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是真沒什麽人。
如今古康在京,家裏就古太太一個婦道人家,她難免心虛。
麵對王府屬官的盤問,古太太根本沒有扛得住,直接啥都說了。
原來,古老爺並不姓古,他是葉家人,且和葉明安是堂兄弟。
古老爺原名葉泰安,他自幼和方家二女兒訂下親事,葉家和方家是世交,兩家經常來往,葉泰安和方二娘自幼一塊長大,到得十二三歲的時候,已經生出男女情愫來。
如果不出事,兩人應該在雙方家人的祝福下成婚,婚後夫妻和樂,平安一生。
可惜的是,方家出事了。
當時正值大千歲犯了事,牽連了很多官員進去。
而方家就是被牽連的一員。
方二娘的父親被斬首,家中男丁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而女子則被賣為官妓。
方二娘的父親在大千歲犯事之前已經預感到不好,他給家裏做了安排。
家裏男丁不好弄,但是女兒家總是可以救一救的。
他以病重為由,將方二娘送出京去,在抄家之前,傳出了方二娘重病去世的消息。
自此之後,世上再無方二娘。
方家犯事,葉家情知不好,趕緊和方家撇清一切關係。
葉泰安的父母還忙著給他相看,想讓他趕緊娶妻,好和方家斷絕所有來往,不必受方家牽連。
但葉泰安鍾情方二娘,說什麽都不願意。
他心知肚明方二娘沒有死,如今在京外的道觀裏住著,他憐惜方二娘年幼失怙,心疼她孤苦一人,就想要給方二娘重新弄個身份,隔幾年兩人再成親。
為著這個,葉泰安在家鬧了好幾場,鬧的闔家不安。
他父親氣急了,放出狠話,隻說葉泰安如果執意要娶那方二娘,就不認他這個兒子,還要將葉泰安從葉家除名,逐出家族。
葉泰安也是個狠的。
他直接就拜別父母,帶著這些年攢下來的錢財去尋方二娘。
到底葉家還是不忍看他們這一對小情侶太過為難,葉泰安的母親後頭去了一趟,給兩人送了一些銀票和珠寶,又叫人護送他們南下避難。
就這麽著,一對小情侶嗑嗑絆絆到了南州,在這裏定居下來。
方二娘講完她的身世,苦笑一聲,起身給龐得忠和李不疑添茶。
“我雖地處南州,但京中的事情也隱約聽到一些,聽說福王妃是葉氏女,是也不是?”
李不疑點頭:“正是。”
方二娘輕鬆一口氣:“這就好,這就好,我的兒……”
她抹了抹眼淚:“相公為著我不能姓葉,便將葉字拆開重組,自此之後就改姓古,他雖說叛出家族,但是自小長大的家哪是能說放下就放下的,隔個幾年,他就會迴京去瞧瞧,偷偷的打聽一下葉家的事情。”
“當年昌河為嫁葉探花逼虞氏自請下堂,後頭葉探花的長子葉旭失蹤,正好我家相公那時在京中,他便覺得此事實在太巧,又憐惜葉旭無母護持,便隱在暗處探聽,誰巧正好看到葉旭被扔進亂墳崗。”
“當時他以為孩子已經不成了,就想著總歸是族人,別落得個屍首被野狗啃的下場,便過去給孩子收屍,誰想到孩子還活著。”
“相公知道把葉旭送迴去還是會被昌河算計,能不能活是不一定,為著孩子有個活命的機會,就想把孩子帶迴南州,誰知道迴去的路上泄露了消息,遭人刺殺,差點就過去了,硬挺著迴到家裏,就一病不起……”
方二娘一邊說一邊抹眼淚,哪怕過去多年,再提起葉泰安來,她還是一臉痛苦:“我與相公成親多年也沒有一兒半女,相公擔憂我會在他故去之後遭人算計,被人謀財害命,便將葉旭認在名下,對外說是私生子,臨死之前和我說明緣由,叫我好生照顧教養葉旭。”
說到這裏,方二娘手捧著茶杯泣不成聲。
“相公他……惦記照顧了我一輩子,臨死之前都不放心。”
龐得忠認真的聽著,聽到後來忍不住問:“葉旭他知道自己是什麽出身來曆嗎?”
