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元好問、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赤盞合喜,這五個金末曆史名人,全部在此了。
而且,都是風華少年。
完顏合達的目光忽然被李桓吸引,問道:“耶律晉卿,你這朋友是誰?”
不是他多事,實在是李桓的氣質很是出眾,讓他想不注意都難。
完顏陳和尚和赤盞合喜,聞言也不禁對李桓長生了興趣。
耶律楚材淡淡說道:“這是隴西李桓,元妃族侄。”
“原來是你!”完顏合達恍然大悟,“你就是差點成為駙馬的李桓?公主殿下還真是有眼力,可惜八字不合!”
赤盞合喜也笑了,“李桓兄弟,聽說你已經是七品官,還得了隻侯郎君的出身?你的名聲,中都都開始流傳了。”
完顏陳和尚忽然說道:“李兄,你是元妃族侄,國舅府的子弟,可願意加入精忠社,為大金出力啊?”
“好教李兄知曉,這精忠社,可不是想加入就加入的。很多人想加入,都被我等婉言拒絕。可是李兄…俺是誠心邀請。”
李桓沒有一口拒絕,和耶律楚材一樣的說辭:
“完顏兄看得起,本不該推辭。隻是此事,還需稟報家中長輩,且容小弟日後再說。”
完顏陳和尚幽幽一笑,也不勉強。
完顏合達也深深看了李桓一眼,似笑非笑。
“莫強求!走吧!”完顏合達一揮馬鞭,帶著幾人囂囂而去。
李桓等人到了紅楓林,但見飛泉流瀑,綠草如茵,芳林遍布,景色十分優美。
坐北朝南的緩坡之上,早就布置好了涼棚、圍幕、儀仗、禦座等物。
彩棚禦座之下,高低排序著一圈圈案幾。
再下麵,則是百畝大小的綠蔭草地,不但十分平坦,還有一條水流較緩的河流。
正是永定河。
四顧一看,都是彩旗飄飄,人流如織,氣象十分盛大。
此時的永定河岸,已經停滿了龍舟,正好八艘,上麵鑼鼓、船漿俱備。
李桓和雲裳卻是發現,這些龍舟,和漢家的龍舟有些不同。
不但船更大更高,船艏也不是龍頭,而是虎、牛、鹿、狗、豬、馬、羊、犀牛,這九種形狀。
船上居然還有弓箭,拒鉤等物。
顯然,女真貴族雖然受到漢俗影響,也端午賽龍舟,可是他們的玩兒法,明顯與漢人不同。
瞧著,倒是有練習水戰的用意。
“晉卿兄。”李桓指著龍舟問道,“小弟在關中,很少見到這種龍舟,可是練習水戰之意?”
耶律楚材白衣落落,站在河邊猶如陌上公子一般。
他點頭道:“然也。這龍舟是海陵王時期就留下來的玩法,和漢人龍舟頗為不同。”
耶律楚材很耐心的解釋起來。
“漢家龍舟,隻比速度。所有龍舟一起競賽,誰最快到達,誰就是贏了。”
“這些龍舟,可不僅僅是比速度,還要比水上打戰。比得是武力,舟長和舟副的指揮和謀略。”
“一隻龍舟,編製三十六人。正副舟長兩人,舵手,鼓手,鑼手,旗手各一。劃手二十人,大盾手四人,弓箭手六人。”
“兩艘龍舟對抗,百餘丈寬的河麵,看誰能先到對岸。”
“兩隻船相隔十丈之內,在河麵上相互纏鬥,射箭。當然,箭是沒有箭頭的,不能殺人,上麵有紅漆。”
“被射中的人,無論射在哪裏,都要立刻裝死,不能再參戰,否則就是犯規,直接判輸。”
“雙方箭手射殺對方的人,降低對方的劃船速度。對方船員‘死的’越多,船當然越慢,自己就贏了。”
“這哪裏是賽龍舟?簡直就是打仗。這些年,龍舟賽的冠軍全部在軍中重用,主要是對付大宋。大宋不是有江河天險麽?嗬嗬。”
耶律楚材指指八艘龍船,“先是八艘分為四對,決出四艘勝利者。這是第一輪。”
“第二輪,四決二。”
“第三輪就隻剩下兩艘,決冠亞軍。”
李桓明白了,笑道:“這個玩兒法,可是有意思多了。這麽說,若要奪冠,要連接贏三輪。亞軍,要贏兩輪。”
耶律楚材點頭道:“參加者除了劃手之外,全部是官員勳貴子弟。”
“獲得冠軍者,舟長舟副,散官轉兩階,實缺可頂兩年任職資曆。旗手等人,散官轉一階,若有實職,可頂一年資曆。”
“就是劃手,也都賞賜金銀若幹。”
“至於亞軍,待遇就差多了,隻賞賜一些金銀。”
“表現最差的龍船,不但沒有任何賞賜,還要受罰,降職罰金。”
李桓越來越有興趣了,“若是耶律兄奪冠,就能升為七品了。”
他已經心動了。最想要的就是:實職頂兩年資曆!
