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你道出了我的心聲
在外太空建長城,被藍星直播了! 作者:小小吱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宮壘正準備迴去休息,手機突然響了。
打電話來的是陳稻穀,說是想和宮壘商量大學的事。
這名字陌生,宮壘便格外留了個心眼。
一邊和對方周旋,一邊給賀康明發消息,打聽具體情況。
“啥事?”
“你說的是陳稻穀?”
賀康明問道,此時正快步走向會議室的櫻井寬,他已經接手了月球基地和月球移民的相關問題,正要去找相關專家解決問題。
“這人,你認識?”
宮壘挑眉,靠在窗邊問。
“認識?”
“陳稻穀?”
賀康明已到會議室門口,接道。
“陳稻穀可不簡單。”
“上麵親自點的專家。”
“也是希望能輔助你辦好航天大學。”
“他們的意思是讓他當校長。”
“當然,名譽校長還是你。”
“這點不變。”
賀康明又給宮壘詳細介紹了陳稻穀。
“這人資曆深厚。”
“人品你也放心。”
“本來想通過我介紹給你的。”
“我剛好在忙,就把這事給忘了。”
賀康明拍了拍腦門。
確認了陳稻穀的身份,宮壘安心不少。
這種時候,小心總沒錯。
“對,我是宮壘。”
被問及,宮壘連忙迴答。
順手把手機調成了視頻通話模式,這樣就能看到對方的表情了。
陳稻穀此刻正坐在辦公室,背後是一片樹林,外麵風景不錯。
“不是還有兩天就要高考了嗎?”
“大學招生的事也就近在眼前了。”
“有些招生事宜還是需要跟你溝通一下。”
陳稻穀說話很謙遜,邏輯清晰。
和宮壘交談,讓人感覺很舒服。
“目前來看,我預測咱們學校的錄取線應該跟清華北大相差無幾。”
“甚至可能更高。”
陳稻穀這麽說並非空穴來風,都是有依據的。
宮壘的大學自籌備以來,網上口碑一直很好。
很多學生都表示想報宮壘的這所大學。
這也確實給清華北大這兩所華夏頂級學府帶來了一點壓力。
畢竟,從未有大學能與他們並肩。
聽陳稻穀講了他的辦學理念,宮壘都表示讚同。
有的地方,連宮壘之前都沒考慮到。
“在課程設置上,聽說你們有專業的教學機器人...
“能上課授業沒問題。”
“那我能不能問問課程安排的事兒?”
陳稻穀開口發問,同時手已備好紙筆,預備隨時記錄要點。
“課程安排嘛……”宮壘托腮沉吟了一陣。
“核心課程自然是圍繞航天展開。”
“但我的想法是,不能局限在航天知識的傳授上。”
“特別是踏入宇宙,許多領域的學問都得有所涉獵,“哪怕是文學一類的。”
“我認為也有必要讓學生接觸學習。”
“當然,可以設立一部分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個人興趣自由選擇。”
宮壘清晰地陳述道。
“另外,學業考核方麵必須嚴格。”
談及此,宮壘神色驟然凝重。
“國內高校教學普遍偏鬆散。”
“與高三時期的學習強度相比,完全是兩碼事。”
“大學裏,太多學生晨起貪眠,午後外賣對付,晚上則通宵遊戲,幾乎把學校當作娛樂天地。”
雖他自己也曾對這種大學生活心生向往,但現在,作為引領華夏航天事業的領軍人,宮壘深切感到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大事。
特別是在大學教育上,這樣下去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
宮壘激昂陳詞,指出現行大學教育的問題,陳稻穀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光。
宮壘的理念與自己高度契合,原以為會有觀念衝突的顧慮煙消雲散。
陳稻穀原本還思考著如何調和觀念差異,現在看是多慮了。
宮壘雖對陳稻穀了解不多,但從賀康明那裏聽說過此人的經曆,因此對他的能力也頗為好奇。
表達完自己的觀點後,宮壘話鋒一轉:
“賀康明推薦你時,說你很有想法。”
“雖然這所大學由我創辦,但實際運營中,你承擔更多管理責任。”
“所以我很好奇,你具體打算怎麽做?”
