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白聽到他說“認真瞧了”四個字,似乎是看到了希望。道:“這人長什麽樣子?詳細說來。”
“倒也沒啥特別之處,四方臉,絡緦胡子,眼睛比較小,年齡在四十左右。對了,左眼好像有白斑。”
寧白聽他形容,轉頭瞧黃強,卻見他眼睜得比牛眼都大,一臉震驚的表情。張著嘴就要說出來,卻被寧白一個神色製止了。
寧白問王鞋匠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真的,我可細瞧了。特別是那白斑,我以前沒有在別人眼裏見過,這個應是主富貴的吧,他那麽有錢。”
寧白道:“定了二十雙,每雙都一樣大小麽?”
“那可不能。他每雙大小都不相同,用一張紙寫了尺寸。我怕他到時不合腳上門找麻煩,是以我好好保存了。”王鞋匠走進裏屋,不一會兒便拿了一張紙出來,遞給寧白。
寧白看那紙上,寫滿了字,當下就要收進懷中。
王鞋匠不好意思地道:“大人把這收走,他迴來找我怎麽辦?”
寧白拍拍他的肩膀:“他不會來找你了。不僅這紙我暫時收了,還要請你按這紙上型號,每樣都把鞋底板,都借我一雙。”
王鞋匠道:“簡大人要,怎麽說借呢。我這就尋去。”在店裏找了一迴,將二十來雙鞋對應的鞋底板都找齊了,黃強一股腦兒抱在懷裏。
寧白又對王鞋匠道:“還有請王師這幾日便在此地,不得外出,縣府叫你,你得隨叫隨到。”
“這兵荒馬亂的,我不會到處亂跑的。以前有錢人往合縣,往京城跑,咱窮跑不動,沒想到簡大人一來,咱縣反而最安全。窮人反倒享福了。”
寧白出了鞋鋪,望了黃強道:“你知道這定鞋之人,是誰了麽?”
黃強道:“如他所說,不是武勝,又會是誰?”
寧白道:“我也是這麽想的。但為何武勝會定製這麽多釘鞋?”
黃強道:“大人,我還有個疑問,不知有沒有用。”
寧白鼓勵道:“你且講來。”
黃強道:“大人北來,不知本地經濟,這武勝賣豬,也不過十二三年時光。他的買家也不過附近鄉村的百姓,方圓不過十裏。這百姓吃肉隻在節日,平素裏並無這餘錢。是以他幸苦一年,能餘到五兩白銀,也算好的了。而這兩年,不僅重修了如此好的豬棚,還有錢定這麽多鞋,他那裏找到這麽多錢?”
寧白道:“原來一年到頭來,他隻能賺五兩白銀。這在縣裏算什麽水平?”
“中等人家。”
寧白點頭道:“明年我讓家家每年賺十兩、二十兩去。”
黃強一聽,笑道:“大人說笑了,哪怕多賺二兩,百姓都要給你修廟敬拜了。”
寧白哈哈大笑:“修什麽廟?修一個我鏟一個。哈哈哈。”隨即正色道:“還是說迴這武勝,就算不釘釘子,買這麽多雙鞋是為何用?他家共十三口人,都穿著舊綿鞋,更沒一雙釘鞋。”
黃強道:“是否養豬需要,地麵濕滑,是以特別定製了這些鞋來用。”
寧白想了想道:“武勝在武家村的豬棚,因為就在家附近,是以可以不用夥計,自家人便可照顧這些豬。可他曾告訴我在其它村也有入股豬棚,是不是都不用夥計?”
夏淺淺在一旁一直插不上話,一路聽他們議論,這時才說道:“哥,你忘記了,咱們家也養豬啊。”
寧白心想小綠也沒給我說到這個啊。
黃強笑道:“夏小姐,你這夏府可是一等大府,怎會養這汙穢之物。”
夏淺淺認真地道:“黃公差可是不知,咱家這府啊,也是皇上給的,一家人全靠我爹俸祿,也是數著錢過日子的啊。剛好有個叫伍叔的,入府前是養豬好手,我們便在郊外典了地,讓他養豬。過年的時候,我們去看他殺年豬。”
“那豬圈地板為了讓豬的排泄物盡快清洗出去,都是有縫兒的,穿這釘鞋,怕會陷在縫兒裏,扒拉不出來吧?”
