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水稻播種,崖部落離開
從原始人開始建立帝國 作者:吃飯加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原讓山幾個帶著石和崖他們,共同修築了一段時間。
將要領告訴他們,等到他們能夠獨自上手時,鍾原就將山他們抽離了出來。
在這段時間,種下的水稻幼苗已經長得很高了,密密麻麻堆積在一起,看起來十分喜人。
現在是時候將它們移栽到水田中了。
鍾原之前做的那些肥料也已經早就用上了,在之前翻地的時候,那些有機肥就已經被翻在了地裏,當做底肥。
所以現在隻用播種下去,多注意除草就好,靠近河流根本不用擔心缺水。
幼苗的移栽很簡單,捏住幼苗的根部,輕輕往上一提,就能將它從鬆軟的地裏拔出。
這時的稻殼還未掉落,依然連在根部上給它提供營養。
將它們朝一個方向排列好,放在背簍裏。
沿著田間的小道,鍾原帶著山他們和部落裏的一些婦女來到了水田邊上。
這裏水田已經被早早的打理好,一塊塊麵積十分大的方形水田像是拚圖一樣拚湊在一起。
每塊水田都被半米左右的田壟隔開,在整片水田中間,還有一條筆直的水渠。
這條水渠連接到河道,引來河水灌溉田地。
“山,把繩子給我!”
鍾原說的繩子正是纏繞在兩根竹棍上的長繩。
將它們轉圈解開,兩人拉著越來越長,鍾原沿著田壟繞到了這塊水田的另一邊。
“用力拉緊,然後把竹棍插在水田裏麵。”
鍾原對著另一邊的山說道。
兩人用力繃緊之下,繩子被拉得很直,這條直線就是播種的地方。
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控製行距,而且栽種出來的水稻排列也十分整齊。
鍾原拿來一個陶盆,從背簍裏拿出了幾大把的水稻苗,裝在陶盆裏。
將裝滿水稻苗的陶盆放進水田裏。
這時用陶盆裝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它不會沉沒,還十分方便。
不用頻繁的上岸拿,也不用掛在身上礙事。
鍾原可以一邊播種,一邊從陶盆裏拿,直等到陶盆裏的全部用完後在重新上岸拿。
這一招是鍾原小時候跟爺爺學到的,那時候他還自己下去栽種過。
隻不過自己就像是在搗亂,最開始會出現很多浮苗,還是爺爺在身後幫自己補齊的,也是爺爺教自己後自己才學會的。
沒想到現在位置互換了,現在自己成為老師了。
鍾原捏起一根苗,對著眾人說道。
“水稻栽種,就像這樣,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苗的根部,豎直往田裏的泥土裏一插就行了。
隻不過深淺要控製好,太淺了稻苗根部抓不牢水底的泥土,會浮起來,太深了苗就全部淹沒在水裏了,這種情況下苗也沒辦法活下來。”
鍾原將要訣告訴眾人後,對著田壟上的眾人說道。
“你們也別看著了,下來試一試,拿著這些繩子,去那些田裏麵!”
部落的男男女女紛紛下田,各自組成一個個小隊伍,配合起來去往不同的田裏。
二三十人的隊伍分散開,在這十多塊寬大的田裏彎腰勞作著,旁邊居住地裏冒著煙霧,小孩在田地邊看著大人幹活,看起來還真有農耕社會那個樣子。
眾人也對這個方式感到新奇,和以往打獵采集相比,現在的生活方式好像變了許多。
雖然變化很多,但是這種方式他們卻感到更為舒服。
山他們這群人幹活十分迅速,花費了幾天的時間,就將平原上的二十多畝水田全部種完了。
相信今年收成好的話,年底就有上千斤的收成。
依靠人力的情況下,一個人能耕種三四畝田地就算可以了,那部落的上限差不多就是五百畝地了。
一畝田地,種子按三斤算,差不多今年的收成剛好夠明年的上限。
但不能這麽算,今年的工作還有很多,不可能全部時間都花在開墾荒地上。
能夠開墾出一半就算不錯了。
再過兩年就好了,那時候部落所有的房屋已經全部修建完成,耕地也完全開墾好,
到了那時候,部落完全可以依靠這五百畝的水田過活,更別說還有地裏的大豆。
完全能做到豐衣足食,甚至有多餘的存糧,那時候鍾原就能徹底放開手幹了。
無論是遠遊探索,還是召集部落展開複仇,鍾原都有了底氣。
這場複仇是早晚的,後麵如果五個部落真融合在一起,要不了幾年,部落人口就會破千。
而且部落融合肯定是住在鍾原這裏,無論是這一小片平原,還是這一片山脈都養活不了這麽多人。
總不能接著在各自的領地吧,那成什麽融合了,不和裂土封王一個道理嗎。
現在的人口還到不了這個情況。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隻有順流而下,去炎部落之前那塊大平原上。
領地之爭加上世仇,注定了黑牙部落和炎部落隻能是個你死我活的關係。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鍾原剛剛坐下,正在那裏逗小葉子的時候,餘光就瞟見了崖走了過來。
“怎麽了?”
