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於漢壽兵敗被殺,麾下一萬士卒死傷殆盡。
趙雲與魏延合兵一處後,率軍向長沙殺去。固守江陵的霍峻也率餘部五千人馬,向長沙而來。
“大都督,丁奉將軍在漢壽與魏延激戰時,趙雲率軍突至,丁奉將軍不敵,被趙雲斬於馬下。”
“全軍覆沒了!”
“趙雲與魏延合兵正向長沙殺來,江陵敵兵也在向長沙而來。”
周瑜聞言眼眸微沉。
徐盛上前:“大都督,敵軍來勢洶洶,我軍該如何應對?”
周瑜不語,相比於丁奉的全軍覆沒,他更加在意的是,不動如山的江陵守軍終於南下了!
他派丁奉率軍埋伏,原意就是伏擊江陵守軍,圍殺魏延隻是退而求其次。派呂蒙率軍突然北上,也是想趁出其不意拿下江陵。
現在江陵守軍出乎意料的南下,防守嚴密的江陵現在已經空虛,呂蒙率領兩萬人馬,隻要順利,輕而易舉便能拿下江陵!
周瑜眼底閃耀起勝利的火焰,拿下江陵,荊州便會被截為兩段。到時他們江東以江夏為依托,以江陵為刀鋒。北麵的襄陽就是一座孤城,江陵往南,交州以北,將會成為東吳的囊中之物!
“傳我將令,全軍迅速撤出長沙!”周瑜果斷下令。
“撤?”
徐盛等將領聞言皆麵麵相覷,不解周瑜之意。
“大都督,敵軍來勢雖猛,可我軍仍有餘力守城,為何要主動棄城呢?”徐盛不解問道。
周瑜嘴角微揚:“在我眼中,奪取長沙遠遠比不上奪取江陵。在江陵守軍終於南下,呂蒙已經北上,必可輕取江陵,我軍留在這裏必會受到敵軍圍攻,得不償失。”
周瑜微微上前幾步,徐盛落於身後。
“趁敵軍南下之際,我全軍北上奪占江陵。背後可依托江夏在荊州之中站穩腳跟,以圖日後全取荊州!”
周瑜猛然轉身:“全軍迅速撤出長沙,追尋呂蒙,北上江陵!”
“喏!”
…………
剛剛撤離長沙不久,周瑜卻突然接到了呂蒙的敗報!
“稟大都督!”
“呂蒙將軍率軍北上,不想戰船被黃忠全部燒毀,黃忠率軍的突然襲擊,呂蒙將軍不敵!”
什麽?!
周瑜眼眸一震!
他昨夜才命周呂蒙出擊,相隔不過幾個時辰,黃忠何以這麽快就燒毀了戰船!
周瑜心中頓時大為驚恐:“敵軍現在做何動向,呂蒙又身在何處?”
“大都督,呂蒙將軍不敵黃忠,正在向這裏靠攏。”
“黃忠正在追殺!”
周瑜頓感眼前一黑,如此一來,之前的所有設想都不可能了!
後有趙雲,前麵又有黃忠堵截,江陵之兵正在南下。他現在不是無法奪取江陵的問題,更是全軍的安危問題了!
周瑜緊緊握著韁繩,心中在猶豫,糾結。
他如果集中全部兵力與趙雲等人決一死戰,最後的結果或許能守住一塊地方,但必定死傷慘重!
可若就此撤離,三個月的苦戰將付之東流。數萬將士的死生將淪為白費!
周瑜眼眸猛然一閉。
“傳令”
“全軍向東轉向,撤迴夏口!”
周瑜緩緩睜眼,兩相權重取其輕,苦戰三月,他不能再拿剩下的這些士兵冒險。
“撤軍!”周瑜的語氣不容置疑。
留在江陵城下的程普早已率軍退至烏林,與呂蒙麾下殘兵匯合之後,周瑜轉兵東進,向夏口撤軍!
周瑜主動撤退,黃忠卻不想就此放過周瑜。率領麾下兵馬,一直追殺在周瑜後方。
“將軍,周瑜兵馬已然遠撤,我軍如此貿然追擊恐怕不妥!”
副將向黃忠建議:“將軍何不等趙雲將軍趕到後,再做計議。”
“周瑜兵敗而逃,正是追殺的大好時機,若在此久留,必然將其放走。”黃忠說道。
“此戰若能斬殺周瑜,必能震懾東吳宵小,良機豈能錯過!”
黃忠顯然是上頭了,副將提出的擔憂,絲毫沒有聽進去。
“這樣吧”黃忠轉頭對副將說道:“我領五千人馬先行,你率餘部隨後跟進,等待趙雲將軍。”
“將軍……”
“就這樣定了,勿須多說!”
