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神仙,這些純淨的鹽是你親手煉製的嗎?”
劉大寶顧不上和虯髯客鬥嘴了,他心裏的驚訝程度一點不比虯髯客差!
“沒錯!整整熬了一個晚上呢!我都快累癱了!”
李滄浪愜意地伸了個懶腰。
這一席話讓周圍的人都翻起了白眼!
隻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能煉製出滿山遍野的純白色精鹽,這樣的效率簡直是神速啊!然而李滄浪對此速度竟然還不滿足,這讓其他人都感到十分汗顏!
撲通!撲通!撲通!
很快,所有上山的村民都紛紛跪倒在地,向李滄浪深深鞠躬致敬。
一開始隻是虯髯客一個人跪拜,李滄浪還能承受得了,但如今這麽多的鄉親們都下跪膜拜,讓他頓時覺得有些招架不住!
盡管承受不住,但李滄浪體內的雷劫之力仍在持續增強。
嗯,看來百姓的敬畏對提升雷劫之力確有大幫助!
道理類似神仙得到越多的信仰,神仙的法力就越強大!
如果李滄浪能得到鄉親們更多的敬仰,那麽他的雷劫之力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
“大家快起來吧,我煉製出來的這些都是最純淨的精鹽!大家可以拿一些迴家用。”
看到時機差不多了,李滄浪開口請村民們起身。
“老神仙,這可是您煉製出的仙鹽,我們怎麽敢拿呢?”
劉大寶一邊偷偷打量著那滿山遍野的鹽,一邊怯生生地說。
李滄浪微微一笑,看穿了劉大寶的小動作。
“哪是什麽仙鹽啊!其實就是提煉過的細鹽罷了,比你們平時吃的鹽好上千倍、萬倍!”
“哎呀,老神仙,我們其實是不吃鹽的,平常吃的都是鹽布。”
劉大寶顯得有些自卑地迴答。
李滄浪一時語塞,“這些鹽本來就是為了你們煉製的,大家上去隨便拿一些吧。”
聽到這話,有幾個村民走上前去取鹽。
看到有人帶頭,後麵的村民也都紛紛跟進,絡繹不絕地上前取鹽。
村民們拿到鹽後,直接用手捧起就往嘴裏塞,邊吃還邊高興地大叫:
“嗯!真鹹!好吃!”
李滄浪額頭直冒黑線,這麽鹹的鹽,村民們竟然像吃雪一般,毫不猶豫地往嘴裏塞!
村民們用衣服包起大把大把的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太棒了!以後終於有鹽吃了!”
“再也不用舔那討厭的鹽布了,總算解脫了!”
“老神仙您就是我們的救世主啊!比那個所謂的玉皇大帝、如來佛祖靠譜多了!”
“沒錯!我們缺糧,您幫我們種糧食;我們缺鹽,您又幫我們煉鹽!您簡直就像我們的再生父母啊!”
村民們口裏不斷發出感歎。
村長劉大寶激動之下,立刻把自己藏在身上的鹽布掏了出來,並隨手丟棄。
這塊鹽布正是昨晚李靖贈送的,非常幹淨,劉大寶之前一直當寶貝似地珍藏著。
但現在,他果斷地將其丟棄了。畢竟,有了滿山遍野的鹽,哪裏還需要什麽鹽布呢?
村民們像餓虎撲食一般撿拾著大把大把的鹽,然後告別李滄浪迴村了。臨走時,還不忘頻頻向李滄浪鞠躬致謝。
看著這些虔誠的村民們,李靖等人私下裏不禁暗自讚歎不已!
毫無疑問,李靖深知,在這些村民們的心目中,李滄浪就是他們的主宰,比皇帝更有用,比神仙也更加可靠!
……
“你也起來吧,一直跪著不累嗎?”
待村民們全都離開之後,李滄浪笑著對虯髯客說道。
虯髯客拍了拍膝蓋上的灰塵,站了起來,
“自從在長安城朱雀大街上被您一拳轟飛,我就知道您不是一般人!
可是萬萬沒想到您真的擁有通天的本領,竟然真的能煉製出足夠關中地區食用三年的精鹽!”
