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迎立新君(一)
重耳,我來助你成霸業 作者:慕鐸聞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連弑兩位幼主、一舉鏟除驪姬逆黨,大將軍裏克一時之間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時光荏苒,人們對他的評價似乎逐漸發生了變化。
且看今日的朝會之上,當裏克將軍結束任務部署後,眾大臣們並未如往常般議論紛紛或提出建議,而是默默無語地開始收拾行囊,準備離去。裏克察覺到氣氛異常,心中暗覺不妙,連忙高聲喝止道:“諸位大人,請留步!剛剛布置的任務若有不妥之處,各位盡可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方能成事,豈不是更好?今日為何諸位皆沉默不語?往昔我大晉議事之風采何在?懇請各位明示……”
此時,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無人應答。裏克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隻見他們或是低頭沉思,或是眼神閃爍,似乎都有著各自的心思。麵對這詭異的氛圍,裏克不禁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忖:莫非這些大臣們對自己產生了不滿?還是另有隱情?
突然,一位年老的大臣站起身來,緩緩說道:“將軍,並非我等不願發言,隻是如今局勢複雜,人心惶惶。驪姬雖已除,但其黨羽眾多,餘孽未清。我等擔心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啊……”其他大臣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還有人說道:“自古以來講究‘名正言順’,可如今我大晉竟然王座空空無人主事,您說這該怎麽辦呢?”
“對啊,幼小的都被處死了,有能力的還在國外流亡,試問這樣的大晉國還有希望嗎?”有人附和道。
裏克聞言,心中略感寬慰,原來眾人並非對自己心生不滿,而是出於對局勢的擔憂。於是,他沉聲道:“諸位所言甚是。當前形勢的確嚴峻,但我們不能因此而退縮不前。隻要我等齊心協力,定能共度難關。不知諸位對此有何良策?”
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聲四起。大臣們各抒己見,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了一係列應對之策。裏克看著眼前群策群力的景象,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他深知,隻要團結一心,何事不可成?
最終的結果是:在國內繼續大肆搜捕驪姬的同黨餘孽,務必做到斬草除根、除惡務盡;在國外則要盡快迎迴仲公子重耳,讓他迴來繼承國君之位,而出訪狄國接重耳迴國這項重要任務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裏克的親密戰友丕鄭的肩上。
時間緊迫,事不宜遲,第二天天還沒亮透,太陽才剛剛露出個頭,丕鄭就率領著晉國的外交使團馬不停蹄地向著狄國進發了。
話不多說,一路無書,經過三天日夜兼程的長途跋涉之後,丕鄭和他帶領的使團終於抵達了狄國。
為了表示對晉國使團的重視和歡迎,狄國國君竟然親自帶人趕到城門前來迎接。兩人一見麵,先是客氣地寒暄了一番,然後便一起移步到了狄國的王宮大殿之中。
“來人呐賜座!”狄王一聲吩咐,接著說道:“不知晉國貴使遠道而來,有何賜教!”
丕鄭聞言,連忙起身,恭敬地欠身行禮,然後迴答道:“狄王陛下,想必您已經聽聞了我晉國近來發生的不幸事件。自從先君離世之後,短短數月間,我晉國接連失去了兩位年幼的君主,這使得朝廷陷入混亂,民心惶惶不安。即使相國裏克擁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也難以在如此短時間內解決所有棘手的問題。”
說到這裏,丕鄭稍稍停頓一下,目光投向狄王,觀察著他的反應。狄王麵無表情,微微頷首,表示同意丕鄭所言,並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丕鄭得到迴應後,繼續說道:“古人雲:‘國不可一日無君。’經過眾多朝臣們深思熟慮、共同商議,大家一致認為仲公子重耳品德高尚、寬厚仁慈,而且才華橫溢、出類拔萃,實在是擔任我晉國國君的絕佳人選!
因此,相國裏克特別委托我前來貴國,迎接仲公子重耳迴國即位,成為我們晉國的新任君主。不知狄王陛下是否願意成人之美呢?當然了,請您放心,晉國日後定會銘記狄國今日的情誼,必定會給予豐厚的迴報!”
