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孫恩的求助
開局背掄語,怎麽夫子破防了? 作者:家裏蹲大閑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不去提那周樺剩下寸丁之物到底如何了,話歸周玨這邊。
這日他正帶著一行人在林北周氏的祭田處考察,今年祭田迎來了豐收,想來可以產出不少作物。
看看隔壁,那是有一座神都周氏的農莊,還是先皇禦賜的,可令人奇怪的,不論災荒年,這莊子總是會虧損,可見其中貓膩確實不少。
而此時,一個下人匆匆找上了周玨,他對著周玨小聲道:“公子,你先前說的那個老道來了。”
周玨點了點頭,與二女說了聲,便跟著那下人而去。來到一處廂房內,孫恩早已等候在此。
見周玨進來,孫恩對著周玨做了一個稽首禮,恭敬道:“門人孫恩,見過道首。”
周玨趕忙上前扶起孫恩,說道:“你我以同道相稱即可,何須稱什麽道首,豈不是平白自降身份。”
“太平道乃道首所創,孫恩十分敬仰其中理念,竊以為公子完全可以稱得上道首。”
“你.....算了,不糾結這些了,不知道孫兄此次尋我可是遇上了什麽難事。”
周玨看著有些堅定的孫恩,這老道士最開始見的時候明明是一副江湖騙子的模樣,怎的出去傳個教,給他自己先傳成周玨的狂熱信徒了。
孫恩想了想開口道:“實際上此次我來尋道首乃是有關傳道一事。”
“哦?說來聽聽。”
“近些日子以來我傳道時發現,大部分百姓都是為了我等所分粥米而來,如此一來,哪怕能吸納到道眾,
多數也不過為了飽腹,而非真心向道,於我太平道宣稱大義相去甚遠,隻怕於實現我道理念無甚幫助。”
周玨摸了摸胡須,對著孫恩問道:“每次傳道時,你是如何宣講道義的?”
“那自然是越簡單通俗越好,尋常百姓又不通文墨,自然是不能通識太平經中的經文。”
周玨點了點頭:“那便好,之所以眼下無甚真正願意相信我等理念的百姓,那是因為眼下局勢還未崩壞到那一步。
倘若有一日,一石糧食的價格漲到五十兩,百姓饑餓難以為繼的時候,那麽我們的理念將會是他們一束光,是將溺死之人所看見的稻草。
對現狀無望的百姓將會因為一碗救命了米粥而真正相信我們的理念。”
孫恩聽後,麵露猶豫之色:“道首,此雖或為轉機,然坐等局勢崩壞,百姓受苦,豈是我等道義之舉?
吾輩既為傳道,當以救民於水火為念,豈有盼災臨世之理?”
周玨微微搖頭,長歎一聲:“孫兄誤會我意了。並非盼著災厄降臨,而是在這之前,我們仍需不懈努力。
除了施粥布道,還當廣施善舉,行醫救人,造福百姓。讓太平道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百姓心中的善源。
同時,光靠你一人傳道終究有限,你應當從現有道眾裏,挑選一些真心之輩收為徒弟,日後可往四方宣揚我道義。
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顆種子,在一方土壤裏默默生長,生根發芽。
一旦大難來臨,那時我們所傳之道,才能真正長成參天巨樹,庇護萬民於亂世。”
孫恩沉思片刻,緩緩點頭:“道首所言甚是,是我狹隘了。此前我隻一心培養我原先的弟子,認為新附道眾皆不可信,
卻沒想到與我等比起來真正占多數的是百姓,若是我死抱著自己的那些門戶私計,卻是走不長遠。”
說著孫恩的眼神逐漸明亮起來,仿佛被一道靈光擊中,他激動地說道:“道首,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我等所行大道究其根本是為天下百姓,
不應該僅僅依靠我等少部分人 而是應該去團結絕大部分百姓,依靠百姓來相助我大業的傳播。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周玨則是對著孫恩欣慰地笑了笑,內心確實有些欽佩這孫恩的閱讀理解能力,天地良心,他說這話的時候可沒想這麽多。
他想的是孫恩收養的那些個孩子最大的不過十三四歲,真正能用還得幾年,他單純怕孫恩一個人又要傳道又要帶孩子累著了。
沒想到這孫恩這麽能聯想,一個建議居然聯想出這麽多東西出來。隻能說不愧是幹這一行的,哪怕是周玨說一句話都可以聯想這麽多東西出來。
周玨輕咳一聲,掩飾自己內心的想法,點頭道:“孫兄聰慧過人,既已明此理,行事便有了方向。
我等確實當以百姓為本,依靠百姓之力,讓太平道之光照耀更廣。你且先從道眾中挑選可造之才,悉心教導,同時莫要停下善舉。”
孫恩一臉振奮,稽首道:“道首放心,我這便迴去安排。”
周玨叫住了準備離去的孫恩,“且慢。”
孫恩有些疑惑地看向周玨,“道首還有什麽要交代的嗎?”
