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京城裏到處都是走街串巷售賣茱萸香囊的小販。
熱鬧的上午,川流不息的人群沿著各色道路交匯分離,其中一支人流從東城門湧出,直達城外的襄山。
秋梨站在東城門邊上,看著熙熙攘攘的遊人從她身邊經過,滿目讚歎。
她小聲嘟囔著,“沒想到古代居然也有這麽熱鬧的節日。”
還在感歎呢,人群突然往她這邊湧來,嚇得秋梨趕緊閉上嘴,左顧右盼,生怕被人當成了妖怪。
還好,大家隻是在避讓貴人的馬車而已。
順著旁人的目光方向看去,秋梨的視線穿過無數的肩膀和頭顱,看見了路中間那浩浩蕩蕩的行列。
“那是誰啊?”
生來就是個e人的秋梨好奇地問身邊的人。
她身邊是個抱著小孩的大嬸,聽見秋梨的問題,先是奇怪地看了她一下才說話。
大嬸沒有迴答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句。
“你不是本地人吧?”
“呃,是啊是啊,我外地來的。”
一些尷尬的迴憶出現在秋梨的腦海中,讓她有些緊張。
不過大嬸可能真的隻是順嘴問一句,所以沒有說什麽不好聽的話,而是向秋梨解釋起來。
“看到旗子上的昭字沒有?那是昭華長公主的旗幟。”
“這是昭華長公主的車駕,後麵的福字呢就表示長公主的兒子福王也在。”
對這些常識沒有了解的秋梨聽得連連點頭。
“哦哦,我知道了,謝謝你大嬸。”
說著,秋梨從懷裏掏出在街市上買的糖塊,不顧大嬸的推拒遞給了她懷裏的小孩。
冗長的隊伍從兩側的百姓麵前經過,激起一陣陣驚歎與議論。
人們都好奇地看著隊伍中的護衛侍女,大轎寶車,有活潑的小孩還拿著小玩意兒跟著跑了一會兒。
秋梨也是新奇不已,目不轉睛地從隊頭看到了隊尾。
中間一乘八抬大轎從她身邊過去的時候,她還看到了一個唇紅齒白的小孩掀開轎簾朝外看了看,然後就被邊上走著的嬤嬤勸了迴去。
從身邊人的議論中,秋梨得知那個穿著華貴神態天真的小孩就是福王。
年紀還小呢,就已經是榮華富貴享之不及的王爺了,這就是舊社會啊。
來自新世紀的秋梨忍不住發出一聲慨歎。
等到長公主的儀仗浩浩蕩蕩地走遠了,秋梨還沉浸在剛剛的震撼之中。
“啊!”
突然被身後的人拍了一下肩膀,秋梨嚇得差點跳了起來。
“秋梨姐,你怎麽這麽不禁嚇啊?”
頑皮的少女聲音從身邊傳來,是符躍鯉的聲音。
“小鯉,你嚇死我了。”秋梨拍著胸脯抱怨。
“我錯啦,秋梨姐,下次不會了。”
可愛的少女拉著秋梨的手撒嬌道歉,讓秋梨生不起一點火氣來。
秋梨也沒過多計較這件事,捏了兩下符躍鯉的臉蛋就算報複了。
“對了,你哥呢,不是說等會去爬襄山的嗎?”
符躍鯉撇了撇嘴,顯然符越江又幹了什麽讓她不開心的事。
“不等他了,秋梨姐,我們先走。”
“行,那我們就先走吧。”
雖然說和符越江有一丟丟尷尬的關聯,但對秋梨而言,她和符躍鯉更加親近。
所以,符越江沒來就沒來了,不影響她和小鯉一起出去玩。
出了城門,就是光禿禿的大路。
兩側隻剩下一點幾乎看不見的綠色,這和秋梨以前在電視劇上看到的截然不同。
在真正來到古代之前,秋梨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城池附近是沒有樹的。
她以為出了城門就直接切換成了林蔭綠道那樣的場景。
雖然後麵見過了這種光禿禿的土路,但秋梨每次路過還是覺得很違和。
順著大路走下去,兩邊的綠色逐漸多了起來。
等到了襄山腳下,就是秋梨想象的那種鬱鬱蔥蔥的野外場景了。
符躍鯉和秋梨都是身體健壯的年輕女子,所以一路走來並沒有特別勞累。
兩人在山腳下的茶棚裏坐了一會兒,買了些茶水喝完就繼續上山了。
襄山雖然略微有些高,但上山的路並不難。
雖然長了一點,但是坡度緩,所以走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
走著走著,兩人玩玩鬧鬧地上到了半山腰。
半山腰有一處平緩的地方,早有肩著木桶的小商販叫賣茶水,還有推著小車的人在賣炊餅。
秋梨出門的時候帶了食物,但抵不住熱乎乎的炊餅散發的香氣,還是去買了兩個。
兩個女孩子邊吃邊走,卻被邊上的幾位女子叫住。
一路上盡是相約爬山的年輕學子,以及一起去上香的一家人。
如她們一樣幾個女子結伴而行的在登高的人群裏還是比較少的。
一見到同樣是女子結伴的秋梨兩人,便忍不住搭起話來。
“哎,兩位姑娘,我們是華容樓的,要不要一起走啊?”