“這些精鹽真能讓關中地區食用三年嗎?”
李滄浪聽聞此言,滿臉驚訝!
“綽綽有餘呢!甚至可以說是遠超所需!”
李靖接過話題迴答。
李滄浪豁然開朗。
想想也是,那時的大唐人口不多,關中地區的人口更是稀少,眼前如同小山一般的精鹽確實足以保證關中地區三年內不必擔憂鹽荒問題。
“如此精致的白鹽,竟也能煉製出來!您的能力真是讓人驚歎不已啊。”
紅拂女躬身捧起一把鹽,讓它徐徐灑落,同時還塞了一些鹽放進嘴裏慢慢品嚐。
“這味道比起我們府裏所有的粗鹽要美味多了,而且雜質也少!以前的粗鹽有時還會磕到牙齒。”
紅拂女的俏臉上滿是震撼之情。
“其實味道好壞倒在其次,關鍵在於量夠不夠多。隻有量充足,才能確保關中地區的百姓得以存活下去。”
李靖這句話可謂切中要害。
“老神仙,煉製這麽多精鹽,想必需要大量的鹽鹵吧?”
虯髯客輕輕發問。
“這片土地千萬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難不成還擔心找不到鹽鹵嗎?”
李滄浪微笑著迴應。
眾人豁然開朗!
大唐現在的食鹽全部來自海鹽,並且大部分產自山東沿海地帶。
然而實際上,內陸地區也有一些可以製鹽的地方,比如井鹽和湖鹽,但由於儲量稀少,又遠離海邊無法自然晾曬,所以這些產鹽地都被忽視了。
此刻,李滄浪直接利用山區的鹽鹵水提煉精鹽,這一舉動讓李靖等人眼前一亮,觸發了許多創新的想法。
然而,很快他們眼中閃爍的光芒就暗淡了下來。即便找到了內陸的鹽田又怎樣?如果沒有獨特的方法,仍然無法煉製出這般優質的精鹽。
“道長,你現在手頭有這麽多鹽,打算怎麽賣給關中的百姓呢?”
李靖開口詢問。
的確,鹽多是好事,但是如果在銷售過程中處理不當,那就可能變成一件麻煩事。
“我要建立鹽鐵專賣製度,我負責煉鹽,我負責煉鐵,而鹽鐵這兩類商品的銷售權,隻能由我掌控!”
李滄浪直視李靖,堅定地說道。
此話一出,便是那在未來華夏千年曆史上獨步江湖的重大民生政策。甚至在二十一世紀,這種鹽鐵專賣製度仍被國家采納。
“鹽鐵專賣?”
虯髯客低聲念叨。
“就算鹽鐵要實行專賣,那也應該是朝廷來實施啊,怎麽能交給你呢?”
李靖看向李滄浪,滿臉不解地問道。
“如果我不賣鹽,那麽關中的鹽荒怎麽辦呢?”
李滄浪笑著反問。
“你這是想趁災發財,百姓們會譴責你的!”
李靖聽到這話很不滿意。
對此,李滄浪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
“如果把鹽鐵專賣權交給官府,必然會導致大量貪腐受賄現象,對百姓並無好處。
太極殿是太極宮中最核心的宮殿,氣勢磅礴,十分壯觀!
唐朝每逢三天就會舉行一次早朝,專門處理關乎整個大唐皇朝至關重要的事務。
參加早朝的大臣人數眾多,基本上朝廷裏的重要臣子和將領都會出席。
已被冊封為太子的李承乾也在前列站立。
早朝剛開始,長孫無忌便首先走出來,
“陛下!現如今關中地區缺鹽嚴重,連長安城裏也開始出現鹽價飛漲的情況!鹽價竟然比酒價還要高!”
聽到這話,尉遲恭也邁步上前,
“陛下!這一切都是那些突厥人的錯,他們截斷了我們山東的鹽路!
依我之見,我們應該集結大軍直接進攻河北道,打敗突厥軍隊,讓他們滾迴漠北草原去!”
