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聽南開始適應新的生存環境。


    跛腳的大舅總是心情不好,看什麽都不順眼,很少出門,出門就是去打酒喝,一喝就醉,一醉就喜歡打人,這個時候得躲著他。


    躲不過,就竄到外婆身邊呆著,因為大舅雖是個火爆脾氣,卻極有孝心,非常聽娘的話。


    大舅媽是個出氣筒,經常挨打,她很少哭,總是習慣性地咧著黃牙笑。


    傻傻的大舅媽易大妮,其實很善良,也許是前兩個女兒都夭折了,母愛天性,她的眼光時常隨著聽南轉,會偷偷給小聽南塞一個水煮蛋。


    也許在她的潛意識裏,蛋是很營養的東西,給孩子吃了就不會死,當然她也隻會水煮蛋。


    鍋裏煮飯除了要放適量的水,還要掌握好火侯,在她兩次燒焦飯,一次差點燒沒廚房,狠打了一次後就不許做飯了。


    日子在小聽南期盼媽媽接她迴去的夢中一天天過著。


    一開始,過得也不是很難,大舅也有心情好的時候,他傷了腳,手卻特別巧,會給小聽南做一些小玩意,他折的青蛙會跳,蝴蝶可以飛起來,看著小聽南嬉笑著追逐,他也會笑。


    宋萬裏還會編製一些竹製品,如竹籃,竹框,也能買一些錢,他都攢著,希望聽南能給他引個兒子來。


    外婆忙完,會給小聽南上課,按照她曾經家學的教養教。


    練坐姿:雙膝合十,雙腳並攏,平視前方,雙手可以放在兩膝之間。背部與椅子間保持一定距離,也就是說椅子裏能坐一點點邊。


    站姿:雙腿立直並攏,腳跟相靠,兩腳尖略微張開,身體重心落在兩腳正中。軀幹挺直,挺胸,收腹,提臀。


    走路抬頭挺胸,身體要挺拔,頭頸要挺直,不能一搖一晃……


    叩門也是有禮節的,我們在敲門時,應該先敲一下停一下連敲兩下,為的是讓裏麵的人聽見表敬意和恭敬,讓主人有時間整理儀容。


    飲食時,人體盡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盡量靠後,所謂‘虛坐盡後’。有貴客光臨,應該立刻起身致意。


    這些規矩對於兩歲多的孩子來說尚早,但先後失去兩個孫女,外婆找不到傳承的人,有些急了,現在有了聽南,就想著先教著,叮囑聽南記住,慢慢練。


    後來聽南給人的印象端莊大方婉約就是從這會兒練出來的。


    外婆錢淑貞的廚藝與女紅都不錯,她炒菜時聽南就踩著板凳在灶台邊看著,時常先嚐到味。


    隻是那是沒有好的食材,也沒什麽調味品,翻來覆去就自己菜地裏蔬菜,冬瓜、南瓜等,就一點油與鹽,也難不到外婆。


    成家後的聽南還時常迴味這段日子,那些簡簡單單的菜。


    女紅縫補,鉤毛衣外婆也很拿手,有自己不同一般的小花樣。


    外婆忙時,聽南就自己動手。她兩條藍褲子一直堅持了好幾個春夏秋冬,這兩條藍褲子,在春秋天時,裏麵套條秋褲,冬天,裏麵套秋褲和毛褲或者棉褲,夏天裏麵什麽都不套,單著穿。


    聽南就憑著從外婆那學來的手藝,加上一些小花樣,褲腿都接長了幾次,旁人愣是啥也沒看出來。


    管家,識字算術,小聽南的心算很厲害,她以後做生意,獨自買賣竹製品,自個拿“迴扣”整小金庫,賬目從未出過錯。


    即使麵對吹胡子瞪眼睛,嚴厲盤點對賬的大舅,也不慌不忙,全得益於幼時跟著外婆學習開竅得早。


    小舅宋萬行鼻梁高挺,皮膚白皙,薄薄的嘴唇,非常儒雅。


    很愛書,時常手不離書,他的房間有很多書,字是豎排的,不許別人碰,包括小舅媽趙曉娟。


    聽南覺得小舅宋萬行看著隨和,卻不好接近。


    夏天很熱,晚上都在外麵乘涼,宋萬行就讓聽南給他打扇,作為交換,他講故事。


    聽南也是個聰明的,小小的人兒扇了幾十下手就累了,她就叫來認識的小夥伴,輪流打扇,一起聽故事。


    小舅媽趙曉娟是個溫柔到有些軟弱的女子,宋萬行就是她的天。


    她很喜歡懂事、早慧的聽南,在聽南挨罵時,挨打前會找由頭叫走她。在聽南也要出工時,也會帶在身邊,教她幹活,幫襯著她完成任務,有點好吃的,也會偷藏一些塞給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步清風邁坦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悠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悠然並收藏步步清風邁坦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