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攻打高句麗,最後的結果隻是白白損耗了自己的國家實力,削弱了高句麗,並未撈到任何實質性的利益。
而唐王李二決定攻打高句麗,並不是出於戰略層麵的深思熟慮,更多的是為了證明自己李世民的能力比前任隋煬帝楊廣大,楊廣做不到的事,他李世民要做到。
聽聞唐峰這番言論,李靖等人紛紛抬起腦袋,目光再次聚焦過來,眼中的驚訝之情清晰可見。
關於攻打高句麗這件事,知情者寥寥無幾,極其秘密。就連他們這些人都不能確定,唐王是否真的準備對高句麗動武。
然而此刻,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卻率先提起了高句麗的話題。
暫且不論高句麗,單說吐蕃這個問題,唐峰所說的策略其實和他們的觀點完全一致。除了一小部分主張開戰的人,大多數人並不支持對吐蕃出兵。
這樣一個年輕人能有這樣的見解,確實難能可貴,就算是在老一輩中,也有很多人無法企及。
要說在所有人當中,誰最為驚喜,那無疑是李孝恭。看著此刻的唐峰,他仿佛覺得撿到了寶貝一般。畢竟這次北上去,唐峰會成為他的部下效力。如果運用得當,也許這個才華出眾的年輕人會給李孝恭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唐峰的表現讓李孝恭心生歡喜,於是他也想測試一下唐峰,以此化解這裏尷尬的氣氛,同時也轉移話題。盡管唐峰已經在之前的考驗中表現得十分出色,但那些考驗並非簡單的問題。
李孝恭想要了解的是,唐峰在兵法上的造詣是否和他全局觀一樣高超。對於李孝恭對唐峰的考驗,在場的所有人都表示理解——唐峰已被兵部調令歸屬到李孝恭麾下,上司考核下屬,理所當然。即便是心情不太愉快的唐王李二對此也沒有提出異議。
唐峰麵對李孝恭,微笑著行了個禮。
假如,北部邊境的形國公被人暗算陷入昏迷,李道宗部又敗給了突厥人,如果你作為主將,應當如何扭轉戰局?李孝恭平靜地向唐峰發問。
唐峰清楚,李孝恭提出的並非假設,這些都是現實中發生過的事情。
他思考過後迴答道:“唯有堅決作戰,贏得我大唐與東突厥之間的決戰,才能彰顯我大唐終將取得勝利的決心。從此以後,北方邊疆將安定無虞,消除外來威脅。但如果突厥僥幸取勝,他們也會付出慘痛代價。待我大唐休養生息幾年後,依然可以將他們消滅。”
李二聽唐峰扯了半天,不耐煩地打斷:“別那麽多廢話,直接說重點。”
聽到唐王不滿的聲音,唐峰訕訕一笑。
“假如江夏郡部隊戰敗,我方北方大軍側翼暴露,不過幸好大同一帶還有強軍駐守。即使突厥深入,也占不了什麽便宜。若我是吉利可汗的話,此刻一定會趁邢國公昏迷之際,集結所有部隊,全力攻擊邢國公部,徹底改變戰局。”
而決戰的地點必然會在邢國公部所在的區域展開。這時,如果能派出一支數千人的精銳騎兵從馬邑出發,占領惡陽嶺,襲擊襄城,或許就有機會悄然接近陰山腳下。
說到這兒,唐峰就沒再往下說了。在場的人個個都是人中豪傑,經驗豐富。他隻需三言兩語,大家就能領悟其中的關鍵之處。
曆史上大唐與東突厥決戰的關鍵點正是李靖帶領三千騎兵,途經馬邑,翻越惡陽嶺,奇襲襄城,直逼陰山下的吉利可汗,使其狼狽逃竄。
如果不是李靖那次冒險行動,恐怕大唐與東突厥之間的決戰會打得異常慘烈,不知道會有多少唐朝士兵倒在戰場上。
從戰術角度看,孤軍深入的確相當冒險;但從戰略角度看,所能獲取的利益卻是巨大的。
當時吉利可汗剛剛擊潰了位於大同方向的李道宗部,因此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對付蘇定方部上,他根本沒想到會有這樣一支部隊從大同方向深入他的後方。
