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證實自己的話,齊蓉甚至向簡博文展示了之前的那個視頻。
視頻中兩個小孩的身邊,兩隻貓慵懶的眯著眼睛,享受著下午的陽光。
“可以是可以……”簡博文倒不在意這個。
他疑惑的是,周周到底怎麽了。
在高中生的眼裏,齊周除了不愛說話不愛理人之外看不出什麽異常。
所以簡博文才遲疑著不敢發問,生怕戳到了齊蓉的痛處。
但齊蓉挺看得開的,她沒有掩飾,直接將周周的自閉症說了出來。
恍然大悟的簡博文靦腆的低著頭,不知道這時候該怎麽安慰人。
最後還是齊蓉扯開了這個話題。
她簡單的鼓勵一下簡博文,叫他好好生活好好學習。
然後善解人意的退迴家中,讓簡博文安心開門。
高中生一個月都沒幾天假,齊蓉也不指望他帶貓過來。
不過是找個理由和對方建立起聯係,以便隨時幫把手。
不過她沒想到的是,簡博文居然不住校。
也不知道他讀的是哪個高中,遠不遠。
每天還能這麽來迴,應該就是附近的高中吧,齊蓉隻能這麽猜測。
她把周周哄到床上睡覺,順帶問起今天下午的小女孩。
“周周喜不喜歡跟那個小姐姐玩呀?要不要跟小姐姐一起上學?可以天天一起玩哦。”
低頭玩球的小孩抬起眼睛,像小狗一樣露出下半部分的眼白。
他可憐兮兮的說,“喜歡玩,不上學。”
“那……”齊蓉苦笑著揉太陽穴,循循善誘。
“上學也很有趣的,你試試嘛,不試試怎麽知道不喜歡呢。”
周周的態度很堅定,“我知道,不喜歡。”
話到這個份上,齊蓉也沒再提上學的事了。
她對兒子的要求不高,開心快樂就好。
反正家裏有點資產托底,不揮霍的話夠周周一輩子用了。
很想得開的齊蓉把兒子哄睡著,繼續跟閨蜜吐槽今天遇見的傻逼。
明明是對方故意別車,她一時沒注意就沒減速。
結果追尾了對方還要把責任推到她身上來,怪她是個女司機。
交警上來要判她全責的時候,齊蓉真是一肚子火氣。
得虧有個行車記錄儀,不然這個悶虧她真得硬吃。
餘怒未消的齊蓉和柴雨凝一起罵了十幾分鍾,才意猶未盡的換了個人罵。
網絡對麵,柴雨凝也是一肚子的氣。
她前男友要結婚了。
其實這也沒啥,愛結結,誰tm在乎?
誰知道那個傻逼還專門打個電話過來炫耀,把柴雨凝惡心得夠嗆。
她直接掛斷了電話,一句話都不想聽對方多說。
現在迴想起來,柴雨凝莫名覺得自己輸了一截。
她當時就該問一句“你誰啊”,氣死那個賤人才好。
越複盤越氣的柴雨凝拉著齊蓉聊到半夜,才心滿意足的說了晚安。
第二天,齊蓉打著哈欠去上班,盧芳留在家裏照顧周周。
經過昨天的教訓,盧奶奶已經學會了等周周自己吃飯。
吃完中飯之後,黑貓又從陽台縫隙裏鑽了進來。
它大搖大擺吃完屎大王剩下的貓糧,又領著周周往外走。
早有準備的盧奶奶提上挎包,積極主動的跟在後麵。
不過,黑貓今天沒有去小學那邊。
它帶著周周和屎大王,走到了另一個小區。
這個小區比較新,不僅房價高,設施也好。
盧奶奶過來打過幾次麻將,對這個小區煩人的保安印象頗深。
所以這次被門禁攔住的時候,她撇撇嘴沒有爭論,直接又配合著登記了一次。
在她登記的時候,黑貓並沒有跑遠,而是等在不遠處。
“算你有良心。”
盧芳沒好氣的誇了一句,牽著周周跟在黑貓身後。
她們橫跨了大半個小區,才終於停了下來。
黑貓直接竄進人家的院子裏,逮著窗邊的風鈴就是一頓猛抓。
叮叮咚咚的聲音不絕於耳,喚出了屋內的人。
“好啦好啦,別抓了,給你拿吃的來了。”
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走了出來。
她的手上還提著一袋酸奶,顯然是給黑貓準備的。
院牆外,聽聲音還有些不確定的盧芳一看到人就認了出來。
她欣喜的跟院裏的人打招唿。
“趙老師?哎呀,您迴來了怎麽不說一聲呢。早知道我就把芬兒一起喊過來了,她上次還念你呢。”
“芳芳?”
