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公主的刁毒霸道,京城皆知。
別說其他貴女,就是親王宰相也怕她。
民間傳言,皇帝有一大一小兩個寶。大的是元妃,小的就是虢國公主。
而元妃最喜愛的侄女、西寧郡主李錦繡,是極少數不懼虢國公主的人之一。
李錦繡七歲進宮陪伴姑姑元妃,至今已經十三年。
她甚至抱過、帶過虢國公主,兩人算是一起在宮中長大。
因為當今皇帝子女幾乎很小就全部夭折,在深宮長大的李錦繡,完全被皇帝視同己出。
所以,她雖然不是內族(宗室),還是個漢人,卻能被封為郡主。
成為唯一的漢人郡主,竟比女真郡主更加尊貴。
李錦繡很少迴家,一年也就出宮迴家住幾次,加起來不會超過一個月。
絕大多數時間,她都在宮中伴駕。
今日,李錦繡剛好迴家小住。
國舅府素心閣中,雙十年華的李錦繡,宮裙宮髻宮樣妝,正臨水而坐,手持一卷《資治通鑒》,看的十分入迷。
她清顏如畫,氣質清貴,優雅閑適,神情散朗,猶如神女仙妃,令人親而難犯。
尤其是一雙清澈嫻靜的秋眸,星光點點,靈韻幽邃。
加上難以掩飾的書卷氣,很有幾分林中高士的風範。
“司馬溫公說的真是好啊,‘菟絲有絲之名而不可織,燕麥有麥之名而不可食’,世上有名無實之事,有名無實之人,豈非此耶?”
女郎擊節讚歎,若有所思。
京中人盡皆知,國舅府第二代,陰盛陽衰。
郎君們都很平庸,沒有出色人物。
可四位嫡係女郎,不管美名醜名,卻都聲名在外。
大娘子愛文,二娘子愛武,三娘子愛笑,四娘子愛道。
也就是所謂的文娘子、武娘子、瘋娘子、癡娘子。
這位愛文的大娘子,也被稱為中都第一女才子。她的才可不僅僅是詩詞文章,更是治國理政之才。
“唉……”李錦繡掩卷長歎,神色遺憾。
“若能化身男兒,治理一郡,便此生無憾了。可惜啊,可惜。”
“哈哈哈哈!”忽然一陣銀鈴般的笑聲,有點癲狂的響起。
“大姐又發癡歎,恨自己女兒身了!還治理一郡……哈哈哈!”
李錦繡轉頭一看,隻見垂花門前,搖晃著一個花枝亂顫的藕裙少女。
年方二八,一張欺霜賽雪的銀盆圓臉,正笑的大眼彎彎,酒窩深深。
她笑的很好看,卻也十分恣意,一排亮晶晶的牙齒,居然露出來八顆!
這就很可惡了啊。
“三妹!”李錦繡蛾眉一蹙,粉麵含霜,訓斥道:“跟你說了多少次,女子笑不露齒。”
“你卻總也不聽,這番癲狂醜態,真是大煞風景。明明一個如花似玉的好女子,偏要像個瘋娘子。”
“哼,瘋娘子,這外號很好聽麽?”
這個‘嚶嚶狂笑’的三妹,自然就是人稱瘋娘子的李三娘子,李錦衣。
“這有什麽!”李錦衣笑嘻嘻的上前,“反正姑姑、父君、叔父都信那那世外高人的話,說什麽李氏女不可嫁。”
“俺們既然不能嫁,還不如恣意行事,逍遙一生,豈不快樂?何必要端著守著?”
“大姐你說是不是?哈哈哈!”
她一屁股坐在大姐對麵,直接脫下繡花鞋,露出一雙秀足。
此女放蕩形骸,以嵇氏自居,不但愛笑,還愛脫鞋,喝酒。
十分放肆。
李錦繡十分不悅,看著三妹的腳,皺眉掩鼻,“又脫鞋!連女真女子都不如了!快收起來!”
李錦衣笑容一停,愕然道:“你嫌俺腳臭?可是一點也不臭啊!要不你聞聞?哪裏臭了?裝什麽裝?哈哈哈!”
李錦繡很是無奈,隻能搖頭不語,一副恨其不爭的神色。
李錦衣沒心沒肺的嘻嘻笑道:
“大姐,俺來猜猜你心裏的話?嗯,一定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大姐啊,你妹妹哪裏不知道你一片好心?可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妹妹性子懶散,做不到啊。哈哈哈!”
