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初,繼在雒城俘獲劉璋之後。劉備率軍繼續南下,圍困成都,城內黃權等人依舊效忠劉璋不肯投降,堅守不戰。
劉備采納諸葛亮的建議,一麵與城內的張鬆等人暗中聯係,又一麵用劉璋勸降黃權等人。
同時分兵作戰,兩個多月的時間相繼平定蜀郡,廣漢郡,犍為郡,牂牁郡,朱提郡等成都周邊地區。
三月十一,在張鬆等人的積極策應下,又有劉璋的勸降。黃權等人被迫投降劉備,劉備順利拿下成都。
自十月進兵,僅用了六個多月的時間,劉備就幾乎已經拿下了整座益州!
益州十二個郡國,隻有南部的越巂郡,益州郡,建寧郡,興古郡,永昌郡,五郡未曾真正兵威降服。
劉備采納諸葛亮的建議,暫且安撫川北諸郡。川南剩餘五郡也等到大事安定之後,在興兵南下。
成都之內,原本的刺史府衙被改建成了劉璋的蜀王府。
劉備攻入成都之後,王府自然將不複存在。這裏又換了塊牌子,被改迴了益州刺史府。
劉備的治所依舊留在漢中,有長安在手,下一個遷移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是偏居西南的成都。
不過這益州刺史府被劉璋改的恢弘大氣,自然成了劉備在益州中暫時作為辦公的地方。
一輛簡樸而不失秀氣又暗帶一絲灰暗之氣的馬車,緩緩停在刺史府門口。他車上坐的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在雒城之戰中被俘獲的劉璋,時隔三個多月,他再次來到了這。
劉璋下了馬車,看了看掛著刺史府招牌的王府。
劉璋目光流連,這被已然改成王府建製的府邸,掛上了刺史府的招牌。總感覺那麽不倫不類,不像樣子。就像他現在以什麽身份再次進入這裏一樣。
劉璋收迴目光,他清楚今天他來這裏的原因。隻是站在這府門之外,他還是有些不敢邁出那一步。
被俘虜之後他早就見過劉備,也交談過幾次。劉備表現的很豁達,依舊是站在正義的高度來指責他的罪責,講明奪取益州的原因。
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他沒什麽好反駁的。
那時劉備還沒有拿下成都,現在……
劉璋心裏七上八下的,他不敢說劉備會殺他。也不敢想自己究竟會得到怎樣的安置。
先加以優待,然後暗中解決。這種事情古往今來不知多少。
劉璋左右猶豫之下,暗自咬了咬牙,挺了挺底氣。還是邁步向刺史府內走去,他也算當時諸侯之一,隻不過運氣不好,沒有忠心的屬下才敗了。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早死晚死都是死。就算真的要死,那也要死的有氣節一點!
劉璋一路被人牽引著來到側堂之內,他怎麽算是一個人物,要如何處置,也不應該到這偏僻的側堂來。
劉璋一走入側堂,發現來見自己的不是劉備,而是諸葛亮。
劉璋剛剛給自己鼓足了底氣,現在表現出一副高貴而不屈的樣子。挺身立在那裏,不動也不說話。
諸葛亮看了,微微勾唇,他知道劉璋心中在想什麽。
諸葛亮向劉璋微微拱手,畢竟曾經是一方諸侯,也是漢室宗親,稍微給予一些客氣和尊重,也是必要的。
“我主劉皇叔僅用半年的時間,便攻克成都,此時此地,劉公對今日之敗可有何感想?”
劉璋聞言猛然唿出一口濁氣:“唉!今日之敗,不過敗在時運不佳,沒有忠心賢能之臣罷了。”
劉璋看向諸葛亮,道:“我更沒有像劉備一樣有你這樣的臣子,若是有你這一個人在我麾下,今日未必是這副場景。”
劉璋頗為認真的對諸葛亮說道,神情之中好似遺憾,更多不甘。
諸葛亮則說道:“閣下以為有能臣良將,閣下便能守住益州,擊敗劉皇叔嗎?”
劉璋當然答道:“這是自然,我蜀中富饒,兵精糧足,若是有能臣良將,不要說擋住劉備,即使誅滅劉備也未嚐不可。”
“哈哈哈”
諸葛亮聞言卻像是聽到什麽天大的笑話一樣笑了起來。
劉璋麵露疑惑:“你笑什麽?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諸葛亮收住笑意,道:“我主收取西川,乃天意注定,民心所向,非你那淺薄人力可敵也!”
“哼”劉璋極為不忿,橫眼說道:“什麽天意民心隻不過是借口罷了。”
諸葛亮目光一沉,當即對劉璋說道:“你既然不信這天心民意,那我便將這天心民意說給你聽聽。”
諸葛亮微微走了幾步:“你說你蜀中沒有能臣良將,沒有忠臣。可是法正之謀乃天下一流,張任之能來堪列當世上將之列。若無忠臣,那黃權為何在你被俘之後,苦苦守著成都,不肯投降?”