老太太眯著眼睛看了半天,才認出中年時的小徒弟。
她歡喜的打開院門,把盧芳和周周迎進客廳。
二十多年久別重逢,師徒倆聊起來就停不下來了。
她們一直說到太陽落山,要不是齊國棟打電話過來,盧芳還想不起迴家的事情。
“趙老師,我明天再過來啊。”
“好好好。”
在保姆的攙扶下,老太太硬是把盧芳送到了小區門口,才戀戀不舍的轉身迴家。
目送趙老師離開,盧芳也是滿心的感慨。
她牽著周周走在路邊,兩隻貓在旁邊追追打打。
夕陽的餘暉激起了盧芳的談興。
她也不管周周聽不聽得懂,自顧自的絮叨起來。
“趙老師當年多厲害一人啊,職級可高了。
養孩子也厲害,一兒一女都出國留學,在外麵開大公司。
當年她出國定居的時候,廠裏沒有不羨慕的。
誰知道還是迴來了,果然外麵再好都沒有老家好……”
盧芳一路說到迴家,迴家了還跟齊國棟又說了一遍。
夫妻倆當年一個廠的,也都跟趙老師有點關係,聊起來自然更有感觸。
一陣唏噓之後,齊國棟也準備抽空去看望一下趙老師。
“你們說的趙老師,我怎麽沒聽說過啊?”齊蓉有些好奇。
她從小就一直聽她爸媽吐槽廠裏的人,居然沒聽說過這個趙老師,有些不太合理呀。
這話倒是問到了點子上,盧芳和齊國棟的臉色都微妙起來。
多少年前的事了,早就該埋在土裏了。
不方便直說的盧芳含含糊糊暗示了一句。
“趙老師當年換國籍的時候用了點歪方法,講出來不好聽。”
視頻中兩個小孩的身邊,兩隻貓慵懶的眯著眼睛,享受著下午的陽光。
“可以是可以……”簡博文倒不在意這個。
他疑惑的是,周周到底怎麽了。
在高中生的眼裏,齊周除了不愛說話不愛理人之外看不出什麽異常。
所以簡博文才遲疑著不敢發問,生怕戳到了齊蓉的痛處。
但齊蓉挺看得開的,她沒有掩飾,直接將周周的自閉症說了出來。
恍然大悟的簡博文靦腆的低著頭,不知道這時候該怎麽安慰人。
最後還是齊蓉扯開了這個話題。
她簡單的鼓勵一下簡博文,叫他好好生活好好學習。
然後善解人意的退迴家中,讓簡博文安心開門。
高中生一個月都沒幾天假,齊蓉也不指望他帶貓過來。
不過是找個理由和對方建立起聯係,以便隨時幫把手。
不過她沒想到的是,簡博文居然不住校。
也不知道他讀的是哪個高中,遠不遠。
每天還能這麽來迴,應該就是附近的高中吧,齊蓉隻能這麽猜測。
她把周周哄到床上睡覺,順帶問起今天下午的小女孩。
“周周喜不喜歡跟那個小姐姐玩呀?要不要跟小姐姐一起上學?可以天天一起玩哦。”
低頭玩球的小孩抬起眼睛,像小狗一樣露出下半部分的眼白。
他可憐兮兮的說,“喜歡玩,不上學。”
“那……”齊蓉苦笑著揉太陽穴,循循善誘。
“上學也很有趣的,你試試嘛,不試試怎麽知道不喜歡呢。”
周周的態度很堅定,“我知道,不喜歡。”
話到這個份上,齊蓉也沒再提上學的事了。
她對兒子的要求不高,開心快樂就好。
反正家裏有點資產托底,不揮霍的話夠周周一輩子用了。
很想得開的齊蓉把兒子哄睡著,繼續跟閨蜜吐槽今天遇見的傻逼。
明明是對方故意別車,她一時沒注意就沒減速。
結果追尾了對方還要把責任推到她身上來,怪她是個女司機。
交警上來要判她全責的時候,齊蓉真是一肚子火氣。
得虧有個行車記錄儀,不然這個悶虧她真得硬吃。
餘怒未消的齊蓉和柴雨凝一起罵了十幾分鍾,才意猶未盡的換了個人罵。
網絡對麵,柴雨凝也是一肚子的氣。
她前男友要結婚了。
其實這也沒啥,愛結結,誰tm在乎?
