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孫權開戰的同時,曹操也穩固了實力,完成了遷都之後的各項事宜。
曹操為擋住關羽兵鋒,而布置的三鎮兵馬已完全到位。
曹操急著安頓地方,關羽也按耐不住想要試探一下。
在曹操剛剛遷都後不久,關羽率一部兵馬企圖跨過太行山脈,偷襲鄴城!
可大軍在穿越太行山脈後還未到達鄴城,便已經極為疲憊。更是被曹軍所發現。
關羽不得不放棄偷襲,率軍撤迴晉陽。
三鎮兵馬,曹真,曹彰都遵從曹操的軍令。隻是領兵固守,不敢有所動作。
隻有司馬懿做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舉動!
由常山向西北出兵,將一萬餘兵馬屯住在了上穀!
臨淄城外
今日天氣和煦,曹操難得出門踏青。
登高丘而望城郭。
“哈哈哈”
“好一幅秀美的山川景色啊!”曹操歡顏笑道。
“如此江山怪不得叫人生死留戀呐!”
“古來多少英雄,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英雄凱歌!”
“每每迴想,觸景生情,總是讓人感歎呐!”
曹操極目望向遠方,眼底是滄桑,是感慨,還有獨屬於王者的深思。
“曹植,曹衝”曹操轉頭喚道。
曹操今日出行,特地將兩人都帶在了身邊。
“父王”
曹植曹衝皆應聲而來。
曹操:“此處風景秀美,你們二人可自去欣賞。稍後寫一篇文章來記述此事。”
“是,父王”
“去吧”
在曹植曹衝走後,程昱上前向曹操稟報。
“稟大王,常山司馬懿處有軍務通報。”
“司馬懿?”
曹操凝眉:“他有什麽軍務稟報?”
前番關羽率軍偷渡太行山,企圖偷襲鄴城。
現在,不會又是司馬懿的常山方向有了動靜吧?
程昱:“根據送來的軍報,司馬懿半個多月前。”
“也就是和關羽企圖偷襲夜城的時間差不多”
“司馬懿命部將率一萬餘兵馬進駐至上穀一帶,在廢墟之上興建了一座城關,命兵馬駐紮。”
“上穀……”
曹操眸色沉凝,上穀一帶統屬屬幽州管轄,隻不過曆經動亂。邊患騷擾,上穀郡貼近邊疆,大半荒廢。
在掃平鮮卑諸部,安定邊疆之後,因人口問題,也一直未曾恢複鼎盛之時的麵貌。
如今的上穀還是一片荒廢,司馬懿為何突然向那裏派兵駐軍呢?
曹操思緒飛轉。
突然,曹操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
上穀雖然荒廢,可它卻連接並州,幽州,冀州三州之地。
曹操眸色一沉,他大概明白司馬懿此舉的意圖了。
“大王,您派司馬懿率軍八萬駐守常山及其他諸鎮。可他現在卻將一萬多兵馬派到了上穀荒涼之地。”
“毫無用處不說,還將拉長糧草運輸,軍械補給等問題。”
程昱:“大王應當下令,讓司馬懿將兵馬撤迴安守本鎮。”
曹操微微抬手,阻止了程昱繼續說下去。
“孤早有聽聞,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
曹操:“孤幾次見他都深有感觸,此人麵相奇偉,才華不凡!”
“如今出兵上穀,果然不負鷹視之名。”
曹操意味深長:“司馬懿長了一雙鷹眼,能看破常人所不能看破之事務。”
程昱疑惑:“怎麽?司馬懿駐軍上穀還另有深意?”
“不知這其中有何深意?”
曹操沒有正麵迴答:“這件事就不必過多詢問了,孤命司馬懿駐軍常山統攝襄國,邯鄲三地軍務,更兼領四郡。”
“他派兵駐軍上穀,也在其職責便宜之內。”
“孤既已命他統攝軍務,一切以他為準,不必多問。”
“另外在傳孤的軍令”
曹操:“命夏侯惇在調撥兩萬兵馬,統由司馬懿統領。”
“喏”程昱應下。
如果司馬懿沒有那麽深的城府,讓人放心一些。他可以像當初對待郭嘉那樣對待他。
甚至會比郭嘉做的更好。
曹操眼眸深沉,隻是這就是天意弄人。
司馬懿有大才,卻也有著深埋的巨大野心!
