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出來時,沐雪那貼身丫鬟也跟著出來。
“你怎麽不走?”沐雪迴身望著她。
丫鬟流著淚兒說:“這些年您對我就像您的親生女兒一般,我要同你一起。”
“傻孩子。”沐雪一時無奈,輕輕地撫摸她的手:“小花,你知道跟著我一起意味著什麽嗎?人頭落地,性命不保啊。”
“那我也不要跟你一起。”小花固執地說。
寧白感動之餘,計上心來:“你可不能跟我娘在一起。你還有個任務。”
小花驚訝地看著他。
寧白說:“你速去沐家報信。如是真要九族同罪,可是誰也跑不掉的。”
沐雪聽了,馬上說道:“簡熙說得對,瞧我這一時糊塗,小花,勞煩你去沐家灣一趟。此行甚遠,你且小心。”
小花抽泣著點頭,沐雪從頭上取出金釵,又從手上抽出一枚金戒指,遞到小花手裏:“這些當做你的盤纏。”
小花推脫著:“主母,這些年您待我如同親女,小女無從報答。我這裏還有很多積蓄可作盤纏,怎可再要主母身上物件。”
沐雪正色道:“近兩年不太平,路上兇險。你去鏢社找個女鏢師與你同行我才放心得下。多的你就留著你以後生活,你我主仆二人,就此別過吧。”
小花聽了,又抱著沐雪哭了一迴,才款款而去。
三人迴到主人院中,在院子裏坐了,等著命運的宣判。
方才坐定不一會兒,便見有人叫道:“人呢,人都去哪兒了?夏府的人呢?”
沐雪低聲道:“來了。”
三人心平氣和地站起,走了出去。
隻見一個太監站在門內大院中,東瞧西看。奇怪的是他周圍並沒有跟隨而來的武士。
那太監一見到沐雪,便道:“夏夫人玉安。老身不便,就不行禮了。簡熙在否?”
寧白從沐雪身後站出來:“這位公公,在下便是簡熙。”
那太監上下打量了一迴,說:“你就是簡少啊。皇上宣你進殿。”
寧白看了一眼沐雪。
沐雪問那太監:“皇上何故宣他?夏大人如何?”
“迴夫人,老身隻是傳話,其餘一概不知,還望夫人諒解。”
寧白低聲對沐雪道:“娘稍安。皇上召見,定有轉機。”
寧白跟了太監,上馬迴宮之後,被那太監引到了一座大堂之外。太監低聲道:“你且在議事殿外等著,我去通報一聲。”
寧白放眼四瞧 ,見那殿顯是新修,雖然大氣,但遠比今日早些時候所見大殿樸素太多,遠談不上富麗堂皇。
不進那太監便出來,引寧白進殿。
進得殿來,隻見這殿內進深不大,同樣也是極為樸實。當中有一個小台子,台上案後端坐一人,正捧著個碗,埋頭吃著飯。
看著他吃飯的樣子,寧白方才覺得肚子餓得直叫。想起來已經有昨晚至現在,還沒進過一口水,吃過一粒米。
其時正是午間,台下,有四人分左右兩側,正坐在各自案後,案上擺著幾碟小菜淡粥,但這四人顯然沒有心思吃飯,都愁眉苦臉地麵麵相覷。
寧白瞧著四人,右側最近一人便是王公權。
他向寧白冷冷地看了一眼,便將目光轉向了別處。
寧白見他案上飯菜一動未動,當下便擠了上去道:“你不吃啊?我替你吃。”
王公權默默地讓開,讓他坐了。
台上那人抬頭看了寧白一眼,不說什麽,又低頭吃飯。他吃得早些,等寧白吃了幾口,就放下碗筷,王公權旁邊那官員,正想說什麽,但那人擺擺手,阻止了他,饒有興致地瞧著寧白吃飯。
寧白狼吞虎咽地吃完,又去王公權旁邊那官員桌上吃了一會兒,才伸了個腰,舒服地說:“吃飽飯真好。”
台上那人這才一擺手,他身側站著的幾個太監才上來把案上飯菜都收了。那人對寧白說道:“簡熙,我們這是第三次見麵了。”
寧白仔細瞧他,卻見他一身白衣,坐於案後,微笑而望。
“你是?”寧白想了半天,想不出來他是誰。
“大膽,這是當今皇上。還不下跪。”左側下方官員一聲暴喝。
寧白終於想起來,自己分別在穿越時和定北報名參軍的次日看過這皇上,當時穿得富麗堂皇,人模人樣的,沒想到他能就這麽一身簡樸的白衣,像個普通人一樣喝著白粥。
聽到那官員暴喝,台上那人不在意地搖搖手:“無須繁文縟節。簡熙,當日你一敗便不再戰,是為何故?”
