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白被這四名力大無窮的侍衛抬起來,在囚籠裏晃來蕩去,不是腦袋碰著鐵柱,就是手腳和鐵柱產生親密接觸,不時咚咚直響,伴隨著寧白痛苦的唿叫聲,穿過殿內無數雙疑惑的眼睛,直到大臣列班第一排時,才被放了下來。
寧白還沒醒過神來,就聽皇上的聲音道:“好,你們讓朕抓的罪魁禍首,這就給你們帶了來。列位有何疑問,盡管問他。”
他的聲音中帶著極端的憤怒。
寧白迴頭看去,滿殿大臣,各顯疲憊之姿,有的甚至已經無法直立,癱坐在地上。好在皇上並不以為意,不予責罰。隻有工部周舫,倚在輪椅中,半閉著眼,氣定神閑。
其時已是晚間,這麽多大臣還在議事殿內的情況,從未出現過。
看來一定是出了大事,而且這事還和自己有關。
但自己一直在沛縣,也沒幹過啥事啊?
正疑惑之間,一人從隊伍中站出來,毫不客氣地指著寧白,破口大罵:“無知小兒,隻顧自己威風,惡意破壞我朝安定局麵,居心不良,當千刀萬剮,記入奸臣錄,永世不得翻身。”
寧白本來在宮中時間不長,見這人胖如肥豬,穿了一身灰色朝服,官職並不甚高,卻對自己橫加指責,肆意謾罵,心中惱怒,迴嘴道:“這位大人你有事說事,好壞也是能入朝議事的職位,卻像個潑街的下人一般,毫無體麵。”
那人瞬間臉色通紅,想要繼續罵,卻怕真成了潑街的下人,拿手指著他,張口結舌,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李賢站出來解釋:“簡老弟,你是有所不知。五天前,那北鞣皇帝發了戰書,以我朝大破天正偽國,未遵守兩國間暫不開戰約定為由,要重啟兩國交戰,除非我朝向他俯首稱臣,作兒皇帝,才肯善罷甘休。我朝特使毛鳳毛大人,也被他們就地軟禁,無法與我通訊。”
寧白在囚籠內氣得滿身發抖,兩手抓著鐵柱, 用力搬動,將整個囚籠都搖晃起來,高聲叫道:“我為國家收複失地,寬慰邊民,居然還有錯了?爾等在京城素位屍餐,隻管自己老婆孩子逍遙快活,何曾想過為國效力?今日被一區區番國嚇得來指責我,你們良心被狗吃了?”
又一官員出列,把開始罵寧白之人的手往後一拉,示意他坐下,自己對寧白道:“簡大人所言,在下聽得未免糊塗。天正國兵虛將弱,是人均可奪之。你就算得之,也非啥了不起的功勞。你收天正,更是以下毒之小人手段,非正人君子所為。說出去並非大功,反被外人恥笑。甚至被人詬病為撕毀和平協定,我朝名聲,盡毀於你之手。”
寧白此時不怒反笑,望了他道:“哈哈,我不去奪天正,也沒見著你們那位去了?這位又不知是當什麽的官兒。不為本朝人說話,反倒替入侵我國的敵人叫屈。你通敵賣國,還需要多說?”
那人一時語塞,愣在中央。旁邊一老頭起身道:“喬教師息怒,老夫來教訓他。”轉頭對寧白道:“老夫京城府王燦,雖未與簡大人謀麵,但簡大人以一己之力,破假刀案,替夏首府洗清冤曲,又在沛縣收複失地,雖然失信四鄰,但無知者無罪。隻是如今被北鞣以此為由,要我朝徹底臣服,這此禍之源,不是簡大人你,又會是何人?”
寧白把眼一翻,道:“你們反複強調我是禍水,一刀把我殺了,那北鞣就會收手?”
皇上這時才對李賢道:“李尚書,你有何議?”
李賢道:“臣附儀。”
皇上道:“你附誰的議?附簡熙的還是王府尹的?”
李賢忙道:“簡大人可殺不得。”
“殺不得,殺不得,那你有何好法子?”皇上生氣著問。
李賢道:“要不問問夏首府的意見?”
皇上一聽可更生氣了,把案子一拍道:“這夏遠天早朝聽朕說捉簡熙迴來,就說要避嫌,睡大覺去了。這也就算了,可是中午守備將軍多嘴說起陸公複不利,陸遷也以避嫌為由腳底板抹油溜了。你們討論了一天,除了互相指責,把罪推在簡熙身上,沒有一點有益的想法。難不成真要我作北鞣野蠻人之兒,舉國受此大辱?”