方二娘搖頭:“不知道,他因為傷到頭失去了幼時記憶,根本不知道是葉家的長子,一直以為是相公的親兒子,這孩子孝順懂事又聰明,我們母子這些年相依為命……”
龐得忠看她哭成那樣,實在不忍心再問。
方二娘哭過一程擦了眼淚抬眼望向龐得忠,她目光堅定又痛苦:“既然你們尋了來,定然是王妃疑心葉旭的身份,王妃是葉旭的妹妹,這些年恐怕也一直在尋找他的蹤跡,我這些年無親無友,知道心裏惦記著親人是怎麽樣的難過,真的不忍心王妃和葉旭兄妹不得認。”
李不疑放下茶杯,對著方二娘點頭:“您說的對,王妃一直在尋找葉公子的下落,這次派我們來,也是想確認一番。”
龐得忠加了一句:“既然事情已經水落石出,我們想請您跟著一起進京,隻有您親自當麵把事情講清楚,葉公子才會迴歸葉家,才會與王妃相認。”
方二娘起身:“這原是應該的,我離京許多年,也想迴京看看。”
這些年她的身體一直都不好,尤其是最近一二年,真的有些撐不下去了。
她想念葉泰安快要想瘋了,如果不是還要照顧教養葉旭,恐怕早就跟著葉泰安去了。
葉旭進京參加春闈,方二娘已經打定了主意,等到葉旭考上功名,她就把葉旭的身世告之,之後讓葉旭迴歸葉家,而她自己則會迴來盡快陪伴葉泰安。
葉泰安魂入地府這些年,等她已經等的夠久了。
龐得忠和李不疑沒想到事情就這麽容易解決了。
方二娘實情相告,還這麽好說話,沒有一點為難就要跟隨他們進京。
兩人愣怔半晌,方笑道:“多謝夫人。”
方二娘到底是婦道人家,身體又一直不太好,大冬天的起程進京,路上必然走的很慢。
龐得忠和李不疑又不能扔下她不管,兩人留了李不疑陪她慢慢走著,龐得忠則是快馬加鞭迴京複命。
如今古康在京,家裏就古太太一個婦道人家,她難免心虛。
麵對王府屬官的盤問,古太太根本沒有扛得住,直接啥都說了。
原來,古老爺並不姓古,他是葉家人,且和葉明安是堂兄弟。
古老爺原名葉泰安,他自幼和方家二女兒訂下親事,葉家和方家是世交,兩家經常來往,葉泰安和方二娘自幼一塊長大,到得十二三歲的時候,已經生出男女情愫來。
如果不出事,兩人應該在雙方家人的祝福下成婚,婚後夫妻和樂,平安一生。
可惜的是,方家出事了。
當時正值大千歲犯了事,牽連了很多官員進去。
而方家就是被牽連的一員。
方二娘的父親被斬首,家中男丁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而女子則被賣為官妓。
方二娘的父親在大千歲犯事之前已經預感到不好,他給家裏做了安排。
家裏男丁不好弄,但是女兒家總是可以救一救的。
他以病重為由,將方二娘送出京去,在抄家之前,傳出了方二娘重病去世的消息。
自此之後,世上再無方二娘。
方家犯事,葉家情知不好,趕緊和方家撇清一切關係。
葉泰安的父母還忙著給他相看,想讓他趕緊娶妻,好和方家斷絕所有來往,不必受方家牽連。
但葉泰安鍾情方二娘,說什麽都不願意。
他心知肚明方二娘沒有死,如今在京外的道觀裏住著,他憐惜方二娘年幼失怙,心疼她孤苦一人,就想要給方二娘重新弄個身份,隔幾年兩人再成親。
為著這個,葉泰安在家鬧了好幾場,鬧的闔家不安。
他父親氣急了,放出狠話,隻說葉泰安如果執意要娶那方二娘,就不認他這個兒子,還要將葉泰安從葉家除名,逐出家族。
葉泰安也是個狠的。
他直接就拜別父母,帶著這些年攢下來的錢財去尋方二娘。
到底葉家還是不忍看他們這一對小情侶太過為難,葉泰安的母親後頭去了一趟,給兩人送了一些銀票和珠寶,又叫人護送他們南下避難。
就這麽著,一對小情侶嗑嗑絆絆到了南州,在這裏定居下來。
方二娘講完她的身世,苦笑一聲,起身給龐得忠和李不疑添茶。
“我雖地處南州,但京中的事情也隱約聽到一些,聽說福王妃是葉氏女,是也不是?”
