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好!”


    飛行車剛剛開到大門口,兩個荷槍實彈的機甲戰士就立馬站的筆直,衝著葉林敬禮。


    葉林也隨之點點頭:“開門!”


    伴隨著一聲厚重的機械傳動音,巨大的合金門被打開,緊接著是三道能量屏障門。


    穿越這三道門後,葉林直接把車開進了一個巨大的圓盤狀平台上。


    隨著空間一陣扭曲,當眼前的視線再次清晰,他們已經出現在一號平原的內部。


    “走吧!下車!”


    四人下車,李牧和小瑤四處觀望著,畢竟是第一次進來很是好奇。


    “城主好!”


    站在門口的兩個衛兵見到來人趕緊敬禮!


    “卡爾呢?”


    “報告城主,卡爾大師在調度室!”


    一路穿越橫七豎八的過道,最後乘坐電梯一直升到這棟建築的頂端,終於見到了正在巨大全息影像麵前遠程指揮建造的卡爾。


    見到來人卡爾葉林趕緊抬起頭:“城主,您來了!”


    “嗯!進度怎麽樣了?”葉林走到窗前,這是一座高約兩百米的巨大建築,遠方的平原一覽無遺。


    “剛剛完成底座工程!”說著卡爾滑動全息影像,一個巨大的32邊形的底座正在全力建造之中,數之不清的工程機器人正在利用分子建造技術建造這個巨型建築。


    “卡爾,我們這文明之塔是不是太大了?”葉林望著眼前這個直徑超越五公裏的巨大建築,很難將其與文明之塔這個詞語聯係在一起。


    因為一般進階能級文明的物質文明最多建一座直徑三百米,高約一千米的文明之塔,但眼前這個……幾乎可以堪比四級文明的文明之塔了!


    卡爾雖然不止一次給葉林解釋其原由,但葉林還是感覺有點不靠譜的樣子。


    “城主,文明之塔是本位麵規則的承栽物,體積越大,承載的規則就越多,當然並不是塔建的越大,能吸收的規則就無上限,這也與本位麵規則的強度有關!如果本身處於一個小型位麵中,那能被融入塔中的規則也是有限的!”


    “所以一般各種文明建造文明之塔的時候都會按照本位麵文明之塔可容納的規則極限來確認塔的大小!”


    “當初我們卡拉爾文明位麵麵積隻有太陽係這麽大,所以文明之塔的體積也就數千米高的樣子!但這裏不一樣啊,一個比次元大陸還要大萬倍以上的大宇宙,我也無法確認可以容納的規則極限有多少,所以隻能按照科學城的承受能力來建造最大的塔!”


    “那塔建的越大,有什麽好處呢?”旁邊的李牧問道。


    “好處當然是非常多的!第一,塔越大,文明進階時潛力也就越大,在次元大陸獲得的地盤也就越大!”


    “第二,文明之塔吸收的規則對於我們科學城研究本宇宙規則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不出我所料,一旦完成進階,在獲取了大量本宇宙的規則知識後,科學城將迎來一次科技大爆發!”


    對此,幾人也深以為然,當平時各種晦澀難懂的規則擺在你麵前供給研究時,研究速度必然會加快。比如你不明白電的形成原因,文明之塔會將關於電的規則清清楚楚的展示在你的麵前,自然就變得簡單易懂!


    當然,文明之塔吸引的規則也不是胡亂吸收的,隻有建造者融入了其中的關於宇宙規則的理解部分才會被吸收,而科學城沒有掌握的規則知識自然也就不會被融入。


    所以葉林一直強調建立完善的科技樹,科技樹越完善,蘊含的科技越多,當把這整個體係刻入文明之塔中時,將來吸引的規則也就越多。


    卡爾為李牧解釋了一通後,李牧也算是理解了文明之塔的作用與限製。


    可以說,文明之塔就代表著本文明的一切,是一個文明發展與進化的根本。


    完成最初的文明之塔後,隨著文明本身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知識與體係,吸收的本位麵規則越來越多時,文明之塔也會開始進階。


    理論上來說,任何一座文明之塔都有著進階到十級頂峰的可能性,但因為自身潛力的關係,潛力越小的塔,這個過程將會無限拉伸,直到整個文明滅亡都不一定能將其進化至高級。


    自然,文明之塔的進化也會推動整個文明的進化,兩者是一體,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一旦文明之塔破碎,那這個文明的階層也將快速跌落,所以每一座文明之塔都是每一個文明最緊要守護的東西!當然,既然別人都打到你方文明之塔的麵前了,就證明你整個文明已經徹底敗在了對方手裏,那文明之塔被不被摧毀,兩者的區別已經不大了!


    “還需要多長時間建造完成?”李牧好奇的問了一句,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進階新的文明階層了。


    隻見葉林拖動麵前的全息投影,雙手一拉,將來建成後文明之塔的整體麵貌出現在眾人的眼前。uu看書 .uanshu


    這是一座三十二邊形的高塔,一共分為一百多層,接近八千米高,宛如一座圓角的巨大金字塔。


    顯然,如此巨大的建築絕對稱得上是壯觀,沒有華美的修飾,也沒有花哨的結構,有的隻是一股濃濃的科技感,而且這巨大的塔上還有一個巨大的懸浮之環。


    這是一個巨大的傳送裝置,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打開通往異緯度的通道。


    如今僅僅是一個巨大的底座就修建了足足八個月都還沒徹底完成,卡爾對文明之塔的建造時間初步估計為二十年。


    二十年的時間不長也不短,對於一個文明的發展史來說,二十年甚至還不能完成一次技術的革新。


    而且,對於平均壽命超過一千年的地球人來說,二十年確實也隻是一個短暫的過程。


    不過這二十年是寶貴的發展研究機會,按照葉林的估算,二十年後科學城正好會進入一個科技瓶頸期,到時候也基本消化了如今科學城所獲得的科技知識。


    再想繼續前進,就得依靠文明之塔的幫助。


    所以,對此葉林並不著急。


    經過對一號平原的巡視,葉林也大致了解了工作進度,隨著科技的進步,將來建造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或許到時候根本用不了二十年,文明之塔將完成建造。


    就如同卡爾所說,進階前,每一個人文明所擁有的底蘊與積累非常重要,這樣進階後,文明爆發的速度才會越快。


    正所謂厚積薄發,否定了在幾年後就完成文明升遷的科學城,也決定安靜下來好好積累一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緯度科學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豆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豆麵包並收藏超緯度科學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