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會講故事的男人
重耳,我來助你成霸業 作者:慕鐸聞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人行於古道之上,沿途的綠意盎然,繁花似錦,卻也難掩他們心中的疲憊。於是,他們找到了一處古樸的涼亭,坐在石凳之上,享受著片刻的寧靜。
姬夏輕輕拂去額頭的汗珠,望著狐靈兒和李婷,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他故意清了清嗓子,悠悠地說道:“關於這‘普救蟾聲’,除了它本身的神奇之處,我還聽聞了一個與之相關的民間故事。兩位可有興趣一聽?”
狐靈兒眨了眨她那雙靈動的大眼睛,急切地說道:“當然想啊,姐夫,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講吧!”
李婷則微笑著,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姬夏見狀,心中一喜,便緩緩講起了那個傳說——
“相傳唐代,佛教盛行,河中府欲在普救寺和中條山腳下的萬固寺各建一座佛塔,以彰顯佛法之廣大。然而,由於找不到合適的能工巧匠,兩寺的建塔計劃一直未能實施。
一日,從外地來了師徒二人,自稱是建築界的名師高徒,願意承擔這項重任。兩寺的主持聞訊後,欣喜萬分,連忙將師徒二人請至禪堂,共商建塔之事。師徒二人欣然應允,承諾必將竭盡全力,打造兩座巍峨壯觀的佛塔。
開工之日選在了四月初八佛誕日。兩寺的主持當著師徒的麵,鄭重地說道:‘師徒各建一塔,要求塔身十三級一樣高,青磚砌成一樣料,施工期限一年整,明年此時見分曉。’師徒二人領命而去,各自忙碌起來。
徒弟心高氣傲,自恃聰明過人,想要在建塔的過程中大展拳腳,揚名立萬。他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將大量的精力用在了塔的外觀裝飾上,試圖以華麗的外表來掩蓋內在的不足。而師父則沉穩內斂,注重塔的內部結構和穩定性,將每一塊磚、每一滴汗水都傾注其中。
轉眼間,已是第二年的四月初八。兩塔同時竣工。驗收之日,眾僧身披袈裟,頂禮膜拜;香客如流,爭相觀瞻。兩塔巍峨聳立,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然而,在眾人的眼中,萬固寺的塔卻顯得更為華麗精致,磨磚對縫、密簷樓閣、精雕細刻,無不彰顯著徒弟的匠心獨運。
徒弟聽著眾人的誇讚聲,心中得意洋洋,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功成名就的那一天。然而,就在這時,師父卻當眾宣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他建的普救寺塔是一座寶塔,塔下壓著一對寶貝——‘金蛤蟆’,隻要擊地就能聽到叫聲。眾人聞言紛紛試之,果然如此。隻見師父輕輕敲擊地麵,塔下便傳來了清脆的蛙鳴聲,仿佛真的有一隻金蛤蟆在塔下歡唱。
眾人驚歎不已,紛紛稱讚師父的技藝高超。徒弟見狀羞紅了臉,跪在師父麵前請教其中的奧秘。師父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一座建築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的外表華麗與否,更重要的是它的內在結構和穩定性。隻有內外兼修、注重細節的建築才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聽了師父的話,徒弟羞愧難當。他這才明白自己過於追求表麵的華麗而忽視了內在的重要性。從此以後,他虛心向師父學習,不再狂妄自大,最終也成為了一代建築大師。”
故事講到這裏,姬夏不禁感慨道:“做人如同建塔一般,不能隻注重外表的華麗而忽視內在的品質。低調謙虛、注重細節才能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狐靈兒聽了姬夏的話,忍不住笑了起來:“哈哈,姐夫你說得真有趣!不過我還是有個問題不明白——‘臉’怎麽會被打腫呢?”
姬夏微笑著解釋道:“這個‘臉’啊,並不是指我們臉上的皮肉之傷,而是指一個人的麵子、聲譽和尊嚴。如果一個人過於張揚、自滿自大,就很容易在眾人麵前出醜、丟臉。就像那個徒弟一樣,他過於追求表麵的華麗而忽視了內在的重要性,最終在眾人麵前顏麵掃地、自取其辱。”
狐靈兒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明白了!”
