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恆一聽,便立刻明白過來,他在洛京沒有姓楊的熟人,唯一臉熟的就是有一麵之緣的八仙樓楊掌櫃。
“我收拾一下,你們快請他上來說話。”
“好。”
兩人答應一聲後,連忙跑下樓請人上去。
方恆飛快地收拾好自己,不一會兒便看到楊問心從門外走進來,身邊還帶著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
兩個衙役把門關上,留他們三人在裏麵說話。
“方公子,看樣子你們是要迴去了,事情辦完了嗎?可還順利?”楊問心問道。
方恆苦笑著請兩人坐下,小二送來了剛燒好的熱水,方恆給兩人沏了兩杯茶。
“不瞞楊兄,事情不大順利,我一時也沒什麽法子,隻好先打道迴府。”
“你們不是去請官府出麵了嗎?他們沒幫上忙?”
方恆不好在楊問心這個洛京百姓麵前對這邊的官員說三道四,隻好含糊地答道:“大約是我們運氣不好吧,沒查到什麽。”
看出他欲言又止的模樣,楊問心的鼻子裏哼了一聲,麵上掛著諷刺的笑容。
“依我看,他們不過是隨便找了兩個人糊弄你吧?”
被楊問心一語道破,方恆驚訝地看著他,不知該如何迴答。
“我好歹也在洛京城混了好幾年,跟洛京的官府打過一些交道,咱們洛京的官員一貫是長袖善舞,撈錢是一把好手,你讓他辦事,那可真是為難他了。”
方恆目瞪口呆地聽完,不禁歎了口氣,語氣滿是無奈。
“事發的地點不在洛京,他們不想幫忙也說得過去,如今再待下去也是徒勞,所以還是早點迴去和我父親商議一下吧。”
楊問心聽完哈哈大笑,“你沒什麽收獲,我這兒倒是有。”
他一指身邊一直沉默的老者,給方恆介紹。
“這位老伯是咱們洛京城裏有名的玉石工匠,姓莊,手藝好得很,洛京城往前數幾十年的好玉器有一半都出自他手裏,你與其去找那些滿眼錢串子隻會做生意的玉器鋪老板打聽,倒不如問問他。”
莊先生是駱老爺子找來的,駱老爺子一直在為沈殊玉打理金石齋,在洛京金銀玉器這一行十分有人脈。
聽說沈殊玉在幫人找東西,駱老爺子二話沒說便把這一行的一個老古董給請出來了。
老者衝方恆微微一點頭,算是打過招唿了。
“楊掌櫃過譽了,不過那些年我的確打造過不少玉飾,有些就算不是出自我手,我光看雕工,多半也能猜到是誰做的。”
方恆大喜,連忙起身向他行了一禮,“辛苦莊叔了,還請您多指教。”
隨後,他拿出隨身帶的圖想遞給老者看,莊先生卻沒有接。
“你那圖我已經看過了,我做了一輩子玉器,這種東西我看一遍就有印象了。”
莊先生從一旁的包袱裏掏出一本厚厚的賬本模樣的簿冊出來。
那本冊子存放的時間似乎很久了,紙頁泛黃紙張薄脆,他翻出其中一頁遞給方恆看。
“你運氣好,問對人了,這東西當年就是我做的,你看,是不是這一件?”
方恆接過來仔細看了看,麵上露出驚喜的神色,那圖上畫的玉佩與他自己畫的那張幾乎一模一樣。
“沒錯,就是這件!”他又趕忙問道,“那您知道這塊玉佩的主人是誰嗎?”
莊先生仔細看了看紙張右側的幾個字,又遞給楊問心,然後歎了一句。
“哎呦,人老了,眼神就是不行了,你幫我看看,這兒寫的名字是什麽?”
楊問心接過了仔細看了看,“寫的是,李三娘。”
他又仔細看了看落款的時間,“呦,這玉佩是十九年前做的了。”
莊先生點點頭,“我記性或許沒那麽好,但賬本不會作假。”
方恆聽了後,疑惑地問道:“原來當年托您做這塊玉佩的主人是個叫李三娘的女子,那她和符驍是什麽關係?”
這時,楊問心忍不住問道:“這麽說你找的人不是這個女子?而是那個叫什麽符驍的人?”
方恆言簡意賅地和他解釋,“準確點說,我們想知道符驍是不是這塊玉佩的主人。”
“你說的這個人,是男是女,多大年紀?”莊先生問道。
“男的,年紀不超過二十。”
莊先生看向楊問心,“楊掌櫃在洛京的時間雖然不短,不過還是沒有我這個老家夥長,洛京說小不小,可說大也不大,一直待在這兒的人我多少都會有些印象,尤其是還來過我這兒。”
他仔細迴憶了一陣兒,“這個李三娘我要是沒記錯的話,她可能是住在南城那塊兒,成過兩次親,第一次嫁的丈夫是個短命鬼,死了之後她就改嫁了。”
楊問心沉思片刻,“這個符驍會是她的兒子嗎?”