狄王聞聽此言,心中頓時大喜過望,暗自思忖道:\"哈哈,看來這次將賭注壓在重耳身上果然沒錯啊!我狄國這下總算是要揚眉吐氣、嶄露頭角啦!\"
想到這裏,他不禁輕輕咳嗽了兩聲,然後故作鎮定地說道:\"貴使所言甚是合理,寡人聽了深表讚同。然而,這畢竟是貴國之事,寡人實在不便過多幹涉。況且,是否歸國一事,最終仍需取決於仲公子重耳本人的意願。因此呢,此事待寡人詢問過重耳之後才能給您答複,請您多多包涵!\"
丕鄭聽到這話,心裏也明白狄王恐怕難以左右仲公子重耳的決定,但出於禮數,也就不再多言。
此時此刻,隻聽得狄王開口說道:“貴使遠道而來,一路上風塵仆仆、旅途勞頓,想必早已饑腸轆轆了吧。來人哪,快快為晉國貴使備下豐盛的酒宴,好好地為他們接風洗塵!貴使啊,寡人還有重要的事務亟待處理,實在無法脫身陪伴你們一同用餐了。不過待到用膳完畢之後,還煩請貴使移步前往館驛稍事歇息,並靜候佳音傳來。不知這樣的安排是否合貴使心意呢?”
“外臣謹遵狄王旨意,就此拜別!”丕鄭頷首應道,緊接著深深地行了一個大禮,然後便跟隨著內侍緩緩退出了大殿。
狄王靜靜地凝視著丕鄭漸行漸遠的身影,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
夜晚時分,狄王傳召仲公子重耳入宮覲見,並召集狐突狐偃父子、先軫、趙衰等一眾重臣一同前來議事。
眾人抵達王宮後,狄王直截了當地說明了此次召集大家前來的緣由,緊接著表示想要聽取重耳以及諸位大臣們的看法和建議。
此時,重耳並未急於發言,而是靜待其他大臣們先行發表意見,待到眾人發言完畢後,他再做出最終的決斷。
隻見外公狐突率先說道:“狄王、仲公子、諸位大人,依老夫所見,當下實乃千載難逢的絕佳時機。如今晉國內部政局動蕩不安,自上至下皆渴望能有一位賢明之人出麵主持大局,以促使國家迅速恢複穩定。無論是論才智德行,還是談能力才幹,仲公子重耳無疑都是眾望所歸的不二人選。故而,老夫私以為,仲公子應當盡早啟程方為上策。否則,老夫擔憂那‘齊小白捷足先登’之事將會再度重演!不知諸位對此有何見解?”
且看今日的朝會之上,當裏克將軍結束任務部署後,眾大臣們並未如往常般議論紛紛或提出建議,而是默默無語地開始收拾行囊,準備離去。裏克察覺到氣氛異常,心中暗覺不妙,連忙高聲喝止道:“諸位大人,請留步!剛剛布置的任務若有不妥之處,各位盡可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方能成事,豈不是更好?今日為何諸位皆沉默不語?往昔我大晉議事之風采何在?懇請各位明示……”
此時,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無人應答。裏克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隻見他們或是低頭沉思,或是眼神閃爍,似乎都有著各自的心思。麵對這詭異的氛圍,裏克不禁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忖:莫非這些大臣們對自己產生了不滿?還是另有隱情?
突然,一位年老的大臣站起身來,緩緩說道:“將軍,並非我等不願發言,隻是如今局勢複雜,人心惶惶。驪姬雖已除,但其黨羽眾多,餘孽未清。我等擔心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啊……”其他大臣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還有人說道:“自古以來講究‘名正言順’,可如今我大晉竟然王座空空無人主事,您說這該怎麽辦呢?”
“對啊,幼小的都被處死了,有能力的還在國外流亡,試問這樣的大晉國還有希望嗎?”有人附和道。
裏克聞言,心中略感寬慰,原來眾人並非對自己心生不滿,而是出於對局勢的擔憂。於是,他沉聲道:“諸位所言甚是。當前形勢的確嚴峻,但我們不能因此而退縮不前。隻要我等齊心協力,定能共度難關。不知諸位對此有何良策?”
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聲四起。大臣們各抒己見,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了一係列應對之策。裏克看著眼前群策群力的景象,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他深知,隻要團結一心,何事不可成?