黃忠立功心切,拋下副將,領著五千兵馬便快速向周瑜追殺而去。
副將滿臉無可奈何。
…………
“黃忠既然來了,就別讓他迴去。”
“全軍壓上圍殺黃忠!”
巴邱以西,黃忠身陷重圍!
他沒有想到被他追殺的周瑜,竟會殺一個迴馬槍!
四麵臨敵周瑜不敢冒險,可獨獨一個黃忠,周瑜要讓他有來無迴!
“啊!”
“呀!”
黃忠在重圍之中,浴血拚殺,被東吳士兵團團圍住!
“殺出去!”
“隨我殺出去!”
黃忠揚聲大喊,此時他渾身浴血,儼然已經沒有了之前追殺周瑜的那種意氣風發。
黃忠畢竟上了年紀,連續追殺十餘裏,奮力拚殺許久,神情之中已有吃力之色。
都怪他立功心切,中了周瑜的埋伏。麾下五千兵士已經死傷慘重,難有餘力殺出重圍了!
周瑜見黃忠隻是一人殺來,調動了全部兵力圍殺黃忠。拿不下荊州,那就先把之前的仇報了!
隨著殺時間越長,黃忠的體力和兵力越發無法支撐。眼見黃忠力竭,呂蒙,徐盛等將領都紛紛上陣。
黃忠在亂兵的圍攻之下墜落下馬,隻能奮力在地上與敵血戰。
“黃老將軍,我來助你!”
一聲大喝傳遍戰場,趙雲白袍一閃,躍馬殺入戰場。銀槍一揮,鮮血飛灑,無數東吳士兵命喪當場!
趙雲一到,便解了黃忠的危機。
“大都督,趙雲來了!”
“撤軍!”
周瑜任由趙雲救走了黃忠,率軍繼續撤退!
周瑜最後向後深深看了一眼。
荊州!
荊州!
周瑜心中狂怒,看著眼前的這片土地,他眼底發紅,那不是動容,而是赤裸的殺意!
他自領兵以來從未如此狼狽過,僅有的兩次無功而返,都是在這荊州大地上!
第一次是諸葛亮,現在又是趙雲龐統。
劉備!
他不會讓劉備如願。
他發誓!
有生之年一定拿下荊州!
趙雲與魏延合兵一處後,率軍向長沙殺去。固守江陵的霍峻也率餘部五千人馬,向長沙而來。
“大都督,丁奉將軍在漢壽與魏延激戰時,趙雲率軍突至,丁奉將軍不敵,被趙雲斬於馬下。”
“全軍覆沒了!”
“趙雲與魏延合兵正向長沙殺來,江陵敵兵也在向長沙而來。”
周瑜聞言眼眸微沉。
徐盛上前:“大都督,敵軍來勢洶洶,我軍該如何應對?”
周瑜不語,相比於丁奉的全軍覆沒,他更加在意的是,不動如山的江陵守軍終於南下了!
他派丁奉率軍埋伏,原意就是伏擊江陵守軍,圍殺魏延隻是退而求其次。派呂蒙率軍突然北上,也是想趁出其不意拿下江陵。
現在江陵守軍出乎意料的南下,防守嚴密的江陵現在已經空虛,呂蒙率領兩萬人馬,隻要順利,輕而易舉便能拿下江陵!
周瑜眼底閃耀起勝利的火焰,拿下江陵,荊州便會被截為兩段。到時他們江東以江夏為依托,以江陵為刀鋒。北麵的襄陽就是一座孤城,江陵往南,交州以北,將會成為東吳的囊中之物!
“傳我將令,全軍迅速撤出長沙!”周瑜果斷下令。
“撤?”
徐盛等將領聞言皆麵麵相覷,不解周瑜之意。
“大都督,敵軍來勢雖猛,可我軍仍有餘力守城,為何要主動棄城呢?”徐盛不解問道。
周瑜嘴角微揚:“在我眼中,奪取長沙遠遠比不上奪取江陵。在江陵守軍終於南下,呂蒙已經北上,必可輕取江陵,我軍留在這裏必會受到敵軍圍攻,得不償失。”
周瑜微微上前幾步,徐盛落於身後。
“趁敵軍南下之際,我全軍北上奪占江陵。背後可依托江夏在荊州之中站穩腳跟,以圖日後全取荊州!”
周瑜猛然轉身:“全軍迅速撤出長沙,追尋呂蒙,北上江陵!”
“喏!”
…………
剛剛撤離長沙不久,周瑜卻突然接到了呂蒙的敗報!
