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真人提出了一個新概念——鹽鐵專賣!
李靖驚唿道:
“鹽鐵專賣?這真是個新穎的說法,具體是怎麽迴事呢?”
長孫無忌滿是好奇。
包括房玄齡在內的眾人也都首次聽說這個“鹽鐵專賣”,紛紛感到驚奇。
李靖解釋道:“簡單講,滄浪真人既能煉鹽又能煉鐵,今後市場上所有的鐵和鹽都將由他自己售賣。”
尉遲恭覺得難以置信:“怎麽可能呢?市麵上本來就有鹽和鐵,隻是分布不廣泛罷了!要知道,若非突厥劫持了山東鹽道,山東海鹽一定能運到關中的!”
“尉遲將軍所言非也。”宰相房玄齡上前揮揮手說,“請問山東海鹽與你剛才品嚐過的那種鹽相比,哪個更好呢?”
“自然是遠遠不如!”尉遲恭毫不猶豫地迴答。
事實上確實如此,山東海鹽與李滄浪煉製的精細食鹽相比,質量相差甚遠。
“既然山東海鹽比不上,那麽日後山東海鹽必將被民眾遺忘,時間一長,市麵上隻會剩下李滄浪煉製的優質食鹽。再者,雖然我未曾見過滄浪真人煉鐵的過程,但我相信其技術一定很高超,恐怕要比市麵上現有的鐵器還要出色。如此一來,市麵上的鹽和鐵,很快就會隻剩下李滄浪的產品了。”
房玄齡身為大唐宰相,這一番分析讓在場所有人都讚歎不已,連李滄浪本人若是聽到也要點頭稱讚。
李靖讚同地點點頭:“宰相大人說得極是!並且滄浪真人還表示,他將以遠低於當前市場價格出售這些優質食鹽。”
太極殿內再度陷入短暫的震撼之中。
“滄浪真人的手段,我們都知道!每個朝代都會出現神童,但像滄浪真人這樣的神童,真是前所未聞!這樣一個神童會給我們的大唐帶來什麽呢?”
作為大唐國舅的長孫無忌,不僅要考慮家族的利益,更要考慮李唐皇室的未來。因此,看到其他官員始終沒有人提及鹽鐵專賣這個問題,他不得不主動開口。
“鹽鐵專賣!意味著滄浪真人將掌控鹽與鐵兩大關乎民生的根本資源!掌握這兩樣,便可號令天下!”
一直沉默的李績終於忍不住,走出來發言:“李績所說並無虛言,擁有鹽鐵專賣權,便可以號令天下。那麽,李滄浪此舉觸動了誰的根本呢?動搖了大唐帝王李世民的根本!”
李世民能夠在玄武門之變中稱帝,並開創出貞觀盛世,絕不是平庸之輩。當李靖剛提到鹽鐵專賣四個字時,李世民心中就已連續震動數次。
“孽子李滄浪!你想幹什麽?!”李世民內心憤怒地咆哮著。
李世民坐迴龍椅,臉色變得嚴肅,陷入了深思。底下的大臣們也不再隨便發言。
支持李滄浪的鹽鐵專賣嗎?那就等於將統治階層的一部分權力交給李滄浪。反對李滄浪的鹽鐵專賣嗎?那就要眼睜睜地看著關中的百姓因缺鹽而反抗。
無論做出何種決定,都將對大唐王朝的生存根基造成危害。
李靖垂手站立在一旁,此刻他甚至有點後悔提起鹽鐵專賣這件事。
“不如讓我帶領將士去控製住臥龍觀,然後把鹽全部搬出來。”
程咬金見氣氛凝重,攤開雙手大聲提議。
“程知節,不要胡鬧!”
李績嚴厲斥責道。
“絕對不行!”
李世民也立刻揮手製止。
他不好意思告訴程咬金,自己之前也曾試圖強行闖入臥龍觀,卻被一道無形的力量擋住無法進去。顯然,臥龍觀內部必定藏有玄機,單憑武力肯定是行不通的。
“唉!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這到底該怎麽辦啊?”
