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聽完龐統的話,當即高興的拍案而起。目光熾熱的看著龐統,激動之下說出了剛才的這一番話。
信口開河引著曹操上當,龐統不覺的心虛,在曹操的炙熱的目光下,龐統此時到感覺自己頭皮發麻。
他是道號鳳雛,可他對道家那些鬼神之術可是毛線不懂。他可沒有閑心像諸葛亮一樣去研究這些東西。道號而已,掛個名不就行了。
至於他對曹操的保證,那更是嘴上功夫了。
龐統:我向你保證我就一定待在這裏,讓你殺嗎?等你反應過來,我早就溜之大吉了!
龐統內心腹誹完,又拱手對曹操說道:“稟魏王,在下已經算定,四月十三至十四,兩天之內無風無浪,大軍在長江之上可暢行無阻,正是魏王可用之機!”
龐統為什麽敢這麽肯定?因為在昨天夜裏這是劉安親口告訴他的日子。
龐統心中暗想,劉安與他也算相識日久了。以劉安偏向漢室的行事風格,應該不會坑他的。
曹操聞言低頭算了算龐統說的這兩個日子,屈指算來距這個兩個日子隻有兩個月的時間了。
曹操原本就急於起兵進攻江東,此時經過龐統的一番遊說下來,他更覺得千載難逢的時機已經在向自己招手,時不我待。兩個月的時間,他必須做好全軍進取江東的準備。
曹操眸光凝固!
曹操又向龐統問道:“士元先生,既然要登壇做法,對登壇之處可有所要求?”
龐統輕笑:“魏王不必焦慮,對於做法法壇並沒有什麽特殊要求。隻因魏王所需退讓的是東南風,所以需在風向迎麵設壇,才好奏效。”
“等魏王率大軍向江東進攻之時,家便在烏林之北為魏王設壇做法,為大軍保駕護航。”
“好”曹操撫須而笑,“就依先生,稍後我便命人在烏林為先生修建法壇。”
找到了解決水軍困境的辦法,曹操完全堅定了要盡快進攻江東的決心。
四月十三,四月十四,這兩日與周瑜決戰,不出十日他就要直搗孫權老巢,生擒孫權平定江東。盡收東南疆土,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東西以後都是他的!
“於禁,毛玠!”
曹操一聲令下,兩人應聲出列。
一個問題的解決,所有問題也都迎刃而解,有了讓水軍在水麵上穩定作戰的辦法,這水軍統帥的人選也就不那麽苛刻了。
曹操看著於禁和毛玠,這兩個人曾經統領過青徐水軍。青徐之地的水軍雖然無法和長江之上的水軍相比,但兩人畢竟有統領水軍的經驗。有總比沒有好,這兩個人已經是他現在軍中最好的水軍統領的人選了。
曹操沉聲道:“孤現在任命你二人為水軍正副都督,馬上下去將所有戰船與鐵索相連,以此方法加快訓練水軍,讓軍士適應在水上作戰。兩個月的時間,兩個月後,孤要親自統帥大軍踏平江東!”
於禁和毛玠當即領命:“喏!”
程昱和幾名文臣雖然對曹操采用鐵索連環,並且極速進攻江東的決定存有異議。在曹操堅決的態度下,他們也無法再改變什麽。
反觀龐統為曹操提出了滿意的方案,然後是在曹操滿懷愛“意”的目光注視下離開大帳的。
大事已經商議完,曹操驅散了眾人,卻獨獨留下了蔣幹!
蔣幹曾與周瑜有著故舊之情,所以當初曹操才派他過江,去周瑜那裏查探虛實。蔣幹確實是一個人頭豬腦,自作聰明的東西。把周瑜願意給他看的東西看了個明白,周瑜不想給他看的,他是一樣也沒有看清。
他帶迴來的那封蔡瑁張允私通周瑜的書信是周瑜親自安排給他的,原本是莫須有的事情,可在龐統的運作下讓他成為了事實。因此曹操對蔣幹也更多了幾分信任和器重。
蔣幹除了給曹操帶來蔡瑁張允私通周瑜的消息外,還給曹操帶來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情報。
周瑜並非江東元老宿將,在孫權的重用下才登上了大都督之位。以其資曆,年紀,在江東一眾老將之中並不服人。
在周瑜的治軍之下,一眾江東的元老宿將對其十分不滿。其中以黃蓋事件最為突出。
黃蓋不服周瑜管理,遭到了周瑜嚴厲的懲處。以黃蓋年老之體,被周瑜打了個半死。江東軍中對此怨聲載道,黃蓋心生怨恨之下,萌生了反叛江東的想法。
而蔣幹恰此為曹操帶來了黃蓋的投誠書信。
曹操滿臉狐疑:“黃蓋之事確實為真?”