“好呀,好呀。”符躍鯉開心地帶著秋梨湊了過去。
她們一過去,那邊的女子就認了出來。
“呀,是符三小姐啊,剛剛竟沒認出來。”
一位年紀稍大的夫人殷切地迎了上來,和符躍鯉開始寒暄。
“三小姐比去年高了好多呢,難怪沒認出來。”
“真的嗎?我長高了。”
符躍鯉激動地再次確認,她哥老說她是小矮子,搞得她成天擔心自己長不高。
“真的,去年三小姐隻到我胸口的位置,今年已經到肩膀了呢。”
華容樓的掌櫃娘子向來記憶力出色,見過一次的人就不會忘記,符躍鯉自然相信她說的話。
小女孩歡喜得爬山都有勁了,蹦蹦跳跳的看得旁人也忍不住喜悅。
“這位是秋小姐吧,早就聽聞秋小姐有勇有謀,如今一看果然是個鍾靈毓秀的人物。”
那位掌櫃的沈娘子言笑晏晏地和秋梨搭起話來。
“欸,您認識我?”
秋梨有些驚訝,她自認是個小人物,陌生人是怎麽知道她的呢。
“秋小姐智救邊軍,這般事跡是上報了天聽的,我自然是知曉。”
“女子成就一番事業本就艱難,有秋小姐這般前例,也算是為我們女子擴開了一條路。”
沈娘子語氣讚賞,秋梨聽得都有些臉紅。
熱鬧的上午,川流不息的人群沿著各色道路交匯分離,其中一支人流從東城門湧出,直達城外的襄山。
秋梨站在東城門邊上,看著熙熙攘攘的遊人從她身邊經過,滿目讚歎。
她小聲嘟囔著,“沒想到古代居然也有這麽熱鬧的節日。”
還在感歎呢,人群突然往她這邊湧來,嚇得秋梨趕緊閉上嘴,左顧右盼,生怕被人當成了妖怪。
還好,大家隻是在避讓貴人的馬車而已。
順著旁人的目光方向看去,秋梨的視線穿過無數的肩膀和頭顱,看見了路中間那浩浩蕩蕩的行列。
“那是誰啊?”
生來就是個e人的秋梨好奇地問身邊的人。
她身邊是個抱著小孩的大嬸,聽見秋梨的問題,先是奇怪地看了她一下才說話。
大嬸沒有迴答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句。
“你不是本地人吧?”
“呃,是啊是啊,我外地來的。”
一些尷尬的迴憶出現在秋梨的腦海中,讓她有些緊張。
不過大嬸可能真的隻是順嘴問一句,所以沒有說什麽不好聽的話,而是向秋梨解釋起來。
“看到旗子上的昭字沒有?那是昭華長公主的旗幟。”
“這是昭華長公主的車駕,後麵的福字呢就表示長公主的兒子福王也在。”
對這些常識沒有了解的秋梨聽得連連點頭。
“哦哦,我知道了,謝謝你大嬸。”
說著,秋梨從懷裏掏出在街市上買的糖塊,不顧大嬸的推拒遞給了她懷裏的小孩。
冗長的隊伍從兩側的百姓麵前經過,激起一陣陣驚歎與議論。
人們都好奇地看著隊伍中的護衛侍女,大轎寶車,有活潑的小孩還拿著小玩意兒跟著跑了一會兒。
秋梨也是新奇不已,目不轉睛地從隊頭看到了隊尾。
中間一乘八抬大轎從她身邊過去的時候,她還看到了一個唇紅齒白的小孩掀開轎簾朝外看了看,然後就被邊上走著的嬤嬤勸了迴去。
從身邊人的議論中,秋梨得知那個穿著華貴神態天真的小孩就是福王。
年紀還小呢,就已經是榮華富貴享之不及的王爺了,這就是舊社會啊。
來自新世紀的秋梨忍不住發出一聲慨歎。
等到長公主的儀仗浩浩蕩蕩地走遠了,秋梨還沉浸在剛剛的震撼之中。
“啊!”
