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看到大唐與吐蕃聯姻。”短暫的沉默後,他堅定地說,聲音低沉。


    郭黠似乎早已預料到唐峰的決定,聞言微笑著點頭。“大唐與吐蕃的聯姻是必然趨勢,無人能改變,即使發生大戰,最終仍會迴到和親的道路上。”郭黠收起笑容,繼續分析。


    唐峰輕輕點頭,曆史上的確如此,大唐曾與吐蕃交戰,吐蕃在鬆州戰敗後,請求和親,唐王李二將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貞觀年間,還有其他幾位公主外嫁,雖非李二親女,但多為李家宗親的庶出女子。然而,許多人認為大唐的榮耀正是建立在和親之上,這種說法並非全無道理。


    唐王李二通過和親穩固了吐蕃等強族,得以抽調精銳力量對付突厥、西域和高句麗。即便現在開戰,隻會推遲和親,就算主上派人截殺吐蕃使節,也無法根本改變局麵,郭黠繼續說道,仿佛洞察了唐峰的思緒。


    “大唐是否與吐蕃聯姻我不關心,隻要不是長樂公主就行。”唐峰冷冷地說。


    “這很簡單,隻需引發一場大戰,讓吐蕃付出慘痛代價,失去談判的籌碼,一切就迎刃而解。”郭黠笑道。


    唐峰眼前一亮,隻要狠狠打擊吐蕃,最好消滅鬆讚幹布派來的軍隊,那時和親主動權就在大唐手中。“派人去鬆州,嚴密監視高原,一旦發現吐蕃使者,立即截殺。”他果斷下令。


    “遵命。”郭黠拱手應道。


    “主上,那現在長安城內的吐蕃人怎麽辦?”郭黠想起一事,看向唐峰詢問。


    根據李承乾的描述,首批抵達長安的吐蕃人並非真正的求婚使者,他們隻是遞交國書的。兩國和親是大事,不可能草率了事。如果鬆讚幹布要娶大唐公主,必定會派出重要人物攜帶聘禮前往長安。


    唐峰幾乎不用思考就能猜到那個人是誰——祿東讚。唐峰嘴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既然他們這麽喜歡待在長安,就讓他們永遠留在這裏吧。”


    郭黠心領神會,拱手道:“屬下明白。”


    隨後唐峰轉身離去,他心中已有計劃。唐峰迴到府邸後,立刻召集了一批心腹手下,吩咐他們密切關注長安城內外所有吐蕃人的動向。同時,他還安排了一些人手,準備在必要時對吐蕃人采取行動。


    幾天後的夜裏,唐峰得到消息,吐蕃的使臣隊伍即將到達長安城。他親自帶領人馬,埋伏在城外的一處險要之地。當吐蕃使臣的馬車進入伏擊圈時,唐峰一聲令下,伏兵四起,將吐蕃使臣們團團圍住。


    吐蕃使臣們猝不及防,被唐軍殺得丟盔卸甲。唐峰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暗自得意。這次襲擊不僅可以削弱吐蕃的實力,還能讓他們暫時無暇顧及聯姻之事。然而,唐峰沒有想到的是,這場襲擊竟然引起了吐蕃的強烈反應。吐蕃國王鬆讚幹布得知此事後,大怒不已,隨即派遣大軍入侵唐朝邊境。一場激烈的戰爭就此爆發......


    待到夜幕降臨,一群黑影悄悄潛入了吐蕃人所在的驛站……


    第二天,長安城傳出消息,吐蕃使者在驛站遭遇不明刺客襲擊,全體身亡。


    祿東讚,噶爾東讚,在漢文史書中以祿東讚、論東讚、大論東讚等名字出現,但漢族人民最熟悉的是祿東讚這個名字。他是吐蕃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曾擔任大論之職。據史書記載,祿東讚聰明堅毅,執政期間在建立吐蕃政治、經濟製度方麵頗有建樹。


    貞觀十四年,鬆讚幹布派遣祿東讚為主使,香彌桑布紮、支·塞汝貢敦為副使,出使唐朝,成功促成唐蕃和親,送文成公主入藏。在唐朝期間,祿東讚的機智和變通深得唐王賞識,唐王甚至想將琅琊長公主的外孫女段氏許配給他,但他以“已有妻室,不忍違背父母之命,且讚普未見公主,我豈敢擅自娶妻”為由婉拒了太宗的好意。


    民間傳說祿東讚與文成公主之間關係微妙,但真相如何不得而知。不過,祿東讚在鬆讚幹布統一吐蕃及吐蕃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對於吐蕃這樣的邊疆部落,擁有強大武力和兵法知識的國主或大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擅長外交和經濟建設的國主或大相。祿東讚正是這樣一位既懂兵法又擅長外交和經濟的可怕人物。


    吐蕃的強大,離不開祿東讚的貢獻。如果能除掉這位吐蕃大相,或許吐蕃就不會像曆史上那樣強大。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突厥有吉利可汗這樣的雄主,吐蕃有鬆讚幹布和祿東讚這對強君賢臣,高句麗有蓋蘇文這樣的強勢宰相,更不用說大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神級聊天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可可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可可a並收藏大唐:神級聊天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