以上所述即為唐峰的迴答,而事實上,在曆史上大唐對東突厥的決戰中,正是因為李靖這支孤軍深入的戰略舉措,才使得大唐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當唐峰的話語落下之後,李靖、程知節、李孝恭以及唐玉李二全都陷入了短暫的深思。
超過風險評估,再說,吉利這個人是個老謀深算之人,絕不會輕易上當受騙,程知節緩緩地分析道。
反觀李靖,他的眼神中卻閃爍出一抹亮光。
這個計劃的確充滿風險,然而,它的目的正是要達到出奇製勝的效果。
另外,吉利這個人疑心極重,一旦發現我們這支繞到他背後的騎兵隊伍,他很可能認定在我們的騎兵後麵,還有大唐主力軍的存在。那時,他很可能會選擇撤退迴去。李靖情緒高昂地說。
曆史上那次率騎兵孤軍深入的偉大行動,本就是由李靖發起並完成的,所以現在唐峰提出這個策略,他自然認為是可行的。
隻要吉利敢於撤退,屆時我們就讓主力軍迅速出擊,緊緊咬住他,到了那時候,突厥主力軍隊必定會自亂陣腳。李孝恭目光炯炯,笑著說。
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雖有風險,但絕對是行得通的。隻是這支孤軍的主將人選必須謹慎挑選。房玄齡摸著下巴,思索著說。
房玄齡剛說完,唐王李二、程知節、李孝恭三人的視線瞬間集中在了唐峰的身上。
見到這三位同時看向自己,唐峰心中咯噔一下,感覺到了一絲不祥的預感。
這個策略既然出自他之手,那麽這支騎兵部隊的主將非他莫屬了。
李二看著唐峰,看似輕鬆地說到,但他立即補充道:“不行,他年紀尚輕,毫無實戰經驗,若讓他領軍深入敵後,恐怕會延誤戰機。”
站在一旁的李靖心裏一緊,忙說,唐峰的能力如何,他並未過多考慮,他現在擔心的是這支深入突厥後方的孤軍有多危險,畢竟他隻有一個女兒和這樣一個女婿,萬一被困在北方,那自己的女兒豈不是就要守寡了嗎?
李二接著說:“他沒有戰場經驗沒關係,給他配上一個合適的副手不就成了嗎?程處默經過多年的鍛煉,如今應當可以擔當重任了。”
聽到李二這句話,程知節頓時瞠目結舌——自家王爺竟把自己兒子拉進了這個圈子。
但是,家裏真正有出息的孩子就隻有這麽一個,如果這次在北境折損了,將來這國公爵位又該傳給誰呢?這麽龐大的國公府又該由誰來支撐呢?
“王爺,這樣做不合適吧。”程知節斟酌片刻後,看向李二說道。
“很好呀,他們倆都是最優秀且年輕的才俊,這樣的輕騎深入行動,就需要他們這種果斷的年輕人。”
此刻的唐王李二一心隻想徹底擊敗東突厥,對於傷亡之類的問題,作為皇族成員,他自然不會去過多考慮。
戰爭總是要有犧牲的。
隻要能徹底打敗東突厥,無論是國公府的嫡子還是普通士兵,即使出現傷亡,他也毫不在乎。
聽到唐王的話,在場的人都沉默了下來。
他們正值壯年,像這種輕騎深入的事宜,原本無需年輕人去承擔,他們自己就能披掛上陣。
然而現在,他們都老了,鬥誌早已不如當年,而且身體狀況也無法再承受長途奔襲的任務了。
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期,像這種直接決定戰局走勢的行動中,可選擇的合格主將實在是屈指可數。
如侯君集、張亮等人,都需要坐鎮一方,無法抽身參與。
而年輕一代中有能力完成此類輕騎深入任務的人選,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程處默算一個,蘇慶節也算一個。
對於這次輕騎深入奔襲之事,程處默無疑是要參與其中,並且在過程中需要做出各種決策,以確保奔襲任務的順利完成。
看到王爺心意已決,即便程知節和李靖多麽不願意,也隻能默默接受。
他們不是那些不顧全大局的人,作為戰場上的老兵,當唐峰提出這個策略時,他們就已經看到了其中的巧妙之處。
假如這次輕騎襲擊能夠順利進行,那麽,將直接影響整個北方戰局的結果。