最終的結果是:在國內繼續大肆搜捕驪姬的同黨餘孽,務必做到斬草除根、除惡務盡;在國外則要盡快迎迴仲公子重耳,讓他迴來繼承國君之位,而出訪狄國接重耳迴國這項重要任務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裏克的親密戰友丕鄭的肩上。
時間緊迫,事不宜遲,第二天天還沒亮透,太陽才剛剛露出個頭,丕鄭就率領著晉國的外交使團馬不停蹄地向著狄國進發了。
話不多說,一路無書,經過三天日夜兼程的長途跋涉之後,丕鄭和他帶領的使團終於抵達了狄國。
為了表示對晉國使團的重視和歡迎,狄國國君竟然親自帶人趕到城門前來迎接。兩人一見麵,先是客氣地寒暄了一番,然後便一起移步到了狄國的王宮大殿之中。
“來人呐賜座!”狄王一聲吩咐,接著說道:“不知晉國貴使遠道而來,有何賜教!”
丕鄭聞言,連忙起身,恭敬地欠身行禮,然後迴答道:“狄王陛下,想必您已經聽聞了我晉國近來發生的不幸事件。自從先君離世之後,短短數月間,我晉國接連失去了兩位年幼的君主,這使得朝廷陷入混亂,民心惶惶不安。即使相國裏克擁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也難以在如此短時間內解決所有棘手的問題。”
說到這裏,丕鄭稍稍停頓一下,目光投向狄王,觀察著他的反應。狄王麵無表情,微微頷首,表示同意丕鄭所言,並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丕鄭得到迴應後,繼續說道:“古人雲:‘國不可一日無君。’經過眾多朝臣們深思熟慮、共同商議,大家一致認為仲公子重耳品德高尚、寬厚仁慈,而且才華橫溢、出類拔萃,實在是擔任我晉國國君的絕佳人選!
因此,相國裏克特別委托我前來貴國,迎接仲公子重耳迴國即位,成為我們晉國的新任君主。不知狄王陛下是否願意成人之美呢?當然了,請您放心,晉國日後定會銘記狄國今日的情誼,必定會給予豐厚的迴報!”
狄王聞聽此言,心中頓時大喜過望,暗自思忖道:\"哈哈,看來這次將賭注壓在重耳身上果然沒錯啊!我狄國這下總算是要揚眉吐氣、嶄露頭角啦!\"
想到這裏,他不禁輕輕咳嗽了兩聲,然後故作鎮定地說道:\"貴使所言甚是合理,寡人聽了深表讚同。然而,這畢竟是貴國之事,寡人實在不便過多幹涉。況且,是否歸國一事,最終仍需取決於仲公子重耳本人的意願。因此呢,此事待寡人詢問過重耳之後才能給您答複,請您多多包涵!\"
丕鄭聽到這話,心裏也明白狄王恐怕難以左右仲公子重耳的決定,但出於禮數,也就不再多言。
此時此刻,隻聽得狄王開口說道:“貴使遠道而來,一路上風塵仆仆、旅途勞頓,想必早已饑腸轆轆了吧。來人哪,快快為晉國貴使備下豐盛的酒宴,好好地為他們接風洗塵!貴使啊,寡人還有重要的事務亟待處理,實在無法脫身陪伴你們一同用餐了。不過待到用膳完畢之後,還煩請貴使移步前往館驛稍事歇息,並靜候佳音傳來。不知這樣的安排是否合貴使心意呢?”
“外臣謹遵狄王旨意,就此拜別!”丕鄭頷首應道,緊接著深深地行了一個大禮,然後便跟隨著內侍緩緩退出了大殿。
狄王靜靜地凝視著丕鄭漸行漸遠的身影,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
夜晚時分,狄王傳召仲公子重耳入宮覲見,並召集狐突狐偃父子、先軫、趙衰等一眾重臣一同前來議事。
眾人抵達王宮後,狄王直截了當地說明了此次召集大家前來的緣由,緊接著表示想要聽取重耳以及諸位大臣們的看法和建議。
此時,重耳並未急於發言,而是靜待其他大臣們先行發表意見,待到眾人發言完畢後,他再做出最終的決斷。
隻見外公狐突率先說道:“狄王、仲公子、諸位大人,依老夫所見,當下實乃千載難逢的絕佳時機。如今晉國內部政局動蕩不安,自上至下皆渴望能有一位賢明之人出麵主持大局,以促使國家迅速恢複穩定。無論是論才智德行,還是談能力才幹,仲公子重耳無疑都是眾望所歸的不二人選。故而,老夫私以為,仲公子應當盡早啟程方為上策。否則,老夫擔憂那‘齊小白捷足先登’之事將會再度重演!不知諸位對此有何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