鍾原有些好奇,崖不應該在另一個竹棚裏休息嗎,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崖摸了摸腦袋,頗有些難為情。
“額,小首領,我們想要迴部落一趟了,族人們都好久沒見過老婆孩子了!”
額!
這倒是鍾原考慮失算了,崖他們都來部落快兩個月了,隻有每次運輸石灰石的時候可以輪換迴去一次。
但這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也是時候讓他們迴去一段時間了,畢竟他們家人不在這裏。
“沒問題,明早你們就能迴去,我讓虎妞將你們這段時間能夠換到的物資給你們清點一下。”
崖聽見,臉笑開了花。
這次在小首領這裏幹了一個多月,不僅緩解了部落的食物危機,還能帶迴去那麽多物資。
更甚者,小首領甚至讓他們學到了修建房屋,賺大發了。
隻不過有些可惜,自己部落現在沒有精力來修建房屋。
就是不知道小首領同不同意自己用這些知識,崖有些遲疑,表情有些糾結。
鍾原看出來崖還有事,接著詢問道。
“還有事嗎,崖族長?”
“額,算了,我就直說了,小首領,我在你們部落幹活的時候學會了建房,陶器也學會了一些,我們能迴去自己用嗎,放心,肯定不會拿出來和其它部落交換!”
鍾原還以為是什麽,沒想到是這個,笑著開口道。
“沒事,崖族長,你盡管用!”
鍾原對此是真不在意,自己部落的核心技術是鹽,鐵,包括現在的種植技術!
這幾樣鍾原都是背著崖部落進行的,他們根本不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繞。
鹽鐵不用說,這兩樣從古至今都是至關重要的兩樣技術,基本上都是牢牢把握在掌權者手中,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種植技術在現在也十分關鍵,他能關係到一個部落是否能吃飽,是否有餘糧。
隻有滿足了生存所需,才能考慮其它。
其餘技術學去了就學去了!
“真的,那多謝小首領了”
得到準許,崖樂得快找不著北,心滿意足的迴竹棚去了。
將要領告訴他們,等到他們能夠獨自上手時,鍾原就將山他們抽離了出來。
在這段時間,種下的水稻幼苗已經長得很高了,密密麻麻堆積在一起,看起來十分喜人。
現在是時候將它們移栽到水田中了。
鍾原之前做的那些肥料也已經早就用上了,在之前翻地的時候,那些有機肥就已經被翻在了地裏,當做底肥。
所以現在隻用播種下去,多注意除草就好,靠近河流根本不用擔心缺水。
幼苗的移栽很簡單,捏住幼苗的根部,輕輕往上一提,就能將它從鬆軟的地裏拔出。
這時的稻殼還未掉落,依然連在根部上給它提供營養。
將它們朝一個方向排列好,放在背簍裏。
沿著田間的小道,鍾原帶著山他們和部落裏的一些婦女來到了水田邊上。
這裏水田已經被早早的打理好,一塊塊麵積十分大的方形水田像是拚圖一樣拚湊在一起。
每塊水田都被半米左右的田壟隔開,在整片水田中間,還有一條筆直的水渠。
這條水渠連接到河道,引來河水灌溉田地。
“山,把繩子給我!”
鍾原說的繩子正是纏繞在兩根竹棍上的長繩。
將它們轉圈解開,兩人拉著越來越長,鍾原沿著田壟繞到了這塊水田的另一邊。
“用力拉緊,然後把竹棍插在水田裏麵。”
鍾原對著另一邊的山說道。
兩人用力繃緊之下,繩子被拉得很直,這條直線就是播種的地方。
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控製行距,而且栽種出來的水稻排列也十分整齊。
鍾原拿來一個陶盆,從背簍裏拿出了幾大把的水稻苗,裝在陶盆裏。
將裝滿水稻苗的陶盆放進水田裏。
這時用陶盆裝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它不會沉沒,還十分方便。
不用頻繁的上岸拿,也不用掛在身上礙事。
鍾原可以一邊播種,一邊從陶盆裏拿,直等到陶盆裏的全部用完後在重新上岸拿。
這一招是鍾原小時候跟爺爺學到的,那時候他還自己下去栽種過。
隻不過自己就像是在搗亂,最開始會出現很多浮苗,還是爺爺在身後幫自己補齊的,也是爺爺教自己後自己才學會的。
沒想到現在位置互換了,現在自己成為老師了。
鍾原捏起一根苗,對著眾人說道。
“水稻栽種,就像這樣,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苗的根部,豎直往田裏的泥土裏一插就行了。
隻不過深淺要控製好,太淺了稻苗根部抓不牢水底的泥土,會浮起來,太深了苗就全部淹沒在水裏了,這種情況下苗也沒辦法活下來。”
鍾原將要訣告訴眾人後,對著田壟上的眾人說道。
“你們也別看著了,下來試一試,拿著這些繩子,去那些田裏麵!”