“月前,劉備興兵伐吳,與孫權交戰。”
曹操問道:“如今戰況如何?可有軍情傳來?”
程昱:“稟大王,劉備大概發兵十餘萬。”
“兵分三路,一路為水軍,一路由趙雲統領攻打豫章建昌,一路由他親自統領攻打豫章宜春。”
“建昌,宜春皆被劉備攻下,據最新的軍情傳來,劉備現在應該在攻打南昌。”
“照這樣的攻勢,劉備不久便會拿下豫章郡。”
曹操冷哼:“孫權小兒!”
“他怎麽會是劉備的對手。”
程昱又說:“大王,張遼來報,孫權已派使者前來向大王求援。”
“仲德,孤該不該答應孫權的求援,出兵幫他?”曹操問道。
程昱拱手:“大王,臣以為,三足鼎立,各方實力此消彼長。”
“劉備不久前剛拿下並州四郡,若再讓他吞滅孫權,那劉備的勢力便將達到無法想象的地步。”
“唇亡齒寒,大王不可坐視孫權被滅。”
“可以擇取時機出兵攻打劉備後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更有機會收複失地。”
曹操點頭:“嗯,仲德所言有理。”
“你以為,孤該攻打劉備何處?”
程昱:“洛陽方向劉備經營日久不易攻克,荊北許昌與洛陽城犄角之勢,也不利進軍。”
“劉備在並州雖駐大軍,但立足未穩,我軍或可行動。”
“鄴城有曹真十萬兵馬,司馬懿也有十萬兵馬。”
“二十萬兵馬收複並州,完全足夠。”
曹操問了這麽多,卻並沒有做出實際的表態。
“二十萬……”
“二十萬大軍打並州……”
曹操兀自呢喃。
“傳孤詔命”
程昱趕忙準備領命。
曹操:“命徐州曹休率軍五萬與張遼會師,待孤詔命。”
“傳命曹真司馬懿,命其各自整軍備戰,無孤詔令,不得調動一兵一卒!”
程昱聞言一時疑惑抬頭,但見曹操神色,又未曾開口詢問。
“直接告訴孫權的使者,孤會派兵支援他的。”
“希望他能擊退劉備。”
“是,大王”
…………
時入六月,劉備與吳軍會戰南昌!
曹操為擋住關羽兵鋒,而布置的三鎮兵馬已完全到位。
曹操急著安頓地方,關羽也按耐不住想要試探一下。
在曹操剛剛遷都後不久,關羽率一部兵馬企圖跨過太行山脈,偷襲鄴城!
可大軍在穿越太行山脈後還未到達鄴城,便已經極為疲憊。更是被曹軍所發現。
關羽不得不放棄偷襲,率軍撤迴晉陽。
三鎮兵馬,曹真,曹彰都遵從曹操的軍令。隻是領兵固守,不敢有所動作。
隻有司馬懿做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舉動!
由常山向西北出兵,將一萬餘兵馬屯住在了上穀!
臨淄城外
今日天氣和煦,曹操難得出門踏青。
登高丘而望城郭。
“哈哈哈”
“好一幅秀美的山川景色啊!”曹操歡顏笑道。
“如此江山怪不得叫人生死留戀呐!”
“古來多少英雄,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英雄凱歌!”
“每每迴想,觸景生情,總是讓人感歎呐!”
曹操極目望向遠方,眼底是滄桑,是感慨,還有獨屬於王者的深思。
“曹植,曹衝”曹操轉頭喚道。
曹操今日出行,特地將兩人都帶在了身邊。
“父王”
曹植曹衝皆應聲而來。
曹操:“此處風景秀美,你們二人可自去欣賞。稍後寫一篇文章來記述此事。”
“是,父王”
“去吧”
在曹植曹衝走後,程昱上前向曹操稟報。
“稟大王,常山司馬懿處有軍務通報。”
“司馬懿?”
曹操凝眉:“他有什麽軍務稟報?”
前番關羽率軍偷渡太行山,企圖偷襲鄴城。
現在,不會又是司馬懿的常山方向有了動靜吧?
