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白鷺洲上火鳶劫
開局背掄語,怎麽夫子破防了? 作者:家裏蹲大閑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是受了前番李立青夜渡長江,如秋風掃落葉般蕩平魯軍的影響,晉軍上下都迷上了在夜間辦事。
看著漸漸暗下來的天色,一個晉軍的軍將從樹林間顯出身形來。
聽著河對岸傳來的鷓鴣哨聲,那是對岸安全的信號。
“將軍,該渡河了。”這軍將接過一旁術士遞來的六壬盤,看著盤麵上標記的二十八星宿。
再加上這幾日武者下水探明的各處情況,他們已然是掌握了這條河流的水文情況。
於是在確認河對岸的渡口周圍沒有魯軍大部後,晉軍的渡河開始了。
“渡河!”隨著晉軍軍將的一聲令下,三十餘艘漁船順流而下,幾隊穿著布衣的晉軍工兵扛著一堆木板與工具跑了出來。
隨著兩條碗口粗的麻繩連接兩岸,晉軍的工兵們將漁船連接了起來。
當第二日天色大亮之際,幾座浮橋出現在了河流上。而晉軍南下部隊的五千前軍也是全部渡過河去了。
孟良與一眾親隨乘舟上了河中間的白鷺洲。
“將軍,此時的我軍最為孱弱,咱們是不是應該先把武者派過去,萬一突然遇襲也好有個防備。”孟良的副將開口建議道。
孟良聞言,思索了一番後開口道:“嗯,你說的有理。傳令下去,讓武者隊伍先行過河,布防於渡口兩側,確保我軍安全。”
隨著孟良一聲令下,大批晉軍武者踏水而行,越過正在渡河的普通兵士,直接過了河。
隨著過河的武者帶去命令,前軍的士卒也開始就地布陣,同時,晉軍還在河岸邊上架起床弩,為的便是防備魯軍的重騎兵。
隻是他們的防備並沒有等來魯軍,當一萬五千晉軍全部過河時,都沒有半個魯軍出現。
“我方才收到信,說是北府軍遇上了魯軍的援軍,現在已經退走了。將軍,接下來我們怎麽辦?”一旁的副將開口問道。
“那魯軍大部現在往哪邊去了?”
“據北府軍那邊的軍報所述,魯軍大部應當是追他們去了,兩軍前番還打了一仗,據說北府軍損失不小。”副將迴憶了片刻後開口道。
“如此說來,此時的壽春城防備較當初應當是鬆了不少了?”孟良開始興奮了起來,他看著已經大半不過去的部隊開口道。
“那將軍你的意思是.....”
“管甚北府軍,傳我將領,全軍過河之後直奔壽春。隻要拿下壽春,斷了魯軍後路,我軍當為此戰第一功。”
而在河流的上方,一隊隊工兵喊著號子,在他們的背後,是一條條小船。
有一個武者肩上扛著一支小船走在一個千戶邊上開口問道:
“老大,晉軍都南下了,咱們不去半渡而擊之,反而在這裏鼓搗這些個破船是何道理。”
那千戶踹了他一腳道:“你這憨子專心做你的事便是了,問這麽多幹什麽。”
“我這不是好奇嘛。”那武者一隻手扶著肩上的小舟,另一隻手摸著後腦勺道:“該不會老大你也不曉得吧。”
千戶瞪了他一眼,壓低聲音道:“上麵有命令,這些船另有用途,咱們隻需按吩咐行事,別多問。”
那武者也不再多問,隻是點了點頭,然後便繼續幹活去了。
當最後一名晉軍士卒踏上南岸,副將看向孟良問道:“將軍咱們要不要毀橋。”
孟良思索了片刻後搖頭道:“不必了,便留著吧。”
“我軍過河的消息能瞞多久瞞多久,若是燒了浮橋豈不是平白告訴敵軍我軍在此渡河。,全軍立即向壽春急行軍。”
“是。”
晉軍在南岸迅速集結,隨著孟良的一聲令下,全軍開始向壽春急行軍。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行軍至半途,林間漸漸起了霧,視線所及之處不過數尺。士兵們紛紛放慢腳步,以免與前方隊伍失去聯係。
“保持隊形,不要掉隊!”晉軍中的各級軍官們唿喊著,盡可能地收攏邊上的兵士,防止隊伍跑散。
“將軍,這霧太大了,咱們是不是應該暫且在此停頓片刻,待霧....”