房玄齡忙拱手進諫: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據今晨河北道傳來消息,那裏正在下大雪!雪天行軍可是兵家大忌!
突厥之患必須鏟除,但也得等過了這個冬天再說!”
一時之間,太極殿內頓時熱鬧起來。
李世民也被吵得頭疼不已。
關中地區確實缺鹽,這是事實;
要把突厥趕走,這也是事實;
雪天不宜行軍,這也是鐵一般的事實!
這麽多事實交織在一起,令李世民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本來李世民打算讓長孫皇後說服李滄浪,在河東道和河北道修築直達道路,但長孫皇後迴來後一口拒絕,並稱這樣的大型工程會讓滄浪勞累過度。
這也讓李世民頗為無奈!
現在倒好,沒累著李滄浪,反倒讓自己愁腸百結!
“李藥師,你怎麽看這個問題呢?”
看到李靖一直沉默不語,李世民於是開口詢問。
畢竟李靖剛剛從山東迴來,對那裏的戰局更為了解,因此在李世民問及李靖之後,幾乎所有的大臣都立刻安靜下來,齊刷刷看向李靖,都想聽聽他的見解。
李靖聲音洪亮地迴答:
“陛下!此事需一步一步來解決!當前首要任務是穩住關中地區的民心,然後再去征討突厥!
關中地區的民心所在就是鹽!而我現在知道有一個地方,那裏的鹽田廣闊無垠,精鹽儲備足以滿足關中地區吃上整整三年!”
李靖話音剛落,太極殿內立即炸開了鍋,大多數人指責李靖胡言亂語。
第114章 提起李滄浪,眾臣豁然開朗!(第一更求打賞)
“咳咳,遍布山野的精鹽?李藥師,您不會是在做夢吧?”
長孫無忌忍不住開懷大笑。
“李靖,你可知道我家現在都已經沒鹽吃了,偌大的關中哪還有什麽鹽啊!就算是吹牛也不能這麽胡扯吧。”
平素脾氣溫和的杜如晦這時也怒聲喝道。
“能讓關中地區吃三年?而且還說是精鹽?李藥師啊,你是不是去山東一趟,被突厥人把腦袋給打壞了?”
尉遲恭大笑不止,他跟李靖關係一直不太融洽。
在李世民麾下,有威望的大將軍也就尉遲恭、李靖、秦叔寶、程咬金這幾個。
秦叔寶一身傷病,若是要出兵征戰,李世民已很少讓他領兵。
程咬金這個人,是個大大咧咧的老粗,又喜歡信口開河,李世民也不願讓他帶兵。
因此,常被派出與突厥交戰的,往往隻剩下李靖和尉遲恭兩人。
此次前往山東鹽道對抗突厥的任務,李世民派李靖前往,這讓尉遲恭心中頗感不滿,於是借此機會出言譏諷。
李靖看著大多數國公並不信任他,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微笑。
倘若不是他親自目睹,或是別人告訴他,恐怕李靖自己也不會相信會有這種事情。
滿山遍野的純白色精鹽……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
“哈哈,昨天當我看到那一片片的精鹽時,內心的驚訝跟你們現在的反應一模一樣!
但我還是要告訴你們,那裏的精鹽是最頂級的,比起專供皇宮的細鹽還要精致!甚至色澤都是純白無瑕,不含任何雜質!”
李靖並未動怒,而是笑著繼續說。
然而他這話一出,太極殿內的驚歎之聲更大了!
“荒謬!李靖怕是得了失心瘋,這世上怎麽可能煉製出比皇宮專用細鹽還要精細的鹽來?”
“沒錯!我見過最精細的鹽也隻是呈現出青白色而已,哪裏來的純白色鹽呢?”
“由於提煉技術的限製,根本不可能存在沒有任何雜質的鹽!李靖將軍,我看您隻會打仗,對這類事情可謂一竅不通啊!”
太極殿內的官員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當庭就開始冷嘲熱諷。
李世民坐在高位上,沒有橫加幹預。
貞觀時期的議政氛圍就是這樣,非常活躍,不像後來的清朝那麽僵化古板。
李世民起身離開了寶座,走下台階,朝著李靖微笑著說:
劉大寶顧不上和虯髯客鬥嘴了,他心裏的驚訝程度一點不比虯髯客差!