現在,真正需要考驗的,就是唐峰這位決策者在行動開始後的指揮能力了。
而唐王李二決定攻打高句麗,並不是出於戰略層麵的深思熟慮,更多的是為了證明自己李世民的能力比前任隋煬帝楊廣大,楊廣做不到的事,他李世民要做到。
聽聞唐峰這番言論,李靖等人紛紛抬起腦袋,目光再次聚焦過來,眼中的驚訝之情清晰可見。
關於攻打高句麗這件事,知情者寥寥無幾,極其秘密。就連他們這些人都不能確定,唐王是否真的準備對高句麗動武。
然而此刻,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卻率先提起了高句麗的話題。
暫且不論高句麗,單說吐蕃這個問題,唐峰所說的策略其實和他們的觀點完全一致。除了一小部分主張開戰的人,大多數人並不支持對吐蕃出兵。
這樣一個年輕人能有這樣的見解,確實難能可貴,就算是在老一輩中,也有很多人無法企及。
要說在所有人當中,誰最為驚喜,那無疑是李孝恭。看著此刻的唐峰,他仿佛覺得撿到了寶貝一般。畢竟這次北上去,唐峰會成為他的部下效力。如果運用得當,也許這個才華出眾的年輕人會給李孝恭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唐峰的表現讓李孝恭心生歡喜,於是他也想測試一下唐峰,以此化解這裏尷尬的氣氛,同時也轉移話題。盡管唐峰已經在之前的考驗中表現得十分出色,但那些考驗並非簡單的問題。
李孝恭想要了解的是,唐峰在兵法上的造詣是否和他全局觀一樣高超。對於李孝恭對唐峰的考驗,在場的所有人都表示理解——唐峰已被兵部調令歸屬到李孝恭麾下,上司考核下屬,理所當然。即便是心情不太愉快的唐王李二對此也沒有提出異議。
唐峰麵對李孝恭,微笑著行了個禮。
假如,北部邊境的形國公被人暗算陷入昏迷,李道宗部又敗給了突厥人,如果你作為主將,應當如何扭轉戰局?李孝恭平靜地向唐峰發問。
唐峰清楚,李孝恭提出的並非假設,這些都是現實中發生過的事情。
他思考過後迴答道:“唯有堅決作戰,贏得我大唐與東突厥之間的決戰,才能彰顯我大唐終將取得勝利的決心。從此以後,北方邊疆將安定無虞,消除外來威脅。但如果突厥僥幸取勝,他們也會付出慘痛代價。待我大唐休養生息幾年後,依然可以將他們消滅。”
李二聽唐峰扯了半天,不耐煩地打斷:“別那麽多廢話,直接說重點。”
聽到唐王不滿的聲音,唐峰訕訕一笑。
“假如江夏郡部隊戰敗,我方北方大軍側翼暴露,不過幸好大同一帶還有強軍駐守。即使突厥深入,也占不了什麽便宜。若我是吉利可汗的話,此刻一定會趁邢國公昏迷之際,集結所有部隊,全力攻擊邢國公部,徹底改變戰局。”
而決戰的地點必然會在邢國公部所在的區域展開。這時,如果能派出一支數千人的精銳騎兵從馬邑出發,占領惡陽嶺,襲擊襄城,或許就有機會悄然接近陰山腳下。
說到這兒,唐峰就沒再往下說了。在場的人個個都是人中豪傑,經驗豐富。他隻需三言兩語,大家就能領悟其中的關鍵之處。
曆史上大唐與東突厥決戰的關鍵點正是李靖帶領三千騎兵,途經馬邑,翻越惡陽嶺,奇襲襄城,直逼陰山下的吉利可汗,使其狼狽逃竄。
如果不是李靖那次冒險行動,恐怕大唐與東突厥之間的決戰會打得異常慘烈,不知道會有多少唐朝士兵倒在戰場上。
從戰術角度看,孤軍深入的確相當冒險;但從戰略角度看,所能獲取的利益卻是巨大的。
當時吉利可汗剛剛擊潰了位於大同方向的李道宗部,因此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對付蘇定方部上,他根本沒想到會有這樣一支部隊從大同方向深入他的後方。
以上所述即為唐峰的迴答,而事實上,在曆史上大唐對東突厥的決戰中,正是因為李靖這支孤軍深入的戰略舉措,才使得大唐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當唐峰的話語落下之後,李靖、程知節、李孝恭以及唐玉李二全都陷入了短暫的深思。