副官還欲說什麽卻被孟良抬手打斷,“你懂什麽,兵法有雲兵貴神速,此時停下,便是給了敵人追上我們的機會。
傳令下去,全軍繼續前進,不得有誤!”
副將雖心有疑慮,但見孟良態度堅決,再加上其父在軍中素有威望,自己也不好多說什麽,因此隻能領命而去。
大霧持續了許久,直到快出了林子才漸漸散去。
當視線再次清晰時,晉軍士兵們卻驚恐地發現,前方不遠處,大批的魯軍在此擺下了鶴翼陣。
因為魯崇水德,因此魯軍多著黑甲,此時看去黑壓壓的一片。
“穩住!列陣迎敵!”孟良大聲命令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急行軍,晉軍兵士疲憊不堪,但也隻得快速列陣。
隻是周玨可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騎兵出陣襲擾敵軍,步軍出擊。”
悠揚的號角聲響了起來,周玨背後的戰鼓被力士猛然擂響。
魯軍層層疊疊的軍陣動了起來,在晉軍恐懼的目光中,魯軍的騎陣一頭撞上了他們還未成型的軍陣。
“武者上前,給我把魯軍騎兵頂迴去。”孟良下令道。
晉軍武者開始在陣中移動,從各個方向對魯軍騎兵發動襲擊。
眼見攪亂晉軍結陣的目的已經達到,周玨自然不可能讓失去速度的騎兵留在敵軍人群裏和敵軍去絞肉。
於是他讓一旁的傳令官揮動令旗,下令讓騎兵撤了迴來。
魯軍騎兵如潮水般退去,晉軍尚未鬆口氣,便見魯軍步軍又咬了上來。
孟良兵團的晉軍本就是疲兵,又沒了陣型,對上魯軍精銳自然是難以久持。
“頂住,都給我頂住。”孟良拚盡全力企圖把部隊組織起來,但奈何大勢已去,無力迴天。
丟盔棄甲的晉軍在魯軍的追趕下,開始轉身向來時的方向跑去,此時河麵上的幾架浮橋成了他們最後的生路。
到了這等時刻,自然沒有人會去講什麽謙讓,潰敗的晉軍在浮橋口堵作一團互不相讓,不時有人被擠落水中。
孟良因為帶著親兵殿後,此時自然落在了後頭,被堵在岸上不得過去。
就在此時,他發覺不遠處的一架浮橋出現了問題,原本好好的一架浮橋頃刻間散架,上麵的兵士紛紛落入水中。
隨後便見一團團帶著氣泡的血液出現在了河麵上。
“河裏有魯軍武者,他們在破壞浮橋!”
