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趙偃的最後一搏!
大秦:化身人屠,祖龍求我別殺了 作者:黑五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該死啊!”
“真是該死啊!”
趙偃連聲怒罵,暴怒的吼聲迴蕩於整座宮殿內,下方百官皆是一臉愁容,低垂著腦袋不言不語。
“好一個嬴政,好一個惡夫啊!!”
“噗.....”
趙偃怒急攻心,一口逆血噴湧而出,染紅了他胸口的王袍,身軀一軟踉蹌倒地。
“大王,身體要緊啊!”
“大王,您沒事吧?”
“.....”
眾位大臣大吃一驚,臉上皆是露出焦急之色。
趙偃癱坐在地上,那雙充血的眼睛,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燃燒殆盡。
趙偃的怒火,如同狂風暴雨,讓整個大殿的氣氛變得異常壓抑。
百官之中,無人敢上前攙扶,他們深知此刻的趙偃,就如同一頭被激怒的雄獅,任何的觸碰都可能招致滅頂之災。
前些時日,他見廉頗久無音訊,就派出斥候前去探查,可這一探卻讓他的心跌入了穀底。
三族將士與十五萬趙卒盡數死在洪水之下,祁縣淪為汪洋大澤,水麵漂浮著密密麻麻的屍身,見不到一個活人。
更要命的是,洪水朝著趙國境內深處蔓延,斥候一路見到不少郡縣都被大水荼毒圍困。
而地方官員遞上求請賑災的奏疏也在同一時間紛至遝來,疊起來的高度甚至都能到達殿頂。
看著跪在殿內中央的斥候,趙偃強打萎靡不堪的精神,帶著一絲期盼問道:“祁縣周邊可曾探查,有無發現我趙軍蹤跡?”
小卒提心吊膽,卻也不敢糊弄趙偃,隻得硬著頭皮說道:“大王,小人已將周邊探查清楚,雖是比祁縣好點,卻也比之汪洋大澤差不了多少,隻怕是.......”
說到這裏,小卒咽了咽口水,不敢繼續說下去了,迴想起那日看到的場麵依舊心有餘悸。
他的話徹底擊碎了趙偃最後一絲念想,也是了,若廉頗真能帶著將士撤到安全之地,怕是早就來信兒了。
“廉頗,郭開....唉!!”
趙偃一聲長歎,臉上滿是灰敗之意,他心中明白,這場災難不僅奪走了無數趙國人的性命,更嚴重威脅到了趙國的根基。
本就連年征戰疲憊,使得國庫空虛,如今又趕上洪水的肆虐,百姓流離失所,卻又無法顧及,趙偃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和絕望。
趙偃的思緒飄迴了過去,他想起了父王還在的日子,那時的他尚且年幼,任何事都有父王為他遮風擋雨,意氣風發的他誓要登基後守護趙國的每一寸土地。
然而,父王早已撒手人寰,他隻能獨自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連個主心骨都找不到了。
這一刻,他終是體會到了父王的艱難,還有這王位沉重。
本想三族與秦爭,他趙國坐享其成,大撈特撈好處,卻沒成想秦國竟然敢行如此天怒人怨之手段,化解他的謀劃。
“大王,臣有事啟奏。”一位老臣的聲音打斷了趙偃的沉思。
趙偃抬起頭,目光掃過群臣,強忍著心中的悲痛,準備聽聽這位大臣有什麽話要說。
“說吧,孤聽著。”趙偃的聲音雖然微弱,卻透露出一股堅定。
老臣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大王,當前之急,是盡快組織賑災,安撫民心。同時,我們需派遣使者,向鄰國請求援助,共度難關。”
趙偃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眼下唯一的出路。他必須振作起來,為了趙國,為了萬萬無家可歸的子民。
他站起身來,盡管身體虛弱,但他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傳令下去,立即開始賑災工作。另外,挑選賢能之士,出使各國,請求援助。”趙偃的聲音逐漸變得有力。
百官見大王重新振作,心中也升起了一絲希望。他們知道,隻要趙偃還在,趙國就還有希望。
又有一臣子站了出來,高聲道:“大王,秦王政以我趙國連縱三族為由,可他們竟然敢利用洪水天災,為了保自家無礙將災禍轉移我等。”
“何不聯合燕、齊、楚三國壓秦,以此來賠付我趙國之損失?”
