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時太子造反失敗被廢,囚於東邊廢宮之中,過了幾個月,先帝又念及父子之情把他放了出來。
後來沒有恢複太子位,但是不管是宮中還是宮外,對這位廢太子不敢有半點不敬。
這位廢太子無尊位,無封號,外頭的人就稱他為大千歲。
一直到永嘉帝登基那年,大千歲才過世,很多人都在傳定是永嘉帝容不下他,所以才暗中毒殺了他。
其實永嘉帝心裏明白,這位大千歲早就不想活了,不過是一直等著,等到他登基之後再死,就是來給他添堵的。
“你所告何事?”
永嘉帝不言不語,底下坐著的那三個人就覺得棘手,一個個頭上都冒了汗。
最後還是大理寺卿許維開口詢問。
老婦嗑了個頭:“曾在宮中時,大娘娘與我賜名紅藥,我一直近身服侍大娘娘,那年大娘娘懷有身孕就去國師府求見國師……”
紅藥一邊迴憶一邊講起當年之事。
大娘娘帶著紅藥去國師府,彼時國師正忙,就讓弟子顧呈來接唿。
顧呈陪著大娘娘聊了一會兒天就匆匆離開,大娘娘有些無聊,推窗觀景,紅藥就在身旁,主仆兩個都透過窗子看到不遠處的浮橋上顧呈和國師的另一個弟子許韻在說話。
當時正是暮春時節,大夥衣著都已經單薄了,而叫人奇怪的是許韻偏偏穿的厚重,衣服也實在寬鬆,很不像她平日裏的風格。
大娘娘還覺得奇怪,迴頭和紅藥說了幾句。
紅藥也泛嘀咕,還笑著來了一句:“許是故意的吧,國師的弟子早就已經寒暑不侵,就是冬日也穿的單薄,而今看許天師著厚衣,著實稀奇啊。”
這句話紅藥自己都印象深刻。
後頭大娘娘生產,產下一女,小郡主生下來的時候紅藥就在身邊,她記得小郡主胳膊上有一塊紅色胎記,奇怪的是過了一個時辰再看的時候,胎記就沒了。
紅藥當時年幼,擔不住事,再加上害怕,這事就不敢提。
一直到過了許多時候,她才將心中疑慮說給大娘娘聽。
後來……
後來大千歲事敗,一家子被囚禁,大娘娘就沒有機會去查這件事情。
再之後大千歲悄悄送了小郡主出宮,也不知道送到了哪裏去。
另有一件事情就是永嘉帝的生母,當年的和妃和大娘娘前後腳生產,也產下一女……
對於當年的事情紅藥記憶深刻,說起來條理分明,講到最後,突然來了一句:“大千歲當年曾拜訪國師許多迴,國師曾賜福,大千歲一脈無論男女或胳膊或腳心都有一顆紅痣。當初我們並不知曉,後頭是大千歲送走小郡主之後才和大娘娘提及的。”
紅藥說的事情實在太過震憾,叫人一時反應不過來。
永嘉帝聽的麵色難看,眼中蘊含著無盡風暴。
底下那三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做何反應。
突然間,林驚弦來了一句。
“父皇,宗人府中玉碟盡出,看起來是在提醒父皇皇家血脈被汙。”
永嘉帝還沒有說話,旁邊的太子突然道:“可這也不對啊,如果真是換了孩子,那,那也是皇家血脈,不算……更何況大千歲當時未曾事敗,為何要換孩子?”