程咬金滿臉無奈地吼叫著,隻好退迴隊列裏。
這時,站在最前列、緊挨著太子李承乾站立的高士廉躬身走出列。
高士廉年紀雖大,卻依然精神矍鑠,在朝堂內資曆頗深,因此他出列時,就連李世民也抬起了雙眸注視著他。
“如今最緊迫的事是解決關中地區的缺鹽問題,首先要穩定關中地區的民心!現如今才剛剛是貞觀元年,民心穩定是頭等大事啊!”
高士廉的一句話,提醒了李世民。
李世民自然明白自己的皇位來路不正,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不知有多少人等著借玄武門事件來說事兒,乃至造反。貞觀元年,民心穩定確實是首要任務。
至於鹽鐵專賣,即便李滄浪沒有提出鹽鐵專賣,鹽和鐵的買賣依然是自由的,李滄浪完全可以直接進入市場銷售。憑借手中鹽與鐵的高質量,他很快就能占據市場並實現壟斷。
而到那時,盡管沒有鹽鐵專賣的名號,實際上李滄浪已經做到了鹽鐵專賣。
如今李滄浪事先上報朝廷,這是給他這位皇帝極大的顏麵啊!
李世民在心裏琢磨著,忽然覺得自己想明白了,甚至差點高興地笑出聲來。
“許國公所言極是!國家初建,民心最重要,百姓是根本!至於鹽鐵專賣涉及的權力問題,在百姓麵前都可以暫且放下!所以我完全同意李滄浪提出的鹽鐵專賣,並將鹽鐵專賣的權力授予他!”
李世民站起身,沉聲宣布。
他的話語無形間又提高了自己這位大唐帝王的形象。
“陛下聖明!”
眾臣子聽罷,盡管心中仍有所保留,卻不敢再多說什麽。
我以為你會對這個消息感到很開心呢。”
李靖把他心中的疑惑表達了出來。
“開心?有什麽好開心的!朝廷肯定會同意我的這個請求。”
李滄浪無言以對地迴應道。
“但我還是覺得你把鹽鐵買賣的權利交給朝廷更好,畢竟朝廷才是真正掌控天下的力量!
如果由你個人來掌管鹽鐵買賣,早晚會出現問題!”
李靖依舊十分認真地說著,仍然試圖爭取將鹽鐵買賣的權利交給朝廷。
更直白一點講,就是要將鹽鐵買賣的權利上交給帝王,落到統治階層的手中。
李滄浪瞥了李靖一眼,此後便不再多說什麽。
李滄浪深深地認識到,如果不妥善掌握鹽鐵買賣的權利,將其交給朝廷處理,將來必定會產生無窮後患。
畢竟,在唐代末期,最大的造反者黃巢正是因為鹽的問題而發起造反的。
黃巢最聞名的,恐怕就是那首描繪造反的詩:
等到秋天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
衝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朝末年的鹽稅極重,奸商還故意抬高鹽價,導致百姓買不起鹽,生活困苦不已。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黃巢踏上了造反的道路。
李滄浪深信,隻要他還在世上一天,類似的悲劇絕不會重演。
見李滄浪沉默不語,李靖明白他的決定已不可能改變,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離開了臥龍觀。
……
到達後山,李滄浪看到漫山遍野的精鹽,同時注意到太上天劫的冷卻時間已完成,
於是決定再次利用這股太上天劫的力量。
“觸發太上天劫,九天雷劫正在進行改造中……
對道觀後山建造倉庫中……”
“太上天劫提示您:
後山倉庫建設完成,任何攻擊都無法對倉庫生效,即使是聰明絕頂的盜聖也無法進入倉庫內!
隻有通過您的意願才能開啟倉庫,且倉庫對於食鹽的保鮮同樣有效,可以保存長達百年之久!”