說完,又忍不住縱聲大笑,旁若無人一般。
可憐李錦繡堂堂郡主,居然在家裏鎮不住這個魔頭一般不服管教的妹妹。
“你真是瘋了,瘋了。”李錦繡懶得再勸妹妹,免得此人再攪亂自己的心境。
夏蟲不可語冰!
她換了話題,直接趕人道:“你不是很喜歡破案麽?你不幫著大理寺的大哥斷案玩耍,跑到俺的素心閣作甚?”
李錦衣眼見大姐要趕人,撇撇嘴道:“喲,大姐是郡主啊,小女子一介草民,卻是不理俺了,嘻嘻!”
“破案?一直破不了案子!沒意思了。大姐想知道那個案子麽?”
李錦繡不上當,不理不睬,隻是低頭看書。
什麽破案?她不就是玩耍!一個女孩子,不務正業,動不動就跑大理寺,像什麽樣子?
李錦衣見撩撥不動李錦繡,就站起來走到水邊,卷起下裳,露出兩截蓮藕般的小腿。
她直接坐在石頭上,將兩條小腿浸泡在水中,踢踏著清波。
麗人照水,十分動人。
這麗人戲弄池水,口中高聲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哈哈哈!有魚啃俺腳!啃俺腳啊,討厭!癢死俺了,哈哈哈!痛快!”
忽然,一個清稚的聲音從頭頂傳來:
“三姐以腳喂魚兒,跣足露腿,不受物累,我心逍遙,那是天地自然萬物和諧之真味啊,小妹以為大善,福生無量壽佛!”
李錦衣抬頭一看,隻見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冠,道袍芒鞋,手持拂塵,正一臉微笑的看著自己。
這女冠瓜子臉,本是一隻俏生生、粉嘟嘟的小娘子,卻偏偏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
既像一位世外高人的高徒,又像一個裝搖撞騙的小神棍。
正是愛道的李四娘子李錦瑟,因為對道法十分癡迷,人稱癡娘子。
“小道長哪裏出家?師承何人啊?哈哈哈!”李錦衣看到小妹,再次大笑。
李錦瑟拂塵一掃,清聲說道:
“貧道真明,既真且明,大真大明,天真玄明……道藏三千卷,俱在真明心。”
“居士,貧道師承蕭真人……”
“好了好了!”李錦衣趕緊打斷四妹的話,“小道長不必再說了,俺知道你是蕭道衝的弟子,還是記名的。哈哈哈!”
李錦瑟黑寶石般的眼睛一凝,正色道:“居士何故發笑?記名便是記心,便是道緣廣大……”
李錦衣趕緊捂起耳朵,“小道長言之有理,錦衣受教了。”
這魔頭在府中我行我素,似乎百無禁忌。可是一遇到癡心向道的‘真明道長’,她自己也頭大如鬥。
案上看書的大姐李錦繡,不禁長歎一聲,苦笑道:
“為何我李氏四姐妹,就有三位不正常?”
“老二不愛紅裝愛武裝,苦練武藝,一心為將。立誌巾幗不遜須眉。”
“老三呢?狂放不羈,大笑成性,瘋瘋癲癲,盡喜歡獵奇探案。”
“老四呢?小小年紀就什麽道法自然,癡迷丹術,像個小神棍,裝搖撞騙。”
李錦衣聽了這話,立刻反駁道:
“大姐,合著咱們四姐妹,就是你一人正常?真是烏鴉嫌豬黑啊。哈哈哈!”
“你自己就正常了?”
“你一個女子,整天羨慕男兒身,希望做官理政,做個名臣良相,還最敬佩諸葛武侯,你才是最不正常的那個!不愧是大姐!”
“就連你愛讀的書,也是《漢書》、《資治通鑒》、《貞觀政要》、《商君書》之類!”
“天下有幾個女子,愛看這些書?嗯?”
“大姐,你真是不照鏡子不自知啊!哈哈哈哈!”
李錦衣的笑聲,就像一條鞭子,抽到李錦繡身上。
她這才明白,原來最不正常的,恰恰就是自己這個大姐!
她猛然想起那句話的前半句話:“李氏女不可嫁……”
難道,就是因為自己四姐妹都不正常,所以那所謂的高人,才會留下這句話?
正在李錦繡思索間,忽然管事李忠進來稟報道:
“啟稟大娘子,新連宗的九郎君李桓,想求見大娘子!”
“李桓?”李錦繡立刻想起,父君新連宗了一個少年。
據說是個少年英才,還救過二妹。
“請九弟進來!”