這話倒也對。
但聽著卻叫人沒來由的心裏不太好受。
永嘉帝冷冷的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心中一突,有種不好的預感。
大理寺卿許維一直在觀察紅藥,看她低首間目光微閃,就大聲道:“紅藥,還有何事一一道來,不得隱瞞。”
許維一問,紅藥頓時紅了眼眶。
她重重叩首:“請,請陛下為我家主子做主啊,我們大娘娘,大娘娘是叫人害死的,她死狀極慘……”
“那些時候大娘娘突然生病,久病不愈,大千歲就請了許天師入府治病,可這病越治越嚴重,越治,大娘越說心疼,頭疼,疼的厲害的時候滿床打滾,說是像有無數刀子在割肉。”
“大娘娘死後,身上有無數刀割斧砍的痕跡,把我們這些近身的人都嚇著了。”
“收斂了大娘娘的屍首,我就趁著喪事混亂之際跑了……後來我請了一位大師跟著祭拜大娘娘,想超度大娘娘亡魂,誰知那位大師說墓中沒有屍首,我嚇壞了,苦求大師幫我尋找大娘娘的屍首,結果,結果,大娘娘的屍首被鎮在一座人來人往的橋下,大師說這是故意的,是有人恨極了大娘娘,將她碎屍萬段,埋於橋下,讓她永世不得翻身,千萬年都受踐踏之苦。”
紅藥的聲音沉沉,有著說不出來的哀痛。
但聽在大家心裏,卻叫人心頭沉重同時驚悚萬分。
這實在太過了,生前叫人受苦,死後不得安生,千萬年受踐踏……
單是想一想都忍不住心生寒意。
到底是誰恨苦了這位大娘娘?
永嘉帝目光更沉。
他看向安郡王:“王叔,紅藥所言之事你可知道?”
安郡王苦思良久:“臣隻依稀記得當年大千歲的世子臂上有紅痣……至於腳底的,實在是不知道。”
這無疑也給紅藥的話做了論證。
隻是要真像紅藥所說的那樣,事情也實在叫人想不通啊。
當時大千歲可還是太子,是皇位繼承人,他的女兒千尊萬貴,且還是正妃所生,就更加尊貴,怎麽會肯與一個妃子所生的女兒互換?
這裏頭到底有什麽隱情?
還是說有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在?
突然間,林驚弦來了一句。
“父皇,剛才紅藥說當年許韻衣著寬鬆厚重,與常日很不一樣,兒子想請安郡王幫忙迴憶一下那段時間許韻是不是未曾出過國師府?也沒見過什麽人?”
安郡王聽的全身一震,想了想重重點頭:“確實如此。”
林驚弦起身拱手:“兒子有些猜測,當時懷孕的並非隻有皇祖母和大娘娘,應該還有許韻,許韻做為天師懷了孽胎自然不敢聲長,這孩子生下來去處可就……且國師一脈有諸多神鬼莫測的手段,想要調換孩子輕而易舉。”
後來沒有恢複太子位,但是不管是宮中還是宮外,對這位廢太子不敢有半點不敬。
這位廢太子無尊位,無封號,外頭的人就稱他為大千歲。
一直到永嘉帝登基那年,大千歲才過世,很多人都在傳定是永嘉帝容不下他,所以才暗中毒殺了他。
其實永嘉帝心裏明白,這位大千歲早就不想活了,不過是一直等著,等到他登基之後再死,就是來給他添堵的。
“你所告何事?”
永嘉帝不言不語,底下坐著的那三個人就覺得棘手,一個個頭上都冒了汗。
最後還是大理寺卿許維開口詢問。
老婦嗑了個頭:“曾在宮中時,大娘娘與我賜名紅藥,我一直近身服侍大娘娘,那年大娘娘懷有身孕就去國師府求見國師……”
紅藥一邊迴憶一邊講起當年之事。
大娘娘帶著紅藥去國師府,彼時國師正忙,就讓弟子顧呈來接唿。
顧呈陪著大娘娘聊了一會兒天就匆匆離開,大娘娘有些無聊,推窗觀景,紅藥就在身旁,主仆兩個都透過窗子看到不遠處的浮橋上顧呈和國師的另一個弟子許韻在說話。
當時正是暮春時節,大夥衣著都已經單薄了,而叫人奇怪的是許韻偏偏穿的厚重,衣服也實在寬鬆,很不像她平日裏的風格。
大娘娘還覺得奇怪,迴頭和紅藥說了幾句。
紅藥也泛嘀咕,還笑著來了一句:“許是故意的吧,國師的弟子早就已經寒暑不侵,就是冬日也穿的單薄,而今看許天師著厚衣,著實稀奇啊。”
這句話紅藥自己都印象深刻。