突然被身後的人拍了一下肩膀,秋梨嚇得差點跳了起來。
“秋梨姐,你怎麽這麽不禁嚇啊?”
頑皮的少女聲音從身邊傳來,是符躍鯉的聲音。
“小鯉,你嚇死我了。”秋梨拍著胸脯抱怨。
“我錯啦,秋梨姐,下次不會了。”
可愛的少女拉著秋梨的手撒嬌道歉,讓秋梨生不起一點火氣來。
秋梨也沒過多計較這件事,捏了兩下符躍鯉的臉蛋就算報複了。
“對了,你哥呢,不是說等會去爬襄山的嗎?”
符躍鯉撇了撇嘴,顯然符越江又幹了什麽讓她不開心的事。
“不等他了,秋梨姐,我們先走。”
“行,那我們就先走吧。”
雖然說和符越江有一丟丟尷尬的關聯,但對秋梨而言,她和符躍鯉更加親近。
所以,符越江沒來就沒來了,不影響她和小鯉一起出去玩。
出了城門,就是光禿禿的大路。
兩側隻剩下一點幾乎看不見的綠色,這和秋梨以前在電視劇上看到的截然不同。
在真正來到古代之前,秋梨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城池附近是沒有樹的。
她以為出了城門就直接切換成了林蔭綠道那樣的場景。
雖然後麵見過了這種光禿禿的土路,但秋梨每次路過還是覺得很違和。
順著大路走下去,兩邊的綠色逐漸多了起來。
等到了襄山腳下,就是秋梨想象的那種鬱鬱蔥蔥的野外場景了。
符躍鯉和秋梨都是身體健壯的年輕女子,所以一路走來並沒有特別勞累。
兩人在山腳下的茶棚裏坐了一會兒,買了些茶水喝完就繼續上山了。
襄山雖然略微有些高,但上山的路並不難。
雖然長了一點,但是坡度緩,所以走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
走著走著,兩人玩玩鬧鬧地上到了半山腰。
半山腰有一處平緩的地方,早有肩著木桶的小商販叫賣茶水,還有推著小車的人在賣炊餅。
秋梨出門的時候帶了食物,但抵不住熱乎乎的炊餅散發的香氣,還是去買了兩個。
兩個女孩子邊吃邊走,卻被邊上的幾位女子叫住。
一路上盡是相約爬山的年輕學子,以及一起去上香的一家人。
如她們一樣幾個女子結伴而行的在登高的人群裏還是比較少的。
一見到同樣是女子結伴的秋梨兩人,便忍不住搭起話來。
“哎,兩位姑娘,我們是華容樓的,要不要一起走啊?”
“好呀,好呀。”符躍鯉開心地帶著秋梨湊了過去。
她們一過去,那邊的女子就認了出來。
“呀,是符三小姐啊,剛剛竟沒認出來。”
一位年紀稍大的夫人殷切地迎了上來,和符躍鯉開始寒暄。
“三小姐比去年高了好多呢,難怪沒認出來。”
“真的嗎?我長高了。”
符躍鯉激動地再次確認,她哥老說她是小矮子,搞得她成天擔心自己長不高。
“真的,去年三小姐隻到我胸口的位置,今年已經到肩膀了呢。”
華容樓的掌櫃娘子向來記憶力出色,見過一次的人就不會忘記,符躍鯉自然相信她說的話。
小女孩歡喜得爬山都有勁了,蹦蹦跳跳的看得旁人也忍不住喜悅。
“這位是秋小姐吧,早就聽聞秋小姐有勇有謀,如今一看果然是個鍾靈毓秀的人物。”
那位掌櫃的沈娘子言笑晏晏地和秋梨搭起話來。
“欸,您認識我?”
秋梨有些驚訝,她自認是個小人物,陌生人是怎麽知道她的呢。
“秋小姐智救邊軍,這般事跡是上報了天聽的,我自然是知曉。”
“女子成就一番事業本就艱難,有秋小姐這般前例,也算是為我們女子擴開了一條路。”
沈娘子語氣讚賞,秋梨聽得都有些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