這意味著,若是他以正副舟長的身份奪冠,就獲得了兩年的仕途資曆,可以提前兩年提拔!
如此一來,真有可能在三年之內,就在李氏外戚的幫助下,當上刺史或防禦使,執掌一州軍政大權!
耶律楚材微微一笑,“俺今日的確有參加的意思,就愁沒有搭檔。今日見到李兄弟,可不是好搭檔麽?”
李桓升官心切,一拍手道:“好!那咱們就組成一艘龍舟,晉卿兄年長,你當舟長,小弟就當舟副。”
反正,舟長和舟副的賞賜一樣,都是散官兩轉,實職資曆頂兩年。
耶律楚材也不矯情,點頭道:“好,俺愚長兩歲,就當舟長。可是龍舟還需要一個六個弓箭手……”
“還有俺!”蕭福果笑道,“阿兄,俺就當個箭手!”
反正監視他的蒲察懷真已經被當成黑梟賊首處決了,他幹脆不裝了。
哥就是精通箭術!
耶律楚材道:“吾弟箭術不俗,當箭手綽綽有餘。好算你一個。”
李桓看著蕭福果,“蕭兄果然深藏不露啊。”
蕭福果神色玩味,“個中緣由,李兄弟豈能不知?”
李桓指指不遠處的折重簡,“那是我的朋友,他也能充當箭手。”
接著,耶律楚材又找了幾個熟人,充當箭手,盾手等職。
元好問自告奮勇的說道:“我就當個旗手吧!”
李桓點頭答應。旗手不需要多大力氣,但需要很聰明,能及時打旗。
元好問雖然是個書生,卻反而合適。因為他腦子好使。
可是最後還是差了五個缺。
差了兩個盾手,還有舵手、鼓手、鑼手。
耶律楚材再也找不到合適的人了。
因為哪怕是盾手之類,也需要官宦子弟參加。
李桓忽然看到李家的五大紈絝,不禁心中一動。
“就他們五個吧!”
而且,都是風華少年。
完顏合達的目光忽然被李桓吸引,問道:“耶律晉卿,你這朋友是誰?”
不是他多事,實在是李桓的氣質很是出眾,讓他想不注意都難。
完顏陳和尚和赤盞合喜,聞言也不禁對李桓長生了興趣。
耶律楚材淡淡說道:“這是隴西李桓,元妃族侄。”
“原來是你!”完顏合達恍然大悟,“你就是差點成為駙馬的李桓?公主殿下還真是有眼力,可惜八字不合!”
赤盞合喜也笑了,“李桓兄弟,聽說你已經是七品官,還得了隻侯郎君的出身?你的名聲,中都都開始流傳了。”
完顏陳和尚忽然說道:“李兄,你是元妃族侄,國舅府的子弟,可願意加入精忠社,為大金出力啊?”
“好教李兄知曉,這精忠社,可不是想加入就加入的。很多人想加入,都被我等婉言拒絕。可是李兄…俺是誠心邀請。”
李桓沒有一口拒絕,和耶律楚材一樣的說辭:
“完顏兄看得起,本不該推辭。隻是此事,還需稟報家中長輩,且容小弟日後再說。”
完顏陳和尚幽幽一笑,也不勉強。
完顏合達也深深看了李桓一眼,似笑非笑。
“莫強求!走吧!”完顏合達一揮馬鞭,帶著幾人囂囂而去。
李桓等人到了紅楓林,但見飛泉流瀑,綠草如茵,芳林遍布,景色十分優美。
坐北朝南的緩坡之上,早就布置好了涼棚、圍幕、儀仗、禦座等物。
彩棚禦座之下,高低排序著一圈圈案幾。
再下麵,則是百畝大小的綠蔭草地,不但十分平坦,還有一條水流較緩的河流。
正是永定河。
四顧一看,都是彩旗飄飄,人流如織,氣象十分盛大。
此時的永定河岸,已經停滿了龍舟,正好八艘,上麵鑼鼓、船漿俱備。
李桓和雲裳卻是發現,這些龍舟,和漢家的龍舟有些不同。
不但船更大更高,船艏也不是龍頭,而是虎、牛、鹿、狗、豬、馬、羊、犀牛,這九種形狀。
船上居然還有弓箭,拒鉤等物。
顯然,女真貴族雖然受到漢俗影響,也端午賽龍舟,可是他們的玩兒法,明顯與漢人不同。
瞧著,倒是有練習水戰的用意。
“晉卿兄。”李桓指著龍舟問道,“小弟在關中,很少見到這種龍舟,可是練習水戰之意?”