此言一出,殿內陷入安靜當中,趙偃閉目沉思此事可行性。
忽然,他雙眼睜開,有些底氣不足道:“先前我們連縱三族,他們雖是沒有付出實際行動,卻也發聲譴責,如此...真的能請動他們嗎?”
那大臣微微一笑,露出胸有成竹之色,\"大王,秦國惡夫可不單單是在河東郡截流引水,也在那舊韓之地行了此事。\"
“如今他那邊水災是緩了,可在三川分水後,大水一路北上直奔燕國而去,中走齊國,下至楚國,間接害了三國。”
“就算損失沒我趙國這般大,卻也不會小了。”
這話讓趙偃眼神一亮,不斷點頭讚同。要知道,趙國連橫三族也隻是針對秦國,隻不過是行事不妥。
再說秦國如今勢大,對三國也是不小的威脅,真要扒拉算起來,他趙國也算是為三國做了出頭鳥。
可是,眼下的洪水可是真真切切的對三國造成了損失,他們哪還能坐視不理。
想必,就算是那與秦國一向曖昧的齊國,都要恨死秦國了。
趙偃心中一陣盤算,若能聯合燕、齊、楚三國共同施壓,就算是沒辦法直接滅了秦國,其或許也會迫於壓力,不得不作出賠償。
畢竟,秦國的這一行為,已經觸犯了眾怒,不僅趙國,連其他三國也深受其害。
他深吸一口氣,決心已定,便對那提出建議的大臣說道:“你所言甚是,秦國的行徑已非一國之事。傳我旨意,立即派遣使者前往燕、齊、楚三國,詳述秦國之惡行,請求他們與我趙國連縱攻秦,討要說法。”
趙偃的話語中充滿了決絕,他明白,這應該是趙國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整整十五萬精銳死在了祁縣,國內剩餘之兵本就不多,且戰力與那十五萬精銳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待水災徹底消失後,秦國安撫了國內災民,必將磨刀霍霍攻趙。
到那時,趙國拿什麽抵擋秦國?
百官見大王終於有了明確的對策,心中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趙偃的這一決策也算是最後一搏,或許能夠為趙國帶來一線生機。
“真是該死啊!”
趙偃連聲怒罵,暴怒的吼聲迴蕩於整座宮殿內,下方百官皆是一臉愁容,低垂著腦袋不言不語。
“好一個嬴政,好一個惡夫啊!!”
“噗.....”
趙偃怒急攻心,一口逆血噴湧而出,染紅了他胸口的王袍,身軀一軟踉蹌倒地。
“大王,身體要緊啊!”
“大王,您沒事吧?”
“.....”
眾位大臣大吃一驚,臉上皆是露出焦急之色。
趙偃癱坐在地上,那雙充血的眼睛,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燃燒殆盡。
趙偃的怒火,如同狂風暴雨,讓整個大殿的氣氛變得異常壓抑。
百官之中,無人敢上前攙扶,他們深知此刻的趙偃,就如同一頭被激怒的雄獅,任何的觸碰都可能招致滅頂之災。
前些時日,他見廉頗久無音訊,就派出斥候前去探查,可這一探卻讓他的心跌入了穀底。
三族將士與十五萬趙卒盡數死在洪水之下,祁縣淪為汪洋大澤,水麵漂浮著密密麻麻的屍身,見不到一個活人。
更要命的是,洪水朝著趙國境內深處蔓延,斥候一路見到不少郡縣都被大水荼毒圍困。
而地方官員遞上求請賑災的奏疏也在同一時間紛至遝來,疊起來的高度甚至都能到達殿頂。
看著跪在殿內中央的斥候,趙偃強打萎靡不堪的精神,帶著一絲期盼問道:“祁縣周邊可曾探查,有無發現我趙軍蹤跡?”
小卒提心吊膽,卻也不敢糊弄趙偃,隻得硬著頭皮說道:“大王,小人已將周邊探查清楚,雖是比祁縣好點,卻也比之汪洋大澤差不了多少,隻怕是.......”
說到這裏,小卒咽了咽口水,不敢繼續說下去了,迴想起那日看到的場麵依舊心有餘悸。
他的話徹底擊碎了趙偃最後一絲念想,也是了,若廉頗真能帶著將士撤到安全之地,怕是早就來信兒了。
“廉頗,郭開....唉!!”
