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迎立新君(三)
重耳,我來助你成霸業 作者:慕鐸聞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不出狐偃所料,就在狄國熱熱鬧鬧地為趙衰與叔隗舉行婚禮之際,丕鄭卻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團團亂轉。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我此次奉命前來辦事已逾半月之久,但卻連仲公子重耳的人影都未能見到,這豈不是公然將我晾在一邊嗎!”正當此時,狄王卻突然想起要嫁女之事,這分明就是故意給自己製造麻煩啊!更為可惡的是,狄王居然還派遣使者前來邀請自己出席婚禮,這簡直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搶劫嘛!雖說自己並不在意這仨瓜倆棗,但心中的委屈和憤恨卻是難以言喻的。
遙想當年,自己曾與裏克一同盡心盡力地輔佐太子申生,如果沒有那場驪姬之亂,太子又怎會被逼得走上絕路、上吊自盡呢?獻公又怎會帶著滿腔怨恨離開人世呢?而自己如今又怎麽會千裏迢迢來到這荒蠻之地遭受如此奇恥大辱呢!
如此一想,丕鄭的怒氣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則是對驪姬一黨無恥行徑的無比怨恨……然而,這怨恨並沒有持續太久,丕鄭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去湊湊熱鬧,喝兩杯喜酒,也許能夠緩解一下內心的愁緒。畢竟,自己的賀禮已經送出去了,何不光明正大地去享受這場喜慶的盛宴呢?
這個念頭一旦產生,便如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開來。於是乎,丕鄭毫不猶豫地叫來侍從,吩咐他們備好馬匹,然後揚起馬鞭,向著狄國王宮疾馳而去……
此刻,宴會早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一對新人正在向來賓們敬酒。當看到丕鄭突然出現時,司儀立刻迎上前去,引領著趙衰和叔隗一同前來向丕鄭敬酒。趙衰滿臉笑容地說道:“特使大人您能親自光臨,真是令我和內人倍感榮幸啊!來來來,請滿飲三杯!”說罷,他親自將一個裝滿美酒的托盤遞到了丕鄭的麵前。
丕鄭聽到這話後,毫不猶豫地站起身來,雙手穩穩地端起酒杯,仰頭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接著,他又迅速斟滿一杯,再次一飲而盡,如此反複,直到將杯中之酒全部喝完。喝完酒後,他暢快淋漓地大聲說道:“祝願趙先生與叔隗公主恩恩愛愛,白頭偕老,早日生下貴子!”
看到丕鄭這般豪邁的行為,趙衰也立刻站起身來,笑著陪他連飲三杯,表示對他的敬意。然後,趙衰微笑著說:“我明白丕大夫這次光臨,是專程來見仲公子的。他現在正坐在東邊的甲字雅間裏,那裏已經為您預留好了座位。來人啊,請丕大夫移步到雅間就座吧。”
在侍從的引導下,丕鄭慢慢地走進了甲字雅間。他仔細打量著房間內的情景,發現在座的都是狄國的達官顯貴,狄王、狐突父子、重耳以及先軫等重要人物都赫然在場。而在重耳的身邊,恰好有一個空著的座位,看上去似乎是特地為他準備的。
丕鄭向眾人施禮後,緩緩走到仲公子重耳身邊坐下。重耳麵帶微笑,與周圍的人談笑風生,似乎並未注意到丕鄭的到來。丕鄭數次欲開口,但見重耳忙於應酬,始終尋不得良機。
心中暗忖:罷了,既然此時無機會交談,待你酒酣之時再言亦不遲,橫豎你是走不掉的。這般想著,丕鄭心情放鬆下來,開始開懷暢飲。酒過數巡,丕鄭已然沉醉,不知何時迴的家……
次日正午,陽光明媚。丕鄭悠悠轉醒,宿醉帶來的頭痛讓他不禁皺起眉頭。他立刻喚來侍從,詢問自己昨夜醉酒後的情形。侍從如實稟報,講述了丕鄭醉酒嘔吐、與狄王稱兄道弟、怒斥驪姬奸黨以及渴望重耳歸國執政之事。丕鄭聽後,長舒一口氣,無奈道:“我竟然醉成那般模樣,可仲公子重耳難道沒跟我說點什麽嗎?”