“多半是吧,你們去打聽打聽,看看和她成親的兩個男人,是不是有一個姓符。”
真是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方恆心裏著實歡喜,卻又忍不住問道:“這麽久的事了,您老還記得這麽清楚啊?”
莊先生一看方恆不信自己,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
“別的我可能記不住,她家的事,這周圍上了年紀的人多少都是知道的,女子死了丈夫改嫁不是什麽稀奇事,稀奇的是她丈夫死了沒幾個月她就改嫁了,這周圍人能沒印象嗎?”
“那這李三娘還活著嗎?”
“這我就不知道了。”
方恆起身又給莊先生行了一禮,“今日多謝老人家為我解惑,不知道您願不願意帶著這本冊子迴景安,為這樁案子做個證人?”
莊先生嗐了一聲,“楊掌櫃和駱老爺子親自上門做說客,我哪有拒絕的道理,少不得要拚上這把老骨頭和你走上一遭。”
方恆這才想起來,自己一時高興,竟然忘記問楊問心為何會摻和進這件事中……
“楊掌櫃,忘了問你,你怎麽會去幫我找莊先生?是沈小姐告訴你的嗎?”
楊問心十分坦誠,“是啊,我是受沈小姐托付,她說這事挺重要的,我自然不敢耽擱。”
方恆不知道楊問心和沈殊玉是什麽關係,隻以為是沈殊玉結交的朋友,所以楊問心才對他如此仗義,於是趕忙道謝。
“楊大哥,多謝你替我們找來這麽重要的證人。”
“別客氣,沈姑娘難得開一次口,我怎麽著也得替她把事情辦得圓圓滿滿。”
方恆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沈小姐也真是的,我走之前她隻說是讓我給她的朋友帶一封信,請你幫忙這事她可是一點風聲都沒露。”
楊問心聽完哈哈大笑,“她一直就是這樣,事情沒做成之前從來不和別人講。”
見他對沈殊玉如此了解,方恆忍不住好奇起兩個人的關係,問道:“敢問楊大哥和沈姑娘是……”
“她算是我義妹吧。”
楊問心胡扯完又不忘叮囑他,“我不喜歡和衙門扯上關係,若是這個人證你用的上,迴頭就說是你自己找來的,不必提起我,莊先生這裏我也交待過了。”
方恆十分爽快地答應下來,“好,楊大哥盡管放心。”
“我收拾一下,你們快請他上來說話。”
“好。”
兩人答應一聲後,連忙跑下樓請人上去。
方恆飛快地收拾好自己,不一會兒便看到楊問心從門外走進來,身邊還帶著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
兩個衙役把門關上,留他們三人在裏麵說話。
“方公子,看樣子你們是要迴去了,事情辦完了嗎?可還順利?”楊問心問道。
方恆苦笑著請兩人坐下,小二送來了剛燒好的熱水,方恆給兩人沏了兩杯茶。
“不瞞楊兄,事情不大順利,我一時也沒什麽法子,隻好先打道迴府。”
“你們不是去請官府出麵了嗎?他們沒幫上忙?”
方恆不好在楊問心這個洛京百姓麵前對這邊的官員說三道四,隻好含糊地答道:“大約是我們運氣不好吧,沒查到什麽。”
看出他欲言又止的模樣,楊問心的鼻子裏哼了一聲,麵上掛著諷刺的笑容。
“依我看,他們不過是隨便找了兩個人糊弄你吧?”
被楊問心一語道破,方恆驚訝地看著他,不知該如何迴答。
“我好歹也在洛京城混了好幾年,跟洛京的官府打過一些交道,咱們洛京的官員一貫是長袖善舞,撈錢是一把好手,你讓他辦事,那可真是為難他了。”
方恆目瞪口呆地聽完,不禁歎了口氣,語氣滿是無奈。
“事發的地點不在洛京,他們不想幫忙也說得過去,如今再待下去也是徒勞,所以還是早點迴去和我父親商議一下吧。”
楊問心聽完哈哈大笑,“你沒什麽收獲,我這兒倒是有。”
他一指身邊一直沉默的老者,給方恆介紹。
“這位老伯是咱們洛京城裏有名的玉石工匠,姓莊,手藝好得很,洛京城往前數幾十年的好玉器有一半都出自他手裏,你與其去找那些滿眼錢串子隻會做生意的玉器鋪老板打聽,倒不如問問他。”
莊先生是駱老爺子找來的,駱老爺子一直在為沈殊玉打理金石齋,在洛京金銀玉器這一行十分有人脈。
聽說沈殊玉在幫人找東西,駱老爺子二話沒說便把這一行的一個老古董給請出來了。
老者衝方恆微微一點頭,算是打過招唿了。
“楊掌櫃過譽了,不過那些年我的確打造過不少玉飾,有些就算不是出自我手,我光看雕工,多半也能猜到是誰做的。”
方恆大喜,連忙起身向他行了一禮,“辛苦莊叔了,還請您多指教。”
隨後,他拿出隨身帶的圖想遞給老者看,莊先生卻沒有接。
“你那圖我已經看過了,我做了一輩子玉器,這種東西我看一遍就有印象了。”
莊先生從一旁的包袱裏掏出一本厚厚的賬本模樣的簿冊出來。
那本冊子存放的時間似乎很久了,紙頁泛黃紙張薄脆,他翻出其中一頁遞給方恆看。
“你運氣好,問對人了,這東西當年就是我做的,你看,是不是這一件?”