也不知是誰喊的第一聲,岸上的晉軍如同驚弓之鳥般,開始拚命往河中射箭企圖驅趕水下的魯軍武者。
同時,還有晉軍武者跳入水中與其搏殺。
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水下與背後時,有二十餘支小船從上遊順流而下。
站在最前頭一條船上的,赫然便是那魯軍千戶,看著遠處的晉軍浮橋,他呦嗬道:
“兄弟們點火。”
隨後,魯軍在點燃了船艙內的火油與木柴後,便紛紛跳入了水中,任由小船在風力的幫助下衝向浮橋。
在浮橋上晉軍絕望的目光中,小船如同火鳶般迅猛地撞向浮橋,瞬間燃起熊熊大火。
浮橋上的晉軍士兵驚慌失措,紛紛跳入河中,企圖逃離這火海。
孟良眼見浮橋被毀,立刻抓過身邊的副將道:“你速速帶幾個武者,分四方突圍,一定要把魯軍主力和我們在這裏的消息告訴北府軍。”
然後他便不再管那副將,轉而指揮身邊能收攏到的軍士向周圍的一處山崗轉移,同時下令讓一些落水的兵士往河上的白鷺洲集結。
看著漸漸暗下來的天色,一個晉軍的軍將從樹林間顯出身形來。
聽著河對岸傳來的鷓鴣哨聲,那是對岸安全的信號。
“將軍,該渡河了。”這軍將接過一旁術士遞來的六壬盤,看著盤麵上標記的二十八星宿。
再加上這幾日武者下水探明的各處情況,他們已然是掌握了這條河流的水文情況。
於是在確認河對岸的渡口周圍沒有魯軍大部後,晉軍的渡河開始了。
“渡河!”隨著晉軍軍將的一聲令下,三十餘艘漁船順流而下,幾隊穿著布衣的晉軍工兵扛著一堆木板與工具跑了出來。
隨著兩條碗口粗的麻繩連接兩岸,晉軍的工兵們將漁船連接了起來。
當第二日天色大亮之際,幾座浮橋出現在了河流上。而晉軍南下部隊的五千前軍也是全部渡過河去了。
孟良與一眾親隨乘舟上了河中間的白鷺洲。
“將軍,此時的我軍最為孱弱,咱們是不是應該先把武者派過去,萬一突然遇襲也好有個防備。”孟良的副將開口建議道。
孟良聞言,思索了一番後開口道:“嗯,你說的有理。傳令下去,讓武者隊伍先行過河,布防於渡口兩側,確保我軍安全。”
隨著孟良一聲令下,大批晉軍武者踏水而行,越過正在渡河的普通兵士,直接過了河。
隨著過河的武者帶去命令,前軍的士卒也開始就地布陣,同時,晉軍還在河岸邊上架起床弩,為的便是防備魯軍的重騎兵。
隻是他們的防備並沒有等來魯軍,當一萬五千晉軍全部過河時,都沒有半個魯軍出現。
“我方才收到信,說是北府軍遇上了魯軍的援軍,現在已經退走了。將軍,接下來我們怎麽辦?”一旁的副將開口問道。
“那魯軍大部現在往哪邊去了?”
“據北府軍那邊的軍報所述,魯軍大部應當是追他們去了,兩軍前番還打了一仗,據說北府軍損失不小。”副將迴憶了片刻後開口道。
“如此說來,此時的壽春城防備較當初應當是鬆了不少了?”孟良開始興奮了起來,他看著已經大半不過去的部隊開口道。
“那將軍你的意思是.....”
“管甚北府軍,傳我將領,全軍過河之後直奔壽春。隻要拿下壽春,斷了魯軍後路,我軍當為此戰第一功。”
而在河流的上方,一隊隊工兵喊著號子,在他們的背後,是一條條小船。
有一個武者肩上扛著一支小船走在一個千戶邊上開口問道:
“老大,晉軍都南下了,咱們不去半渡而擊之,反而在這裏鼓搗這些個破船是何道理。”
那千戶踹了他一腳道:“你這憨子專心做你的事便是了,問這麽多幹什麽。”
“我這不是好奇嘛。”那武者一隻手扶著肩上的小舟,另一隻手摸著後腦勺道:“該不會老大你也不曉得吧。”
千戶瞪了他一眼,壓低聲音道:“上麵有命令,這些船另有用途,咱們隻需按吩咐行事,別多問。”
那武者也不再多問,隻是點了點頭,然後便繼續幹活去了。
當最後一名晉軍士卒踏上南岸,副將看向孟良問道:“將軍咱們要不要毀橋。”
孟良思索了片刻後搖頭道:“不必了,便留著吧。”
“我軍過河的消息能瞞多久瞞多久,若是燒了浮橋豈不是平白告訴敵軍我軍在此渡河。,全軍立即向壽春急行軍。”
“是。”
晉軍在南岸迅速集結,隨著孟良的一聲令下,全軍開始向壽春急行軍。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行軍至半途,林間漸漸起了霧,視線所及之處不過數尺。士兵們紛紛放慢腳步,以免與前方隊伍失去聯係。
“保持隊形,不要掉隊!”晉軍中的各級軍官們唿喊著,盡可能地收攏邊上的兵士,防止隊伍跑散。
“將軍,這霧太大了,咱們是不是應該暫且在此停頓片刻,待霧....”