聽他說話,聲音極低,需要人特別注意去聽。
寧白心想我難道會說我怕疼?你讓人摔個狗啃屎你還不認清形勢?
但這話不能給他說啊,當下眼珠一轉說:“皇上有所不知,當時在下見陸公子真心誠意,便有心成全。”
“可是當日是選人去救你爹啊。”皇上還是不解。
“是啊。我去救和別人去救,並無任何區別。他始終是我爹啊。”
皇上哦了一聲:“倒也是這個道理啊?好吧,你不救親爹,可是對夏遠天這個養父可是用心得很啊。居然能讓王公權冒殺頭危險,硬闖本宮,以下犯上啊。”
王公權聽皇上這後一句,明顯帶著嘲諷之意,臉上股肉不由自主地抽動了一下。他旁邊官員立即起身:“皇上,微臣治下有失,請皇上治罪。”
這個便應是刑部尚書尚大人。
王公權緊隨其後:“皇上,是小官膽大包天,冒犯皇上,罪該萬死。”
皇上慢慢地拿起桌上的茶杯,品嚐著,茶杯還冒著氤氳熱氣。
左側坐著的兩人,也紛紛附和道:“皇上,事出有因,王大人也是一片忠心為民,還望皇上體恤。”
“請皇上開恩。”
那皇上把茶葉在嘴裏嚼了幾嚼,半晌才吐在旁邊的簍子裏,才道:“簡熙,你有何話說。”
簡熙道:“皇上,我無話可說。”
皇上抬頭望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王公權:“公權啊,你看你冒著殺頭的危險,替人家開罪,人家還不為你說一句話。”
王公權道:“皇上明鑒,小的並不是為人家開罪,小官隻是認為此案有問題,還不能最後認定,先前決定因我等受軍首戰失利影響,結案有些草率。新證據出現,顯示此案背後還有案情,為維護皇帝聲譽,才會冒犯皇上,隻要皇上能開恩摸清疑點,事後小官願伏法以謝皇恩。”
“你就這麽相信簡熙給你的證據?”皇上問道。
“隻要出現了新證據,小官就得去查。真假證據,也要查個水落石出。不放過一個壞人,但也不能枉殺一個好人啊。”
皇上沉吟了一下,對著左側之首那人道:“陸首輔,你的意見呢?”
“你怎麽不走?”沐雪迴身望著她。
丫鬟流著淚兒說:“這些年您對我就像您的親生女兒一般,我要同你一起。”
“傻孩子。”沐雪一時無奈,輕輕地撫摸她的手:“小花,你知道跟著我一起意味著什麽嗎?人頭落地,性命不保啊。”
“那我也不要跟你一起。”小花固執地說。
寧白感動之餘,計上心來:“你可不能跟我娘在一起。你還有個任務。”
小花驚訝地看著他。
寧白說:“你速去沐家報信。如是真要九族同罪,可是誰也跑不掉的。”
沐雪聽了,馬上說道:“簡熙說得對,瞧我這一時糊塗,小花,勞煩你去沐家灣一趟。此行甚遠,你且小心。”
小花抽泣著點頭,沐雪從頭上取出金釵,又從手上抽出一枚金戒指,遞到小花手裏:“這些當做你的盤纏。”
小花推脫著:“主母,這些年您待我如同親女,小女無從報答。我這裏還有很多積蓄可作盤纏,怎可再要主母身上物件。”
沐雪正色道:“近兩年不太平,路上兇險。你去鏢社找個女鏢師與你同行我才放心得下。多的你就留著你以後生活,你我主仆二人,就此別過吧。”
小花聽了,又抱著沐雪哭了一迴,才款款而去。
三人迴到主人院中,在院子裏坐了,等著命運的宣判。
方才坐定不一會兒,便見有人叫道:“人呢,人都去哪兒了?夏府的人呢?”
沐雪低聲道:“來了。”
三人心平氣和地站起,走了出去。
隻見一個太監站在門內大院中,東瞧西看。奇怪的是他周圍並沒有跟隨而來的武士。
那太監一見到沐雪,便道:“夏夫人玉安。老身不便,就不行禮了。簡熙在否?”
寧白從沐雪身後站出來:“這位公公,在下便是簡熙。”
那太監上下打量了一迴,說:“你就是簡少啊。皇上宣你進殿。”
寧白看了一眼沐雪。
沐雪問那太監:“皇上何故宣他?夏大人如何?”