“沒錯!整整熬了一個晚上呢!我都快累癱了!”
李滄浪愜意地伸了個懶腰。
這一席話讓周圍的人都翻起了白眼!
隻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能煉製出滿山遍野的純白色精鹽,這樣的效率簡直是神速啊!然而李滄浪對此速度竟然還不滿足,這讓其他人都感到十分汗顏!
撲通!撲通!撲通!
很快,所有上山的村民都紛紛跪倒在地,向李滄浪深深鞠躬致敬。
一開始隻是虯髯客一個人跪拜,李滄浪還能承受得了,但如今這麽多的鄉親們都下跪膜拜,讓他頓時覺得有些招架不住!
盡管承受不住,但李滄浪體內的雷劫之力仍在持續增強。
嗯,看來百姓的敬畏對提升雷劫之力確有大幫助!
道理類似神仙得到越多的信仰,神仙的法力就越強大!
如果李滄浪能得到鄉親們更多的敬仰,那麽他的雷劫之力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
“大家快起來吧,我煉製出來的這些都是最純淨的精鹽!大家可以拿一些迴家用。”
看到時機差不多了,李滄浪開口請村民們起身。
“老神仙,這可是您煉製出的仙鹽,我們怎麽敢拿呢?”
劉大寶一邊偷偷打量著那滿山遍野的鹽,一邊怯生生地說。
李滄浪微微一笑,看穿了劉大寶的小動作。
“哪是什麽仙鹽啊!其實就是提煉過的細鹽罷了,比你們平時吃的鹽好上千倍、萬倍!”
“哎呀,老神仙,我們其實是不吃鹽的,平常吃的都是鹽布。”
劉大寶顯得有些自卑地迴答。
李滄浪一時語塞,“這些鹽本來就是為了你們煉製的,大家上去隨便拿一些吧。”
聽到這話,有幾個村民走上前去取鹽。
看到有人帶頭,後麵的村民也都紛紛跟進,絡繹不絕地上前取鹽。
村民們拿到鹽後,直接用手捧起就往嘴裏塞,邊吃還邊高興地大叫:
“嗯!真鹹!好吃!”
李滄浪額頭直冒黑線,這麽鹹的鹽,村民們竟然像吃雪一般,毫不猶豫地往嘴裏塞!
村民們用衣服包起大把大把的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太棒了!以後終於有鹽吃了!”
“再也不用舔那討厭的鹽布了,總算解脫了!”
“老神仙您就是我們的救世主啊!比那個所謂的玉皇大帝、如來佛祖靠譜多了!”
“沒錯!我們缺糧,您幫我們種糧食;我們缺鹽,您又幫我們煉鹽!您簡直就像我們的再生父母啊!”
村民們口裏不斷發出感歎。
村長劉大寶激動之下,立刻把自己藏在身上的鹽布掏了出來,並隨手丟棄。
這塊鹽布正是昨晚李靖贈送的,非常幹淨,劉大寶之前一直當寶貝似地珍藏著。
但現在,他果斷地將其丟棄了。畢竟,有了滿山遍野的鹽,哪裏還需要什麽鹽布呢?
村民們像餓虎撲食一般撿拾著大把大把的鹽,然後告別李滄浪迴村了。臨走時,還不忘頻頻向李滄浪鞠躬致謝。
看著這些虔誠的村民們,李靖等人私下裏不禁暗自讚歎不已!
毫無疑問,李靖深知,在這些村民們的心目中,李滄浪就是他們的主宰,比皇帝更有用,比神仙也更加可靠!
……
“你也起來吧,一直跪著不累嗎?”
待村民們全都離開之後,李滄浪笑著對虯髯客說道。
虯髯客拍了拍膝蓋上的灰塵,站了起來,
“自從在長安城朱雀大街上被您一拳轟飛,我就知道您不是一般人!
可是萬萬沒想到您真的擁有通天的本領,竟然真的能煉製出足夠關中地區食用三年的精鹽!”