諸葛亮的話如一根根棍子直捅劉璋的腦門,劉璋無言以對,迴想著諸葛亮說的,一時間陷入了呆愣。
“你手下有的是能臣良將,更有十數萬大軍!當初我主劉皇叔剛剛攻取漢中之時,你麾下臣子勸你就此攻取漢中,你不以為意。你麾下之臣屢屢勸你提防外敵,可你仍舊沾沾自喜,不以為意。”
諸葛亮語氣冷冽:“事到如今,你有何臉麵來指責你的臣子?”
“上天賜予你這塊天府之地,麾下能臣良將齊備,你碌碌無為之間,還如此快的丟了川蜀。如此人心向背,怎能不是天意民心所致呢?”
諸葛亮就差沒直接說,上天配給了你這麽好的條件,你都沒能成功,你是真不行了。
要是主公剛剛起兵時有這條件,恐怕就沒有他什麽事兒了。
諸葛亮的一字一句讓劉璋的思緒陷入混亂,看著劉章那凝眉糾結的樣子,諸葛亮兀自揮動著羽扇,不再言語。
一進來就七個不服,八個不憤的,跟誰倆呢。
慣的你!
劉璋思緒一陣糾結過後,又釋放出了他原本擺爛的態度。反正都已經落到這步田地了,說再多又有何用。
劉璋看向諸葛亮:“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反正成都已經是劉備的了。”
“今日把我帶到這裏,是想要決定怎麽處置我吧,去找劉備來吧,趁早說了,省的我心裏多想。”
劉璋說罷,偏過頭去。
諸葛亮緩緩說道:“主公不會來這兒,今日隻有我和你,我來告訴你你的去處。”
劉璋聞言慢慢轉頭看向諸葛亮,沒想到麵對的就是能決定自己命運的人。
諸葛亮道:“你多年治蜀無功,且僭越稱王,實屬大罪。但我主劉皇叔念你為漢室宗親,網開一麵,饒你一命。將你貶為庶人,遷往荊州居住。”
劉璋聽了微微沉默,突然又問了句:“我聽聞荊州已陷於戰火,你們能守得住荊州嗎?”
劉璋還有一句話沒說,別到時候把他畫到荊州去,荊州再丟了,劉備說了就不算了。
諸葛亮淡定迴了句:“這不勞你操心,等時機一到便會送你去荊州的。”
劉備待也算不薄,沒有讓他再在其他地方居住。在這偌大的刺史府內給他劃了一個小別院居住,等荊州戰事平息之後,再將他遷往荊州。
劉備采納諸葛亮的建議,一麵與城內的張鬆等人暗中聯係,又一麵用劉璋勸降黃權等人。
同時分兵作戰,兩個多月的時間相繼平定蜀郡,廣漢郡,犍為郡,牂牁郡,朱提郡等成都周邊地區。
三月十一,在張鬆等人的積極策應下,又有劉璋的勸降。黃權等人被迫投降劉備,劉備順利拿下成都。
自十月進兵,僅用了六個多月的時間,劉備就幾乎已經拿下了整座益州!
益州十二個郡國,隻有南部的越巂郡,益州郡,建寧郡,興古郡,永昌郡,五郡未曾真正兵威降服。
劉備采納諸葛亮的建議,暫且安撫川北諸郡。川南剩餘五郡也等到大事安定之後,在興兵南下。
成都之內,原本的刺史府衙被改建成了劉璋的蜀王府。
劉備攻入成都之後,王府自然將不複存在。這裏又換了塊牌子,被改迴了益州刺史府。
劉備的治所依舊留在漢中,有長安在手,下一個遷移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是偏居西南的成都。
不過這益州刺史府被劉璋改的恢弘大氣,自然成了劉備在益州中暫時作為辦公的地方。
一輛簡樸而不失秀氣又暗帶一絲灰暗之氣的馬車,緩緩停在刺史府門口。他車上坐的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在雒城之戰中被俘獲的劉璋,時隔三個多月,他再次來到了這。
劉璋下了馬車,看了看掛著刺史府招牌的王府。
劉璋目光流連,這被已然改成王府建製的府邸,掛上了刺史府的招牌。總感覺那麽不倫不類,不像樣子。就像他現在以什麽身份再次進入這裏一樣。
劉璋收迴目光,他清楚今天他來這裏的原因。隻是站在這府門之外,他還是有些不敢邁出那一步。
被俘虜之後他早就見過劉備,也交談過幾次。劉備表現的很豁達,依舊是站在正義的高度來指責他的罪責,講明奪取益州的原因。
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他沒什麽好反駁的。
那時劉備還沒有拿下成都,現在……
劉璋心裏七上八下的,他不敢說劉備會殺他。也不敢想自己究竟會得到怎樣的安置。
先加以優待,然後暗中解決。這種事情古往今來不知多少。
劉璋左右猶豫之下,暗自咬了咬牙,挺了挺底氣。還是邁步向刺史府內走去,他也算當時諸侯之一,隻不過運氣不好,沒有忠心的屬下才敗了。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早死晚死都是死。就算真的要死,那也要死的有氣節一點!