蔣幹洋溢著笑臉,立馬保證道:“請魏王放心,黃蓋被周瑜以軍法處置是在下親眼所見,絕無差錯。幾十軍棍下去黃蓋丟了半條性命,對周瑜的怨恨非虛,向魏王投誠絕對是真的。黃蓋已再次向我來信,願意聽從魏王號令。”
曹操聽聞此言,臉上的狐疑之色才漸漸退去。這件事情蔣幹早已向他稟報過,他雖然驚喜,但也懷有著疑慮。現在再次經過證實,他才能完全相信。
他能同意龐統鐵索連船的計劃,其中也有著這一層的原因。有黃蓋作為內應,再加上龐統的計劃,就算龐統言過其實,他也相信憑借他幾十萬大軍,全軍壓上也能打的周瑜毫無還手之力。
隻要能把全軍運過去,他就有絕對的把握!
曹操微微偏頭,“立即在給黃蓋寫信,讓他做好準備,將周瑜的行軍布置還有兵力等各種情況通報來。四月十三黎明,孤會親率所有大軍傾巢出動,讓他率本部人馬接應。”
蔣幹頷首躬身跟在曹操身後,一聽曹操之言立馬應下:“請魏王放心,在下必定傾盡全力。”
曹操滿意點頭,隨手便給蔣幹畫下了一個大餅:“此戰勝利之後,以你之功勞,孤不但許你高官厚祿,更許你封爵蔭子!”
蔣幹聞言笑的臉都快爛了:“謝魏王!”
曹操一臉的輕鬆閑適,對待蔣幹這種人是最容易的。
能用錢辦到的事都是最容易的!
…………
“大人,外麵有一人前來拜訪,他讓小的前來稟報大人,他說大人如果不請他進來,他就要讓大人去見他!”
信口開河引著曹操上當,龐統不覺的心虛,在曹操的炙熱的目光下,龐統此時到感覺自己頭皮發麻。
他是道號鳳雛,可他對道家那些鬼神之術可是毛線不懂。他可沒有閑心像諸葛亮一樣去研究這些東西。道號而已,掛個名不就行了。
至於他對曹操的保證,那更是嘴上功夫了。
龐統:我向你保證我就一定待在這裏,讓你殺嗎?等你反應過來,我早就溜之大吉了!
龐統內心腹誹完,又拱手對曹操說道:“稟魏王,在下已經算定,四月十三至十四,兩天之內無風無浪,大軍在長江之上可暢行無阻,正是魏王可用之機!”
龐統為什麽敢這麽肯定?因為在昨天夜裏這是劉安親口告訴他的日子。
龐統心中暗想,劉安與他也算相識日久了。以劉安偏向漢室的行事風格,應該不會坑他的。
曹操聞言低頭算了算龐統說的這兩個日子,屈指算來距這個兩個日子隻有兩個月的時間了。
曹操原本就急於起兵進攻江東,此時經過龐統的一番遊說下來,他更覺得千載難逢的時機已經在向自己招手,時不我待。兩個月的時間,他必須做好全軍進取江東的準備。
曹操眸光凝固!
曹操又向龐統問道:“士元先生,既然要登壇做法,對登壇之處可有所要求?”
龐統輕笑:“魏王不必焦慮,對於做法法壇並沒有什麽特殊要求。隻因魏王所需退讓的是東南風,所以需在風向迎麵設壇,才好奏效。”
“等魏王率大軍向江東進攻之時,家便在烏林之北為魏王設壇做法,為大軍保駕護航。”
“好”曹操撫須而笑,“就依先生,稍後我便命人在烏林為先生修建法壇。”
找到了解決水軍困境的辦法,曹操完全堅定了要盡快進攻江東的決心。
四月十三,四月十四,這兩日與周瑜決戰,不出十日他就要直搗孫權老巢,生擒孫權平定江東。盡收東南疆土,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東西以後都是他的!