“這些精鹽真能讓關中地區食用三年嗎?”
李滄浪聽聞此言,滿臉驚訝!
“綽綽有餘呢!甚至可以說是遠超所需!”
李靖接過話題迴答。
李滄浪豁然開朗。
想想也是,那時的大唐人口不多,關中地區的人口更是稀少,眼前如同小山一般的精鹽確實足以保證關中地區三年內不必擔憂鹽荒問題。
“如此精致的白鹽,竟也能煉製出來!您的能力真是讓人驚歎不已啊。”
紅拂女躬身捧起一把鹽,讓它徐徐灑落,同時還塞了一些鹽放進嘴裏慢慢品嚐。
“這味道比起我們府裏所有的粗鹽要美味多了,而且雜質也少!以前的粗鹽有時還會磕到牙齒。”
紅拂女的俏臉上滿是震撼之情。
“其實味道好壞倒在其次,關鍵在於量夠不夠多。隻有量充足,才能確保關中地區的百姓得以存活下去。”
李靖這句話可謂切中要害。
“老神仙,煉製這麽多精鹽,想必需要大量的鹽鹵吧?”
虯髯客輕輕發問。
“這片土地千萬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難不成還擔心找不到鹽鹵嗎?”
李滄浪微笑著迴應。
眾人豁然開朗!
大唐現在的食鹽全部來自海鹽,並且大部分產自山東沿海地帶。
然而實際上,內陸地區也有一些可以製鹽的地方,比如井鹽和湖鹽,但由於儲量稀少,又遠離海邊無法自然晾曬,所以這些產鹽地都被忽視了。
此刻,李滄浪直接利用山區的鹽鹵水提煉精鹽,這一舉動讓李靖等人眼前一亮,觸發了許多創新的想法。
然而,很快他們眼中閃爍的光芒就暗淡了下來。即便找到了內陸的鹽田又怎樣?如果沒有獨特的方法,仍然無法煉製出這般優質的精鹽。
“道長,你現在手頭有這麽多鹽,打算怎麽賣給關中的百姓呢?”
李靖開口詢問。
的確,鹽多是好事,但是如果在銷售過程中處理不當,那就可能變成一件麻煩事。
“我要建立鹽鐵專賣製度,我負責煉鹽,我負責煉鐵,而鹽鐵這兩類商品的銷售權,隻能由我掌控!”
李滄浪直視李靖,堅定地說道。
此話一出,便是那在未來華夏千年曆史上獨步江湖的重大民生政策。甚至在二十一世紀,這種鹽鐵專賣製度仍被國家采納。
“鹽鐵專賣?”
虯髯客低聲念叨。
“就算鹽鐵要實行專賣,那也應該是朝廷來實施啊,怎麽能交給你呢?”
李靖看向李滄浪,滿臉不解地問道。
“如果我不賣鹽,那麽關中的鹽荒怎麽辦呢?”
李滄浪笑著反問。
“你這是想趁災發財,百姓們會譴責你的!”
李靖聽到這話很不滿意。
對此,李滄浪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
“如果把鹽鐵專賣權交給官府,必然會導致大量貪腐受賄現象,對百姓並無好處。
太極殿是太極宮中最核心的宮殿,氣勢磅礴,十分壯觀!
唐朝每逢三天就會舉行一次早朝,專門處理關乎整個大唐皇朝至關重要的事務。
參加早朝的大臣人數眾多,基本上朝廷裏的重要臣子和將領都會出席。
已被冊封為太子的李承乾也在前列站立。
早朝剛開始,長孫無忌便首先走出來,
“陛下!現如今關中地區缺鹽嚴重,連長安城裏也開始出現鹽價飛漲的情況!鹽價竟然比酒價還要高!”
聽到這話,尉遲恭也邁步上前,
“陛下!這一切都是那些突厥人的錯,他們截斷了我們山東的鹽路!
依我之見,我們應該集結大軍直接進攻河北道,打敗突厥軍隊,讓他們滾迴漠北草原去!”
房玄齡忙拱手進諫: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據今晨河北道傳來消息,那裏正在下大雪!雪天行軍可是兵家大忌!
