誡,周瑜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近乎於爭執的兩人,各自說服不了對方。
“公瑾,伯言”
就在周瑜與陸遜各自沉默時,一道久違的聲音傳來。
魯肅來了。
“子敬?”
“子敬,你怎麽來了?”
周瑜與陸遜上前相迎。
魯肅一眼便看出了周瑜,陸遜之間有些小問題。
隻是現在有大事在身,顧不得那麽多。
“我奉主公之命前來。”
“主公已經決定,要親自前來監軍,以振士氣。”
“什麽!”
周瑜與陸遜同時大驚失色。
魯肅:不用爭了,你們的王來了。
呂蒙為避免被蜀軍發現,全軍沒有攜帶旗幟,沒有騎行戰馬。
隻準備好了充足的火具,火箭。
全軍趁夜色前行,直奔劉備大營後方。
今夜出兵,周瑜自然不可能安眠於榻上。在呂蒙淩統二人出兵的同時,周瑜的身影也悄然出現在城樓上。
周瑜的身影在夜色籠罩的城樓陰影中,忽隱忽現。
周瑜目光遙望著,他知道在無盡的黑暗中,兵馬正在潛行。
今天呂蒙請戰,隻不過是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陸遜想勸他繼續固守不戰,他明白。陸遜是想繼續實行拖垮劉備的策略。
他有他的理由,陸遜有陸遜的根據。
這兩者之間他都清楚。
可一直不戰,不僅軍心受挫,而且戰機又從何得來?
周瑜在黑夜中,眼明如星。
他真的希望呂蒙能為大軍和東吳,找到一個扭轉戰局的戰機!
周瑜的試探和設想很好,不過龐統完全預料到了周瑜的安排。
龐統曾對劉備直言,以周瑜之秉性,固守南昌絕非其久誌!
戰局不利,周瑜不會一直甘於被動。為了驕傲和榮譽,更為了扭轉戰局,他一定會在一個特別的時機出兵的。
而在現下的局勢中,出兵偷襲無疑是周瑜最佳的選擇。
周瑜為了行動隱秘,讓呂蒙淩統趁夜色出發。
呂蒙更是卸去旗幟,馬匹。
可這些時日一直固守於城內,從不出戰的周瑜,不會知道。
劉備的暗探究竟安插到了什麽位置。
呂蒙率軍出城後不久,劉備便得到了消息。
這些時日,黃忠每天率軍來城下挑戰。
吳軍避而不戰,當然不知道黃忠在挑戰的同時,在離城池不遠處悄悄安排下了暗探。
第一波暗探距離南昌城城樓不過百丈,自南昌到劉備大營,一路上,每隔一段便有暗探接應。
以至於呂蒙剛剛出城不久,劉備便已經得到了消息。
呂蒙根據周瑜的軍令,出城之後,於夜色中快速行軍,由側翼繞過劉備大營正麵,直撲後方!
呂蒙如同一頭在深夜中抓捕獵物的餓狼!
爪牙鋒利,目標明確,極其兇惡!
對準獵物,猛然撲去!
一頭便撲進了龐統早已設置好的陷阱!
暗探一路追查呂蒙所部行蹤,見其直撲後方,龐統便料定,呂蒙的目的是他們的糧草輜重!
將糧草輜重往前營轉移,故意露出破綻,引誘呂蒙出擊!
龐統親自布置,黃忠,魏延親自領兵設伏。
當呂蒙殺入後營,等候已久的黃忠魏延當即各率五千兵馬由兩翼殺出。
以兩倍的兵力圍殺呂蒙!
亂戰之中,被打懵的吳軍陷入極端劣勢。
出發前,呂蒙準備充足的火具,現在成為了他們的夢魘!
火勢四起,隨著火勢的蔓延和蜀軍的圍殺,五千吳軍,頃刻之間就損失殆盡。
眼見中了埋伏,無法挽迴,呂蒙和淩統相互扶持向外突圍!
周瑜派孫皎孫奐領兵五千於城外接應,沒有接迴五千兵馬,隻救迴了被追殺的呂蒙淩統。
天色明亮,滿身戰創,狼狽不堪的呂蒙淩統來到了周瑜麵前。
“啟稟大都督!”
呂蒙滿臉慚愧:“蜀軍不知從哪獲知了我軍出擊的消息,早已在後營布下了埋伏。”
“黃忠魏延親自領兵衝殺,末將不敵,五千兵馬全軍覆沒!”
“請大都督責罰!”
呂蒙與淩統跪於堂下。
周瑜一時沉默,沒有開口訓誡。
行動失敗,五千兵馬全軍覆沒,他自然憤怒。
可是出兵的命令是他下的,他也未曾料到,劉備竟會事先探知他出兵的消息。
說到底,兵敗之責不全在於呂蒙,淩統。
他自己就該承擔大部分責任。
“好了”
“此戰失利不在你們,而在於我。”
周瑜:“是我料敵失誤,使兵馬受損,與你們無關。”
周瑜對兩人說:“你們二人先下去休息吧。”
在周瑜的寬容態度下,呂蒙和淩統愧疚的退了出去。
“伯言,或許你是對的吧!”
陸遜神情自若:“大都督不必自責。”
“你我之間的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保存軍力,阻擋劉備。”
陸遜頓了頓:“我還是堅持,大都督不應該出兵。”
“我軍兵力不足十萬,且多為水軍,步戰不力!”
“程普老將軍分兵三萬駐紮在柴桑,防備荊州水軍。”
“我軍能與劉備正麵一戰的兵力,不過六萬。”
“兵力,戰將,軍械皆不如劉備”
“隻有依靠層層阻擊將劉備大軍拖入困局,才能保住江東無憂。”
陸遜言道:“我軍以逸待勞,糧草軍械就地供給。劉備卻要從川蜀運輸,久戰對其不利。”
“等到氣候進入酷暑時節,我軍的戰機便會逐漸浮現。”
周瑜凝眉,斷然出言:“可是如此僵持下去,我軍能堅持到酷暑時節來臨嗎?!”
“劉備兵鋒已插入我江東大地,他即使不強攻南昌。還可南下奪取豫章全境,東出進入會稽!”
周瑜語氣一凜:“如你所說,我軍完全陷入被動。”
“任由劉備攻城略地的話,我軍還固守南昌做什麽?”
周瑜看向陸遜:“之前劉備分兵突進,直搗南昌,已經使你的層層阻擊化為泡影。要不是我軍即使守住南昌,劉備兵鋒恐怕已經直逼建業!”
周瑜沉聲:“南昌不能丟,我軍也不能再退!”
“我是大都督,你應該聽從我的軍令。”
“我是主公親命的副都督,我要配合你用兵,更要及時佐證你!”
陸遜是一番勸誡,周瑜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近乎於爭執的兩人,各自說服不了對方。
“公瑾,伯言”
就在周瑜與陸遜各自沉默時,一道久違的聲音傳來。
魯肅來了。
“子敬?”
“子敬,你怎麽來了?”
周瑜與陸遜上前相迎。
魯肅一眼便看出了周瑜,陸遜之間有些小問題。
隻是現在有大事在身,顧不得那麽多。
“我奉主公之命前來。”
“主公已經決定,要親自前來監軍,以振士氣。”
“什麽!”
周瑜與陸遜同時大驚失色。
魯肅:不用爭了,你們的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