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內,趙雲正等待著龐統到來。
不久前孫權命步騭領兵進軍交州,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要和龐統商議。
龐統倒是不會像當初在曹營一樣日日痛飲大醉,畢竟那時候他可以胡言亂語,而現在他是有重任在身的。
隻是他也不想日日困在公堂,幸運的是,他這個搭檔並不是不通文墨的粗魯之人。
趙雲統兵練武,還負責著很大一部分的荊州事務,這就讓龐統有時間有閑心去四下遊覽。
按諸葛亮的話來說,龐統這就是在欺負老實人。
趙雲轉身見龐統走來,趕忙迎了上去。“軍師,孫權命步騭為交州刺史,領兵收取交州。交趾太守士燮,已然要投降孫權。蒼梧太守吳巨急忙遣人送來書信,信中言明願意率蒼梧上下歸降主公。”
趙雲開門見山的向龐統講述了事情的原委。
“依軍師看,此事該如何?”
龐統聞言神情立即顯出思索之色,一來就讓他進入工作,大腦還真有點適應不上來。
龐統疑惑問道:“交州地處偏僻,主公從未到過交州,這吳巨為何會想到投降於主公,而不直接投降於孫權呢?”
趙雲這才說道:“軍師有所不知,這吳巨與主公乃是好友。我想對他來說,與投靠孫權相比,投靠主公才是更好的選擇。”
趙雲看著龐統,“請軍師來是想詢問一下軍師的意見,我們該不該接受吳巨投降,並且出兵幫他守住蒼梧?”
趙雲現在是坐鎮一方的大將,他需要考慮的不僅是拿下一塊土地及人口,而是要深切考慮到在這背後所帶來的影響。
龐統在聽到趙雲說吳巨與劉備是好友後,心中一切的疑團都已經解開了,豁然說道:“吳巨主公既然是好友,他來投降有八分可信,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龐統進而說道:“孫權想到拿下交州,實則是有意窺探荊州。他拿下交州,我們為何不能在交州安進一顆釘子呢?”
龐統笑道:“不必在意什麽,吳巨是主動來降,孫權能以什麽借口來指責我們?”
趙雲聽了龐統的話豁然開朗:“好,那我便一邊接受吳巨的投降,一邊快馬向主公稟報,再讓陳式領兵五千進駐蒼梧,以免東吳順手牽羊。”
對於趙雲前麵的安排,龐統沒有意見,隻是在派兵的問題,龐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吳巨投降主公,此時需要的不是兵馬駐紮,而是一個名義。吳巨是主公的部下,孫權便沒有理由進攻吳巨。至於兵馬”
龐統隨意道:“我軍上下五萬人要防守荊州,即使加上新軍也很難放開手腳。蒼梧郡中有郡兵,派陳式兩千兵馬進駐即可。”
“嗯”趙雲點頭,“就依軍師所言!”
孫權現在派步騭進入交州,沒有想一舉拿下交州,而是先起到一個威懾作用,然後逐步收複交州地區。
步騭剛剛進入南海郡,兵鋒剛剛威懾到蒼梧及合浦郡。步騭原本想在蒼梧郡上下功夫,殺雞儆猴。
吳巨突然投入劉備麾下,讓步騭及孫權都大出所料。
這樣一來不僅打亂了步騭交州的進程,更直接影響了孫權對於交州的看法。
吳巨投降劉備,這在孫權眼中是一個信號。
吳巨投降劉備後,劉備直接就在交州中有了一個據點,劉備隻要有意,便可隨時與他爭奪交州。
這一點讓孫權深深感到忌憚。
在荊州上他已經吃了劉備的虧,交州,他再不能讓劉備搶奪先機!
孫權考慮之後,決定改變收取交州的方式和時間!
原本想置身事外的周瑜,突然接到了孫權自吳縣發來的急報。命他率兵三萬南下進攻交州,統領前線一切軍務。
孫權特地囑咐周瑜,必不能讓劉備進一步蠶食交州!
………………
漢中
“我與吳巨交情頗深,此番他主動來想,確實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劉備已經接到了趙雲快馬來的軍報。
諸葛亮依據前世的記憶,對交州及吳巨有著一些印象。
但吳巨主動投降於主公,這是前世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諸葛亮心下一想,也許是因為前世主公沒有達到現在的高度。
諸葛亮微笑說道:“主公,這吳巨不愧是您的好友。”
劉備轉身,不解的看向諸葛亮。“孔明,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諸葛亮一笑,“主公,這吳巨不僅送了主公一個郡,還為主公帶來了荊州至少一年的安然無恙。”
劉備眼眸微凝,“此話怎講?”