李婷看著眼前的這一對“師徒”,忍不住插話道:“看來姬教授不僅是個建築大師還是個教育家啊!這故事講得真是深入淺出、寓教於樂!”
姬夏謙虛地擺了擺手:“哪裏哪裏!不過是些粗淺的道理罷了。對了,靈兒啊,你剛才提到那個導遊說的‘鶯鶯塔’和《西廂記》的故事,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
狐靈兒聞言立刻來了興趣:“真的嗎?那姐夫你快給我講講吧!”
姬夏微微一笑:“好啊!那我就給你講講這個《西廂記》的故事吧!”
“《西廂記》是一部描繪愛情與人性光輝的古典戲劇。它講述了書生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普救寺相遇並相愛的故事。張生對崔鶯鶯一見鍾情,但無奈兩人身份懸殊、難以接近。就在這時,叛將孫飛虎率兵圍住了普救寺,企圖搶走崔鶯鶯為妻。張生挺身而出,請好友白馬將軍出兵解圍,成功救了崔鶯鶯。然而,崔鶯鶯的母親——老夫人卻賴婚,讓張生和崔鶯鶯以兄妹相稱。張生因此相思成疾,崔鶯鶯也對張生情愫漸生。
在紅娘的幫助下,兩人私下幽會並訂了終身。老夫人得知後大怒,拷打紅娘。但紅娘據理力爭、義正辭嚴地反駁了老夫人。最終,老夫人被紅娘的勇氣和智慧所感動,答應將崔鶯鶯許配給張生。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不招白衣女婿為由,逼張生上京趕考。張生與崔鶯鶯灑淚而別,在京城中一舉中得狀元,終於和崔鶯鶯團圓。”
姬夏繼續道:“這個故事不僅展現了愛情的美好與偉大,還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光輝。它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但隻要我們有勇氣、有智慧、有堅持,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
狐靈兒聽得如癡如醉:“這個故事真是太感人了!姐夫你真是個會講故事的人!”
李婷也感歎道:“是啊!《西廂記》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更是一部反映人性與愛情真諦的哲學巨著。它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愛情是需要付出和堅持的。”
三人在涼亭中暢談許久,直到夜幕降臨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他們帶著滿心的感慨和收獲迴到了住處,期待著明天的旅程將帶給他們更多的驚喜和啟示。
姬夏輕輕拂去額頭的汗珠,望著狐靈兒和李婷,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他故意清了清嗓子,悠悠地說道:“關於這‘普救蟾聲’,除了它本身的神奇之處,我還聽聞了一個與之相關的民間故事。兩位可有興趣一聽?”
狐靈兒眨了眨她那雙靈動的大眼睛,急切地說道:“當然想啊,姐夫,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講吧!”
李婷則微笑著,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姬夏見狀,心中一喜,便緩緩講起了那個傳說——
“相傳唐代,佛教盛行,河中府欲在普救寺和中條山腳下的萬固寺各建一座佛塔,以彰顯佛法之廣大。然而,由於找不到合適的能工巧匠,兩寺的建塔計劃一直未能實施。
一日,從外地來了師徒二人,自稱是建築界的名師高徒,願意承擔這項重任。兩寺的主持聞訊後,欣喜萬分,連忙將師徒二人請至禪堂,共商建塔之事。師徒二人欣然應允,承諾必將竭盡全力,打造兩座巍峨壯觀的佛塔。
開工之日選在了四月初八佛誕日。兩寺的主持當著師徒的麵,鄭重地說道:‘師徒各建一塔,要求塔身十三級一樣高,青磚砌成一樣料,施工期限一年整,明年此時見分曉。’師徒二人領命而去,各自忙碌起來。
徒弟心高氣傲,自恃聰明過人,想要在建塔的過程中大展拳腳,揚名立萬。他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將大量的精力用在了塔的外觀裝飾上,試圖以華麗的外表來掩蓋內在的不足。而師父則沉穩內斂,注重塔的內部結構和穩定性,將每一塊磚、每一滴汗水都傾注其中。
轉眼間,已是第二年的四月初八。兩塔同時竣工。驗收之日,眾僧身披袈裟,頂禮膜拜;香客如流,爭相觀瞻。兩塔巍峨聳立,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然而,在眾人的眼中,萬固寺的塔卻顯得更為華麗精致,磨磚對縫、密簷樓閣、精雕細刻,無不彰顯著徒弟的匠心獨運。
