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曹操在虎牢關一線開戰,激戰三日之後,劉備主動退出虎牢關,向西轉至洛水以西安營紮寨。
曹操進抵虎牢關,於洛水東岸與劉備隔河對峙。
“哈哈哈”
前幾日擊敗劉備之後,曹操心情一直很是愉悅。
“劉備賊子,自不量力,以區區之兵竟敢與我三十萬雄師一戰。”
“豈不知,以卵擊石,粉身碎骨?”
“哈哈哈”曹操心情好得不得了。
“大王,我軍出戰告捷,即將進軍關中收複洛陽,長安。此時應當派一軍防守荊州,以防劉備荊州之兵北上許昌。”
一年輕文士自末位走出,正是新上任的軍司馬,司馬懿!
曹操此次出兵,特意命司馬懿隨軍而行。
“仲達不必擔憂。”
曹操明白司馬懿的用意,可他對這件事有著自己的判斷,更有著充足的自信。
“荊州一場大戰,龐統趙雲雖然守住了荊州,可手下兵馬已經損失過半。守住荊州已是萬幸,根本不可能在出兵北上。”
“孫權雖然敗退,但眼睛時時刻刻盯著荊州。”
“若荊州之兵北上,他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曹操眉眼一彎,提到孫權,神情中帶有不屑之意。
與孫權交手前,尚有幾分重視,自交手以來。
哼!
不過爾爾!
“劉備已經敗退過洛水,接下來隻會退守洛陽。待我軍攻取了洛陽,一切為時未晚。”
“朝廷和天子早已被孤送到了鄴城,後方之威脅,不必擔憂!”
“是”
司馬懿見曹操誌得意滿,也不再勸說,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這一戰的勝利,隻可用於名義上,而實際上的勝負其實相差無幾。
與劉備交戰三日,劉備幾路兵馬在短暫交鋒之後便主動撤退!
斬獲不多,徒勞兵馬。曹操為了振奮士氣,一味的宣揚著勝利的軍情。
曹操深深的看了司馬懿一眼,謙卑有序,謹小慎微。
隻是……
“我軍初戰告捷,劉備敗象已露。”曹操沉聲道。
“傳孤軍令,大軍休整三日,來日渡過洛水,攻取洛陽!”
“喏!”
曹操一聲令下,眾文武皆齊聲應答。
…………
“曹操初戰得勝,必然不日渡過洛水,尋求與我軍決戰,奪取洛陽!”
洛陽城中,原本應身在荊州的諸葛亮,此時卻出現在了這裏。
諸葛亮他原本設想的是,由他坐鎮荊州震懾東吳孫權周瑜。趙雲,龐統等人統兵出宛城,直取許昌。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他沒有料到曹操竟這麽快就將朝廷和天子都轉移到了鄴城。現在就算突然出擊攻下許昌,也隻不過對曹操的後方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曹操兵力充足,隨時可調出一部兵力將他們阻擋。
深思熟慮之下,諸葛亮與龐統商議荊州之兵,暫不出擊。
情況有變,諸葛亮的計劃也就發生了變化。
與曹操這一戰不能速戰速決,還得進行長久戰略。
諸葛亮也隨之由上庸一線轉入漢中,從子午古道迅速到達了長安,繼而來到了洛陽軍中。
荊州方麵,東吳方麵已經得知了他到達荊州的消息,卻不知道他離開荊州的消息。
趙雲和龐統出兵,他以名分留在荊州,以一出空城計來威懾周瑜孫權。保證荊州暫時無憂。
諸葛亮他要親自下場,策劃與曹操一戰。
“我軍原本的戰略,是正麵與曹操進逼,荊州之兵攻取許昌威脅曹操後方,前後夾擊重創曹操,迫使他退軍。”
“可現在情況有變,許昌在曹操眼中已沒有那麽重要。我軍主動退迴了洛陽,與曹操決戰的方針要重新製定了”徐庶道。
法正開口:
“我軍主動撤退雖然保存了實力,但士氣有所下降,且在戰略上處於被動,要想占據上風,恐怕艱難。”
劉備目光望向諸葛亮,諸葛亮迴了一個安慰的眼神。
“主公,曹操雖然戰勝,但其兵愈驕,其氣愈盛。”
“驕兵必敗!”
諸葛亮言語有力:
“且我軍實力未曾展開,荊州一路奇兵未曾動用。戰略得當,我軍必勝!”