趙偃一聲長歎,臉上滿是灰敗之意,他心中明白,這場災難不僅奪走了無數趙國人的性命,更嚴重威脅到了趙國的根基。
本就連年征戰疲憊,使得國庫空虛,如今又趕上洪水的肆虐,百姓流離失所,卻又無法顧及,趙偃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和絕望。
趙偃的思緒飄迴了過去,他想起了父王還在的日子,那時的他尚且年幼,任何事都有父王為他遮風擋雨,意氣風發的他誓要登基後守護趙國的每一寸土地。
然而,父王早已撒手人寰,他隻能獨自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連個主心骨都找不到了。
這一刻,他終是體會到了父王的艱難,還有這王位沉重。
本想三族與秦爭,他趙國坐享其成,大撈特撈好處,卻沒成想秦國竟然敢行如此天怒人怨之手段,化解他的謀劃。
“大王,臣有事啟奏。”一位老臣的聲音打斷了趙偃的沉思。
趙偃抬起頭,目光掃過群臣,強忍著心中的悲痛,準備聽聽這位大臣有什麽話要說。
“說吧,孤聽著。”趙偃的聲音雖然微弱,卻透露出一股堅定。
老臣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大王,當前之急,是盡快組織賑災,安撫民心。同時,我們需派遣使者,向鄰國請求援助,共度難關。”
趙偃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眼下唯一的出路。他必須振作起來,為了趙國,為了萬萬無家可歸的子民。
他站起身來,盡管身體虛弱,但他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傳令下去,立即開始賑災工作。另外,挑選賢能之士,出使各國,請求援助。”趙偃的聲音逐漸變得有力。
百官見大王重新振作,心中也升起了一絲希望。他們知道,隻要趙偃還在,趙國就還有希望。
又有一臣子站了出來,高聲道:“大王,秦王政以我趙國連縱三族為由,可他們竟然敢利用洪水天災,為了保自家無礙將災禍轉移我等。”
“何不聯合燕、齊、楚三國壓秦,以此來賠付我趙國之損失?”
此言一出,殿內陷入安靜當中,趙偃閉目沉思此事可行性。
忽然,他雙眼睜開,有些底氣不足道:“先前我們連縱三族,他們雖是沒有付出實際行動,卻也發聲譴責,如此...真的能請動他們嗎?”
那大臣微微一笑,露出胸有成竹之色,\"大王,秦國惡夫可不單單是在河東郡截流引水,也在那舊韓之地行了此事。\"
“如今他那邊水災是緩了,可在三川分水後,大水一路北上直奔燕國而去,中走齊國,下至楚國,間接害了三國。”
“就算損失沒我趙國這般大,卻也不會小了。”
這話讓趙偃眼神一亮,不斷點頭讚同。要知道,趙國連橫三族也隻是針對秦國,隻不過是行事不妥。
再說秦國如今勢大,對三國也是不小的威脅,真要扒拉算起來,他趙國也算是為三國做了出頭鳥。
可是,眼下的洪水可是真真切切的對三國造成了損失,他們哪還能坐視不理。
想必,就算是那與秦國一向曖昧的齊國,都要恨死秦國了。
趙偃心中一陣盤算,若能聯合燕、齊、楚三國共同施壓,就算是沒辦法直接滅了秦國,其或許也會迫於壓力,不得不作出賠償。
畢竟,秦國的這一行為,已經觸犯了眾怒,不僅趙國,連其他三國也深受其害。
他深吸一口氣,決心已定,便對那提出建議的大臣說道:“你所言甚是,秦國的行徑已非一國之事。傳我旨意,立即派遣使者前往燕、齊、楚三國,詳述秦國之惡行,請求他們與我趙國連縱攻秦,討要說法。”
趙偃的話語中充滿了決絕,他明白,這應該是趙國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整整十五萬精銳死在了祁縣,國內剩餘之兵本就不多,且戰力與那十五萬精銳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待水災徹底消失後,秦國安撫了國內災民,必將磨刀霍霍攻趙。
到那時,趙國拿什麽抵擋秦國?
百官見大王終於有了明確的對策,心中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趙偃的這一決策也算是最後一搏,或許能夠為趙國帶來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