“稟大都督!”
“呂蒙將軍率軍北上,不想戰船被黃忠全部燒毀,黃忠率軍的突然襲擊,呂蒙將軍不敵!”
什麽?!
周瑜眼眸一震!
他昨夜才命周呂蒙出擊,相隔不過幾個時辰,黃忠何以這麽快就燒毀了戰船!
周瑜心中頓時大為驚恐:“敵軍現在做何動向,呂蒙又身在何處?”
“大都督,呂蒙將軍不敵黃忠,正在向這裏靠攏。”
“黃忠正在追殺!”
周瑜頓感眼前一黑,如此一來,之前的所有設想都不可能了!
後有趙雲,前麵又有黃忠堵截,江陵之兵正在南下。他現在不是無法奪取江陵的問題,更是全軍的安危問題了!
周瑜緊緊握著韁繩,心中在猶豫,糾結。
他如果集中全部兵力與趙雲等人決一死戰,最後的結果或許能守住一塊地方,但必定死傷慘重!
可若就此撤離,三個月的苦戰將付之東流。數萬將士的死生將淪為白費!
周瑜眼眸猛然一閉。
“傳令”
“全軍向東轉向,撤迴夏口!”
周瑜緩緩睜眼,兩相權重取其輕,苦戰三月,他不能再拿剩下的這些士兵冒險。
“撤軍!”周瑜的語氣不容置疑。
留在江陵城下的程普早已率軍退至烏林,與呂蒙麾下殘兵匯合之後,周瑜轉兵東進,向夏口撤軍!
周瑜主動撤退,黃忠卻不想就此放過周瑜。率領麾下兵馬,一直追殺在周瑜後方。
“將軍,周瑜兵馬已然遠撤,我軍如此貿然追擊恐怕不妥!”
副將向黃忠建議:“將軍何不等趙雲將軍趕到後,再做計議。”
“周瑜兵敗而逃,正是追殺的大好時機,若在此久留,必然將其放走。”黃忠說道。
“此戰若能斬殺周瑜,必能震懾東吳宵小,良機豈能錯過!”
黃忠顯然是上頭了,副將提出的擔憂,絲毫沒有聽進去。
“這樣吧”黃忠轉頭對副將說道:“我領五千人馬先行,你率餘部隨後跟進,等待趙雲將軍。”
“將軍……”
“就這樣定了,勿須多說!”
黃忠立功心切,拋下副將,領著五千兵馬便快速向周瑜追殺而去。
副將滿臉無可奈何。
…………
“黃忠既然來了,就別讓他迴去。”
“全軍壓上圍殺黃忠!”
巴邱以西,黃忠身陷重圍!
他沒有想到被他追殺的周瑜,竟會殺一個迴馬槍!
四麵臨敵周瑜不敢冒險,可獨獨一個黃忠,周瑜要讓他有來無迴!
“啊!”
“呀!”
黃忠在重圍之中,浴血拚殺,被東吳士兵團團圍住!
“殺出去!”
“隨我殺出去!”
黃忠揚聲大喊,此時他渾身浴血,儼然已經沒有了之前追殺周瑜的那種意氣風發。
黃忠畢竟上了年紀,連續追殺十餘裏,奮力拚殺許久,神情之中已有吃力之色。
都怪他立功心切,中了周瑜的埋伏。麾下五千兵士已經死傷慘重,難有餘力殺出重圍了!
周瑜見黃忠隻是一人殺來,調動了全部兵力圍殺黃忠。拿不下荊州,那就先把之前的仇報了!
隨著殺時間越長,黃忠的體力和兵力越發無法支撐。眼見黃忠力竭,呂蒙,徐盛等將領都紛紛上陣。
黃忠在亂兵的圍攻之下墜落下馬,隻能奮力在地上與敵血戰。
“黃老將軍,我來助你!”
一聲大喝傳遍戰場,趙雲白袍一閃,躍馬殺入戰場。銀槍一揮,鮮血飛灑,無數東吳士兵命喪當場!
趙雲一到,便解了黃忠的危機。
“大都督,趙雲來了!”
“撤軍!”
周瑜任由趙雲救走了黃忠,率軍繼續撤退!
周瑜最後向後深深看了一眼。
荊州!
荊州!
周瑜心中狂怒,看著眼前的這片土地,他眼底發紅,那不是動容,而是赤裸的殺意!
他自領兵以來從未如此狼狽過,僅有的兩次無功而返,都是在這荊州大地上!
第一次是諸葛亮,現在又是趙雲龐統。
劉備!
他不會讓劉備如願。
他發誓!
有生之年一定拿下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