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嶽父,求求你做個人吧!
大唐:我擺爛後,武則天慌了! 作者:西門煮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奏對結束,沈燁連忙吩咐詩詩上菜。
“皇後,聽太平說你最近胃口不好,沒有食欲,特意為了你做了一道小吃!”沈燁一揮手,詩詩開始上菜。
“這叫冰糖葫蘆,把山楂去核,把白糖熬化,酸甜可口,十分開胃。”
武後眼中一亮。
這冰糖葫蘆都是挑選大小合適的完整山楂,去掉核,那冰糖的花型也十分精美。
對討好丈母娘,沈燁不遺餘力。
武後年近半百,胃口不如年輕人,還要保持身材,在吃的方麵十分克製。
不但沒有胃口,還有輕微的厭食。
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思咬了一顆山楂,酸甜可口,尤其是那脆脆的冰糖,唇間有一種獨特的味道。
李治看著武後的烈焰紅唇,突然來了一種衝突,兄弟有多久沒有感受過被包裹的感覺?
有哪個男人能夠抵擋舌尖上美食的誘惑?
武後吃了幾顆冰糖葫蘆,果然食欲大增。
接著一盤盤公主府的特色菜端了上來,李治舉杯道:“飲勝!”
他在這裏能夠感受到家的味道,沈燁更多的是把自己當成家人,而不是孤家寡人。
【沈燁:求求你做個人吧?我跟你說話小心謹慎,尤其是你那婆娘,什麽脾氣你不知道?】
酒飽飯足,李治叮囑道:“文宣,從明天開始你一定要低調,除了學堂和家,哪裏都不要去,更加不要理會外麵的紛爭。
景教的事,明日朕會安排狄仁傑處理。
弘化公主,明日柳元貞會接手。”
這就是老丈人:女婿,和皇上:臣子的區別,李治會用沈燁做事,但會保護好沈燁。
“臣遵旨!”沈燁恭敬道。
“父皇、母後,不管發生什麽變化,都不許沈燁上戰場,兒臣要成親了,兒臣寧可沈燁平平安安!”太平摟住武後的胳膊。
“母後答應你還不行嗎?”武後心裏很清楚,沈燁注定要走文臣的路線,他可以和軍方那幫紈絝稱兄道弟,但沈燁不能手握兵權。
這是底線。
“母後最好了!”太平扶著武後朝屋外走去,武後特意觀察太平的腳步,嗯,看著很像處子。
那就好。
趕緊成親,當初自己怎麽就答應讓沈燁到公主府擔任長史?
萬一出了醜事皇家顏麵何在?
……
翌日,一道聖旨震驚了整個長安城,沈燁被封宗正寺少卿,負責處理皇室宗親事務。
前天剛剛打了千金公主一頓,今天就封宗正寺少卿?
豈不是說以後可以理直氣壯、合情合理抽千金公主?
李治釋放出來的信號讓所有人陷入了沉思。
李義府已經徹底斷了和沈燁為敵的念頭,他叮囑李湛,“你一定要把沈燁和你大哥,和我的恩怨放下。
和沈燁做朋友,隻有這樣,李家才不會倒。”
他近來發現李治對自己逐漸不滿,原本李義府可以不在乎,畢竟自己是武後的人。
可武後偏愛沈燁讓李義府的危機感越來越強,他已經開始尋求後路了。
畢竟大唐的宰相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是,父親!”李湛覺得很難,但隻要在算經學堂就有機會。
……
門窗緊閉,盧斌寒一個人坐在屋內,蠟燭已經燃盡。
他一晚上沒有動。
昨日出動五千羽林軍,明月奴生死不知,再加上剛剛收到消息李治冊封身為宗正寺少卿。
種種消息,盧斌寒看出沈燁在李治心中的地位。
總覺得哪裏出錯了,沈燁表現出來的才能值得嗎?算經、醫術都是一些拿不上台麵的事情。
就算加上複合弓,封侯也足以了。
沈燁到底還有什麽隱秘?
李京航被沈燁一陣敲打,古望堂會不會發生變故?看來所有計劃都要改變。
盧斌寒果斷做出抉擇,古望堂立刻退出,不再摻和出兵的事。
究竟要不要利用沈燁和景教的矛盾?
