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太初北伐
開局背掄語,怎麽夫子破防了? 作者:家裏蹲大閑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南晉皇宮中,一座堪稱奢華的戲台聳立其中。
而戲台上正演著一出霸王別姬,司馬勖親自披掛上陣,扮作那西楚霸王在一眾伶人之中。
司馬勖手中霸王戟重重頓地,額前翎羽隨著甩頭的動作在燭火中劃出弧線,唱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戲袍下擺竟將台邊銅鶴燭台掃倒在地。
\"陛下當心!\"跪在台下的老太監慌忙要起身上前。
\"跪著!\"司馬勖戟尖點地攔住他,戲腔裏帶著幾分真怒,\"虞姬都未登場,爾等豈敢亂本王的戲!\"
鑲玉護甲叩在戟杆上發出清脆聲響,戲班琴師嚇得調子都走了音。
趕來的白發老者見此情形雖然不由得皺眉,但一想到自家陛下那個性子,還有幾個同僚的前車之鑒,還是隻得乖乖待在一邊。
白發老者在外頭外候了足足半個時辰,這才聽著裏麵傳來\"鏘鏘\"的鑼鼓聲。
此時他才敢來到戲台後方的妝樓,尋到了坐在梳妝鏡前的司馬勖,司馬勖正由宮女們伺候著卸妝,他的臉上還殘留著戲妝的痕跡。
“王太傅此來尋朕,所為何事啊?”許是剛唱了一出大戲的緣故,此時的司馬勖心情顯得格外不錯。
聞言,王太傅連忙從袖子中密信,恭敬地呈上:“陛下,北邊有緊急軍情,需您親自過目。”
司馬勖隻是擺了擺手,毫不在意道:“朕乏了懶得看,你念給朕聽吧。”
王太傅不敢反駁,展開密信念道:“神都那邊的密探來報,說是五日前偽朝爆發了內亂。”王太傅接著道。
聞言,司馬勖終於來了精神,他轉頭看向王太傅開口問道:“結果如何?”
“偽朝京營自相殘殺損失慘重,偽太子和偽漢王雙雙殞命,兩日前偽帝又封了個公主為皇儲。”
“先前也沒聽聞北邊有哪個公主特別有名,看來偽朝這是絕嗣了,隻能尋個公主出來繼承大統啊。還有其餘事情嗎?”
“陛下,據探子來報,長江北邊的魯軍有部分被調北上,去向不明。”
銅鏡前的司馬勖突然抬手,正在為他拆卸護甲的宮女\"啊\"地驚叫出聲——司馬勖反手攥住她發髻上的銀簪,就著妝鏡在案幾畫弄著。
\"當年白蓮賊作亂,十餘萬賊兵叩關,淮陽關被破,陳老將軍戰至最後三十親兵,就是在此處自刎。\"
簪尖在檀木上刻出深深溝壑,\"我大晉在此的部眾損失慘重,這才叫偽朝鑽了空子,如今偽朝敢把守軍調空,當真是天賜良機。\"
司馬勖站了起來,看向王太傅道:“偽朝內亂精銳損失慘重,此乃天賜良機,傳朕的旨意,即刻籌備北伐。
務必在偽朝恢複元氣之前,奪迴淮河防線,朕要報當年魯軍繞城騎射之仇。”
王太傅聞言,臉色微變,連忙上前一步,躬身勸諫道:“陛下,北伐之事非同小可,需從長計議。
如今倉促出兵,恐物資籌備不足,將士們也未及休整,若貿然行動,恐有不測之險啊。”
司馬勖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冷冷道:“太傅,你這是在質疑朕的決斷嗎?
偽朝內亂,正是我大晉收複失地的最佳時機。若再拖延,等偽朝恢複元氣,我大晉豈不是坐失良機?”
王太傅額頭滲出冷汗,但仍堅持道:“陛下,北伐之事關乎國運,需謹慎行事。
若物資籌備不足,將士們糧草不繼,恐難以為繼。還請陛下三思!”