諸葛亮意氣風發,信心滿懷,劉備也就有著絕對的底氣敢跟曹操決一死戰。
諸葛亮一句話,劉備親自領兵上陣,也不是不可能。
“軍師如此豪情,必定已有良策,且趕緊說來。”劉備微笑道。
諸葛亮向劉備微微躬身,開口:“曹操不日便會渡過洛水,到時我軍可於洛陽之前安營紮寨,與曹操對壘。”
“還要與曹操正麵交戰?”法正提出疑問。
“以我軍之兵力,若不出奇謀,動奇兵恐怕無法與曹操相爭啊!”
法正向來主張主動出擊,擊其要害,主動出擊。並不主張,如此正麵的與曹操決戰。
諸葛亮笑道:“孝直莫急”
“我軍是要與曹操正麵對壘,可要先使其疲憊,使其先露出破綻。”
諸葛亮緩緩說道:
“在曹操渡河安營紮寨之後,我軍先堅守不戰。”
“先派先鋒軍兩萬,分成六隊,每天夜裏三隊來迴襲擾曹操,佯裝進攻,擾動曹操三軍。隻是佯動而不進攻,一遇曹軍出戰便急速撤退。”
諸葛亮羽扇一搖,輕笑道:
“如此,讓曹操寢不能安榻,甲不能離身。”
徐庶一聽,看向諸葛亮,開口:
“孔明,你是想以此來疲憊曹軍,拖垮曹操的軍心士氣!”
“正是!”
諸葛亮道:“我軍背後還有無數險關可守,我軍再次主動迎戰,他必然不敢冒然進兵。”
“曹操這個人是用兵的行家,有大魄力。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便是生性多疑,尤其是與我軍交戰。”
諸葛亮胸有成竹。
“我軍以此襲擾疲憊曹軍,然後趁勢出擊擊,正麵擊破曹軍。”
“子龍與士元率荊州之兵,猛然進取許昌,威逼曹操後路。其結果,要麽不顧一切的與我軍死戰,要麽就隻能退迴中原!”
“好!”
劉備讚歎一聲,當即起身。
“一切聽從軍師之號令,全軍上下整軍備戰。”
“由關平,馬岱,龐德三人領兩萬兵馬,兵分六隊,襲擾曹操!”
“喏!”
曹操進抵虎牢關,於洛水東岸與劉備隔河對峙。
“哈哈哈”
前幾日擊敗劉備之後,曹操心情一直很是愉悅。
“劉備賊子,自不量力,以區區之兵竟敢與我三十萬雄師一戰。”
“豈不知,以卵擊石,粉身碎骨?”
“哈哈哈”曹操心情好得不得了。
“大王,我軍出戰告捷,即將進軍關中收複洛陽,長安。此時應當派一軍防守荊州,以防劉備荊州之兵北上許昌。”
一年輕文士自末位走出,正是新上任的軍司馬,司馬懿!
曹操此次出兵,特意命司馬懿隨軍而行。
“仲達不必擔憂。”
曹操明白司馬懿的用意,可他對這件事有著自己的判斷,更有著充足的自信。
“荊州一場大戰,龐統趙雲雖然守住了荊州,可手下兵馬已經損失過半。守住荊州已是萬幸,根本不可能在出兵北上。”
“孫權雖然敗退,但眼睛時時刻刻盯著荊州。”
“若荊州之兵北上,他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曹操眉眼一彎,提到孫權,神情中帶有不屑之意。
與孫權交手前,尚有幾分重視,自交手以來。
哼!
不過爾爾!
“劉備已經敗退過洛水,接下來隻會退守洛陽。待我軍攻取了洛陽,一切為時未晚。”
“朝廷和天子早已被孤送到了鄴城,後方之威脅,不必擔憂!”
“是”
司馬懿見曹操誌得意滿,也不再勸說,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這一戰的勝利,隻可用於名義上,而實際上的勝負其實相差無幾。
與劉備交戰三日,劉備幾路兵馬在短暫交鋒之後便主動撤退!
斬獲不多,徒勞兵馬。曹操為了振奮士氣,一味的宣揚著勝利的軍情。
曹操深深的看了司馬懿一眼,謙卑有序,謹小慎微。
隻是……
“我軍初戰告捷,劉備敗象已露。”曹操沉聲道。
“傳孤軍令,大軍休整三日,來日渡過洛水,攻取洛陽!”
“喏!”