盧斌寒猶豫片刻,決定選擇觀望,我不是怕,是戰術性退讓。
……
景教總壇。
來自大食的使者巴爾克一晚上沒有睡好,他喜歡大唐,喜歡大唐的繁華和大唐的姑娘。
每次來,妙擒鶴都會盛情款待,讓他流連忘返。
但這次妙擒鶴還在大理寺大牢,其餘三位長老都在四處奔波,想方設法救出妙擒鶴。
給巴爾克安排了食宿之後就把他丟在總壇。
這讓巴爾克十分憤怒,不但對景教三位長老不滿意,還對李治不滿意。
你動我景教分會教主,請示我們了嗎?
你忘了當年景教是怎麽幫你打通西域商路嗎?
太過分了!
巴爾克派人到禮部遞奏折,要求麵見李治,他要抗議,除非李治要和大食決裂。
……
結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治在禦書房大發雷霆,從小以性格好出名的乖寶寶差點把禦書房的門拆了。
直接把三省六部官員全部喊到禦書房,袞袞諸公看到被李治砸爛的門目瞪口呆,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啪!”
李治甩了一封信在桌上,“王濤,拿給李相!”
李義府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一臉茫然接過信,結果越看臉上表情越驚訝。
西域諸國對吐蕃攻打吐穀渾一事態度不明,想趁大唐出兵吐穀渾攻打玉門關。
“這是昨日百騎司從大食國的商隊裏搜查出來的密信!”李治陰沉著臉,“竟然敢對大唐有不臣之心,你們告訴朕,朕要怎麽做?”
那臉上赫然寫著幾個字:不忍!就是剛!
李積從李義府手裏接過信,他知道這是假的,但還要配合演戲。
“陛下,西域那些彈丸小國不足為據,現在最重要的是吐穀渾的安定,吐蕃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李積勸道。
“嗬嗬!”李治臉色陰沉:“英公,朕忍?區區彈丸之地朕還要忍?吐蕃有多少兵馬?五萬、十萬?
我大唐兒郎英勇善戰,分兵三萬,出玉門關,給朕一路打過去。”
“陛下,還要證實啊!”李義府慌了,他不是沒有猜到這信可能是假的。
但不論真假都要勸。
“證實什麽?證實需要多久?”李治雙手按在桌子上緩緩站起來,“朕不忍,朕也不需要證實。
李義府、英公,立刻籌備兵馬,讓西域蠻夷見識一下我大唐兒郎的實力!”
“皇後,聽太平說你最近胃口不好,沒有食欲,特意為了你做了一道小吃!”沈燁一揮手,詩詩開始上菜。
“這叫冰糖葫蘆,把山楂去核,把白糖熬化,酸甜可口,十分開胃。”
武後眼中一亮。
這冰糖葫蘆都是挑選大小合適的完整山楂,去掉核,那冰糖的花型也十分精美。
對討好丈母娘,沈燁不遺餘力。
武後年近半百,胃口不如年輕人,還要保持身材,在吃的方麵十分克製。
不但沒有胃口,還有輕微的厭食。
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思咬了一顆山楂,酸甜可口,尤其是那脆脆的冰糖,唇間有一種獨特的味道。
李治看著武後的烈焰紅唇,突然來了一種衝突,兄弟有多久沒有感受過被包裹的感覺?
有哪個男人能夠抵擋舌尖上美食的誘惑?
武後吃了幾顆冰糖葫蘆,果然食欲大增。
接著一盤盤公主府的特色菜端了上來,李治舉杯道:“飲勝!”
他在這裏能夠感受到家的味道,沈燁更多的是把自己當成家人,而不是孤家寡人。
【沈燁:求求你做個人吧?我跟你說話小心謹慎,尤其是你那婆娘,什麽脾氣你不知道?】
酒飽飯足,李治叮囑道:“文宣,從明天開始你一定要低調,除了學堂和家,哪裏都不要去,更加不要理會外麵的紛爭。
景教的事,明日朕會安排狄仁傑處理。
弘化公主,明日柳元貞會接手。”
這就是老丈人:女婿,和皇上:臣子的區別,李治會用沈燁做事,但會保護好沈燁。
“臣遵旨!”沈燁恭敬道。
“父皇、母後,不管發生什麽變化,都不許沈燁上戰場,兒臣要成親了,兒臣寧可沈燁平平安安!”太平摟住武後的胳膊。
“母後答應你還不行嗎?”武後心裏很清楚,沈燁注定要走文臣的路線,他可以和軍方那幫紈絝稱兄道弟,但沈燁不能手握兵權。
這是底線。
“母後最好了!”太平扶著武後朝屋外走去,武後特意觀察太平的腳步,嗯,看著很像處子。
那就好。
趕緊成親,當初自己怎麽就答應讓沈燁到公主府擔任長史?