李不疑點頭:“正是。”
方二娘輕鬆一口氣:“這就好,這就好,我的兒……”
她抹了抹眼淚:“相公為著我不能姓葉,便將葉字拆開重組,自此之後就改姓古,他雖說叛出家族,但是自小長大的家哪是能說放下就放下的,隔個幾年,他就會迴京去瞧瞧,偷偷的打聽一下葉家的事情。”
“當年昌河為嫁葉探花逼虞氏自請下堂,後頭葉探花的長子葉旭失蹤,正好我家相公那時在京中,他便覺得此事實在太巧,又憐惜葉旭無母護持,便隱在暗處探聽,誰巧正好看到葉旭被扔進亂墳崗。”
“當時他以為孩子已經不成了,就想著總歸是族人,別落得個屍首被野狗啃的下場,便過去給孩子收屍,誰想到孩子還活著。”
“相公知道把葉旭送迴去還是會被昌河算計,能不能活是不一定,為著孩子有個活命的機會,就想把孩子帶迴南州,誰知道迴去的路上泄露了消息,遭人刺殺,差點就過去了,硬挺著迴到家裏,就一病不起……”
方二娘一邊說一邊抹眼淚,哪怕過去多年,再提起葉泰安來,她還是一臉痛苦:“我與相公成親多年也沒有一兒半女,相公擔憂我會在他故去之後遭人算計,被人謀財害命,便將葉旭認在名下,對外說是私生子,臨死之前和我說明緣由,叫我好生照顧教養葉旭。”
說到這裏,方二娘手捧著茶杯泣不成聲。
“相公他……惦記照顧了我一輩子,臨死之前都不放心。”
龐得忠認真的聽著,聽到後來忍不住問:“葉旭他知道自己是什麽出身來曆嗎?”
方二娘搖頭:“不知道,他因為傷到頭失去了幼時記憶,根本不知道是葉家的長子,一直以為是相公的親兒子,這孩子孝順懂事又聰明,我們母子這些年相依為命……”
龐得忠看她哭成那樣,實在不忍心再問。
方二娘哭過一程擦了眼淚抬眼望向龐得忠,她目光堅定又痛苦:“既然你們尋了來,定然是王妃疑心葉旭的身份,王妃是葉旭的妹妹,這些年恐怕也一直在尋找他的蹤跡,我這些年無親無友,知道心裏惦記著親人是怎麽樣的難過,真的不忍心王妃和葉旭兄妹不得認。”
李不疑放下茶杯,對著方二娘點頭:“您說的對,王妃一直在尋找葉公子的下落,這次派我們來,也是想確認一番。”
龐得忠加了一句:“既然事情已經水落石出,我們想請您跟著一起進京,隻有您親自當麵把事情講清楚,葉公子才會迴歸葉家,才會與王妃相認。”
方二娘起身:“這原是應該的,我離京許多年,也想迴京看看。”
這些年她的身體一直都不好,尤其是最近一二年,真的有些撐不下去了。
她想念葉泰安快要想瘋了,如果不是還要照顧教養葉旭,恐怕早就跟著葉泰安去了。
葉旭進京參加春闈,方二娘已經打定了主意,等到葉旭考上功名,她就把葉旭的身世告之,之後讓葉旭迴歸葉家,而她自己則會迴來盡快陪伴葉泰安。
葉泰安魂入地府這些年,等她已經等的夠久了。
龐得忠和李不疑沒想到事情就這麽容易解決了。
方二娘實情相告,還這麽好說話,沒有一點為難就要跟隨他們進京。
兩人愣怔半晌,方笑道:“多謝夫人。”
方二娘到底是婦道人家,身體又一直不太好,大冬天的起程進京,路上必然走的很慢。
龐得忠和李不疑又不能扔下她不管,兩人留了李不疑陪她慢慢走著,龐得忠則是快馬加鞭迴京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