突厥之患必須鏟除,但也得等過了這個冬天再說!”
一時之間,太極殿內頓時熱鬧起來。
李世民也被吵得頭疼不已。
關中地區確實缺鹽,這是事實;
要把突厥趕走,這也是事實;
雪天不宜行軍,這也是鐵一般的事實!
這麽多事實交織在一起,令李世民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本來李世民打算讓長孫皇後說服李滄浪,在河東道和河北道修築直達道路,但長孫皇後迴來後一口拒絕,並稱這樣的大型工程會讓滄浪勞累過度。
這也讓李世民頗為無奈!
現在倒好,沒累著李滄浪,反倒讓自己愁腸百結!
“李藥師,你怎麽看這個問題呢?”
看到李靖一直沉默不語,李世民於是開口詢問。
畢竟李靖剛剛從山東迴來,對那裏的戰局更為了解,因此在李世民問及李靖之後,幾乎所有的大臣都立刻安靜下來,齊刷刷看向李靖,都想聽聽他的見解。
李靖聲音洪亮地迴答:
“陛下!此事需一步一步來解決!當前首要任務是穩住關中地區的民心,然後再去征討突厥!
關中地區的民心所在就是鹽!而我現在知道有一個地方,那裏的鹽田廣闊無垠,精鹽儲備足以滿足關中地區吃上整整三年!”
李靖話音剛落,太極殿內立即炸開了鍋,大多數人指責李靖胡言亂語。
第114章 提起李滄浪,眾臣豁然開朗!(第一更求打賞)
“咳咳,遍布山野的精鹽?李藥師,您不會是在做夢吧?”
長孫無忌忍不住開懷大笑。
“李靖,你可知道我家現在都已經沒鹽吃了,偌大的關中哪還有什麽鹽啊!就算是吹牛也不能這麽胡扯吧。”
平素脾氣溫和的杜如晦這時也怒聲喝道。
“能讓關中地區吃三年?而且還說是精鹽?李藥師啊,你是不是去山東一趟,被突厥人把腦袋給打壞了?”
尉遲恭大笑不止,他跟李靖關係一直不太融洽。
在李世民麾下,有威望的大將軍也就尉遲恭、李靖、秦叔寶、程咬金這幾個。
秦叔寶一身傷病,若是要出兵征戰,李世民已很少讓他領兵。
程咬金這個人,是個大大咧咧的老粗,又喜歡信口開河,李世民也不願讓他帶兵。
因此,常被派出與突厥交戰的,往往隻剩下李靖和尉遲恭兩人。
此次前往山東鹽道對抗突厥的任務,李世民派李靖前往,這讓尉遲恭心中頗感不滿,於是借此機會出言譏諷。
李靖看著大多數國公並不信任他,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微笑。
倘若不是他親自目睹,或是別人告訴他,恐怕李靖自己也不會相信會有這種事情。
滿山遍野的純白色精鹽……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
“哈哈,昨天當我看到那一片片的精鹽時,內心的驚訝跟你們現在的反應一模一樣!
但我還是要告訴你們,那裏的精鹽是最頂級的,比起專供皇宮的細鹽還要精致!甚至色澤都是純白無瑕,不含任何雜質!”
李靖並未動怒,而是笑著繼續說。
然而他這話一出,太極殿內的驚歎之聲更大了!
“荒謬!李靖怕是得了失心瘋,這世上怎麽可能煉製出比皇宮專用細鹽還要精細的鹽來?”
“沒錯!我見過最精細的鹽也隻是呈現出青白色而已,哪裏來的純白色鹽呢?”
“由於提煉技術的限製,根本不可能存在沒有任何雜質的鹽!李靖將軍,我看您隻會打仗,對這類事情可謂一竅不通啊!”
太極殿內的官員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當庭就開始冷嘲熱諷。
李世民坐在高位上,沒有橫加幹預。
貞觀時期的議政氛圍就是這樣,非常活躍,不像後來的清朝那麽僵化古板。
李世民起身離開了寶座,走下台階,朝著李靖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