後頭大娘娘生產,產下一女,小郡主生下來的時候紅藥就在身邊,她記得小郡主胳膊上有一塊紅色胎記,奇怪的是過了一個時辰再看的時候,胎記就沒了。
紅藥當時年幼,擔不住事,再加上害怕,這事就不敢提。
一直到過了許多時候,她才將心中疑慮說給大娘娘聽。
後來……
後來大千歲事敗,一家子被囚禁,大娘娘就沒有機會去查這件事情。
再之後大千歲悄悄送了小郡主出宮,也不知道送到了哪裏去。
另有一件事情就是永嘉帝的生母,當年的和妃和大娘娘前後腳生產,也產下一女……
對於當年的事情紅藥記憶深刻,說起來條理分明,講到最後,突然來了一句:“大千歲當年曾拜訪國師許多迴,國師曾賜福,大千歲一脈無論男女或胳膊或腳心都有一顆紅痣。當初我們並不知曉,後頭是大千歲送走小郡主之後才和大娘娘提及的。”
紅藥說的事情實在太過震憾,叫人一時反應不過來。
永嘉帝聽的麵色難看,眼中蘊含著無盡風暴。
底下那三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做何反應。
突然間,林驚弦來了一句。
“父皇,宗人府中玉碟盡出,看起來是在提醒父皇皇家血脈被汙。”
永嘉帝還沒有說話,旁邊的太子突然道:“可這也不對啊,如果真是換了孩子,那,那也是皇家血脈,不算……更何況大千歲當時未曾事敗,為何要換孩子?”
這話倒也對。
但聽著卻叫人沒來由的心裏不太好受。
永嘉帝冷冷的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心中一突,有種不好的預感。
大理寺卿許維一直在觀察紅藥,看她低首間目光微閃,就大聲道:“紅藥,還有何事一一道來,不得隱瞞。”
許維一問,紅藥頓時紅了眼眶。
她重重叩首:“請,請陛下為我家主子做主啊,我們大娘娘,大娘娘是叫人害死的,她死狀極慘……”
“那些時候大娘娘突然生病,久病不愈,大千歲就請了許天師入府治病,可這病越治越嚴重,越治,大娘越說心疼,頭疼,疼的厲害的時候滿床打滾,說是像有無數刀子在割肉。”
“大娘娘死後,身上有無數刀割斧砍的痕跡,把我們這些近身的人都嚇著了。”
“收斂了大娘娘的屍首,我就趁著喪事混亂之際跑了……後來我請了一位大師跟著祭拜大娘娘,想超度大娘娘亡魂,誰知那位大師說墓中沒有屍首,我嚇壞了,苦求大師幫我尋找大娘娘的屍首,結果,結果,大娘娘的屍首被鎮在一座人來人往的橋下,大師說這是故意的,是有人恨極了大娘娘,將她碎屍萬段,埋於橋下,讓她永世不得翻身,千萬年都受踐踏之苦。”
紅藥的聲音沉沉,有著說不出來的哀痛。
但聽在大家心裏,卻叫人心頭沉重同時驚悚萬分。
這實在太過了,生前叫人受苦,死後不得安生,千萬年受踐踏……
單是想一想都忍不住心生寒意。
到底是誰恨苦了這位大娘娘?
永嘉帝目光更沉。
他看向安郡王:“王叔,紅藥所言之事你可知道?”
安郡王苦思良久:“臣隻依稀記得當年大千歲的世子臂上有紅痣……至於腳底的,實在是不知道。”
這無疑也給紅藥的話做了論證。
隻是要真像紅藥所說的那樣,事情也實在叫人想不通啊。
當時大千歲可還是太子,是皇位繼承人,他的女兒千尊萬貴,且還是正妃所生,就更加尊貴,怎麽會肯與一個妃子所生的女兒互換?
這裏頭到底有什麽隱情?
還是說有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在?
突然間,林驚弦來了一句。
“父皇,剛才紅藥說當年許韻衣著寬鬆厚重,與常日很不一樣,兒子想請安郡王幫忙迴憶一下那段時間許韻是不是未曾出過國師府?也沒見過什麽人?”
安郡王聽的全身一震,想了想重重點頭:“確實如此。”
林驚弦起身拱手:“兒子有些猜測,當時懷孕的並非隻有皇祖母和大娘娘,應該還有許韻,許韻做為天師懷了孽胎自然不敢聲長,這孩子生下來去處可就……且國師一脈有諸多神鬼莫測的手段,想要調換孩子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