方恆接過來仔細看了看,麵上露出驚喜的神色,那圖上畫的玉佩與他自己畫的那張幾乎一模一樣。
“沒錯,就是這件!”他又趕忙問道,“那您知道這塊玉佩的主人是誰嗎?”
莊先生仔細看了看紙張右側的幾個字,又遞給楊問心,然後歎了一句。
“哎呦,人老了,眼神就是不行了,你幫我看看,這兒寫的名字是什麽?”
楊問心接過了仔細看了看,“寫的是,李三娘。”
他又仔細看了看落款的時間,“呦,這玉佩是十九年前做的了。”
莊先生點點頭,“我記性或許沒那麽好,但賬本不會作假。”
方恆聽了後,疑惑地問道:“原來當年托您做這塊玉佩的主人是個叫李三娘的女子,那她和符驍是什麽關係?”
這時,楊問心忍不住問道:“這麽說你找的人不是這個女子?而是那個叫什麽符驍的人?”
方恆言簡意賅地和他解釋,“準確點說,我們想知道符驍是不是這塊玉佩的主人。”
“你說的這個人,是男是女,多大年紀?”莊先生問道。
“男的,年紀不超過二十。”
莊先生看向楊問心,“楊掌櫃在洛京的時間雖然不短,不過還是沒有我這個老家夥長,洛京說小不小,可說大也不大,一直待在這兒的人我多少都會有些印象,尤其是還來過我這兒。”
他仔細迴憶了一陣兒,“這個李三娘我要是沒記錯的話,她可能是住在南城那塊兒,成過兩次親,第一次嫁的丈夫是個短命鬼,死了之後她就改嫁了。”
楊問心沉思片刻,“這個符驍會是她的兒子嗎?”
“多半是吧,你們去打聽打聽,看看和她成親的兩個男人,是不是有一個姓符。”
真是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方恆心裏著實歡喜,卻又忍不住問道:“這麽久的事了,您老還記得這麽清楚啊?”
莊先生一看方恆不信自己,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
“別的我可能記不住,她家的事,這周圍上了年紀的人多少都是知道的,女子死了丈夫改嫁不是什麽稀奇事,稀奇的是她丈夫死了沒幾個月她就改嫁了,這周圍人能沒印象嗎?”
“那這李三娘還活著嗎?”
“這我就不知道了。”
方恆起身又給莊先生行了一禮,“今日多謝老人家為我解惑,不知道您願不願意帶著這本冊子迴景安,為這樁案子做個證人?”
莊先生嗐了一聲,“楊掌櫃和駱老爺子親自上門做說客,我哪有拒絕的道理,少不得要拚上這把老骨頭和你走上一遭。”
方恆這才想起來,自己一時高興,竟然忘記問楊問心為何會摻和進這件事中……
“楊掌櫃,忘了問你,你怎麽會去幫我找莊先生?是沈小姐告訴你的嗎?”
楊問心十分坦誠,“是啊,我是受沈小姐托付,她說這事挺重要的,我自然不敢耽擱。”
方恆不知道楊問心和沈殊玉是什麽關係,隻以為是沈殊玉結交的朋友,所以楊問心才對他如此仗義,於是趕忙道謝。
“楊大哥,多謝你替我們找來這麽重要的證人。”
“別客氣,沈姑娘難得開一次口,我怎麽著也得替她把事情辦得圓圓滿滿。”
方恆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沈小姐也真是的,我走之前她隻說是讓我給她的朋友帶一封信,請你幫忙這事她可是一點風聲都沒露。”
楊問心聽完哈哈大笑,“她一直就是這樣,事情沒做成之前從來不和別人講。”
見他對沈殊玉如此了解,方恆忍不住好奇起兩個人的關係,問道:“敢問楊大哥和沈姑娘是……”
“她算是我義妹吧。”
楊問心胡扯完又不忘叮囑他,“我不喜歡和衙門扯上關係,若是這個人證你用的上,迴頭就說是你自己找來的,不必提起我,莊先生這裏我也交待過了。”
方恆十分爽快地答應下來,“好,楊大哥盡管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