“喏!”
別說其他貴女,就是親王宰相也怕她。
民間傳言,皇帝有一大一小兩個寶。大的是元妃,小的就是虢國公主。
而元妃最喜愛的侄女、西寧郡主李錦繡,是極少數不懼虢國公主的人之一。
李錦繡七歲進宮陪伴姑姑元妃,至今已經十三年。
她甚至抱過、帶過虢國公主,兩人算是一起在宮中長大。
因為當今皇帝子女幾乎很小就全部夭折,在深宮長大的李錦繡,完全被皇帝視同己出。
所以,她雖然不是內族(宗室),還是個漢人,卻能被封為郡主。
成為唯一的漢人郡主,竟比女真郡主更加尊貴。
李錦繡很少迴家,一年也就出宮迴家住幾次,加起來不會超過一個月。
絕大多數時間,她都在宮中伴駕。
今日,李錦繡剛好迴家小住。
國舅府素心閣中,雙十年華的李錦繡,宮裙宮髻宮樣妝,正臨水而坐,手持一卷《資治通鑒》,看的十分入迷。
她清顏如畫,氣質清貴,優雅閑適,神情散朗,猶如神女仙妃,令人親而難犯。
尤其是一雙清澈嫻靜的秋眸,星光點點,靈韻幽邃。
加上難以掩飾的書卷氣,很有幾分林中高士的風範。
“司馬溫公說的真是好啊,‘菟絲有絲之名而不可織,燕麥有麥之名而不可食’,世上有名無實之事,有名無實之人,豈非此耶?”
女郎擊節讚歎,若有所思。
京中人盡皆知,國舅府第二代,陰盛陽衰。
郎君們都很平庸,沒有出色人物。
可四位嫡係女郎,不管美名醜名,卻都聲名在外。
大娘子愛文,二娘子愛武,三娘子愛笑,四娘子愛道。
也就是所謂的文娘子、武娘子、瘋娘子、癡娘子。
這位愛文的大娘子,也被稱為中都第一女才子。她的才可不僅僅是詩詞文章,更是治國理政之才。
“唉……”李錦繡掩卷長歎,神色遺憾。
“若能化身男兒,治理一郡,便此生無憾了。可惜啊,可惜。”
“哈哈哈哈!”忽然一陣銀鈴般的笑聲,有點癲狂的響起。
“大姐又發癡歎,恨自己女兒身了!還治理一郡……哈哈哈!”
李錦繡轉頭一看,隻見垂花門前,搖晃著一個花枝亂顫的藕裙少女。
年方二八,一張欺霜賽雪的銀盆圓臉,正笑的大眼彎彎,酒窩深深。
她笑的很好看,卻也十分恣意,一排亮晶晶的牙齒,居然露出來八顆!
這就很可惡了啊。
“三妹!”李錦繡蛾眉一蹙,粉麵含霜,訓斥道:“跟你說了多少次,女子笑不露齒。”
“你卻總也不聽,這番癲狂醜態,真是大煞風景。明明一個如花似玉的好女子,偏要像個瘋娘子。”
“哼,瘋娘子,這外號很好聽麽?”
這個‘嚶嚶狂笑’的三妹,自然就是人稱瘋娘子的李三娘子,李錦衣。
“這有什麽!”李錦衣笑嘻嘻的上前,“反正姑姑、父君、叔父都信那那世外高人的話,說什麽李氏女不可嫁。”
“俺們既然不能嫁,還不如恣意行事,逍遙一生,豈不快樂?何必要端著守著?”
“大姐你說是不是?哈哈哈!”
她一屁股坐在大姐對麵,直接脫下繡花鞋,露出一雙秀足。
此女放蕩形骸,以嵇氏自居,不但愛笑,還愛脫鞋,喝酒。
十分放肆。
李錦繡十分不悅,看著三妹的腳,皺眉掩鼻,“又脫鞋!連女真女子都不如了!快收起來!”
李錦衣笑容一停,愕然道:“你嫌俺腳臭?可是一點也不臭啊!要不你聞聞?哪裏臭了?裝什麽裝?哈哈哈!”
李錦繡很是無奈,隻能搖頭不語,一副恨其不爭的神色。
李錦衣沒心沒肺的嘻嘻笑道:
“大姐,俺來猜猜你心裏的話?嗯,一定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大姐啊,你妹妹哪裏不知道你一片好心?可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妹妹性子懶散,做不到啊。哈哈哈!”