誰知道那個傻逼還專門打個電話過來炫耀,把柴雨凝惡心得夠嗆。
她直接掛斷了電話,一句話都不想聽對方多說。
現在迴想起來,柴雨凝莫名覺得自己輸了一截。
她當時就該問一句“你誰啊”,氣死那個賤人才好。
越複盤越氣的柴雨凝拉著齊蓉聊到半夜,才心滿意足的說了晚安。
第二天,齊蓉打著哈欠去上班,盧芳留在家裏照顧周周。
經過昨天的教訓,盧奶奶已經學會了等周周自己吃飯。
吃完中飯之後,黑貓又從陽台縫隙裏鑽了進來。
它大搖大擺吃完屎大王剩下的貓糧,又領著周周往外走。
早有準備的盧奶奶提上挎包,積極主動的跟在後麵。
不過,黑貓今天沒有去小學那邊。
它帶著周周和屎大王,走到了另一個小區。
這個小區比較新,不僅房價高,設施也好。
盧奶奶過來打過幾次麻將,對這個小區煩人的保安印象頗深。
所以這次被門禁攔住的時候,她撇撇嘴沒有爭論,直接又配合著登記了一次。
在她登記的時候,黑貓並沒有跑遠,而是等在不遠處。
“算你有良心。”
盧芳沒好氣的誇了一句,牽著周周跟在黑貓身後。
她們橫跨了大半個小區,才終於停了下來。
黑貓直接竄進人家的院子裏,逮著窗邊的風鈴就是一頓猛抓。
叮叮咚咚的聲音不絕於耳,喚出了屋內的人。
“好啦好啦,別抓了,給你拿吃的來了。”
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走了出來。
她的手上還提著一袋酸奶,顯然是給黑貓準備的。
院牆外,聽聲音還有些不確定的盧芳一看到人就認了出來。
她欣喜的跟院裏的人打招唿。
“趙老師?哎呀,您迴來了怎麽不說一聲呢。早知道我就把芬兒一起喊過來了,她上次還念你呢。”
“芳芳?”
老太太眯著眼睛看了半天,才認出中年時的小徒弟。
她歡喜的打開院門,把盧芳和周周迎進客廳。
二十多年久別重逢,師徒倆聊起來就停不下來了。
她們一直說到太陽落山,要不是齊國棟打電話過來,盧芳還想不起迴家的事情。
“趙老師,我明天再過來啊。”
“好好好。”
在保姆的攙扶下,老太太硬是把盧芳送到了小區門口,才戀戀不舍的轉身迴家。
目送趙老師離開,盧芳也是滿心的感慨。
她牽著周周走在路邊,兩隻貓在旁邊追追打打。
夕陽的餘暉激起了盧芳的談興。
她也不管周周聽不聽得懂,自顧自的絮叨起來。
“趙老師當年多厲害一人啊,職級可高了。
養孩子也厲害,一兒一女都出國留學,在外麵開大公司。
當年她出國定居的時候,廠裏沒有不羨慕的。
誰知道還是迴來了,果然外麵再好都沒有老家好……”
盧芳一路說到迴家,迴家了還跟齊國棟又說了一遍。
夫妻倆當年一個廠的,也都跟趙老師有點關係,聊起來自然更有感觸。
一陣唏噓之後,齊國棟也準備抽空去看望一下趙老師。
“你們說的趙老師,我怎麽沒聽說過啊?”齊蓉有些好奇。
她從小就一直聽她爸媽吐槽廠裏的人,居然沒聽說過這個趙老師,有些不太合理呀。
這話倒是問到了點子上,盧芳和齊國棟的臉色都微妙起來。
多少年前的事了,早就該埋在土裏了。
不方便直說的盧芳含含糊糊暗示了一句。
“趙老師當年換國籍的時候用了點歪方法,講出來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