宮壘認真地詢問。
陳稻穀明白宮壘這話是在考驗他,但他並不緊張。
他微笑,徐徐說道:
“既然我們的大學專注於航天領域,不妨在教育體製上實行特殊化。”
“我國大學通常采用四年學製,少數如醫學院、農學院等需更長時間。”
“但我認為要培養專業人才,這樣的時間遠遠不夠,而且正如你所說,我們要傳授的遠不止航天知識,各方麵知識都需涵蓋。”
陳稻穀如泉湧般論述,仿佛打開了話閘子。
宮壘認真傾聽,全程未打斷。
“因此,我認為,我們的學製應改為七年。”
“並在七年裏,逐年考核學生的學習素養,不合格者將被淘汰。”
“這樣從根本上避免了大學生‘養老’現象。”
陳稻穀邊說邊斟酌,力求方案切實可行。
七年學製確實大膽,但陳稻穀對長期學製及淘汰機製毫不擔憂,是否會讓學生望而卻步,導致報名人數減少。
“宮壘,你覺得這個方案如何?”
陳稻穀講完初步構想,迫切等待評價。
“我認為非常好。”
“而且,你道出了我的心聲。”
“盡管學校引入淘汰機製聽起來有些殘酷,但為了培育華夏最頂尖的航天人才,我們必須嚴格要求。”
“同時,正如之前所說,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經濟資助。”言及此,宮壘抿了抿唇,心中盤算一個合適數額。
“這樣吧!學生在校學習一天,即可獲得一萬華幣獎勵。”
宮壘脫口而出,數額之大讓陳稻穀險些失色。
學生在校學習一天就是一萬,想想,若是一年,那就是三億六千五百萬,遠超許多工作年收入。
更重要的是,這工作輕鬆許多,無需成果產出,隻需學習。
“這……您是認真的?”
陳稻穀半信半疑。
按一學生日賺一萬華幣計,若招錄五千名學生,日基礎開支即達五億華幣。
“這可是不小的開支啊!”
“對我們學校而言……”
陳稻穀難以想象,這個數字單是聽說就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打電話來的是陳稻穀,說是想和宮壘商量大學的事。
這名字陌生,宮壘便格外留了個心眼。
一邊和對方周旋,一邊給賀康明發消息,打聽具體情況。
“啥事?”
“你說的是陳稻穀?”
賀康明問道,此時正快步走向會議室的櫻井寬,他已經接手了月球基地和月球移民的相關問題,正要去找相關專家解決問題。
“這人,你認識?”
宮壘挑眉,靠在窗邊問。
“認識?”
“陳稻穀?”
賀康明已到會議室門口,接道。
“陳稻穀可不簡單。”
“上麵親自點的專家。”
“也是希望能輔助你辦好航天大學。”
“他們的意思是讓他當校長。”
“當然,名譽校長還是你。”
“這點不變。”
賀康明又給宮壘詳細介紹了陳稻穀。
“這人資曆深厚。”
“人品你也放心。”
“本來想通過我介紹給你的。”
“我剛好在忙,就把這事給忘了。”
賀康明拍了拍腦門。
確認了陳稻穀的身份,宮壘安心不少。
這種時候,小心總沒錯。
“對,我是宮壘。”
被問及,宮壘連忙迴答。
順手把手機調成了視頻通話模式,這樣就能看到對方的表情了。
陳稻穀此刻正坐在辦公室,背後是一片樹林,外麵風景不錯。
“不是還有兩天就要高考了嗎?”
“大學招生的事也就近在眼前了。”
“有些招生事宜還是需要跟你溝通一下。”
陳稻穀說話很謙遜,邏輯清晰。
和宮壘交談,讓人感覺很舒服。
“目前來看,我預測咱們學校的錄取線應該跟清華北大相差無幾。”
“甚至可能更高。”
陳稻穀這麽說並非空穴來風,都是有依據的。
宮壘的大學自籌備以來,網上口碑一直很好。
很多學生都表示想報宮壘的這所大學。
這也確實給清華北大這兩所華夏頂級學府帶來了一點壓力。
畢竟,從未有大學能與他們並肩。
聽陳稻穀講了他的辦學理念,宮壘都表示讚同。
有的地方,連宮壘之前都沒考慮到。
“在課程設置上,聽說你們有專業的教學機器人...