聽她這麽一說,兩個男人才恍然。
寧白笑道:“果然是如此。那這釘鞋,我猜便是爬山之用。”
黃強道:“可惜不知道是誰穿這些鞋,否則這事兒就容易辦了。”
寧白想了想道:“還是得從武勝身上入手。你帶人去把他的屍體運迴來,我再仔細瞧瞧。這大冬天的,應該不會那麽快就腐爛。”
黃強答應一聲,道:“我把鞋放迴縣衙之後,便去。”自行打馬去了。
寧白問道:“定南呢?他在幹什麽?”
夏淺淺道:“聽說他早上得到急報,說工部周尚書將他前夜急報告知皇上,軍部李尚書說尚未接到平天正國消息,皇上令二人親自南下查看實情,他去半道相迎了。”
寧白笑道:“這消息傳遞真是太落後了,一人發一個手機多好。”
夏淺淺疑惑不已,眨著眼睛問道:“手機,是什麽東西。”
寧白也不好解釋,便道:“餓了吧?咱去吃點去,下午可得好好研究這鞋子。”
晚些時分,便聽得門外差役傳報:“縣令大人,夏定南大人派人傳信,李尚書和周尚書二位大人,即時要到縣衙。”
寧白目光仍舊緊盯著手上的釘鞋,嘴裏道:“他們來就來唄,通報啥。我這也沒有啥好酒好菜啊。算了,晚飯多放兩把米,泡菜多切點兒。把後麵收兩間房出來就成。”
那差役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大人,這是二位尚書大人啊。是通天的大人物......”
寧白抬頭看了差役一眼,認出他是誰來:“哎,我說牛二,你這是怎麽了,通什麽天?在本縣,我就是最大,你可知道了。”
牛二聽了,心裏雖然打著鼓,但也沒有辦法,隻得去按他說的安排了。心想k隻願兩位尚書不要因為如此懈怠,就把火氣撒在我身上。
天剛黑,便聽得縣外街道上,有高聲傳來:“尚書出巡,雜人散避。”
寧白心頭冒火,好大的煙鍋巴踩不熄,你尚書能胖到占了全街,看你一眼又怎麽的了。
把手上鞋子一丟,就往門外奔去。
不知內情的牛二還以為是他怕了,去主動迎接二位尚書,趕緊和在衙內值班的另二名差役跟上。
沒想到寧白人還沒有出縣衙,聲音便傳了出去:“鬧什麽鬧,這是沛縣,不是皇城。”
牛二幾乎要摔一跟鬥。
“倒也沒啥特別之處,四方臉,絡緦胡子,眼睛比較小,年齡在四十左右。對了,左眼好像有白斑。”
寧白聽他形容,轉頭瞧黃強,卻見他眼睜得比牛眼都大,一臉震驚的表情。張著嘴就要說出來,卻被寧白一個神色製止了。
寧白問王鞋匠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真的,我可細瞧了。特別是那白斑,我以前沒有在別人眼裏見過,這個應是主富貴的吧,他那麽有錢。”
寧白道:“定了二十雙,每雙都一樣大小麽?”
“那可不能。他每雙大小都不相同,用一張紙寫了尺寸。我怕他到時不合腳上門找麻煩,是以我好好保存了。”王鞋匠走進裏屋,不一會兒便拿了一張紙出來,遞給寧白。
寧白看那紙上,寫滿了字,當下就要收進懷中。
王鞋匠不好意思地道:“大人把這收走,他迴來找我怎麽辦?”
寧白拍拍他的肩膀:“他不會來找你了。不僅這紙我暫時收了,還要請你按這紙上型號,每樣都把鞋底板,都借我一雙。”
王鞋匠道:“簡大人要,怎麽說借呢。我這就尋去。”在店裏找了一迴,將二十來雙鞋對應的鞋底板都找齊了,黃強一股腦兒抱在懷裏。
寧白又對王鞋匠道:“還有請王師這幾日便在此地,不得外出,縣府叫你,你得隨叫隨到。”
“這兵荒馬亂的,我不會到處亂跑的。以前有錢人往合縣,往京城跑,咱窮跑不動,沒想到簡大人一來,咱縣反而最安全。窮人反倒享福了。”
寧白出了鞋鋪,望了黃強道:“你知道這定鞋之人,是誰了麽?”
黃強道:“如他所說,不是武勝,又會是誰?”
寧白道:“我也是這麽想的。但為何武勝會定製這麽多釘鞋?”
