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說是起兵十萬,親自率軍攻打合肥。其實際上他隻在合肥南岸布置了萬餘兵馬,虛張聲勢。
他的主力兵馬都集中在柴桑,由周瑜統帥。
孫權做好了兩手準備,若荊州可以動手,他便全力配合曹操奪取荊州。若攻取荊州的時機不成熟,他便命周瑜率兵順江而下,趁曹操合肥空虛,集中主力攻打合肥!
這樣算下來他兩麵都不會吃虧,拿下荊州,他可就此稱霸江漢。攻下合肥,他可打開進軍中原的道路。
在孫權的如意算盤裏,他已經立足於了一個穩操勝券的地位。
魯肅向孫權稟報道:“稟主公,奉主公之命,孫瑜率兩萬兵馬進駐秣陵,聽候主公差遣。”
孫權為了做足兩手準備,命孫瑜率兩萬兵馬進駐秣陵,準備三萬兵馬用作可能發生的合肥之戰先鋒。
孫權滿意點頭,感歎道:“子敬啊,公瑾此時在柴桑肯定是戰馬齊嘯,刀劍猙獰啊!”
“隔了三年的時間,終於是給了他一雪前恥的機會了。這也是我東吳的機會。”
“孤已經集結了十萬大軍,全部交由公瑾統領。此次趁劉備正焦灼於益州戰事,我軍與曹操配合必可一舉奪下荊州!”
孫權語氣中滿含信心:“劉備失去荊州及趙雲麾下的數萬兵馬必定元氣大傷,到時能否攻下益州尚未可知。其勢力將退迴漢中關中涼州一帶,被壓製於西北。”
“我東吳可獨霸於大江之南!”
聽著孫權的雄心壯誌,魯肅並沒有跟隨著激動興奮。
魯肅眼眸微垂,作為一名具有戰略意識的臣子,他對此戰的前景有兩個方麵的擔憂。
一則,他好不容易親手建立的孫劉聯盟將就此破裂。擊垮劉備之後,他們東吳真的能憑一己之力,抵擋曹操嗎?
二則,此戰不能取得全勝,劉備仍有餘力尚存。或者說即使劉備在荊州蒙受了損失,可他拿下了益州。
損失了荊州劉備依據益州,漢中,關中,涼州之地的力量,會不會在戰後向他們東吳發起複仇之戰?
到時局麵會變得更加複雜,曹劉孫三家不知道誰將是坐收漁翁之利的人!
孫權感覺魯肅沒有預想的反應,便轉頭看向魯肅。“子敬,怎麽,你還有什麽擔憂的嗎?”
魯肅趕忙迴答道:“稟主公,臣並沒有何異議。”
孫權淡淡說道:“當初荊州之戰後,是子敬你率先向孤提出的一條策略。”
“你說曹操雖敗,但仍然虎踞中原,提兵百萬,為天下最強者。劉備新得得荊州又據漢中關中之地,兵鋒勢不可擋。三方掣肘之下,難以與之爭鋒。”
“你給孤的策略是曹強聯劉,劉強聯曹。”
孫權道:“孤深以為然!”
魯肅道:“這句話是臣為主公分析的時局,我東吳地處東南,僅有長江天險可憑。不似曹操在北方占天時,劉備在西南站地利,隻有這條策略才能夠保證東吳強盛不衰。”
“所以”孫權當即說道:“嗯,更要就此機會一舉擊垮劉備,奪取荊州,稱霸江漢。與曹操爭霸天下。”
孫權轉身看向魯肅,聲音沉凝:“孤有一種直覺,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東吳要想再去爭霸天下則難如登天!”
魯肅向孫權拱手說道:“請主公放心,臣一定竭力扶佐主公,成就大業!”
孫權微微點頭,又對魯肅說道:“子敬,一場大戰即將爆發。孤有一件要緊事交給你。”
魯肅當即應下:“但請主公吩咐,臣無不遵從。”
孫權聲音有些低沉:“公瑾用兵孤對他從不相疑,隻是此次奪取荊州,孤恐他應有前仇在心,用兵過猛。最後與劉備形成無可挽迴的形勢。此次出兵,孤命你隨軍而動,在公瑾身邊,適時的提醒一下他。”
孫權對魯肅說道:“曹操極恨趙雲與龐統,最好讓趙雲與龐統死在曹軍手中,要與我東吳扯上關係。戰後即使劉備有怒,也把劉備的怒火引到曹操身上去。”
孫權嘴角微揚:“若能在此戰之後再引發曹操劉備的一場大戰,我東吳大出於天下的機會便到了!”
魯肅默然不語,對於孫權的貪心妄想,他也不好說什麽。
“臣遵命!”
………………
江陵
一黑甲將軍於城樓之上,目光觀望著遠方。正是沒有出現在益州戰場上的霍峻!