司馬勖冷哼一聲,“太傅,朕意已決,無需多言。若是太傅精力不濟,朕大可派人來協助你,甚至暫代籌備北伐之事。”
“臣不敢,臣定當竭盡全力,確保北伐事宜籌備妥當。”
司馬勖點了點頭,揮了揮手,示意王太傅退下。
當王太傅離開之際,在他背後的戲台上,鑼鼓聲再次響起,隻不過這次唱的似乎是一曲定軍山。
王太傅退下後,心中雖憂慮重重,但皇命已下自不會朝令夕改,所以他也隻得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北伐的籌備工作中。
好在這兩年以來司馬勖沉迷戲曲,朝中各種事務大多由他和其餘幾個大臣處理,所以對於各個大臣的能力他多少也有個了解。
他首先召集了兵部、戶部、工部等部門的尚書,以及各路將領,商討北伐的具體事宜。
對於北伐的命令,最開心的莫過於兵部了,自古以來軍功都與軍隊的升遷掛等號,此次北伐無疑是一次立功的好機會。
而且南晉一直以來都將魯朝作為第一號大敵,所以兵部內平日裏自然不會缺少對於該怎麽北伐光複國土的討論。
因此,兵部方麵很快便拿出了一個詳細的北伐方針來,他們計劃用十萬兵馬來打此次北伐。
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分別從荊襄、淮南、江東三個方向進攻。
荊襄方向布置兩萬人,為佯攻由老將趙瑞率領,此人常年於荊襄地區鎮守,麾下士卒多為荊襄子弟,熟悉地形,善於山地作戰。
南晉兵部給他們的任務是吸引偽朝守軍的注意力,製造混亂,為其他兩路大軍創造有利條件。
淮南方向則是主力,共五萬人是為北府軍,由兵部尚書李立青親自指揮。
這支部隊可以說是司馬勖的嫡係部隊,在司馬勖繼位的前幾年跟著他東征西討,打了不少硬仗。
而且前些年司馬勖勵精圖治的時候也攢了不少家底,給北府軍配備了不少重甲,可以說是南晉的王牌部隊。
此番北伐南晉方麵可以說是對這支部隊寄予厚望,若是他們可以一舉攻下壽春,切斷偽朝的南北聯係,則北伐大業可成。
江東方向則由小將孟良率領,麾下三萬人馬,目標直指淮陰,南晉兵部的野心自然不可能止步於收複故土,他們還要通過此次北伐把手伸過淮河,到淮北去插旗。
作戰計劃很快被送到了司馬勖的手上,對此他隻是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就按這個來吧。”
然後他就繼續看戲去了,當然他是可以天天偷懶,下麵的人就不行了。
司馬勖輕飄飄的一句話下來,整個南晉朝廷都動了起來。兵部、戶部、工部等部門迅速運轉,開始為北伐做準備。
各地將領也紛紛收到命令,開始集結軍隊,準備出發。
魯乾興二十五年,晉太初六年這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
而戲台上正演著一出霸王別姬,司馬勖親自披掛上陣,扮作那西楚霸王在一眾伶人之中。
司馬勖手中霸王戟重重頓地,額前翎羽隨著甩頭的動作在燭火中劃出弧線,唱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戲袍下擺竟將台邊銅鶴燭台掃倒在地。
\"陛下當心!\"跪在台下的老太監慌忙要起身上前。
\"跪著!\"司馬勖戟尖點地攔住他,戲腔裏帶著幾分真怒,\"虞姬都未登場,爾等豈敢亂本王的戲!\"
鑲玉護甲叩在戟杆上發出清脆聲響,戲班琴師嚇得調子都走了音。
趕來的白發老者見此情形雖然不由得皺眉,但一想到自家陛下那個性子,還有幾個同僚的前車之鑒,還是隻得乖乖待在一邊。
白發老者在外頭外候了足足半個時辰,這才聽著裏麵傳來\"鏘鏘\"的鑼鼓聲。
此時他才敢來到戲台後方的妝樓,尋到了坐在梳妝鏡前的司馬勖,司馬勖正由宮女們伺候著卸妝,他的臉上還殘留著戲妝的痕跡。
“王太傅此來尋朕,所為何事啊?”許是剛唱了一出大戲的緣故,此時的司馬勖心情顯得格外不錯。
聞言,王太傅連忙從袖子中密信,恭敬地呈上:“陛下,北邊有緊急軍情,需您親自過目。”
司馬勖隻是擺了擺手,毫不在意道:“朕乏了懶得看,你念給朕聽吧。”
王太傅不敢反駁,展開密信念道:“神都那邊的密探來報,說是五日前偽朝爆發了內亂。”王太傅接著道。
聞言,司馬勖終於來了精神,他轉頭看向王太傅開口問道:“結果如何?”
“偽朝京營自相殘殺損失慘重,偽太子和偽漢王雙雙殞命,兩日前偽帝又封了個公主為皇儲。”
“先前也沒聽聞北邊有哪個公主特別有名,看來偽朝這是絕嗣了,隻能尋個公主出來繼承大統啊。還有其餘事情嗎?”