程昱:“根據送來的軍報,司馬懿半個多月前。”
“也就是和關羽企圖偷襲夜城的時間差不多”
“司馬懿命部將率一萬餘兵馬進駐至上穀一帶,在廢墟之上興建了一座城關,命兵馬駐紮。”
“上穀……”
曹操眸色沉凝,上穀一帶統屬屬幽州管轄,隻不過曆經動亂。邊患騷擾,上穀郡貼近邊疆,大半荒廢。
在掃平鮮卑諸部,安定邊疆之後,因人口問題,也一直未曾恢複鼎盛之時的麵貌。
如今的上穀還是一片荒廢,司馬懿為何突然向那裏派兵駐軍呢?
曹操思緒飛轉。
突然,曹操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
上穀雖然荒廢,可它卻連接並州,幽州,冀州三州之地。
曹操眸色一沉,他大概明白司馬懿此舉的意圖了。
“大王,您派司馬懿率軍八萬駐守常山及其他諸鎮。可他現在卻將一萬多兵馬派到了上穀荒涼之地。”
“毫無用處不說,還將拉長糧草運輸,軍械補給等問題。”
程昱:“大王應當下令,讓司馬懿將兵馬撤迴安守本鎮。”
曹操微微抬手,阻止了程昱繼續說下去。
“孤早有聽聞,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
曹操:“孤幾次見他都深有感觸,此人麵相奇偉,才華不凡!”
“如今出兵上穀,果然不負鷹視之名。”
曹操意味深長:“司馬懿長了一雙鷹眼,能看破常人所不能看破之事務。”
程昱疑惑:“怎麽?司馬懿駐軍上穀還另有深意?”
“不知這其中有何深意?”
曹操沒有正麵迴答:“這件事就不必過多詢問了,孤命司馬懿駐軍常山統攝襄國,邯鄲三地軍務,更兼領四郡。”
“他派兵駐軍上穀,也在其職責便宜之內。”
“孤既已命他統攝軍務,一切以他為準,不必多問。”
“另外在傳孤的軍令”
曹操:“命夏侯惇在調撥兩萬兵馬,統由司馬懿統領。”
“喏”程昱應下。
如果司馬懿沒有那麽深的城府,讓人放心一些。他可以像當初對待郭嘉那樣對待他。
甚至會比郭嘉做的更好。
曹操眼眸深沉,隻是這就是天意弄人。
司馬懿有大才,卻也有著深埋的巨大野心!
“月前,劉備興兵伐吳,與孫權交戰。”
曹操問道:“如今戰況如何?可有軍情傳來?”
程昱:“稟大王,劉備大概發兵十餘萬。”
“兵分三路,一路為水軍,一路由趙雲統領攻打豫章建昌,一路由他親自統領攻打豫章宜春。”
“建昌,宜春皆被劉備攻下,據最新的軍情傳來,劉備現在應該在攻打南昌。”
“照這樣的攻勢,劉備不久便會拿下豫章郡。”
曹操冷哼:“孫權小兒!”
“他怎麽會是劉備的對手。”
程昱又說:“大王,張遼來報,孫權已派使者前來向大王求援。”
“仲德,孤該不該答應孫權的求援,出兵幫他?”曹操問道。
程昱拱手:“大王,臣以為,三足鼎立,各方實力此消彼長。”
“劉備不久前剛拿下並州四郡,若再讓他吞滅孫權,那劉備的勢力便將達到無法想象的地步。”
“唇亡齒寒,大王不可坐視孫權被滅。”
“可以擇取時機出兵攻打劉備後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更有機會收複失地。”
曹操點頭:“嗯,仲德所言有理。”
“你以為,孤該攻打劉備何處?”
程昱:“洛陽方向劉備經營日久不易攻克,荊北許昌與洛陽城犄角之勢,也不利進軍。”
“劉備在並州雖駐大軍,但立足未穩,我軍或可行動。”
“鄴城有曹真十萬兵馬,司馬懿也有十萬兵馬。”
“二十萬兵馬收複並州,完全足夠。”
曹操問了這麽多,卻並沒有做出實際的表態。
“二十萬……”
“二十萬大軍打並州……”
曹操兀自呢喃。
“傳孤詔命”
程昱趕忙準備領命。
曹操:“命徐州曹休率軍五萬與張遼會師,待孤詔命。”
“傳命曹真司馬懿,命其各自整軍備戰,無孤詔令,不得調動一兵一卒!”
程昱聞言一時疑惑抬頭,但見曹操神色,又未曾開口詢問。
“直接告訴孫權的使者,孤會派兵支援他的。”
“希望他能擊退劉備。”
“是,大王”
…………
時入六月,劉備與吳軍會戰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