“報!”
一名校尉飛快的跑上城樓向霍峻稟報:“將軍,發現東吳兵馬正向我江陵而來,距此不足十五裏!”
“敵軍有多少兵馬,領兵將領又是誰?”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軍情,霍峻卻表現的極為淡定,連頭都沒有迴一下。
校尉道:“迴將軍,東吳兵馬水陸並進,應不下數萬之眾,其軍中懸掛周字大旗,應當是周瑜領兵而至。”
“周瑜?”霍峻聞聽周瑜之名,眼中忽的劃過一絲凝重之色,轉而卻又不屑的笑道。
“周瑜小兒,區區數萬兵馬,有何可懼”
校尉驚詫的抬頭看了霍峻一眼,像是在確認這位新來不久的將軍是不是瘋了?
那可是周瑜啊!還有數萬兵馬啊!
“將軍,周瑜素來有統兵之能,且麾下有數萬大軍,而我城內隻有一萬八千餘人,實力懸殊還是趕快向襄陽趙將軍求援吧!”
霍峻滿臉不屑:“你不是說了嗎,敵軍隻有數萬,而我軍卻足足有一萬八千餘人。一萬八對數萬,優勢在我!”
校尉越聽越糊塗,是他表達的不清楚,還是將軍這耳朵就挑喜歡聽的聽。
霍峻瞟了一眼校尉說道:“當初我在葭萌關僅憑數千兵馬便擋住了張任的五萬大軍,今日之江陵在地利上雖不如葭萌關,但城高池深,防禦穩固。且糧草豐足,足夠支用一年半載,又有一萬八千兵馬。”
“有何可懼?”
霍峻目光望向遠方,他被軍師秘密調來此處,臨行之前軍師早就有言在先。東吳極有可能趁主公攻打益州背刺荊州,派他來此就是為了防禦東吳。
想到臨行之前軍師對他說的話,霍峻嘴角微微上揚,他一定要讓周瑜在江陵城下吃一吃苦頭。
“周瑜水陸並進,其大部兵馬肯定是水軍。東吳水戰強悍,可步戰鬆弛,我軍兵力足可讓周瑜這數萬兵馬折戟成沙,何況還有長沙作為犄角唿應。”
霍峻對校尉道:“無需向趙雲將軍求援,隻需將此地軍情上報趙雲將軍及龐統軍師即可。”
“並附言”霍峻沉聲道。
“有我霍峻在,他周瑜進不了江陵城!”
他的主力兵馬都集中在柴桑,由周瑜統帥。
孫權做好了兩手準備,若荊州可以動手,他便全力配合曹操奪取荊州。若攻取荊州的時機不成熟,他便命周瑜率兵順江而下,趁曹操合肥空虛,集中主力攻打合肥!
這樣算下來他兩麵都不會吃虧,拿下荊州,他可就此稱霸江漢。攻下合肥,他可打開進軍中原的道路。
在孫權的如意算盤裏,他已經立足於了一個穩操勝券的地位。
魯肅向孫權稟報道:“稟主公,奉主公之命,孫瑜率兩萬兵馬進駐秣陵,聽候主公差遣。”
孫權為了做足兩手準備,命孫瑜率兩萬兵馬進駐秣陵,準備三萬兵馬用作可能發生的合肥之戰先鋒。
孫權滿意點頭,感歎道:“子敬啊,公瑾此時在柴桑肯定是戰馬齊嘯,刀劍猙獰啊!”
“隔了三年的時間,終於是給了他一雪前恥的機會了。這也是我東吳的機會。”
“孤已經集結了十萬大軍,全部交由公瑾統領。此次趁劉備正焦灼於益州戰事,我軍與曹操配合必可一舉奪下荊州!”
孫權語氣中滿含信心:“劉備失去荊州及趙雲麾下的數萬兵馬必定元氣大傷,到時能否攻下益州尚未可知。其勢力將退迴漢中關中涼州一帶,被壓製於西北。”
“我東吳可獨霸於大江之南!”
聽著孫權的雄心壯誌,魯肅並沒有跟隨著激動興奮。
魯肅眼眸微垂,作為一名具有戰略意識的臣子,他對此戰的前景有兩個方麵的擔憂。
一則,他好不容易親手建立的孫劉聯盟將就此破裂。擊垮劉備之後,他們東吳真的能憑一己之力,抵擋曹操嗎?
二則,此戰不能取得全勝,劉備仍有餘力尚存。或者說即使劉備在荊州蒙受了損失,可他拿下了益州。
損失了荊州劉備依據益州,漢中,關中,涼州之地的力量,會不會在戰後向他們東吳發起複仇之戰?
到時局麵會變得更加複雜,曹劉孫三家不知道誰將是坐收漁翁之利的人!
