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龍場悟道之後,方正就在當地毅然決然地開始廣收學徒。


    這一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了周邊的村落。人們懷著好奇與期待交織的複雜心情,紛紛將自家子弟送到方正這裏,內心深處無比渴望他們能在這位充滿智慧的智者的悉心教導下有所收獲,能為自己的未來開辟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最初的那些日子裏,前來求學的學徒們可謂是魚龍混雜,形形色色。有的是富家子弟,自幼錦衣玉食,養尊處優慣了,身上帶著幾分難以掩飾的傲慢之氣;有的是貧苦人家的孩子,衣衫襤褸,補丁層層疊疊,可那眼神中卻透著對知識熾熱如炬的渴望;還有的是鄉間的頑童,生性調皮搗蛋,難以馴服,仿佛是一群脫韁的小野馬。


    方正站在那簡陋得甚至有些破舊的學堂前,看著眼前這群年齡參差不齊、性格大相徑庭的學徒,心中既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又深深地感到責任重大,仿佛有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他的肩頭。(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如鍾地說道:“今日你們來到此處,不論出身貴賤,不論過往如何,隻要有心向學,我定當傾囊相授,絕不藏私。”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堅定而有力,仿佛是對每一個學徒許下的莊重誓言。)


    開課的第一天,方正並沒有如同眾人所預料的那樣急著傳授書本上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而是讓學徒們圍坐在一起,講述自己內心深處的夢想和對未來的期望。(一個富家子弟趾高氣揚地站起來,昂著頭,目中無人地說:“我要做大官,光宗耀祖!”話語中滿是不可一世的驕傲。一個貧苦孩子怯生生地站了起來,聲音小得如同蚊子哼哼:“我想學會認字,能幫家裏記賬。”而那幾個頑童則嘻嘻哈哈,沒個正形,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方正認真地傾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他的神情時而點頭,表示讚同和鼓勵;時而微笑,給予溫暖和安慰;時而微微皺眉,陷入深深的思考。


    隨後,方正開始了他那獨樹一幟、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對於那些基礎薄弱得如同一張白紙的孩子,他總是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教他們認字寫字,一筆一劃,耐心十足,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對於那些自視甚高、目空一切的富家子弟,他會故意出一些刁鑽古怪的難題,讓他們在絞盡腦汁的思考中明白自己的淺薄與不足。而對於那些調皮搗蛋、無法無天的頑童,他則采用講故事的方式,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一個頑童在課堂上肆無忌憚地搗亂,上躥下跳,吵吵嚷嚷,引得其他學生根本無法專心學習。(方正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大聲訓斥,而是心平氣和地把他叫到身邊,輕輕地說:“孩子,我給你講個故事。從前有一隻小猴子,因為調皮搗蛋,總是惹禍,最後沒有朋友願意和它一起玩。你說這小猴子可憐不可憐?”頑童聽著,那原本滿不在乎的眼神逐漸變得黯淡,低下了頭,小聲說道:“先生,我知道錯了。”從那以後,這個頑童像是換了個人似的,開始認真聽講,不再搗亂。)


    方正還經常帶著學徒們走進那廣袤無垠、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在山林間,他指著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樹,問道:“你們看這樹,它從一粒微不足道的種子長成參天大樹,靠的是什麽?”學徒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搖頭,一臉的茫然。方正微笑著說:“靠的是它內在的生命力,不斷地紮根、生長。我們做人也是如此,要有堅定的內心,無論遇到多大的風雨,都要勇往直前,才能不斷成長。”)


    在教學的過程中,方正也格外注重培養學徒們的品德修養。(他發現一個富家子弟趾高氣揚地欺負貧苦孩子,便毫不猶豫地把兩人叫到一起,神情嚴肅地說:“我們雖身份有別,但心中的良知無差。欺負弱小,絕非君子所為。”在他的耐心教導下,富家子弟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紅著臉向貧苦孩子誠懇地道了歉,兩人從此摒棄前嫌,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隨著時間如白駒過隙般悄然推移,學徒們在方正的循循善誘、諄諄教誨下逐漸成長。(曾經那個連字都認不全的貧苦孩子,如今已經能夠聲情並茂、流利順暢地背誦經典;那些曾經調皮搗蛋、無法無天的頑童也變得懂事乖巧,努力學習,不再惹是生非;而那些自傲自大、不可一世的富家子弟,也學會了謙遜待人、尊重他人,不再目中無人。)


    然而,方正的教學之路並非一路平坦,毫無波折。(有些家長目光短淺,不理解他的教學方法,認為過於寬鬆,擔心孩子在這裏學無所成,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有一些當地的學者,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對他那獨辟蹊徑的心學理論提出質疑,認為不夠正統,離經叛道。)


    麵對這些質疑和壓力,方正始終保持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如同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的燈塔。(他邀請家長們來到學堂,親自展示孩子們的學習成果。孩子們在台上聲情並茂地朗誦經典,出口成章地講述自己的見解,讓家長們看到了孩子們在品德和知識上取得的顯著進步。對於那些學者的質疑,他則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與之展開激烈的辯論,用清晰明了的邏輯和深刻獨到的見解闡述自己的心學理念,讓那些原本心存偏見的學者也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


    在一個陽光明媚、微風和煦的日子裏,學堂裏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辯論會。(學徒們分成兩組,就一個複雜深刻的道德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言辭激烈而又不失風度。方正坐在一旁,微笑著看著他們,目光中充滿了鼓勵和期待,偶爾在關鍵處點撥幾句,讓辯論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確。辯論結束後,他走上講台,總結道:“辯論不在於輸贏,而在於讓你們思考,讓你們明白事理,讓你們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斷成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縣令到稱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殘風徐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殘風徐徐並收藏從縣令到稱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