劉璋一路被人牽引著來到側堂之內,他怎麽算是一個人物,要如何處置,也不應該到這偏僻的側堂來。
劉璋一走入側堂,發現來見自己的不是劉備,而是諸葛亮。
劉璋剛剛給自己鼓足了底氣,現在表現出一副高貴而不屈的樣子。挺身立在那裏,不動也不說話。
諸葛亮看了,微微勾唇,他知道劉璋心中在想什麽。
諸葛亮向劉璋微微拱手,畢竟曾經是一方諸侯,也是漢室宗親,稍微給予一些客氣和尊重,也是必要的。
“我主劉皇叔僅用半年的時間,便攻克成都,此時此地,劉公對今日之敗可有何感想?”
劉璋聞言猛然唿出一口濁氣:“唉!今日之敗,不過敗在時運不佳,沒有忠心賢能之臣罷了。”
劉璋看向諸葛亮,道:“我更沒有像劉備一樣有你這樣的臣子,若是有你這一個人在我麾下,今日未必是這副場景。”
劉璋頗為認真的對諸葛亮說道,神情之中好似遺憾,更多不甘。
諸葛亮則說道:“閣下以為有能臣良將,閣下便能守住益州,擊敗劉皇叔嗎?”
劉璋當然答道:“這是自然,我蜀中富饒,兵精糧足,若是有能臣良將,不要說擋住劉備,即使誅滅劉備也未嚐不可。”
“哈哈哈”
諸葛亮聞言卻像是聽到什麽天大的笑話一樣笑了起來。
劉璋麵露疑惑:“你笑什麽?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諸葛亮收住笑意,道:“我主收取西川,乃天意注定,民心所向,非你那淺薄人力可敵也!”
“哼”劉璋極為不忿,橫眼說道:“什麽天意民心隻不過是借口罷了。”
諸葛亮目光一沉,當即對劉璋說道:“你既然不信這天心民意,那我便將這天心民意說給你聽聽。”
諸葛亮微微走了幾步:“你說你蜀中沒有能臣良將,沒有忠臣。可是法正之謀乃天下一流,張任之能來堪列當世上將之列。若無忠臣,那黃權為何在你被俘之後,苦苦守著成都,不肯投降?”
諸葛亮的話如一根根棍子直捅劉璋的腦門,劉璋無言以對,迴想著諸葛亮說的,一時間陷入了呆愣。
“你手下有的是能臣良將,更有十數萬大軍!當初我主劉皇叔剛剛攻取漢中之時,你麾下臣子勸你就此攻取漢中,你不以為意。你麾下之臣屢屢勸你提防外敵,可你仍舊沾沾自喜,不以為意。”
諸葛亮語氣冷冽:“事到如今,你有何臉麵來指責你的臣子?”
“上天賜予你這塊天府之地,麾下能臣良將齊備,你碌碌無為之間,還如此快的丟了川蜀。如此人心向背,怎能不是天意民心所致呢?”
諸葛亮就差沒直接說,上天配給了你這麽好的條件,你都沒能成功,你是真不行了。
要是主公剛剛起兵時有這條件,恐怕就沒有他什麽事兒了。
諸葛亮的一字一句讓劉璋的思緒陷入混亂,看著劉章那凝眉糾結的樣子,諸葛亮兀自揮動著羽扇,不再言語。
一進來就七個不服,八個不憤的,跟誰倆呢。
慣的你!
劉璋思緒一陣糾結過後,又釋放出了他原本擺爛的態度。反正都已經落到這步田地了,說再多又有何用。
劉璋看向諸葛亮:“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反正成都已經是劉備的了。”
“今日把我帶到這裏,是想要決定怎麽處置我吧,去找劉備來吧,趁早說了,省的我心裏多想。”
劉璋說罷,偏過頭去。
諸葛亮緩緩說道:“主公不會來這兒,今日隻有我和你,我來告訴你你的去處。”
劉璋聞言慢慢轉頭看向諸葛亮,沒想到麵對的就是能決定自己命運的人。
諸葛亮道:“你多年治蜀無功,且僭越稱王,實屬大罪。但我主劉皇叔念你為漢室宗親,網開一麵,饒你一命。將你貶為庶人,遷往荊州居住。”
劉璋聽了微微沉默,突然又問了句:“我聽聞荊州已陷於戰火,你們能守得住荊州嗎?”
劉璋還有一句話沒說,別到時候把他畫到荊州去,荊州再丟了,劉備說了就不算了。
諸葛亮淡定迴了句:“這不勞你操心,等時機一到便會送你去荊州的。”
劉備待也算不薄,沒有讓他再在其他地方居住。在這偌大的刺史府內給他劃了一個小別院居住,等荊州戰事平息之後,再將他遷往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