諸葛亮向劉備解釋道:“蒼梧郡歸入主公麾下,孫權聽聞這個消息,必定擔心主公與他爭奪交州。他必會加緊對交州的攻勢,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加緊攻下交州。”
諸葛亮微微搖著羽扇,“如此一來,孫權便無暇顧及荊州,在拿下交州之後,他又要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
“一年時間是亮少算了,或許兩年之內荊州都不會有來自江東的威脅。”
諸葛亮神態自若:“如此荊州便有很長一段發展的空間,主公也就能騰開手腳。”
“哈哈哈”劉備現在才終於理解諸葛亮的第一句話,笑著指了指諸葛亮。
劉備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能虧待了我這位好友。著即送信給子龍,讓吳巨繼續擔任蒼梧太守,加授偏將軍。”
劉備又對諸葛亮說道:“孔明剛才所言,要我趁此時間騰出手腳,是否意有所指?”
諸葛亮與劉備目光對視,不約而同:“益州!”
諸葛亮與劉備緩緩走至一幅豎圖麵前,諸葛亮羽扇一指地圖。“主公現在占據漢中又兼有荊州,已經封堵了益州的出路。天下間除了主公無人再能取益州,隻要主公出兵益州必是主公囊中之物!”
這諸葛亮的描繪,劉備也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慮。“孔明,我與劉璋乃同宗。且有盟約在先,若要取益州恐怕名不正言不順,難以安定人心!”
劉備神情的凝重,諸葛亮倒是依舊淡定自若。“主公不必憂慮,亮早有準備。”
諸葛亮說著,轉身從一旁的架子上取下來一副竹簡,這是他早早為劉備起草好的一份出兵益州的檄文。
諸葛亮淡定道:“亮已為主公準備了兩大出兵理由。其一,劉璋雖為漢室宗親,可在曹操稱王之時不思反對,反而悍然稱王,實為叛逆,主公出兵乃為天子平定叛亂。其二,劉璋與主公的盟約是與劉表三人之間定下的。在曹操打荊州之時,劉璋不派一兵一卒援助,早已背棄盟約。主公出兵是征討不義!”
諸葛亮道:“這兩條中的任何一條,仁,義,禮,法,情,麵麵俱在,主公出兵益州,上合天理,下順民心!”
劉備看完諸葛亮的檄文,長舒一口氣。“我劉備何德何能,今生能得孔明你相助啊!”
“哈哈哈哈”
不久前孫權命步騭領兵進軍交州,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要和龐統商議。
龐統倒是不會像當初在曹營一樣日日痛飲大醉,畢竟那時候他可以胡言亂語,而現在他是有重任在身的。
隻是他也不想日日困在公堂,幸運的是,他這個搭檔並不是不通文墨的粗魯之人。
趙雲統兵練武,還負責著很大一部分的荊州事務,這就讓龐統有時間有閑心去四下遊覽。
按諸葛亮的話來說,龐統這就是在欺負老實人。
趙雲轉身見龐統走來,趕忙迎了上去。“軍師,孫權命步騭為交州刺史,領兵收取交州。交趾太守士燮,已然要投降孫權。蒼梧太守吳巨急忙遣人送來書信,信中言明願意率蒼梧上下歸降主公。”
趙雲開門見山的向龐統講述了事情的原委。
“依軍師看,此事該如何?”
龐統聞言神情立即顯出思索之色,一來就讓他進入工作,大腦還真有點適應不上來。
龐統疑惑問道:“交州地處偏僻,主公從未到過交州,這吳巨為何會想到投降於主公,而不直接投降於孫權呢?”
趙雲這才說道:“軍師有所不知,這吳巨與主公乃是好友。我想對他來說,與投靠孫權相比,投靠主公才是更好的選擇。”
趙雲看著龐統,“請軍師來是想詢問一下軍師的意見,我們該不該接受吳巨投降,並且出兵幫他守住蒼梧?”
趙雲現在是坐鎮一方的大將,他需要考慮的不僅是拿下一塊土地及人口,而是要深切考慮到在這背後所帶來的影響。
龐統在聽到趙雲說吳巨與劉備是好友後,心中一切的疑團都已經解開了,豁然說道:“吳巨主公既然是好友,他來投降有八分可信,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龐統進而說道:“孫權想到拿下交州,實則是有意窺探荊州。他拿下交州,我們為何不能在交州安進一顆釘子呢?”
龐統笑道:“不必在意什麽,吳巨是主動來降,孫權能以什麽借口來指責我們?”