“能上課授業沒問題。”
“那我能不能問問課程安排的事兒?”
陳稻穀開口發問,同時手已備好紙筆,預備隨時記錄要點。
“課程安排嘛……”宮壘托腮沉吟了一陣。
“核心課程自然是圍繞航天展開。”
“但我的想法是,不能局限在航天知識的傳授上。”
“特別是踏入宇宙,許多領域的學問都得有所涉獵,“哪怕是文學一類的。”
“我認為也有必要讓學生接觸學習。”
“當然,可以設立一部分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個人興趣自由選擇。”
宮壘清晰地陳述道。
“另外,學業考核方麵必須嚴格。”
談及此,宮壘神色驟然凝重。
“國內高校教學普遍偏鬆散。”
“與高三時期的學習強度相比,完全是兩碼事。”
“大學裏,太多學生晨起貪眠,午後外賣對付,晚上則通宵遊戲,幾乎把學校當作娛樂天地。”
雖他自己也曾對這種大學生活心生向往,但現在,作為引領華夏航天事業的領軍人,宮壘深切感到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大事。
特別是在大學教育上,這樣下去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
宮壘激昂陳詞,指出現行大學教育的問題,陳稻穀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光。
宮壘的理念與自己高度契合,原以為會有觀念衝突的顧慮煙消雲散。
陳稻穀原本還思考著如何調和觀念差異,現在看是多慮了。
宮壘雖對陳稻穀了解不多,但從賀康明那裏聽說過此人的經曆,因此對他的能力也頗為好奇。
表達完自己的觀點後,宮壘話鋒一轉:
“賀康明推薦你時,說你很有想法。”
“雖然這所大學由我創辦,但實際運營中,你承擔更多管理責任。”
“所以我很好奇,你具體打算怎麽做?”
宮壘認真地詢問。
陳稻穀明白宮壘這話是在考驗他,但他並不緊張。
他微笑,徐徐說道:
“既然我們的大學專注於航天領域,不妨在教育體製上實行特殊化。”
“我國大學通常采用四年學製,少數如醫學院、農學院等需更長時間。”
“但我認為要培養專業人才,這樣的時間遠遠不夠,而且正如你所說,我們要傳授的遠不止航天知識,各方麵知識都需涵蓋。”
陳稻穀如泉湧般論述,仿佛打開了話閘子。
宮壘認真傾聽,全程未打斷。
“因此,我認為,我們的學製應改為七年。”
“並在七年裏,逐年考核學生的學習素養,不合格者將被淘汰。”
“這樣從根本上避免了大學生‘養老’現象。”
陳稻穀邊說邊斟酌,力求方案切實可行。
七年學製確實大膽,但陳稻穀對長期學製及淘汰機製毫不擔憂,是否會讓學生望而卻步,導致報名人數減少。
“宮壘,你覺得這個方案如何?”
陳稻穀講完初步構想,迫切等待評價。
“我認為非常好。”
“而且,你道出了我的心聲。”
“盡管學校引入淘汰機製聽起來有些殘酷,但為了培育華夏最頂尖的航天人才,我們必須嚴格要求。”
“同時,正如之前所說,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經濟資助。”言及此,宮壘抿了抿唇,心中盤算一個合適數額。
“這樣吧!學生在校學習一天,即可獲得一萬華幣獎勵。”
宮壘脫口而出,數額之大讓陳稻穀險些失色。
學生在校學習一天就是一萬,想想,若是一年,那就是三億六千五百萬,遠超許多工作年收入。
更重要的是,這工作輕鬆許多,無需成果產出,隻需學習。
“這……您是認真的?”
陳稻穀半信半疑。
按一學生日賺一萬華幣計,若招錄五千名學生,日基礎開支即達五億華幣。
“這可是不小的開支啊!”
“對我們學校而言……”
陳稻穀難以想象,這個數字單是聽說就令人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