部落的男男女女紛紛下田,各自組成一個個小隊伍,配合起來去往不同的田裏。
二三十人的隊伍分散開,在這十多塊寬大的田裏彎腰勞作著,旁邊居住地裏冒著煙霧,小孩在田地邊看著大人幹活,看起來還真有農耕社會那個樣子。
眾人也對這個方式感到新奇,和以往打獵采集相比,現在的生活方式好像變了許多。
雖然變化很多,但是這種方式他們卻感到更為舒服。
山他們這群人幹活十分迅速,花費了幾天的時間,就將平原上的二十多畝水田全部種完了。
相信今年收成好的話,年底就有上千斤的收成。
依靠人力的情況下,一個人能耕種三四畝田地就算可以了,那部落的上限差不多就是五百畝地了。
一畝田地,種子按三斤算,差不多今年的收成剛好夠明年的上限。
但不能這麽算,今年的工作還有很多,不可能全部時間都花在開墾荒地上。
能夠開墾出一半就算不錯了。
再過兩年就好了,那時候部落所有的房屋已經全部修建完成,耕地也完全開墾好,
到了那時候,部落完全可以依靠這五百畝的水田過活,更別說還有地裏的大豆。
完全能做到豐衣足食,甚至有多餘的存糧,那時候鍾原就能徹底放開手幹了。
無論是遠遊探索,還是召集部落展開複仇,鍾原都有了底氣。
這場複仇是早晚的,後麵如果五個部落真融合在一起,要不了幾年,部落人口就會破千。
而且部落融合肯定是住在鍾原這裏,無論是這一小片平原,還是這一片山脈都養活不了這麽多人。
總不能接著在各自的領地吧,那成什麽融合了,不和裂土封王一個道理嗎。
現在的人口還到不了這個情況。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隻有順流而下,去炎部落之前那塊大平原上。
領地之爭加上世仇,注定了黑牙部落和炎部落隻能是個你死我活的關係。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鍾原剛剛坐下,正在那裏逗小葉子的時候,餘光就瞟見了崖走了過來。
“怎麽了?”
鍾原有些好奇,崖不應該在另一個竹棚裏休息嗎,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崖摸了摸腦袋,頗有些難為情。
“額,小首領,我們想要迴部落一趟了,族人們都好久沒見過老婆孩子了!”
額!
這倒是鍾原考慮失算了,崖他們都來部落快兩個月了,隻有每次運輸石灰石的時候可以輪換迴去一次。
但這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也是時候讓他們迴去一段時間了,畢竟他們家人不在這裏。
“沒問題,明早你們就能迴去,我讓虎妞將你們這段時間能夠換到的物資給你們清點一下。”
崖聽見,臉笑開了花。
這次在小首領這裏幹了一個多月,不僅緩解了部落的食物危機,還能帶迴去那麽多物資。
更甚者,小首領甚至讓他們學到了修建房屋,賺大發了。
隻不過有些可惜,自己部落現在沒有精力來修建房屋。
就是不知道小首領同不同意自己用這些知識,崖有些遲疑,表情有些糾結。
鍾原看出來崖還有事,接著詢問道。
“還有事嗎,崖族長?”
“額,算了,我就直說了,小首領,我在你們部落幹活的時候學會了建房,陶器也學會了一些,我們能迴去自己用嗎,放心,肯定不會拿出來和其它部落交換!”
鍾原還以為是什麽,沒想到是這個,笑著開口道。
“沒事,崖族長,你盡管用!”
鍾原對此是真不在意,自己部落的核心技術是鹽,鐵,包括現在的種植技術!
這幾樣鍾原都是背著崖部落進行的,他們根本不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繞。
鹽鐵不用說,這兩樣從古至今都是至關重要的兩樣技術,基本上都是牢牢把握在掌權者手中,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種植技術在現在也十分關鍵,他能關係到一個部落是否能吃飽,是否有餘糧。
隻有滿足了生存所需,才能考慮其它。
其餘技術學去了就學去了!
“真的,那多謝小首領了”
得到準許,崖樂得快找不著北,心滿意足的迴竹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