“於禁,毛玠!”
曹操一聲令下,兩人應聲出列。
一個問題的解決,所有問題也都迎刃而解,有了讓水軍在水麵上穩定作戰的辦法,這水軍統帥的人選也就不那麽苛刻了。
曹操看著於禁和毛玠,這兩個人曾經統領過青徐水軍。青徐之地的水軍雖然無法和長江之上的水軍相比,但兩人畢竟有統領水軍的經驗。有總比沒有好,這兩個人已經是他現在軍中最好的水軍統領的人選了。
曹操沉聲道:“孤現在任命你二人為水軍正副都督,馬上下去將所有戰船與鐵索相連,以此方法加快訓練水軍,讓軍士適應在水上作戰。兩個月的時間,兩個月後,孤要親自統帥大軍踏平江東!”
於禁和毛玠當即領命:“喏!”
程昱和幾名文臣雖然對曹操采用鐵索連環,並且極速進攻江東的決定存有異議。在曹操堅決的態度下,他們也無法再改變什麽。
反觀龐統為曹操提出了滿意的方案,然後是在曹操滿懷愛“意”的目光注視下離開大帳的。
大事已經商議完,曹操驅散了眾人,卻獨獨留下了蔣幹!
蔣幹曾與周瑜有著故舊之情,所以當初曹操才派他過江,去周瑜那裏查探虛實。蔣幹確實是一個人頭豬腦,自作聰明的東西。把周瑜願意給他看的東西看了個明白,周瑜不想給他看的,他是一樣也沒有看清。
他帶迴來的那封蔡瑁張允私通周瑜的書信是周瑜親自安排給他的,原本是莫須有的事情,可在龐統的運作下讓他成為了事實。因此曹操對蔣幹也更多了幾分信任和器重。
蔣幹除了給曹操帶來蔡瑁張允私通周瑜的消息外,還給曹操帶來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情報。
周瑜並非江東元老宿將,在孫權的重用下才登上了大都督之位。以其資曆,年紀,在江東一眾老將之中並不服人。
在周瑜的治軍之下,一眾江東的元老宿將對其十分不滿。其中以黃蓋事件最為突出。
黃蓋不服周瑜管理,遭到了周瑜嚴厲的懲處。以黃蓋年老之體,被周瑜打了個半死。江東軍中對此怨聲載道,黃蓋心生怨恨之下,萌生了反叛江東的想法。
而蔣幹恰此為曹操帶來了黃蓋的投誠書信。
曹操滿臉狐疑:“黃蓋之事確實為真?”
蔣幹洋溢著笑臉,立馬保證道:“請魏王放心,黃蓋被周瑜以軍法處置是在下親眼所見,絕無差錯。幾十軍棍下去黃蓋丟了半條性命,對周瑜的怨恨非虛,向魏王投誠絕對是真的。黃蓋已再次向我來信,願意聽從魏王號令。”
曹操聽聞此言,臉上的狐疑之色才漸漸退去。這件事情蔣幹早已向他稟報過,他雖然驚喜,但也懷有著疑慮。現在再次經過證實,他才能完全相信。
他能同意龐統鐵索連船的計劃,其中也有著這一層的原因。有黃蓋作為內應,再加上龐統的計劃,就算龐統言過其實,他也相信憑借他幾十萬大軍,全軍壓上也能打的周瑜毫無還手之力。
隻要能把全軍運過去,他就有絕對的把握!
曹操微微偏頭,“立即在給黃蓋寫信,讓他做好準備,將周瑜的行軍布置還有兵力等各種情況通報來。四月十三黎明,孤會親率所有大軍傾巢出動,讓他率本部人馬接應。”
蔣幹頷首躬身跟在曹操身後,一聽曹操之言立馬應下:“請魏王放心,在下必定傾盡全力。”
曹操滿意點頭,隨手便給蔣幹畫下了一個大餅:“此戰勝利之後,以你之功勞,孤不但許你高官厚祿,更許你封爵蔭子!”
蔣幹聞言笑的臉都快爛了:“謝魏王!”
曹操一臉的輕鬆閑適,對待蔣幹這種人是最容易的。
能用錢辦到的事都是最容易的!
…………
“大人,外麵有一人前來拜訪,他讓小的前來稟報大人,他說大人如果不請他進來,他就要讓大人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