耶律楚材白衣落落,站在河邊猶如陌上公子一般。
他點頭道:“然也。這龍舟是海陵王時期就留下來的玩法,和漢人龍舟頗為不同。”
耶律楚材很耐心的解釋起來。
“漢家龍舟,隻比速度。所有龍舟一起競賽,誰最快到達,誰就是贏了。”
“這些龍舟,可不僅僅是比速度,還要比水上打戰。比得是武力,舟長和舟副的指揮和謀略。”
“一隻龍舟,編製三十六人。正副舟長兩人,舵手,鼓手,鑼手,旗手各一。劃手二十人,大盾手四人,弓箭手六人。”
“兩艘龍舟對抗,百餘丈寬的河麵,看誰能先到對岸。”
“兩隻船相隔十丈之內,在河麵上相互纏鬥,射箭。當然,箭是沒有箭頭的,不能殺人,上麵有紅漆。”
“被射中的人,無論射在哪裏,都要立刻裝死,不能再參戰,否則就是犯規,直接判輸。”
“雙方箭手射殺對方的人,降低對方的劃船速度。對方船員‘死的’越多,船當然越慢,自己就贏了。”
“這哪裏是賽龍舟?簡直就是打仗。這些年,龍舟賽的冠軍全部在軍中重用,主要是對付大宋。大宋不是有江河天險麽?嗬嗬。”
耶律楚材指指八艘龍船,“先是八艘分為四對,決出四艘勝利者。這是第一輪。”
“第二輪,四決二。”
“第三輪就隻剩下兩艘,決冠亞軍。”
李桓明白了,笑道:“這個玩兒法,可是有意思多了。這麽說,若要奪冠,要連接贏三輪。亞軍,要贏兩輪。”
耶律楚材點頭道:“參加者除了劃手之外,全部是官員勳貴子弟。”
“獲得冠軍者,舟長舟副,散官轉兩階,實缺可頂兩年任職資曆。旗手等人,散官轉一階,若有實職,可頂一年資曆。”
“就是劃手,也都賞賜金銀若幹。”
“至於亞軍,待遇就差多了,隻賞賜一些金銀。”
“表現最差的龍船,不但沒有任何賞賜,還要受罰,降職罰金。”
李桓越來越有興趣了,“若是耶律兄奪冠,就能升為七品了。”
他已經心動了。最想要的就是:實職頂兩年資曆!
這意味著,若是他以正副舟長的身份奪冠,就獲得了兩年的仕途資曆,可以提前兩年提拔!
如此一來,真有可能在三年之內,就在李氏外戚的幫助下,當上刺史或防禦使,執掌一州軍政大權!
耶律楚材微微一笑,“俺今日的確有參加的意思,就愁沒有搭檔。今日見到李兄弟,可不是好搭檔麽?”
李桓升官心切,一拍手道:“好!那咱們就組成一艘龍舟,晉卿兄年長,你當舟長,小弟就當舟副。”
反正,舟長和舟副的賞賜一樣,都是散官兩轉,實職資曆頂兩年。
耶律楚材也不矯情,點頭道:“好,俺愚長兩歲,就當舟長。可是龍舟還需要一個六個弓箭手……”
“還有俺!”蕭福果笑道,“阿兄,俺就當個箭手!”
反正監視他的蒲察懷真已經被當成黑梟賊首處決了,他幹脆不裝了。
哥就是精通箭術!
耶律楚材道:“吾弟箭術不俗,當箭手綽綽有餘。好算你一個。”
李桓看著蕭福果,“蕭兄果然深藏不露啊。”
蕭福果神色玩味,“個中緣由,李兄弟豈能不知?”
李桓指指不遠處的折重簡,“那是我的朋友,他也能充當箭手。”
接著,耶律楚材又找了幾個熟人,充當箭手,盾手等職。
元好問自告奮勇的說道:“我就當個旗手吧!”
李桓點頭答應。旗手不需要多大力氣,但需要很聰明,能及時打旗。
元好問雖然是個書生,卻反而合適。因為他腦子好使。
可是最後還是差了五個缺。
差了兩個盾手,還有舵手、鼓手、鑼手。
耶律楚材再也找不到合適的人了。
因為哪怕是盾手之類,也需要官宦子弟參加。
李桓忽然看到李家的五大紈絝,不禁心中一動。
“就他們五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