龍威震撼,無人敢發聲多言。
一直閉眼養神的周舫突然道:“皇上,微臣特此請辭尚書一職,請皇上開恩。”
他此言一出,殿內眾人都是一驚,都詫異地望向他。
皇上唉了聲,沒料到他這時突然提出離職,半嗔半責地道:“你老人家要辭職,也不分個時候。今日不談此事。”
周舫卻堅定地道:“老朽已八十五有餘,腦子早已如同漿糊,事事混沌不清,也不能為皇上出主意。如今滿朝文武,人人都比老朽年輕,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看來隻能認那北鞣人作父。皇上無奈,可為天下百姓作想,北向稱子。那北鞣首領聽說不到三十歲,我這年齡,作他們祖宗還差不多,怎可亂了常倫理數?這等羞恥到家的事,微臣實在難以接受,請皇上體恤在下,放老朽迴家,風燭殘年,也最後享受一下子孫繞膝的快樂。”
他說得情真意切,貌似在為自己辭職找理由,卻句句戳中朝內諸人心窩子,眾人都低頭不語。
皇上半晌才道:“你這兩年,時時以年齡為由提出辭職,不是朕不放你,實在工部找不到人接替。”
周舫道:“臣也在為皇上尋找、培養人材。夏首府之侄、軍部運輸司夏定南倒是不錯,隻可惜沉與奇工淫技,不能專心主理大局,又恐被人詬病夏首府任人唯親,是以這上佳人選,一時難辦。不過此時,眼前就有一人,如神明指定一般,讓老朽豁然開朗。”
皇上道:“你且說這個讓你看好的人是誰?”
周舫渾濁的目光從每個人身上掃過,每個被他掃到的人,都心跳加速,期盼著他選中的便是自己。
工部和軍部、禮部三部並列,這三部尚書,是最終當上首輔的必經之位。
周舫的目光終於定在一人之上,麵露寬慰笑意道:“能接我位置者,就是他!”
朝中諸人滿是遺憾和不服,瞧向周舫眼光落定之人,不約而同地都倒吸一口冷氣。
那人,便是被弄得莫名其妙的寧白。
這是唱的什麽戲?一會兒要殺我,一會兒要讓我當這尚書?玩我玩得開心快樂是吧?
官員中除了李賢,都妒忌地看著他,從小小縣令一下執掌工部,連升七級啊。真是祖墳冒青煙了!他哪點比得上我,這周舫真是老糊塗了,視工部掌門之大位為兒戲。
寧白還沒醒過神來,就聽皇上的聲音道:“好,你們讓朕抓的罪魁禍首,這就給你們帶了來。列位有何疑問,盡管問他。”
他的聲音中帶著極端的憤怒。
寧白迴頭看去,滿殿大臣,各顯疲憊之姿,有的甚至已經無法直立,癱坐在地上。好在皇上並不以為意,不予責罰。隻有工部周舫,倚在輪椅中,半閉著眼,氣定神閑。
其時已是晚間,這麽多大臣還在議事殿內的情況,從未出現過。
看來一定是出了大事,而且這事還和自己有關。
但自己一直在沛縣,也沒幹過啥事啊?
正疑惑之間,一人從隊伍中站出來,毫不客氣地指著寧白,破口大罵:“無知小兒,隻顧自己威風,惡意破壞我朝安定局麵,居心不良,當千刀萬剮,記入奸臣錄,永世不得翻身。”
寧白本來在宮中時間不長,見這人胖如肥豬,穿了一身灰色朝服,官職並不甚高,卻對自己橫加指責,肆意謾罵,心中惱怒,迴嘴道:“這位大人你有事說事,好壞也是能入朝議事的職位,卻像個潑街的下人一般,毫無體麵。”
那人瞬間臉色通紅,想要繼續罵,卻怕真成了潑街的下人,拿手指著他,張口結舌,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李賢站出來解釋:“簡老弟,你是有所不知。五天前,那北鞣皇帝發了戰書,以我朝大破天正偽國,未遵守兩國間暫不開戰約定為由,要重啟兩國交戰,除非我朝向他俯首稱臣,作兒皇帝,才肯善罷甘休。我朝特使毛鳳毛大人,也被他們就地軟禁,無法與我通訊。”
寧白在囚籠內氣得滿身發抖,兩手抓著鐵柱, 用力搬動,將整個囚籠都搖晃起來,高聲叫道:“我為國家收複失地,寬慰邊民,居然還有錯了?爾等在京城素位屍餐,隻管自己老婆孩子逍遙快活,何曾想過為國效力?今日被一區區番國嚇得來指責我,你們良心被狗吃了?”