徒弟聽著眾人的誇讚聲,心中得意洋洋,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功成名就的那一天。然而,就在這時,師父卻當眾宣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他建的普救寺塔是一座寶塔,塔下壓著一對寶貝——‘金蛤蟆’,隻要擊地就能聽到叫聲。眾人聞言紛紛試之,果然如此。隻見師父輕輕敲擊地麵,塔下便傳來了清脆的蛙鳴聲,仿佛真的有一隻金蛤蟆在塔下歡唱。
眾人驚歎不已,紛紛稱讚師父的技藝高超。徒弟見狀羞紅了臉,跪在師父麵前請教其中的奧秘。師父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一座建築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的外表華麗與否,更重要的是它的內在結構和穩定性。隻有內外兼修、注重細節的建築才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聽了師父的話,徒弟羞愧難當。他這才明白自己過於追求表麵的華麗而忽視了內在的重要性。從此以後,他虛心向師父學習,不再狂妄自大,最終也成為了一代建築大師。”
故事講到這裏,姬夏不禁感慨道:“做人如同建塔一般,不能隻注重外表的華麗而忽視內在的品質。低調謙虛、注重細節才能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狐靈兒聽了姬夏的話,忍不住笑了起來:“哈哈,姐夫你說得真有趣!不過我還是有個問題不明白——‘臉’怎麽會被打腫呢?”
姬夏微笑著解釋道:“這個‘臉’啊,並不是指我們臉上的皮肉之傷,而是指一個人的麵子、聲譽和尊嚴。如果一個人過於張揚、自滿自大,就很容易在眾人麵前出醜、丟臉。就像那個徒弟一樣,他過於追求表麵的華麗而忽視了內在的重要性,最終在眾人麵前顏麵掃地、自取其辱。”
狐靈兒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明白了!”
李婷看著眼前的這一對“師徒”,忍不住插話道:“看來姬教授不僅是個建築大師還是個教育家啊!這故事講得真是深入淺出、寓教於樂!”
姬夏謙虛地擺了擺手:“哪裏哪裏!不過是些粗淺的道理罷了。對了,靈兒啊,你剛才提到那個導遊說的‘鶯鶯塔’和《西廂記》的故事,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
狐靈兒聞言立刻來了興趣:“真的嗎?那姐夫你快給我講講吧!”
姬夏微微一笑:“好啊!那我就給你講講這個《西廂記》的故事吧!”
“《西廂記》是一部描繪愛情與人性光輝的古典戲劇。它講述了書生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普救寺相遇並相愛的故事。張生對崔鶯鶯一見鍾情,但無奈兩人身份懸殊、難以接近。就在這時,叛將孫飛虎率兵圍住了普救寺,企圖搶走崔鶯鶯為妻。張生挺身而出,請好友白馬將軍出兵解圍,成功救了崔鶯鶯。然而,崔鶯鶯的母親——老夫人卻賴婚,讓張生和崔鶯鶯以兄妹相稱。張生因此相思成疾,崔鶯鶯也對張生情愫漸生。
在紅娘的幫助下,兩人私下幽會並訂了終身。老夫人得知後大怒,拷打紅娘。但紅娘據理力爭、義正辭嚴地反駁了老夫人。最終,老夫人被紅娘的勇氣和智慧所感動,答應將崔鶯鶯許配給張生。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不招白衣女婿為由,逼張生上京趕考。張生與崔鶯鶯灑淚而別,在京城中一舉中得狀元,終於和崔鶯鶯團圓。”
姬夏繼續道:“這個故事不僅展現了愛情的美好與偉大,還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光輝。它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但隻要我們有勇氣、有智慧、有堅持,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
狐靈兒聽得如癡如醉:“這個故事真是太感人了!姐夫你真是個會講故事的人!”
李婷也感歎道:“是啊!《西廂記》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更是一部反映人性與愛情真諦的哲學巨著。它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愛情是需要付出和堅持的。”
三人在涼亭中暢談許久,直到夜幕降臨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他們帶著滿心的感慨和收獲迴到了住處,期待著明天的旅程將帶給他們更多的驚喜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