周玨衣袖一揮,一個箱子便是出現在了桌子上。
【情緒值+200】
周玨覺得既然要搞這些東西,那便應該適時的人前顯聖,不然你跟尋常人一樣,如何能說服人家。
君不見,那白蓮教為了傳教,連那帶致幻效果的香和化身佛陀都拿出來了。
周玨指著箱子說道:“孫兄,這裏麵有些財物,你且拿去。我先前給你留下的銀錢不多,
如今我們既要廣施善舉,無論是施粥還是行醫,都離不開銀錢,這些錢財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孫恩麵露感動之色:“道首大義,孫恩代那些將受惠的百姓謝過道首。”
周玨擺了擺手:“不必謝我,這也是為了太平道的發展。隻是你需注意,行事要低調,傳道時暫且將一些過於激進的理念隱去。
畢竟,眼下有那白蓮教之事在前,各地官府對這等事件多有防範,還是小心些為妙。”
孫恩臉色一凜,對著周玨道:“謹遵道首教誨,我定會低調行事,將太平道的善舉穩穩落在實處,不授人以柄。”
說罷,他再次向周玨行禮,鄭重地抱起箱子,轉身離開。
周玨看著他離去的背影,這一步暗子是開始埋下,就是不知什麽時候能派上用場了。
這日他正帶著一行人在林北周氏的祭田處考察,今年祭田迎來了豐收,想來可以產出不少作物。
看看隔壁,那是有一座神都周氏的農莊,還是先皇禦賜的,可令人奇怪的,不論災荒年,這莊子總是會虧損,可見其中貓膩確實不少。
而此時,一個下人匆匆找上了周玨,他對著周玨小聲道:“公子,你先前說的那個老道來了。”
周玨點了點頭,與二女說了聲,便跟著那下人而去。來到一處廂房內,孫恩早已等候在此。
見周玨進來,孫恩對著周玨做了一個稽首禮,恭敬道:“門人孫恩,見過道首。”
周玨趕忙上前扶起孫恩,說道:“你我以同道相稱即可,何須稱什麽道首,豈不是平白自降身份。”
“太平道乃道首所創,孫恩十分敬仰其中理念,竊以為公子完全可以稱得上道首。”
“你.....算了,不糾結這些了,不知道孫兄此次尋我可是遇上了什麽難事。”
周玨看著有些堅定的孫恩,這老道士最開始見的時候明明是一副江湖騙子的模樣,怎的出去傳個教,給他自己先傳成周玨的狂熱信徒了。
孫恩想了想開口道:“實際上此次我來尋道首乃是有關傳道一事。”
“哦?說來聽聽。”
“近些日子以來我傳道時發現,大部分百姓都是為了我等所分粥米而來,如此一來,哪怕能吸納到道眾,
多數也不過為了飽腹,而非真心向道,於我太平道宣稱大義相去甚遠,隻怕於實現我道理念無甚幫助。”
周玨摸了摸胡須,對著孫恩問道:“每次傳道時,你是如何宣講道義的?”