侍從一聽,猶豫了一下,然後從懷中取出一封帛書遞給丕鄭,說道:“仲公子叮囑小人,待大人您醒轉過來便可返迴晉國迴話了。這封帛書是送給相國裏克的,提醒您最好別看,等迴到晉國交給相國再說……”
丕鄭接過帛書後,心裏頓時湧起一股疑惑之情。他原本以為隻是簡單地完成任務即可,但現在看來,似乎還隱藏著什麽秘密。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心想:“仲公子為何要如此神秘兮兮呢?難道這封帛書裏有什麽重要的信息嗎?”然而,丕鄭並沒有輕易被好奇心所驅使,他深知事情可能遠比表麵看起來複雜得多。
“哦?還有此等事情?”丕鄭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揣測。很顯然,仲公子的舉動讓他感到有些不解和擔憂。他意識到,仲公子或許已經改變了計劃,不再打算迴國。既然如此,繼續留在這裏也無濟於事,隻會白白浪費時間。於是,丕鄭當機立斷做出決定。
想到此處,丕鄭立即轉身吩咐手下們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即刻啟程返晉。他明白,時間緊迫,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須盡快將這封帛書帶迴晉國,交給相國裏克處理。與此同時,他也對未來充滿了疑慮和不安,不知道這次迴國將會麵臨什麽樣的挑戰和考驗。
在緊張而有序的忙碌中,丕鄭一行人迅速整理好行裝,踏上了歸途之路。他們懷揣著那封神秘的帛書,帶著滿心的疑惑和期待,向著晉國的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丕鄭不斷思考著仲公子的意圖和這封帛書可能帶來的影響。他深知此次行程充滿了變數,但他也堅信隻有迴到晉國才能找到答案,並采取相應的行動。
隨著馬車的顛簸前行,丕鄭的心情愈發沉重。他不知道前方等待著他的究竟是什麽,但他決定勇敢麵對一切困難和挑戰。
不久,使團完好無損地迴到了晉國。
當晚,丕鄭來到相國裏克的府邸。一見麵,裏克便問長問短,責怪丕鄭此次出使太耽擱時間了。這一個多月以來,國內暗流湧動,驪姬一黨的餘孽尚未肅清幹淨,百姓有不少已經開始向周邊國家流動了,周天子還派人來責備自己弑君之罪……
丕鄭聽後,不禁皺起了眉,接著說道:“我此次出使也並不順利,那狄王連同仲公子重耳似乎對我所說的並不感冒。不僅如此,他們還利用給叔隗公主辦婚禮的機會,故意把我晾在一邊。幸好我厚著臉皮,趕到了宴會現場,終於見到了仲公子重耳。他也沒有多說什麽,叫人把一封帛書遞給我,然後叮囑說這封帛書是送給您的,其他人不得擅自偷看。這不,我也沒打開過,您快看看裏麵寫著什麽吧?”
相國裏克聞言,接過那封帛書,然後緩緩打開,就見上麵寫著……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我此次奉命前來辦事已逾半月之久,但卻連仲公子重耳的人影都未能見到,這豈不是公然將我晾在一邊嗎!”正當此時,狄王卻突然想起要嫁女之事,這分明就是故意給自己製造麻煩啊!更為可惡的是,狄王居然還派遣使者前來邀請自己出席婚禮,這簡直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搶劫嘛!雖說自己並不在意這仨瓜倆棗,但心中的委屈和憤恨卻是難以言喻的。
遙想當年,自己曾與裏克一同盡心盡力地輔佐太子申生,如果沒有那場驪姬之亂,太子又怎會被逼得走上絕路、上吊自盡呢?獻公又怎會帶著滿腔怨恨離開人世呢?而自己如今又怎麽會千裏迢迢來到這荒蠻之地遭受如此奇恥大辱呢!
如此一想,丕鄭的怒氣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則是對驪姬一黨無恥行徑的無比怨恨……然而,這怨恨並沒有持續太久,丕鄭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去湊湊熱鬧,喝兩杯喜酒,也許能夠緩解一下內心的愁緒。畢竟,自己的賀禮已經送出去了,何不光明正大地去享受這場喜慶的盛宴呢?
這個念頭一旦產生,便如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開來。於是乎,丕鄭毫不猶豫地叫來侍從,吩咐他們備好馬匹,然後揚起馬鞭,向著狄國王宮疾馳而去……
此刻,宴會早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一對新人正在向來賓們敬酒。當看到丕鄭突然出現時,司儀立刻迎上前去,引領著趙衰和叔隗一同前來向丕鄭敬酒。趙衰滿臉笑容地說道:“特使大人您能親自光臨,真是令我和內人倍感榮幸啊!來來來,請滿飲三杯!”說罷,他親自將一個裝滿美酒的托盤遞到了丕鄭的麵前。
丕鄭聽到這話後,毫不猶豫地站起身來,雙手穩穩地端起酒杯,仰頭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接著,他又迅速斟滿一杯,再次一飲而盡,如此反複,直到將杯中之酒全部喝完。喝完酒後,他暢快淋漓地大聲說道:“祝願趙先生與叔隗公主恩恩愛愛,白頭偕老,早日生下貴子!”