說完,又忍不住縱聲大笑,旁若無人一般。
可憐李錦繡堂堂郡主,居然在家裏鎮不住這個魔頭一般不服管教的妹妹。
“你真是瘋了,瘋了。”李錦繡懶得再勸妹妹,免得此人再攪亂自己的心境。
夏蟲不可語冰!
她換了話題,直接趕人道:“你不是很喜歡破案麽?你不幫著大理寺的大哥斷案玩耍,跑到俺的素心閣作甚?”
李錦衣眼見大姐要趕人,撇撇嘴道:“喲,大姐是郡主啊,小女子一介草民,卻是不理俺了,嘻嘻!”
“破案?一直破不了案子!沒意思了。大姐想知道那個案子麽?”
李錦繡不上當,不理不睬,隻是低頭看書。
什麽破案?她不就是玩耍!一個女孩子,不務正業,動不動就跑大理寺,像什麽樣子?
李錦衣見撩撥不動李錦繡,就站起來走到水邊,卷起下裳,露出兩截蓮藕般的小腿。
她直接坐在石頭上,將兩條小腿浸泡在水中,踢踏著清波。
麗人照水,十分動人。
這麗人戲弄池水,口中高聲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哈哈哈!有魚啃俺腳!啃俺腳啊,討厭!癢死俺了,哈哈哈!痛快!”
忽然,一個清稚的聲音從頭頂傳來:
“三姐以腳喂魚兒,跣足露腿,不受物累,我心逍遙,那是天地自然萬物和諧之真味啊,小妹以為大善,福生無量壽佛!”
李錦衣抬頭一看,隻見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冠,道袍芒鞋,手持拂塵,正一臉微笑的看著自己。
這女冠瓜子臉,本是一隻俏生生、粉嘟嘟的小娘子,卻偏偏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
既像一位世外高人的高徒,又像一個裝搖撞騙的小神棍。
正是愛道的李四娘子李錦瑟,因為對道法十分癡迷,人稱癡娘子。
“小道長哪裏出家?師承何人啊?哈哈哈!”李錦衣看到小妹,再次大笑。
李錦瑟拂塵一掃,清聲說道:
“貧道真明,既真且明,大真大明,天真玄明……道藏三千卷,俱在真明心。”
“居士,貧道師承蕭真人……”
“好了好了!”李錦衣趕緊打斷四妹的話,“小道長不必再說了,俺知道你是蕭道衝的弟子,還是記名的。哈哈哈!”
李錦瑟黑寶石般的眼睛一凝,正色道:“居士何故發笑?記名便是記心,便是道緣廣大……”
李錦衣趕緊捂起耳朵,“小道長言之有理,錦衣受教了。”
這魔頭在府中我行我素,似乎百無禁忌。可是一遇到癡心向道的‘真明道長’,她自己也頭大如鬥。
案上看書的大姐李錦繡,不禁長歎一聲,苦笑道:
“為何我李氏四姐妹,就有三位不正常?”
“老二不愛紅裝愛武裝,苦練武藝,一心為將。立誌巾幗不遜須眉。”
“老三呢?狂放不羈,大笑成性,瘋瘋癲癲,盡喜歡獵奇探案。”
“老四呢?小小年紀就什麽道法自然,癡迷丹術,像個小神棍,裝搖撞騙。”
李錦衣聽了這話,立刻反駁道:
“大姐,合著咱們四姐妹,就是你一人正常?真是烏鴉嫌豬黑啊。哈哈哈!”
“你自己就正常了?”
“你一個女子,整天羨慕男兒身,希望做官理政,做個名臣良相,還最敬佩諸葛武侯,你才是最不正常的那個!不愧是大姐!”
“就連你愛讀的書,也是《漢書》、《資治通鑒》、《貞觀政要》、《商君書》之類!”
“天下有幾個女子,愛看這些書?嗯?”
“大姐,你真是不照鏡子不自知啊!哈哈哈哈!”
李錦衣的笑聲,就像一條鞭子,抽到李錦繡身上。
她這才明白,原來最不正常的,恰恰就是自己這個大姐!
她猛然想起那句話的前半句話:“李氏女不可嫁……”
難道,就是因為自己四姐妹都不正常,所以那所謂的高人,才會留下這句話?
正在李錦繡思索間,忽然管事李忠進來稟報道:
“啟稟大娘子,新連宗的九郎君李桓,想求見大娘子!”
“李桓?”李錦繡立刻想起,父君新連宗了一個少年。
據說是個少年英才,還救過二妹。
“請九弟進來!”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