孫權感覺魯肅沒有預想的反應,便轉頭看向魯肅。“子敬,怎麽,你還有什麽擔憂的嗎?”
魯肅趕忙迴答道:“稟主公,臣並沒有何異議。”
孫權淡淡說道:“當初荊州之戰後,是子敬你率先向孤提出的一條策略。”
“你說曹操雖敗,但仍然虎踞中原,提兵百萬,為天下最強者。劉備新得得荊州又據漢中關中之地,兵鋒勢不可擋。三方掣肘之下,難以與之爭鋒。”
“你給孤的策略是曹強聯劉,劉強聯曹。”
孫權道:“孤深以為然!”
魯肅道:“這句話是臣為主公分析的時局,我東吳地處東南,僅有長江天險可憑。不似曹操在北方占天時,劉備在西南站地利,隻有這條策略才能夠保證東吳強盛不衰。”
“所以”孫權當即說道:“嗯,更要就此機會一舉擊垮劉備,奪取荊州,稱霸江漢。與曹操爭霸天下。”
孫權轉身看向魯肅,聲音沉凝:“孤有一種直覺,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東吳要想再去爭霸天下則難如登天!”
魯肅向孫權拱手說道:“請主公放心,臣一定竭力扶佐主公,成就大業!”
孫權微微點頭,又對魯肅說道:“子敬,一場大戰即將爆發。孤有一件要緊事交給你。”
魯肅當即應下:“但請主公吩咐,臣無不遵從。”
孫權聲音有些低沉:“公瑾用兵孤對他從不相疑,隻是此次奪取荊州,孤恐他應有前仇在心,用兵過猛。最後與劉備形成無可挽迴的形勢。此次出兵,孤命你隨軍而動,在公瑾身邊,適時的提醒一下他。”
孫權對魯肅說道:“曹操極恨趙雲與龐統,最好讓趙雲與龐統死在曹軍手中,要與我東吳扯上關係。戰後即使劉備有怒,也把劉備的怒火引到曹操身上去。”
孫權嘴角微揚:“若能在此戰之後再引發曹操劉備的一場大戰,我東吳大出於天下的機會便到了!”
魯肅默然不語,對於孫權的貪心妄想,他也不好說什麽。
“臣遵命!”
………………
江陵
一黑甲將軍於城樓之上,目光觀望著遠方。正是沒有出現在益州戰場上的霍峻!
“報!”
一名校尉飛快的跑上城樓向霍峻稟報:“將軍,發現東吳兵馬正向我江陵而來,距此不足十五裏!”
“敵軍有多少兵馬,領兵將領又是誰?”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軍情,霍峻卻表現的極為淡定,連頭都沒有迴一下。
校尉道:“迴將軍,東吳兵馬水陸並進,應不下數萬之眾,其軍中懸掛周字大旗,應當是周瑜領兵而至。”
“周瑜?”霍峻聞聽周瑜之名,眼中忽的劃過一絲凝重之色,轉而卻又不屑的笑道。
“周瑜小兒,區區數萬兵馬,有何可懼”
校尉驚詫的抬頭看了霍峻一眼,像是在確認這位新來不久的將軍是不是瘋了?
那可是周瑜啊!還有數萬兵馬啊!
“將軍,周瑜素來有統兵之能,且麾下有數萬大軍,而我城內隻有一萬八千餘人,實力懸殊還是趕快向襄陽趙將軍求援吧!”
霍峻滿臉不屑:“你不是說了嗎,敵軍隻有數萬,而我軍卻足足有一萬八千餘人。一萬八對數萬,優勢在我!”
校尉越聽越糊塗,是他表達的不清楚,還是將軍這耳朵就挑喜歡聽的聽。
霍峻瞟了一眼校尉說道:“當初我在葭萌關僅憑數千兵馬便擋住了張任的五萬大軍,今日之江陵在地利上雖不如葭萌關,但城高池深,防禦穩固。且糧草豐足,足夠支用一年半載,又有一萬八千兵馬。”
“有何可懼?”
霍峻目光望向遠方,他被軍師秘密調來此處,臨行之前軍師早就有言在先。東吳極有可能趁主公攻打益州背刺荊州,派他來此就是為了防禦東吳。
想到臨行之前軍師對他說的話,霍峻嘴角微微上揚,他一定要讓周瑜在江陵城下吃一吃苦頭。
“周瑜水陸並進,其大部兵馬肯定是水軍。東吳水戰強悍,可步戰鬆弛,我軍兵力足可讓周瑜這數萬兵馬折戟成沙,何況還有長沙作為犄角唿應。”
霍峻對校尉道:“無需向趙雲將軍求援,隻需將此地軍情上報趙雲將軍及龐統軍師即可。”
“並附言”霍峻沉聲道。
“有我霍峻在,他周瑜進不了江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