“太上天劫正處於冷卻中,剩餘時間12個時辰……”
太上天劫成功地對倉庫進行了改造,這樣一來,李滄浪隻需找尋合適的商人合作售賣精鹽即可。
朝廷的鹽鐵買賣政策很快就在關中地區率先實施起來。
這畢竟是朝廷親自頒布的政策,關中地區的官吏和商人對此無不高度重視。
關中最知名的商人組織叫做關隴商會,該商會實力強大,背後更有顯赫的家族支持——隴西李氏。
隴西李氏也被列入五行七王之列,當李淵登基稱帝時,曾極力想要將自己的家族與隴西李氏攀上關係。
然而遺憾的是,隴西李氏根本瞧不上李淵,根本不願意搭理他。
李淵隻得把這份憋屈藏在心底,不敢公開與隴西李氏對抗。
正因如此,可見隴西李氏的威望有多高。
在《貞觀氏族誌》中,隴西李氏位列第五,地位極其崇高。
隴西李氏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漢武帝時期,著名的抗擊匈奴大將軍李廣,便是隴西李氏的傑出代表。
所以可以看出,自武帝時代起,隴西李氏便已經是世間一流的名門望族。
從漢武帝時期直至現在的貞觀年間,期間橫跨七八百年。
在這七八百年間,隴西李氏始終屹立於關中地區,即便是關隴地區最強大的八柱國,也要對其敬畏三分。
隴西李氏的族長李元忠,此刻正握著手中的鹽鐵買賣製度,愣愣出神。
“父親,這鹽鐵買賣製度明顯是用來對抗我們隴西李氏的啊。”
李元忠的小兒子李建亭憤怒地在家族會客廳裏走來走去。
“賣鹽鐵的不止我們一家,清河崔氏、範陽盧氏,哪個手上沒有大量的鹽鐵資源啊。”
李元忠顯得異常冷靜,臉上絲毫沒有動怒的跡象。
“但是,目前這鹽鐵買賣製度隻在關中地區實行,關中地區可是我們隴西李氏的根本之地啊,這顯然是朝廷對我們隴西李氏的針對性舉措!”
李建亭仍舊怒火中燒。
“住嘴!天下本就是李唐皇族的,關中更是!哪裏是什麽我們隴西李氏的根本之地!不要再講這種大逆不道的話!”
李元忠厲聲訓斥。
平日裏,李元忠行事謹小慎微,言語亦是如此。因此盡管他已經接近六十歲的年紀,卻從未被人抓到過把柄,這就是他的手腕所在。
“我現在好奇的是李滄浪是誰?我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
為什麽李唐皇族不緊緊握住鹽鐵買賣的權利,反而公然將鹽鐵買賣交給這個李滄浪?
這件事實在蹊蹺!李建亭,你去調查一下此人!”
李元忠皺緊眉頭,給李建亭布置了這項任務。
“爹!現在下麵的鹽商、鐵商都要鬧翻天
李靖驚唿道:
“鹽鐵專賣?這真是個新穎的說法,具體是怎麽迴事呢?”
長孫無忌滿是好奇。
包括房玄齡在內的眾人也都首次聽說這個“鹽鐵專賣”,紛紛感到驚奇。
李靖解釋道:“簡單講,滄浪真人既能煉鹽又能煉鐵,今後市場上所有的鐵和鹽都將由他自己售賣。”
尉遲恭覺得難以置信:“怎麽可能呢?市麵上本來就有鹽和鐵,隻是分布不廣泛罷了!要知道,若非突厥劫持了山東鹽道,山東海鹽一定能運到關中的!”
“尉遲將軍所言非也。”宰相房玄齡上前揮揮手說,“請問山東海鹽與你剛才品嚐過的那種鹽相比,哪個更好呢?”
“自然是遠遠不如!”尉遲恭毫不猶豫地迴答。
事實上確實如此,山東海鹽與李滄浪煉製的精細食鹽相比,質量相差甚遠。
“既然山東海鹽比不上,那麽日後山東海鹽必將被民眾遺忘,時間一長,市麵上隻會剩下李滄浪煉製的優質食鹽。再者,雖然我未曾見過滄浪真人煉鐵的過程,但我相信其技術一定很高超,恐怕要比市麵上現有的鐵器還要出色。如此一來,市麵上的鹽和鐵,很快就會隻剩下李滄浪的產品了。”
房玄齡身為大唐宰相,這一番分析讓在場所有人都讚歎不已,連李滄浪本人若是聽到也要點頭稱讚。
李靖讚同地點點頭:“宰相大人說得極是!並且滄浪真人還表示,他將以遠低於當前市場價格出售這些優質食鹽。”
太極殿內再度陷入短暫的震撼之中。
“滄浪真人的手段,我們都知道!每個朝代都會出現神童,但像滄浪真人這樣的神童,真是前所未聞!這樣一個神童會給我們的大唐帶來什麽呢?”