“陛下,據探子來報,長江北邊的魯軍有部分被調北上,去向不明。”
銅鏡前的司馬勖突然抬手,正在為他拆卸護甲的宮女\"啊\"地驚叫出聲——司馬勖反手攥住她發髻上的銀簪,就著妝鏡在案幾畫弄著。
\"當年白蓮賊作亂,十餘萬賊兵叩關,淮陽關被破,陳老將軍戰至最後三十親兵,就是在此處自刎。\"
簪尖在檀木上刻出深深溝壑,\"我大晉在此的部眾損失慘重,這才叫偽朝鑽了空子,如今偽朝敢把守軍調空,當真是天賜良機。\"
司馬勖站了起來,看向王太傅道:“偽朝內亂精銳損失慘重,此乃天賜良機,傳朕的旨意,即刻籌備北伐。
務必在偽朝恢複元氣之前,奪迴淮河防線,朕要報當年魯軍繞城騎射之仇。”
王太傅聞言,臉色微變,連忙上前一步,躬身勸諫道:“陛下,北伐之事非同小可,需從長計議。
如今倉促出兵,恐物資籌備不足,將士們也未及休整,若貿然行動,恐有不測之險啊。”
司馬勖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冷冷道:“太傅,你這是在質疑朕的決斷嗎?
偽朝內亂,正是我大晉收複失地的最佳時機。若再拖延,等偽朝恢複元氣,我大晉豈不是坐失良機?”
王太傅額頭滲出冷汗,但仍堅持道:“陛下,北伐之事關乎國運,需謹慎行事。
若物資籌備不足,將士們糧草不繼,恐難以為繼。還請陛下三思!”
司馬勖冷哼一聲,“太傅,朕意已決,無需多言。若是太傅精力不濟,朕大可派人來協助你,甚至暫代籌備北伐之事。”
“臣不敢,臣定當竭盡全力,確保北伐事宜籌備妥當。”
司馬勖點了點頭,揮了揮手,示意王太傅退下。
當王太傅離開之際,在他背後的戲台上,鑼鼓聲再次響起,隻不過這次唱的似乎是一曲定軍山。
王太傅退下後,心中雖憂慮重重,但皇命已下自不會朝令夕改,所以他也隻得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北伐的籌備工作中。
好在這兩年以來司馬勖沉迷戲曲,朝中各種事務大多由他和其餘幾個大臣處理,所以對於各個大臣的能力他多少也有個了解。
他首先召集了兵部、戶部、工部等部門的尚書,以及各路將領,商討北伐的具體事宜。
對於北伐的命令,最開心的莫過於兵部了,自古以來軍功都與軍隊的升遷掛等號,此次北伐無疑是一次立功的好機會。
而且南晉一直以來都將魯朝作為第一號大敵,所以兵部內平日裏自然不會缺少對於該怎麽北伐光複國土的討論。
因此,兵部方麵很快便拿出了一個詳細的北伐方針來,他們計劃用十萬兵馬來打此次北伐。
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分別從荊襄、淮南、江東三個方向進攻。
荊襄方向布置兩萬人,為佯攻由老將趙瑞率領,此人常年於荊襄地區鎮守,麾下士卒多為荊襄子弟,熟悉地形,善於山地作戰。
南晉兵部給他們的任務是吸引偽朝守軍的注意力,製造混亂,為其他兩路大軍創造有利條件。
淮南方向則是主力,共五萬人是為北府軍,由兵部尚書李立青親自指揮。
這支部隊可以說是司馬勖的嫡係部隊,在司馬勖繼位的前幾年跟著他東征西討,打了不少硬仗。
而且前些年司馬勖勵精圖治的時候也攢了不少家底,給北府軍配備了不少重甲,可以說是南晉的王牌部隊。
此番北伐南晉方麵可以說是對這支部隊寄予厚望,若是他們可以一舉攻下壽春,切斷偽朝的南北聯係,則北伐大業可成。
江東方向則由小將孟良率領,麾下三萬人馬,目標直指淮陰,南晉兵部的野心自然不可能止步於收複故土,他們還要通過此次北伐把手伸過淮河,到淮北去插旗。
作戰計劃很快被送到了司馬勖的手上,對此他隻是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就按這個來吧。”
然後他就繼續看戲去了,當然他是可以天天偷懶,下麵的人就不行了。
司馬勖輕飄飄的一句話下來,整個南晉朝廷都動了起來。兵部、戶部、工部等部門迅速運轉,開始為北伐做準備。
各地將領也紛紛收到命令,開始集結軍隊,準備出發。
魯乾興二十五年,晉太初六年這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