看到丕鄭這般豪邁的行為,趙衰也立刻站起身來,笑著陪他連飲三杯,表示對他的敬意。然後,趙衰微笑著說:“我明白丕大夫這次光臨,是專程來見仲公子的。他現在正坐在東邊的甲字雅間裏,那裏已經為您預留好了座位。來人啊,請丕大夫移步到雅間就座吧。”
在侍從的引導下,丕鄭慢慢地走進了甲字雅間。他仔細打量著房間內的情景,發現在座的都是狄國的達官顯貴,狄王、狐突父子、重耳以及先軫等重要人物都赫然在場。而在重耳的身邊,恰好有一個空著的座位,看上去似乎是特地為他準備的。
丕鄭向眾人施禮後,緩緩走到仲公子重耳身邊坐下。重耳麵帶微笑,與周圍的人談笑風生,似乎並未注意到丕鄭的到來。丕鄭數次欲開口,但見重耳忙於應酬,始終尋不得良機。
心中暗忖:罷了,既然此時無機會交談,待你酒酣之時再言亦不遲,橫豎你是走不掉的。這般想著,丕鄭心情放鬆下來,開始開懷暢飲。酒過數巡,丕鄭已然沉醉,不知何時迴的家……
次日正午,陽光明媚。丕鄭悠悠轉醒,宿醉帶來的頭痛讓他不禁皺起眉頭。他立刻喚來侍從,詢問自己昨夜醉酒後的情形。侍從如實稟報,講述了丕鄭醉酒嘔吐、與狄王稱兄道弟、怒斥驪姬奸黨以及渴望重耳歸國執政之事。丕鄭聽後,長舒一口氣,無奈道:“我竟然醉成那般模樣,可仲公子重耳難道沒跟我說點什麽嗎?”
侍從一聽,猶豫了一下,然後從懷中取出一封帛書遞給丕鄭,說道:“仲公子叮囑小人,待大人您醒轉過來便可返迴晉國迴話了。這封帛書是送給相國裏克的,提醒您最好別看,等迴到晉國交給相國再說……”
丕鄭接過帛書後,心裏頓時湧起一股疑惑之情。他原本以為隻是簡單地完成任務即可,但現在看來,似乎還隱藏著什麽秘密。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心想:“仲公子為何要如此神秘兮兮呢?難道這封帛書裏有什麽重要的信息嗎?”然而,丕鄭並沒有輕易被好奇心所驅使,他深知事情可能遠比表麵看起來複雜得多。
“哦?還有此等事情?”丕鄭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揣測。很顯然,仲公子的舉動讓他感到有些不解和擔憂。他意識到,仲公子或許已經改變了計劃,不再打算迴國。既然如此,繼續留在這裏也無濟於事,隻會白白浪費時間。於是,丕鄭當機立斷做出決定。
想到此處,丕鄭立即轉身吩咐手下們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即刻啟程返晉。他明白,時間緊迫,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須盡快將這封帛書帶迴晉國,交給相國裏克處理。與此同時,他也對未來充滿了疑慮和不安,不知道這次迴國將會麵臨什麽樣的挑戰和考驗。
在緊張而有序的忙碌中,丕鄭一行人迅速整理好行裝,踏上了歸途之路。他們懷揣著那封神秘的帛書,帶著滿心的疑惑和期待,向著晉國的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丕鄭不斷思考著仲公子的意圖和這封帛書可能帶來的影響。他深知此次行程充滿了變數,但他也堅信隻有迴到晉國才能找到答案,並采取相應的行動。
隨著馬車的顛簸前行,丕鄭的心情愈發沉重。他不知道前方等待著他的究竟是什麽,但他決定勇敢麵對一切困難和挑戰。
不久,使團完好無損地迴到了晉國。
當晚,丕鄭來到相國裏克的府邸。一見麵,裏克便問長問短,責怪丕鄭此次出使太耽擱時間了。這一個多月以來,國內暗流湧動,驪姬一黨的餘孽尚未肅清幹淨,百姓有不少已經開始向周邊國家流動了,周天子還派人來責備自己弑君之罪……
丕鄭聽後,不禁皺起了眉,接著說道:“我此次出使也並不順利,那狄王連同仲公子重耳似乎對我所說的並不感冒。不僅如此,他們還利用給叔隗公主辦婚禮的機會,故意把我晾在一邊。幸好我厚著臉皮,趕到了宴會現場,終於見到了仲公子重耳。他也沒有多說什麽,叫人把一封帛書遞給我,然後叮囑說這封帛書是送給您的,其他人不得擅自偷看。這不,我也沒打開過,您快看看裏麵寫著什麽吧?”
相國裏克聞言,接過那封帛書,然後緩緩打開,就見上麵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