黃強道:“大人,我還有個疑問,不知有沒有用。”
寧白鼓勵道:“你且講來。”
黃強道:“大人北來,不知本地經濟,這武勝賣豬,也不過十二三年時光。他的買家也不過附近鄉村的百姓,方圓不過十裏。這百姓吃肉隻在節日,平素裏並無這餘錢。是以他幸苦一年,能餘到五兩白銀,也算好的了。而這兩年,不僅重修了如此好的豬棚,還有錢定這麽多鞋,他那裏找到這麽多錢?”
寧白道:“原來一年到頭來,他隻能賺五兩白銀。這在縣裏算什麽水平?”
“中等人家。”
寧白點頭道:“明年我讓家家每年賺十兩、二十兩去。”
黃強一聽,笑道:“大人說笑了,哪怕多賺二兩,百姓都要給你修廟敬拜了。”
寧白哈哈大笑:“修什麽廟?修一個我鏟一個。哈哈哈。”隨即正色道:“還是說迴這武勝,就算不釘釘子,買這麽多雙鞋是為何用?他家共十三口人,都穿著舊綿鞋,更沒一雙釘鞋。”
黃強道:“是否養豬需要,地麵濕滑,是以特別定製了這些鞋來用。”
寧白想了想道:“武勝在武家村的豬棚,因為就在家附近,是以可以不用夥計,自家人便可照顧這些豬。可他曾告訴我在其它村也有入股豬棚,是不是都不用夥計?”
夏淺淺在一旁一直插不上話,一路聽他們議論,這時才說道:“哥,你忘記了,咱們家也養豬啊。”
寧白心想小綠也沒給我說到這個啊。
黃強笑道:“夏小姐,你這夏府可是一等大府,怎會養這汙穢之物。”
夏淺淺認真地道:“黃公差可是不知,咱家這府啊,也是皇上給的,一家人全靠我爹俸祿,也是數著錢過日子的啊。剛好有個叫伍叔的,入府前是養豬好手,我們便在郊外典了地,讓他養豬。過年的時候,我們去看他殺年豬。”
“那豬圈地板為了讓豬的排泄物盡快清洗出去,都是有縫兒的,穿這釘鞋,怕會陷在縫兒裏,扒拉不出來吧?”
聽她這麽一說,兩個男人才恍然。
寧白笑道:“果然是如此。那這釘鞋,我猜便是爬山之用。”
黃強道:“可惜不知道是誰穿這些鞋,否則這事兒就容易辦了。”
寧白想了想道:“還是得從武勝身上入手。你帶人去把他的屍體運迴來,我再仔細瞧瞧。這大冬天的,應該不會那麽快就腐爛。”
黃強答應一聲,道:“我把鞋放迴縣衙之後,便去。”自行打馬去了。
寧白問道:“定南呢?他在幹什麽?”
夏淺淺道:“聽說他早上得到急報,說工部周尚書將他前夜急報告知皇上,軍部李尚書說尚未接到平天正國消息,皇上令二人親自南下查看實情,他去半道相迎了。”
寧白笑道:“這消息傳遞真是太落後了,一人發一個手機多好。”
夏淺淺疑惑不已,眨著眼睛問道:“手機,是什麽東西。”
寧白也不好解釋,便道:“餓了吧?咱去吃點去,下午可得好好研究這鞋子。”
晚些時分,便聽得門外差役傳報:“縣令大人,夏定南大人派人傳信,李尚書和周尚書二位大人,即時要到縣衙。”
寧白目光仍舊緊盯著手上的釘鞋,嘴裏道:“他們來就來唄,通報啥。我這也沒有啥好酒好菜啊。算了,晚飯多放兩把米,泡菜多切點兒。把後麵收兩間房出來就成。”
那差役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大人,這是二位尚書大人啊。是通天的大人物......”
寧白抬頭看了差役一眼,認出他是誰來:“哎,我說牛二,你這是怎麽了,通什麽天?在本縣,我就是最大,你可知道了。”
牛二聽了,心裏雖然打著鼓,但也沒有辦法,隻得去按他說的安排了。心想k隻願兩位尚書不要因為如此懈怠,就把火氣撒在我身上。
天剛黑,便聽得縣外街道上,有高聲傳來:“尚書出巡,雜人散避。”
寧白心頭冒火,好大的煙鍋巴踩不熄,你尚書能胖到占了全街,看你一眼又怎麽的了。
把手上鞋子一丟,就往門外奔去。
不知內情的牛二還以為是他怕了,去主動迎接二位尚書,趕緊和在衙內值班的另二名差役跟上。
沒想到寧白人還沒有出縣衙,聲音便傳了出去:“鬧什麽鬧,這是沛縣,不是皇城。”
牛二幾乎要摔一跟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