作為大唐國舅的長孫無忌,不僅要考慮家族的利益,更要考慮李唐皇室的未來。因此,看到其他官員始終沒有人提及鹽鐵專賣這個問題,他不得不主動開口。
“鹽鐵專賣!意味著滄浪真人將掌控鹽與鐵兩大關乎民生的根本資源!掌握這兩樣,便可號令天下!”
一直沉默的李績終於忍不住,走出來發言:“李績所說並無虛言,擁有鹽鐵專賣權,便可以號令天下。那麽,李滄浪此舉觸動了誰的根本呢?動搖了大唐帝王李世民的根本!”
李世民能夠在玄武門之變中稱帝,並開創出貞觀盛世,絕不是平庸之輩。當李靖剛提到鹽鐵專賣四個字時,李世民心中就已連續震動數次。
“孽子李滄浪!你想幹什麽?!”李世民內心憤怒地咆哮著。
李世民坐迴龍椅,臉色變得嚴肅,陷入了深思。底下的大臣們也不再隨便發言。
支持李滄浪的鹽鐵專賣嗎?那就等於將統治階層的一部分權力交給李滄浪。反對李滄浪的鹽鐵專賣嗎?那就要眼睜睜地看著關中的百姓因缺鹽而反抗。
無論做出何種決定,都將對大唐王朝的生存根基造成危害。
李靖垂手站立在一旁,此刻他甚至有點後悔提起鹽鐵專賣這件事。
“不如讓我帶領將士去控製住臥龍觀,然後把鹽全部搬出來。”
程咬金見氣氛凝重,攤開雙手大聲提議。
“程知節,不要胡鬧!”
李績嚴厲斥責道。
“絕對不行!”
李世民也立刻揮手製止。
他不好意思告訴程咬金,自己之前也曾試圖強行闖入臥龍觀,卻被一道無形的力量擋住無法進去。顯然,臥龍觀內部必定藏有玄機,單憑武力肯定是行不通的。
“唉!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這到底該怎麽辦啊?”
程咬金滿臉無奈地吼叫著,隻好退迴隊列裏。
這時,站在最前列、緊挨著太子李承乾站立的高士廉躬身走出列。
高士廉年紀雖大,卻依然精神矍鑠,在朝堂內資曆頗深,因此他出列時,就連李世民也抬起了雙眸注視著他。
“如今最緊迫的事是解決關中地區的缺鹽問題,首先要穩定關中地區的民心!現如今才剛剛是貞觀元年,民心穩定是頭等大事啊!”
高士廉的一句話,提醒了李世民。
李世民自然明白自己的皇位來路不正,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不知有多少人等著借玄武門事件來說事兒,乃至造反。貞觀元年,民心穩定確實是首要任務。
至於鹽鐵專賣,即便李滄浪沒有提出鹽鐵專賣,鹽和鐵的買賣依然是自由的,李滄浪完全可以直接進入市場銷售。憑借手中鹽與鐵的高質量,他很快就能占據市場並實現壟斷。
而到那時,盡管沒有鹽鐵專賣的名號,實際上李滄浪已經做到了鹽鐵專賣。
如今李滄浪事先上報朝廷,這是給他這位皇帝極大的顏麵啊!
李世民在心裏琢磨著,忽然覺得自己想明白了,甚至差點高興地笑出聲來。
“許國公所言極是!國家初建,民心最重要,百姓是根本!至於鹽鐵專賣涉及的權力問題,在百姓麵前都可以暫且放下!所以我完全同意李滄浪提出的鹽鐵專賣,並將鹽鐵專賣的權力授予他!”
李世民站起身,沉聲宣布。
他的話語無形間又提高了自己這位大唐帝王的形象。
“陛下聖明!”
眾臣子聽罷,盡管心中仍有所保留,卻不敢再多說什麽。
我以為你會對這個消息感到很開心呢。”
李靖把他心中的疑惑表達了出來。
“開心?有什麽好開心的!朝廷肯定會同意我的這個請求。”
李滄浪無言以對地迴應道。
“但我還是覺得你把鹽鐵買賣的權利交給朝廷更好,畢竟朝廷才是真正掌控天下的力量!
如果由你個人來掌管鹽鐵買賣,早晚會出現問題!”