萬一出了醜事皇家顏麵何在?
……
翌日,一道聖旨震驚了整個長安城,沈燁被封宗正寺少卿,負責處理皇室宗親事務。
前天剛剛打了千金公主一頓,今天就封宗正寺少卿?
豈不是說以後可以理直氣壯、合情合理抽千金公主?
李治釋放出來的信號讓所有人陷入了沉思。
李義府已經徹底斷了和沈燁為敵的念頭,他叮囑李湛,“你一定要把沈燁和你大哥,和我的恩怨放下。
和沈燁做朋友,隻有這樣,李家才不會倒。”
他近來發現李治對自己逐漸不滿,原本李義府可以不在乎,畢竟自己是武後的人。
可武後偏愛沈燁讓李義府的危機感越來越強,他已經開始尋求後路了。
畢竟大唐的宰相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是,父親!”李湛覺得很難,但隻要在算經學堂就有機會。
……
門窗緊閉,盧斌寒一個人坐在屋內,蠟燭已經燃盡。
他一晚上沒有動。
昨日出動五千羽林軍,明月奴生死不知,再加上剛剛收到消息李治冊封身為宗正寺少卿。
種種消息,盧斌寒看出沈燁在李治心中的地位。
總覺得哪裏出錯了,沈燁表現出來的才能值得嗎?算經、醫術都是一些拿不上台麵的事情。
就算加上複合弓,封侯也足以了。
沈燁到底還有什麽隱秘?
李京航被沈燁一陣敲打,古望堂會不會發生變故?看來所有計劃都要改變。
盧斌寒果斷做出抉擇,古望堂立刻退出,不再摻和出兵的事。
究竟要不要利用沈燁和景教的矛盾?
盧斌寒猶豫片刻,決定選擇觀望,我不是怕,是戰術性退讓。
……
景教總壇。
來自大食的使者巴爾克一晚上沒有睡好,他喜歡大唐,喜歡大唐的繁華和大唐的姑娘。
每次來,妙擒鶴都會盛情款待,讓他流連忘返。
但這次妙擒鶴還在大理寺大牢,其餘三位長老都在四處奔波,想方設法救出妙擒鶴。
給巴爾克安排了食宿之後就把他丟在總壇。
這讓巴爾克十分憤怒,不但對景教三位長老不滿意,還對李治不滿意。
你動我景教分會教主,請示我們了嗎?
你忘了當年景教是怎麽幫你打通西域商路嗎?
太過分了!
巴爾克派人到禮部遞奏折,要求麵見李治,他要抗議,除非李治要和大食決裂。
……
結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治在禦書房大發雷霆,從小以性格好出名的乖寶寶差點把禦書房的門拆了。
直接把三省六部官員全部喊到禦書房,袞袞諸公看到被李治砸爛的門目瞪口呆,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啪!”
李治甩了一封信在桌上,“王濤,拿給李相!”
李義府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一臉茫然接過信,結果越看臉上表情越驚訝。
西域諸國對吐蕃攻打吐穀渾一事態度不明,想趁大唐出兵吐穀渾攻打玉門關。
“這是昨日百騎司從大食國的商隊裏搜查出來的密信!”李治陰沉著臉,“竟然敢對大唐有不臣之心,你們告訴朕,朕要怎麽做?”
那臉上赫然寫著幾個字:不忍!就是剛!
李積從李義府手裏接過信,他知道這是假的,但還要配合演戲。
“陛下,西域那些彈丸小國不足為據,現在最重要的是吐穀渾的安定,吐蕃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李積勸道。
“嗬嗬!”李治臉色陰沉:“英公,朕忍?區區彈丸之地朕還要忍?吐蕃有多少兵馬?五萬、十萬?
我大唐兒郎英勇善戰,分兵三萬,出玉門關,給朕一路打過去。”
“陛下,還要證實啊!”李義府慌了,他不是沒有猜到這信可能是假的。
但不論真假都要勸。
“證實什麽?證實需要多久?”李治雙手按在桌子上緩緩站起來,“朕不忍,朕也不需要證實。
李義府、英公,立刻籌備兵馬,讓西域蠻夷見識一下我大唐兒郎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