又一官員出列,把開始罵寧白之人的手往後一拉,示意他坐下,自己對寧白道:“簡大人所言,在下聽得未免糊塗。天正國兵虛將弱,是人均可奪之。你就算得之,也非啥了不起的功勞。你收天正,更是以下毒之小人手段,非正人君子所為。說出去並非大功,反被外人恥笑。甚至被人詬病為撕毀和平協定,我朝名聲,盡毀於你之手。”
寧白此時不怒反笑,望了他道:“哈哈,我不去奪天正,也沒見著你們那位去了?這位又不知是當什麽的官兒。不為本朝人說話,反倒替入侵我國的敵人叫屈。你通敵賣國,還需要多說?”
那人一時語塞,愣在中央。旁邊一老頭起身道:“喬教師息怒,老夫來教訓他。”轉頭對寧白道:“老夫京城府王燦,雖未與簡大人謀麵,但簡大人以一己之力,破假刀案,替夏首府洗清冤曲,又在沛縣收複失地,雖然失信四鄰,但無知者無罪。隻是如今被北鞣以此為由,要我朝徹底臣服,這此禍之源,不是簡大人你,又會是何人?”
寧白把眼一翻,道:“你們反複強調我是禍水,一刀把我殺了,那北鞣就會收手?”
皇上這時才對李賢道:“李尚書,你有何議?”
李賢道:“臣附儀。”
皇上道:“你附誰的議?附簡熙的還是王府尹的?”
李賢忙道:“簡大人可殺不得。”
“殺不得,殺不得,那你有何好法子?”皇上生氣著問。
李賢道:“要不問問夏首府的意見?”
皇上一聽可更生氣了,把案子一拍道:“這夏遠天早朝聽朕說捉簡熙迴來,就說要避嫌,睡大覺去了。這也就算了,可是中午守備將軍多嘴說起陸公複不利,陸遷也以避嫌為由腳底板抹油溜了。你們討論了一天,除了互相指責,把罪推在簡熙身上,沒有一點有益的想法。難不成真要我作北鞣野蠻人之兒,舉國受此大辱?”
龍威震撼,無人敢發聲多言。
一直閉眼養神的周舫突然道:“皇上,微臣特此請辭尚書一職,請皇上開恩。”
他此言一出,殿內眾人都是一驚,都詫異地望向他。
皇上唉了聲,沒料到他這時突然提出離職,半嗔半責地道:“你老人家要辭職,也不分個時候。今日不談此事。”
周舫卻堅定地道:“老朽已八十五有餘,腦子早已如同漿糊,事事混沌不清,也不能為皇上出主意。如今滿朝文武,人人都比老朽年輕,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看來隻能認那北鞣人作父。皇上無奈,可為天下百姓作想,北向稱子。那北鞣首領聽說不到三十歲,我這年齡,作他們祖宗還差不多,怎可亂了常倫理數?這等羞恥到家的事,微臣實在難以接受,請皇上體恤在下,放老朽迴家,風燭殘年,也最後享受一下子孫繞膝的快樂。”
他說得情真意切,貌似在為自己辭職找理由,卻句句戳中朝內諸人心窩子,眾人都低頭不語。
皇上半晌才道:“你這兩年,時時以年齡為由提出辭職,不是朕不放你,實在工部找不到人接替。”
周舫道:“臣也在為皇上尋找、培養人材。夏首府之侄、軍部運輸司夏定南倒是不錯,隻可惜沉與奇工淫技,不能專心主理大局,又恐被人詬病夏首府任人唯親,是以這上佳人選,一時難辦。不過此時,眼前就有一人,如神明指定一般,讓老朽豁然開朗。”
皇上道:“你且說這個讓你看好的人是誰?”
周舫渾濁的目光從每個人身上掃過,每個被他掃到的人,都心跳加速,期盼著他選中的便是自己。
工部和軍部、禮部三部並列,這三部尚書,是最終當上首輔的必經之位。
周舫的目光終於定在一人之上,麵露寬慰笑意道:“能接我位置者,就是他!”
朝中諸人滿是遺憾和不服,瞧向周舫眼光落定之人,不約而同地都倒吸一口冷氣。
那人,便是被弄得莫名其妙的寧白。
這是唱的什麽戲?一會兒要殺我,一會兒要讓我當這尚書?玩我玩得開心快樂是吧?
官員中除了李賢,都妒忌地看著他,從小小縣令一下執掌工部,連升七級啊。真是祖墳冒青煙了!他哪點比得上我,這周舫真是老糊塗了,視工部掌門之大位為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