趙雲聽了龐統的話豁然開朗:“好,那我便一邊接受吳巨的投降,一邊快馬向主公稟報,再讓陳式領兵五千進駐蒼梧,以免東吳順手牽羊。”
對於趙雲前麵的安排,龐統沒有意見,隻是在派兵的問題,龐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吳巨投降主公,此時需要的不是兵馬駐紮,而是一個名義。吳巨是主公的部下,孫權便沒有理由進攻吳巨。至於兵馬”
龐統隨意道:“我軍上下五萬人要防守荊州,即使加上新軍也很難放開手腳。蒼梧郡中有郡兵,派陳式兩千兵馬進駐即可。”
“嗯”趙雲點頭,“就依軍師所言!”
孫權現在派步騭進入交州,沒有想一舉拿下交州,而是先起到一個威懾作用,然後逐步收複交州地區。
步騭剛剛進入南海郡,兵鋒剛剛威懾到蒼梧及合浦郡。步騭原本想在蒼梧郡上下功夫,殺雞儆猴。
吳巨突然投入劉備麾下,讓步騭及孫權都大出所料。
這樣一來不僅打亂了步騭交州的進程,更直接影響了孫權對於交州的看法。
吳巨投降劉備,這在孫權眼中是一個信號。
吳巨投降劉備後,劉備直接就在交州中有了一個據點,劉備隻要有意,便可隨時與他爭奪交州。
這一點讓孫權深深感到忌憚。
在荊州上他已經吃了劉備的虧,交州,他再不能讓劉備搶奪先機!
孫權考慮之後,決定改變收取交州的方式和時間!
原本想置身事外的周瑜,突然接到了孫權自吳縣發來的急報。命他率兵三萬南下進攻交州,統領前線一切軍務。
孫權特地囑咐周瑜,必不能讓劉備進一步蠶食交州!
………………
漢中
“我與吳巨交情頗深,此番他主動來想,確實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劉備已經接到了趙雲快馬來的軍報。
諸葛亮依據前世的記憶,對交州及吳巨有著一些印象。
但吳巨主動投降於主公,這是前世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諸葛亮心下一想,也許是因為前世主公沒有達到現在的高度。
諸葛亮微笑說道:“主公,這吳巨不愧是您的好友。”
劉備轉身,不解的看向諸葛亮。“孔明,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諸葛亮一笑,“主公,這吳巨不僅送了主公一個郡,還為主公帶來了荊州至少一年的安然無恙。”
劉備眼眸微凝,“此話怎講?”
諸葛亮向劉備解釋道:“蒼梧郡歸入主公麾下,孫權聽聞這個消息,必定擔心主公與他爭奪交州。他必會加緊對交州的攻勢,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加緊攻下交州。”
諸葛亮微微搖著羽扇,“如此一來,孫權便無暇顧及荊州,在拿下交州之後,他又要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
“一年時間是亮少算了,或許兩年之內荊州都不會有來自江東的威脅。”
諸葛亮神態自若:“如此荊州便有很長一段發展的空間,主公也就能騰開手腳。”
“哈哈哈”劉備現在才終於理解諸葛亮的第一句話,笑著指了指諸葛亮。
劉備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不能虧待了我這位好友。著即送信給子龍,讓吳巨繼續擔任蒼梧太守,加授偏將軍。”
劉備又對諸葛亮說道:“孔明剛才所言,要我趁此時間騰出手腳,是否意有所指?”
諸葛亮與劉備目光對視,不約而同:“益州!”
諸葛亮與劉備緩緩走至一幅豎圖麵前,諸葛亮羽扇一指地圖。“主公現在占據漢中又兼有荊州,已經封堵了益州的出路。天下間除了主公無人再能取益州,隻要主公出兵益州必是主公囊中之物!”
這諸葛亮的描繪,劉備也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慮。“孔明,我與劉璋乃同宗。且有盟約在先,若要取益州恐怕名不正言不順,難以安定人心!”
劉備神情的凝重,諸葛亮倒是依舊淡定自若。“主公不必憂慮,亮早有準備。”
諸葛亮說著,轉身從一旁的架子上取下來一副竹簡,這是他早早為劉備起草好的一份出兵益州的檄文。
諸葛亮淡定道:“亮已為主公準備了兩大出兵理由。其一,劉璋雖為漢室宗親,可在曹操稱王之時不思反對,反而悍然稱王,實為叛逆,主公出兵乃為天子平定叛亂。其二,劉璋與主公的盟約是與劉表三人之間定下的。在曹操打荊州之時,劉璋不派一兵一卒援助,早已背棄盟約。主公出兵是征討不義!”
諸葛亮道:“這兩條中的任何一條,仁,義,禮,法,情,麵麵俱在,主公出兵益州,上合天理,下順民心!”
劉備看完諸葛亮的檄文,長舒一口氣。“我劉備何德何能,今生能得孔明你相助啊!”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