“那自然是越簡單通俗越好,尋常百姓又不通文墨,自然是不能通識太平經中的經文。”
周玨點了點頭:“那便好,之所以眼下無甚真正願意相信我等理念的百姓,那是因為眼下局勢還未崩壞到那一步。
倘若有一日,一石糧食的價格漲到五十兩,百姓饑餓難以為繼的時候,那麽我們的理念將會是他們一束光,是將溺死之人所看見的稻草。
對現狀無望的百姓將會因為一碗救命了米粥而真正相信我們的理念。”
孫恩聽後,麵露猶豫之色:“道首,此雖或為轉機,然坐等局勢崩壞,百姓受苦,豈是我等道義之舉?
吾輩既為傳道,當以救民於水火為念,豈有盼災臨世之理?”
周玨微微搖頭,長歎一聲:“孫兄誤會我意了。並非盼著災厄降臨,而是在這之前,我們仍需不懈努力。
除了施粥布道,還當廣施善舉,行醫救人,造福百姓。讓太平道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百姓心中的善源。
同時,光靠你一人傳道終究有限,你應當從現有道眾裏,挑選一些真心之輩收為徒弟,日後可往四方宣揚我道義。
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顆種子,在一方土壤裏默默生長,生根發芽。
一旦大難來臨,那時我們所傳之道,才能真正長成參天巨樹,庇護萬民於亂世。”
孫恩沉思片刻,緩緩點頭:“道首所言甚是,是我狹隘了。此前我隻一心培養我原先的弟子,認為新附道眾皆不可信,
卻沒想到與我等比起來真正占多數的是百姓,若是我死抱著自己的那些門戶私計,卻是走不長遠。”
說著孫恩的眼神逐漸明亮起來,仿佛被一道靈光擊中,他激動地說道:“道首,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我等所行大道究其根本是為天下百姓,
不應該僅僅依靠我等少部分人 而是應該去團結絕大部分百姓,依靠百姓來相助我大業的傳播。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周玨則是對著孫恩欣慰地笑了笑,內心確實有些欽佩這孫恩的閱讀理解能力,天地良心,他說這話的時候可沒想這麽多。
他想的是孫恩收養的那些個孩子最大的不過十三四歲,真正能用還得幾年,他單純怕孫恩一個人又要傳道又要帶孩子累著了。
沒想到這孫恩這麽能聯想,一個建議居然聯想出這麽多東西出來。隻能說不愧是幹這一行的,哪怕是周玨說一句話都可以聯想這麽多東西出來。
周玨輕咳一聲,掩飾自己內心的想法,點頭道:“孫兄聰慧過人,既已明此理,行事便有了方向。
我等確實當以百姓為本,依靠百姓之力,讓太平道之光照耀更廣。你且先從道眾中挑選可造之才,悉心教導,同時莫要停下善舉。”
孫恩一臉振奮,稽首道:“道首放心,我這便迴去安排。”
周玨叫住了準備離去的孫恩,“且慢。”
孫恩有些疑惑地看向周玨,“道首還有什麽要交代的嗎?”
周玨衣袖一揮,一個箱子便是出現在了桌子上。
【情緒值+200】
周玨覺得既然要搞這些東西,那便應該適時的人前顯聖,不然你跟尋常人一樣,如何能說服人家。
君不見,那白蓮教為了傳教,連那帶致幻效果的香和化身佛陀都拿出來了。
周玨指著箱子說道:“孫兄,這裏麵有些財物,你且拿去。我先前給你留下的銀錢不多,
如今我們既要廣施善舉,無論是施粥還是行醫,都離不開銀錢,這些錢財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孫恩麵露感動之色:“道首大義,孫恩代那些將受惠的百姓謝過道首。”
周玨擺了擺手:“不必謝我,這也是為了太平道的發展。隻是你需注意,行事要低調,傳道時暫且將一些過於激進的理念隱去。
畢竟,眼下有那白蓮教之事在前,各地官府對這等事件多有防範,還是小心些為妙。”
孫恩臉色一凜,對著周玨道:“謹遵道首教誨,我定會低調行事,將太平道的善舉穩穩落在實處,不授人以柄。”
說罷,他再次向周玨行禮,鄭重地抱起箱子,轉身離開。
周玨看著他離去的背影,這一步暗子是開始埋下,就是不知什麽時候能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