超過風險評估,再說,吉利這個人是個老謀深算之人,絕不會輕易上當受騙,程知節緩緩地分析道。
反觀李靖,他的眼神中卻閃爍出一抹亮光。
這個計劃的確充滿風險,然而,它的目的正是要達到出奇製勝的效果。
另外,吉利這個人疑心極重,一旦發現我們這支繞到他背後的騎兵隊伍,他很可能認定在我們的騎兵後麵,還有大唐主力軍的存在。那時,他很可能會選擇撤退迴去。李靖情緒高昂地說。
曆史上那次率騎兵孤軍深入的偉大行動,本就是由李靖發起並完成的,所以現在唐峰提出這個策略,他自然認為是可行的。
隻要吉利敢於撤退,屆時我們就讓主力軍迅速出擊,緊緊咬住他,到了那時候,突厥主力軍隊必定會自亂陣腳。李孝恭目光炯炯,笑著說。
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雖有風險,但絕對是行得通的。隻是這支孤軍的主將人選必須謹慎挑選。房玄齡摸著下巴,思索著說。
房玄齡剛說完,唐王李二、程知節、李孝恭三人的視線瞬間集中在了唐峰的身上。
見到這三位同時看向自己,唐峰心中咯噔一下,感覺到了一絲不祥的預感。
這個策略既然出自他之手,那麽這支騎兵部隊的主將非他莫屬了。
李二看著唐峰,看似輕鬆地說到,但他立即補充道:“不行,他年紀尚輕,毫無實戰經驗,若讓他領軍深入敵後,恐怕會延誤戰機。”
站在一旁的李靖心裏一緊,忙說,唐峰的能力如何,他並未過多考慮,他現在擔心的是這支深入突厥後方的孤軍有多危險,畢竟他隻有一個女兒和這樣一個女婿,萬一被困在北方,那自己的女兒豈不是就要守寡了嗎?
李二接著說:“他沒有戰場經驗沒關係,給他配上一個合適的副手不就成了嗎?程處默經過多年的鍛煉,如今應當可以擔當重任了。”
聽到李二這句話,程知節頓時瞠目結舌——自家王爺竟把自己兒子拉進了這個圈子。
但是,家裏真正有出息的孩子就隻有這麽一個,如果這次在北境折損了,將來這國公爵位又該傳給誰呢?這麽龐大的國公府又該由誰來支撐呢?
“王爺,這樣做不合適吧。”程知節斟酌片刻後,看向李二說道。
“很好呀,他們倆都是最優秀且年輕的才俊,這樣的輕騎深入行動,就需要他們這種果斷的年輕人。”
此刻的唐王李二一心隻想徹底擊敗東突厥,對於傷亡之類的問題,作為皇族成員,他自然不會去過多考慮。
戰爭總是要有犧牲的。
隻要能徹底打敗東突厥,無論是國公府的嫡子還是普通士兵,即使出現傷亡,他也毫不在乎。
聽到唐王的話,在場的人都沉默了下來。
他們正值壯年,像這種輕騎深入的事宜,原本無需年輕人去承擔,他們自己就能披掛上陣。
然而現在,他們都老了,鬥誌早已不如當年,而且身體狀況也無法再承受長途奔襲的任務了。
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期,像這種直接決定戰局走勢的行動中,可選擇的合格主將實在是屈指可數。
如侯君集、張亮等人,都需要坐鎮一方,無法抽身參與。
而年輕一代中有能力完成此類輕騎深入任務的人選,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程處默算一個,蘇慶節也算一個。
對於這次輕騎深入奔襲之事,程處默無疑是要參與其中,並且在過程中需要做出各種決策,以確保奔襲任務的順利完成。
看到王爺心意已決,即便程知節和李靖多麽不願意,也隻能默默接受。
他們不是那些不顧全大局的人,作為戰場上的老兵,當唐峰提出這個策略時,他們就已經看到了其中的巧妙之處。
假如這次輕騎襲擊能夠順利進行,那麽,將直接影響整個北方戰局的結果。
現在,真正需要考驗的,就是唐峰這位決策者在行動開始後的指揮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