副官還欲說什麽卻被孟良抬手打斷,“你懂什麽,兵法有雲兵貴神速,此時停下,便是給了敵人追上我們的機會。
傳令下去,全軍繼續前進,不得有誤!”
副將雖心有疑慮,但見孟良態度堅決,再加上其父在軍中素有威望,自己也不好多說什麽,因此隻能領命而去。
大霧持續了許久,直到快出了林子才漸漸散去。
當視線再次清晰時,晉軍士兵們卻驚恐地發現,前方不遠處,大批的魯軍在此擺下了鶴翼陣。
因為魯崇水德,因此魯軍多著黑甲,此時看去黑壓壓的一片。
“穩住!列陣迎敵!”孟良大聲命令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急行軍,晉軍兵士疲憊不堪,但也隻得快速列陣。
隻是周玨可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騎兵出陣襲擾敵軍,步軍出擊。”
悠揚的號角聲響了起來,周玨背後的戰鼓被力士猛然擂響。
魯軍層層疊疊的軍陣動了起來,在晉軍恐懼的目光中,魯軍的騎陣一頭撞上了他們還未成型的軍陣。
“武者上前,給我把魯軍騎兵頂迴去。”孟良下令道。
晉軍武者開始在陣中移動,從各個方向對魯軍騎兵發動襲擊。
眼見攪亂晉軍結陣的目的已經達到,周玨自然不可能讓失去速度的騎兵留在敵軍人群裏和敵軍去絞肉。
於是他讓一旁的傳令官揮動令旗,下令讓騎兵撤了迴來。
魯軍騎兵如潮水般退去,晉軍尚未鬆口氣,便見魯軍步軍又咬了上來。
孟良兵團的晉軍本就是疲兵,又沒了陣型,對上魯軍精銳自然是難以久持。
“頂住,都給我頂住。”孟良拚盡全力企圖把部隊組織起來,但奈何大勢已去,無力迴天。
丟盔棄甲的晉軍在魯軍的追趕下,開始轉身向來時的方向跑去,此時河麵上的幾架浮橋成了他們最後的生路。
到了這等時刻,自然沒有人會去講什麽謙讓,潰敗的晉軍在浮橋口堵作一團互不相讓,不時有人被擠落水中。
孟良因為帶著親兵殿後,此時自然落在了後頭,被堵在岸上不得過去。
就在此時,他發覺不遠處的一架浮橋出現了問題,原本好好的一架浮橋頃刻間散架,上麵的兵士紛紛落入水中。
隨後便見一團團帶著氣泡的血液出現在了河麵上。
“河裏有魯軍武者,他們在破壞浮橋!”
也不知是誰喊的第一聲,岸上的晉軍如同驚弓之鳥般,開始拚命往河中射箭企圖驅趕水下的魯軍武者。
同時,還有晉軍武者跳入水中與其搏殺。
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水下與背後時,有二十餘支小船從上遊順流而下。
站在最前頭一條船上的,赫然便是那魯軍千戶,看著遠處的晉軍浮橋,他呦嗬道:
“兄弟們點火。”
隨後,魯軍在點燃了船艙內的火油與木柴後,便紛紛跳入了水中,任由小船在風力的幫助下衝向浮橋。
在浮橋上晉軍絕望的目光中,小船如同火鳶般迅猛地撞向浮橋,瞬間燃起熊熊大火。
浮橋上的晉軍士兵驚慌失措,紛紛跳入河中,企圖逃離這火海。
孟良眼見浮橋被毀,立刻抓過身邊的副將道:“你速速帶幾個武者,分四方突圍,一定要把魯軍主力和我們在這裏的消息告訴北府軍。”
然後他便不再管那副將,轉而指揮身邊能收攏到的軍士向周圍的一處山崗轉移,同時下令讓一些落水的兵士往河上的白鷺洲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