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平平無奇的一年。


    自建安十七年末,劉備與曹操浩浩蕩蕩的洛陽之戰落下帷幕後。在董卓之亂後,天下難得的獲得了兩年的平靜。


    兩年的時間裏,除了建安十八年,劉備陣營,諸葛亮率軍南下平定益州南部四郡,打了一小仗外。曹劉孫三方,沒有再發生任何稱得上規模的戰鬥。


    三方都在爭分奪秒的抹平著戰爭留下的傷痕,恢複著元氣。


    曹操在這兩年的時間裏,在中原各州抓緊整軍練武,恢複大軍戰力。


    促進中原各州民生,生產力發展。進一步鞏固統治根基,樹立曹氏威望。


    劉備以漢中為中心,統攝荊州,益州,關中,涼州之地。


    不斷輕徭薄賦,推行仁政。他治下的百姓很快的從戰爭的創傷中安定下來,投入生產發展。


    荊州,益州本就是富庶之地,土地肥沃,人口富足。


    益州之地以一己之力,支持了劉備在前幾年的一係列大戰。


    天下之腹的荊州,幾經戰火,在戰火停歇之後,仍能提供龐大的錢糧軍需。


    戰火平息的兩年時間裏,荊州益州為劉備勢力發展提供了絕大部分的助力。


    關中和涼州這等飽受戰火摧殘和貧瘠之地,生產也逐步發展。為劉備的發展錦上添花。


    曹操在整軍練武,劉備也在軍備上沒有閑著。


    按照諸葛亮的預計,兩年的時間裏,劉備擴充兵馬近二十萬。兵力儼然增長到了四十餘萬。


    分布於各大將軍手中,戰力逐步累積!


    曹劉孫三方,三足鼎立。


    相比於曹操,劉備的蓬勃發展,困守於江東的孫權,在這兩年時間裏倒是不溫不火。


    比較值得一提,或者說奇特的事。


    兩年前,孫權突然越級提拔了一名無名小將,令其駐軍丹陽。


    此人名為,陸遜!


    吳縣,孫權王府!


    身著戰甲的陸遜,在王府侍從的引領下,一路穿行於王府之中,前往麵見孫權。


    “末將陸遜參見大王!”


    在議事大堂內,陸遜終於見到了孫權。


    孫權見陸遜到了,欣然起身相迎。


    “伯言不必多禮”


    陸遜起身,“謝大王。”


    “伯言不必如此,直稱主公即可。”孫權對陸遜很是親和。


    陸遜眼底情緒莫名,“謝主公!”


    “嗯”孫權對此很滿意。


    “伯言,兩年前我擢升你為平戎將軍,令你駐軍丹陽,你可明白?”


    孫權眼含深意的看著陸遜。


    陸遜躬身迴答:“末將明白。”


    “主公越級提拔末將,並令末將駐軍丹陽,是為招募壯士,訓練步騎。”


    “其中深意,是為我東吳積蓄陸戰力量。”


    孫權對陸遜的迴答很是滿意。


    “我東吳水軍天下無敵!”


    “可步軍陸戰嘛”孫權語氣一頓。


    “在荊州之戰中孤便發現了,我東吳步軍戰力難堪一用。”


    “我東吳日後無論是西進荊州,還是北上中原,都要以步騎野戰為主。”


    “我水軍雖強,難以適用於攻城野戰。所以孤才命你去招募壯士,訓練步騎。”


    孫權看向陸遜,“孤現在問你,這兩年來你成果如何?你手中的步騎可否用於一戰?”


    陸遜抱拳:“啟稟主公,末將奉命以來,在丹陽招募壯士。兩年時間裏,練成一萬鐵騎,一萬步甲。”


    “隨時聽候主公調遣。”


    “好!”


    孫權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看向陸遜的目光中,止不住的滿意。


    在孫權暗自欣賞時,陸遜抬眸看了孫權一眼。


    然後道“啟稟主公,數日之前,大都督曾下軍令召末將率軍前往。”


    “末將以沒有主公號令,沒有輕動。”陸遜低頭。


    孫權聞言臉色一沉,語氣冷淡:“你做的對,沒有孤的軍令,丹陽之兵任何人不許調動。”


    “你所需的糧草軍械,直接上奏於孤,孤會命專人調撥。”


    “你也直接聽命於孤,不需請他人調遣。”


    陸遜目光一晃,緩緩應下:


    “末將明白”


    自荊州大戰開啟後,孫權與周瑜的矛盾愈來愈深。


    周瑜對孫氏基地的忠誠不用說,孫權也明白周瑜是他的擎天一柱。


    可是兩人之間終究還是生了嫌隙。


    孫權看向身旁的陸遜,相比於周瑜,眼前謙恭的陸遜更合他的眼。


    並且在他看來,陸遜的才華並不弱於周瑜。


    “兩年前孤突然擢升你為平戎將軍,令你遭受了不少的質疑和流言蜚語。”


    “可你更應該明白,自古英雄成大事者,必將經曆磨難。”


    “孤拋棄他人不用,獨獨用你,是有意栽培你為我東吳之柱石。”


    “你可明白?”


    陸遜拜道:“末將明白主公之苦心,不敢辜負主公之厚望!”


    “很好,孤沒有看錯你。”


    孫權負手說道:“孤思慮良久,天下三足鼎立,我東吳夾在曹操與劉備之間。曹操與劉備的實力已遠強於我東吳。”


    “我東吳若不思圖進取,則日後必為其中一方所吞並。”


    陸遜聞言已經大概猜到了孫權所想。


    “主公是想對荊州動手,還是北進中原呢?”陸遜試探的問道。


    孫權背對陸遜。


    “荊州劉備有趙雲龐統駐守,兩年來兵力不斷加強,已不下八萬,水陸兩軍兼備。”


    “而北進中原的重鎮合肥,卻隻有張遼率三萬兵馬駐守。”


    孫權轉身看向陸遜,“孤已決定!”


    “在明年開春後,調集十萬兵馬,突然出擊,攻取合肥!”


    陸遜心頭一震!


    孫權兀自說道:“合肥兵力薄弱,我軍突然出擊,必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一旦拿下合肥,我水陸兩軍便可長驅直入,逐鹿中原!”


    “到時我東吳便可大出於天下!”孫權大膽暢想。


    陸遜卻始終未發一言。


    合肥是隻有三萬人馬,可合肥左右兩翼都有曹軍駐紮。合肥之後,中原腹地,更是曹操大軍所在。


    這一口咬下去,吃到的不是肉,而是口口硌牙的硬骨頭!


    陸遜麵露猶豫,當他選擇開口時,孫權卻根本不給他機會。


    “伯言,剩下的時間裏你要給孤抓緊時間,再擴編一萬步甲!”


    “來年攻取合肥,你這三萬精銳便是頭等主力!”


    “到時,便是你大展拳腳之時!”


    “孤已經在命人囤積糧草軍械,加緊準備。”


    孫權的決定已經無法被更改。


    陸遜勸諫的話語堵在胸膛,最終咽了下去。


    “末將明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逆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塵了然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塵了然2並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