李靖依舊十分認真地說著,仍然試圖爭取將鹽鐵買賣的權利交給朝廷。
更直白一點講,就是要將鹽鐵買賣的權利上交給帝王,落到統治階層的手中。
李滄浪瞥了李靖一眼,此後便不再多說什麽。
李滄浪深深地認識到,如果不妥善掌握鹽鐵買賣的權利,將其交給朝廷處理,將來必定會產生無窮後患。
畢竟,在唐代末期,最大的造反者黃巢正是因為鹽的問題而發起造反的。
黃巢最聞名的,恐怕就是那首描繪造反的詩:
等到秋天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
衝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朝末年的鹽稅極重,奸商還故意抬高鹽價,導致百姓買不起鹽,生活困苦不已。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黃巢踏上了造反的道路。
李滄浪深信,隻要他還在世上一天,類似的悲劇絕不會重演。
見李滄浪沉默不語,李靖明白他的決定已不可能改變,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離開了臥龍觀。
……
到達後山,李滄浪看到漫山遍野的精鹽,同時注意到太上天劫的冷卻時間已完成,
於是決定再次利用這股太上天劫的力量。
“觸發太上天劫,九天雷劫正在進行改造中……
對道觀後山建造倉庫中……”
“太上天劫提示您:
後山倉庫建設完成,任何攻擊都無法對倉庫生效,即使是聰明絕頂的盜聖也無法進入倉庫內!
隻有通過您的意願才能開啟倉庫,且倉庫對於食鹽的保鮮同樣有效,可以保存長達百年之久!”
“太上天劫正處於冷卻中,剩餘時間12個時辰……”
太上天劫成功地對倉庫進行了改造,這樣一來,李滄浪隻需找尋合適的商人合作售賣精鹽即可。
朝廷的鹽鐵買賣政策很快就在關中地區率先實施起來。
這畢竟是朝廷親自頒布的政策,關中地區的官吏和商人對此無不高度重視。
關中最知名的商人組織叫做關隴商會,該商會實力強大,背後更有顯赫的家族支持——隴西李氏。
隴西李氏也被列入五行七王之列,當李淵登基稱帝時,曾極力想要將自己的家族與隴西李氏攀上關係。
然而遺憾的是,隴西李氏根本瞧不上李淵,根本不願意搭理他。
李淵隻得把這份憋屈藏在心底,不敢公開與隴西李氏對抗。
正因如此,可見隴西李氏的威望有多高。
在《貞觀氏族誌》中,隴西李氏位列第五,地位極其崇高。
隴西李氏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漢武帝時期,著名的抗擊匈奴大將軍李廣,便是隴西李氏的傑出代表。
所以可以看出,自武帝時代起,隴西李氏便已經是世間一流的名門望族。
從漢武帝時期直至現在的貞觀年間,期間橫跨七八百年。
在這七八百年間,隴西李氏始終屹立於關中地區,即便是關隴地區最強大的八柱國,也要對其敬畏三分。
隴西李氏的族長李元忠,此刻正握著手中的鹽鐵買賣製度,愣愣出神。
“父親,這鹽鐵買賣製度明顯是用來對抗我們隴西李氏的啊。”
李元忠的小兒子李建亭憤怒地在家族會客廳裏走來走去。
“賣鹽鐵的不止我們一家,清河崔氏、範陽盧氏,哪個手上沒有大量的鹽鐵資源啊。”
李元忠顯得異常冷靜,臉上絲毫沒有動怒的跡象。
“但是,目前這鹽鐵買賣製度隻在關中地區實行,關中地區可是我們隴西李氏的根本之地啊,這顯然是朝廷對我們隴西李氏的針對性舉措!”
李建亭仍舊怒火中燒。
“住嘴!天下本就是李唐皇族的,關中更是!哪裏是什麽我們隴西李氏的根本之地!不要再講這種大逆不道的話!”
李元忠厲聲訓斥。
平日裏,李元忠行事謹小慎微,言語亦是如此。因此盡管他已經接近六十歲的年紀,卻從未被人抓到過把柄,這就是他的手腕所在。
“我現在好奇的是李滄浪是誰?我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
為什麽李唐皇族不緊緊握住鹽鐵買賣的權利,反而公然將鹽鐵買賣交給這個李滄浪?
這件事實在蹊蹺!李建亭,你去調查一下此人!”
李元忠皺緊眉頭,給李建亭布置了這項任務。
“爹!現在下麵的鹽商、鐵商都要鬧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