曹操一聲令下,眾文武皆齊聲應答。
…………
“曹操初戰得勝,必然不日渡過洛水,尋求與我軍決戰,奪取洛陽!”
洛陽城中,原本應身在荊州的諸葛亮,此時卻出現在了這裏。
諸葛亮他原本設想的是,由他坐鎮荊州震懾東吳孫權周瑜。趙雲,龐統等人統兵出宛城,直取許昌。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他沒有料到曹操竟這麽快就將朝廷和天子都轉移到了鄴城。現在就算突然出擊攻下許昌,也隻不過對曹操的後方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曹操兵力充足,隨時可調出一部兵力將他們阻擋。
深思熟慮之下,諸葛亮與龐統商議荊州之兵,暫不出擊。
情況有變,諸葛亮的計劃也就發生了變化。
與曹操這一戰不能速戰速決,還得進行長久戰略。
諸葛亮也隨之由上庸一線轉入漢中,從子午古道迅速到達了長安,繼而來到了洛陽軍中。
荊州方麵,東吳方麵已經得知了他到達荊州的消息,卻不知道他離開荊州的消息。
趙雲和龐統出兵,他以名分留在荊州,以一出空城計來威懾周瑜孫權。保證荊州暫時無憂。
諸葛亮他要親自下場,策劃與曹操一戰。
“我軍原本的戰略,是正麵與曹操進逼,荊州之兵攻取許昌威脅曹操後方,前後夾擊重創曹操,迫使他退軍。”
“可現在情況有變,許昌在曹操眼中已沒有那麽重要。我軍主動退迴了洛陽,與曹操決戰的方針要重新製定了”徐庶道。
法正開口:
“我軍主動撤退雖然保存了實力,但士氣有所下降,且在戰略上處於被動,要想占據上風,恐怕艱難。”
劉備目光望向諸葛亮,諸葛亮迴了一個安慰的眼神。
“主公,曹操雖然戰勝,但其兵愈驕,其氣愈盛。”
“驕兵必敗!”
諸葛亮言語有力:
“且我軍實力未曾展開,荊州一路奇兵未曾動用。戰略得當,我軍必勝!”
諸葛亮意氣風發,信心滿懷,劉備也就有著絕對的底氣敢跟曹操決一死戰。
諸葛亮一句話,劉備親自領兵上陣,也不是不可能。
“軍師如此豪情,必定已有良策,且趕緊說來。”劉備微笑道。
諸葛亮向劉備微微躬身,開口:“曹操不日便會渡過洛水,到時我軍可於洛陽之前安營紮寨,與曹操對壘。”
“還要與曹操正麵交戰?”法正提出疑問。
“以我軍之兵力,若不出奇謀,動奇兵恐怕無法與曹操相爭啊!”
法正向來主張主動出擊,擊其要害,主動出擊。並不主張,如此正麵的與曹操決戰。
諸葛亮笑道:“孝直莫急”
“我軍是要與曹操正麵對壘,可要先使其疲憊,使其先露出破綻。”
諸葛亮緩緩說道:
“在曹操渡河安營紮寨之後,我軍先堅守不戰。”
“先派先鋒軍兩萬,分成六隊,每天夜裏三隊來迴襲擾曹操,佯裝進攻,擾動曹操三軍。隻是佯動而不進攻,一遇曹軍出戰便急速撤退。”
諸葛亮羽扇一搖,輕笑道:
“如此,讓曹操寢不能安榻,甲不能離身。”
徐庶一聽,看向諸葛亮,開口:
“孔明,你是想以此來疲憊曹軍,拖垮曹操的軍心士氣!”
“正是!”
諸葛亮道:“我軍背後還有無數險關可守,我軍再次主動迎戰,他必然不敢冒然進兵。”
“曹操這個人是用兵的行家,有大魄力。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便是生性多疑,尤其是與我軍交戰。”
諸葛亮胸有成竹。
“我軍以此襲擾疲憊曹軍,然後趁勢出擊擊,正麵擊破曹軍。”
“子龍與士元率荊州之兵,猛然進取許昌,威逼曹操後路。其結果,要麽不顧一切的與我軍死戰,要麽就隻能退迴中原!”
“好!”
劉備讚歎一聲,當即起身。
“一切聽從軍師之號令,全軍上下整軍備戰。”
“由關平,馬岱,龐德三人領兩萬兵馬,兵分六隊,襲擾曹操!”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