“迴夫人,老身隻是傳話,其餘一概不知,還望夫人諒解。”
寧白低聲對沐雪道:“娘稍安。皇上召見,定有轉機。”
寧白跟了太監,上馬迴宮之後,被那太監引到了一座大堂之外。太監低聲道:“你且在議事殿外等著,我去通報一聲。”
寧白放眼四瞧 ,見那殿顯是新修,雖然大氣,但遠比今日早些時候所見大殿樸素太多,遠談不上富麗堂皇。
不進那太監便出來,引寧白進殿。
進得殿來,隻見這殿內進深不大,同樣也是極為樸實。當中有一個小台子,台上案後端坐一人,正捧著個碗,埋頭吃著飯。
看著他吃飯的樣子,寧白方才覺得肚子餓得直叫。想起來已經有昨晚至現在,還沒進過一口水,吃過一粒米。
其時正是午間,台下,有四人分左右兩側,正坐在各自案後,案上擺著幾碟小菜淡粥,但這四人顯然沒有心思吃飯,都愁眉苦臉地麵麵相覷。
寧白瞧著四人,右側最近一人便是王公權。
他向寧白冷冷地看了一眼,便將目光轉向了別處。
寧白見他案上飯菜一動未動,當下便擠了上去道:“你不吃啊?我替你吃。”
王公權默默地讓開,讓他坐了。
台上那人抬頭看了寧白一眼,不說什麽,又低頭吃飯。他吃得早些,等寧白吃了幾口,就放下碗筷,王公權旁邊那官員,正想說什麽,但那人擺擺手,阻止了他,饒有興致地瞧著寧白吃飯。
寧白狼吞虎咽地吃完,又去王公權旁邊那官員桌上吃了一會兒,才伸了個腰,舒服地說:“吃飽飯真好。”
台上那人這才一擺手,他身側站著的幾個太監才上來把案上飯菜都收了。那人對寧白說道:“簡熙,我們這是第三次見麵了。”
寧白仔細瞧他,卻見他一身白衣,坐於案後,微笑而望。
“你是?”寧白想了半天,想不出來他是誰。
“大膽,這是當今皇上。還不下跪。”左側下方官員一聲暴喝。
寧白終於想起來,自己分別在穿越時和定北報名參軍的次日看過這皇上,當時穿得富麗堂皇,人模人樣的,沒想到他能就這麽一身簡樸的白衣,像個普通人一樣喝著白粥。
聽到那官員暴喝,台上那人不在意地搖搖手:“無須繁文縟節。簡熙,當日你一敗便不再戰,是為何故?”
聽他說話,聲音極低,需要人特別注意去聽。
寧白心想我難道會說我怕疼?你讓人摔個狗啃屎你還不認清形勢?
但這話不能給他說啊,當下眼珠一轉說:“皇上有所不知,當時在下見陸公子真心誠意,便有心成全。”
“可是當日是選人去救你爹啊。”皇上還是不解。
“是啊。我去救和別人去救,並無任何區別。他始終是我爹啊。”
皇上哦了一聲:“倒也是這個道理啊?好吧,你不救親爹,可是對夏遠天這個養父可是用心得很啊。居然能讓王公權冒殺頭危險,硬闖本宮,以下犯上啊。”
王公權聽皇上這後一句,明顯帶著嘲諷之意,臉上股肉不由自主地抽動了一下。他旁邊官員立即起身:“皇上,微臣治下有失,請皇上治罪。”
這個便應是刑部尚書尚大人。
王公權緊隨其後:“皇上,是小官膽大包天,冒犯皇上,罪該萬死。”
皇上慢慢地拿起桌上的茶杯,品嚐著,茶杯還冒著氤氳熱氣。
左側坐著的兩人,也紛紛附和道:“皇上,事出有因,王大人也是一片忠心為民,還望皇上體恤。”
“請皇上開恩。”
那皇上把茶葉在嘴裏嚼了幾嚼,半晌才吐在旁邊的簍子裏,才道:“簡熙,你有何話說。”
簡熙道:“皇上,我無話可說。”
皇上抬頭望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王公權:“公權啊,你看你冒著殺頭的危險,替人家開罪,人家還不為你說一句話。”
王公權道:“皇上明鑒,小的並不是為人家開罪,小官隻是認為此案有問題,還不能最後認定,先前決定因我等受軍首戰失利影響,結案有些草率。新證據出現,顯示此案背後還有案情,為維護皇帝聲譽,才會冒犯皇上,隻要皇上能開恩摸清疑點,事後小官願伏法以謝皇恩。”
“你就這麽相信簡熙給你的證據?”皇上問道。
“隻要出現了新證據,小官就得去查。真假證據,也要查個水落石出。不放過一個壞人,但也不能枉殺一個好人啊。”
皇上沉吟了一下,對著左側之首那人道:“陸首輔,你的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