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王完顏亮,改燕京為中都大興府,征發一百二十萬軍民,大興土木修建中都城。
在遼南京的基礎上,經過兩三年的修建,中都城雄壯軒昂,極盡富麗,遂為金朝京師。
如今的中都,城中有五十萬人口,大有上國之都、京華煙雲的繁榮氣象。
李桓等人還沒有進城,就看到城外的熱鬧了。
進出城門的人很多,車水馬龍絡繹不絕。
豐宜門是中都南邊正門,眾人不能從豐宜門進入,而是從東邊的景風門進入。
耶律寅娘的家,就在陽春門附近的開陽東坊。
沿著店鋪林立的景風大街往北,進入熱鬧的陽春街,就看到一個高大的坊門:開陽東方坊。
不愧是金朝京都,此地還隻是東南城一角,不是主城區,卻滿眼都是鱗次櫛比的商樓酒肆,川流不息的人群,已經一片繁華了。
古代大都市的噪雜喧鬧滾滾而來,讓李桓和雲裳感受到萬丈紅塵的無邊煙火氣。
李桓卻是知道,僅僅九年後,蒙古大軍的鐵蹄就會踏破這座雄城,盛世繁華凋零在草原騎士的馬蹄下。
城中大火燒了一個多月,有六萬女子跳城自殺。蒙古軍在城外堆砌屍山,臭氣熏天,瘟疫橫行。
蒙古軍進城後,用金銀做成馬槽,喂馬。
因為城破時是夏天,屍體腐爛很快,死人的脂肪到處流淌,滲入到泥土中,形成了人油地麵。
慘不堪言。
李桓看著眼前的繁華城池,不禁有點神思恍惚:眼前的繁華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屍山血海,是衝天大火!
他的兩手情不自禁的握緊,臉色陰鬱下來。
“你怎麽了?”雲裳心思細密,她看到李桓的臉有點生人莫近,不禁靠上來問了一句。
李桓搖搖頭,“沒事,以後再說。”
隨即,他的神色就恢複正常。
一行百餘人進入坊門,又是一條鬧中取靜的坊內胡同。走了一箭之地,就是一個石獅子把門的朱漆大門。
光是門前的上馬石、拴馬樁,就有一長溜。
大門上麵的匾額上,赫然就是“耶律府”三個字。
門口的閽者見到耶律寅娘,頓時蹀躞著步子上前,行了契丹大禮,五體投地道:
“奴婢見過大娘子,蕭郎君!恭迎娘子迴府!”
隨即大門打開,眾人魚貫而入。
一大群奴婢,眼見主人迴府,嘩啦啦的湧過來,請安的請安,牽馬的牽馬,清塵的清塵。
耶律寅娘將馬鞭扔給一個奴婢,問道:“郎君呢?”
那奴婢恭謹的迴道:“郎君去西山打獵了,還說要在西山別院讀半月書。”
“大娘子,可要去請郎君迴來?”
耶律寅娘搖頭道:“罷了。就讓郎君在西山讀書打獵吧,你們不要去打擾他。”
轉頭對李桓笑道:“李郎君,卻是不巧的很,俺阿弟不在,去西山別院了。”
李桓聽到大名鼎鼎的耶律楚材不在家,不禁有點失望。
“無妨。過幾日我也想去西山,就在那裏拜見晉卿兄。”
耶律寅娘點點頭,“也好。那就先歇息幾日,你也逛逛都會,看看京師,五日後我們一起去西山找俺阿弟。”
接著,耶律寅娘就撥出一個單獨的客院,讓李桓等人入住。
耶律府很大,那個客院占地都有一畝多。李桓等人完全住的下。
兩人攜帶的黃金珠寶等物,也都搬了進來。
這次入京,李桓和雲裳帶了價值四五萬貫的黃金和珠寶,就是為了送禮打點。
中都權貴太多,小鬼更多,要想謀取一個滿意的官職,當然要舍得花錢。
到了晚上,自然還有耶律寅娘的接風宴,不提。
酒宴之後,雲裳迴到客院,叫過來幾個學員,吩咐道:
“……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從明天開始,你們在城中散布消息……主要去太學、國子學、書院這些文人士子多的地方……”
“……印主是鶴鳴先生都極力誇讚的,也是元妃本家,中都若是有人知道,勢必不服……”
幾人一起領命,說道:“堂主放心,最多十日,必讓印主之名傳頌士林。”
雲裳又道:“你們還要打聽到他們的集會,促使他們主動邀請印主……”
幾人心領神會,自不必說。
……
夜裏,李桓和雲裳挑選了一批最好的珠寶,又準備了一千兩黃金。
價值兩萬多貫。
這是明天送給李氏外戚的重禮。
雖然已經騙取了李錦書的信任,可要騙取連宗,還是需要李仁惠同意。
隻有李氏當家人李仁惠同意,宮裏的元妃才會同意。
李仁惠是什麽人?貪財好利。
當然少不得一份重禮。
李桓將禮物打包好,說道:“按照曆史,金宋開戰之後,並沒有斷絕使節。好像在五月底,金國就派使團去南宋了,目的是質問。”
“隨著金軍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南宋朝廷也不敢怠慢金使。”
雲裳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成為使團官員,隨使團一起入宋?”
李桓點頭道:“我是為了治療辛棄疾和陸遊的病,讓他們多活幾年,也看看他們。你可能覺得我傻,但這就是我的真實想法。”
“先騙取李氏外戚連宗,再借助李氏的權勢,加入使團。”
“好吧。”雲裳很是無語,“李警官,你真是情懷滿滿,姐不如也。”
“不過,你又不是醫生,你怎麽給他們治病?還不是要靠姐?”
“行吧,我答應你。反正這兩個人,我也很願意救。”
“問題是,我是女的,能跟隨使團一起走麽?”
“可以。”李桓說道,“你可以作為使團中的女使,算是使團的服務人員。”
“算起來,我們時間不多了。明天大早,就去拜會李仁惠!”
……
翌日大早,李桓帶著重禮,在折重簡和一個學員的陪同下,離開耶律府。
三人上了馬車,出了開陽東坊,沿著景風街往北,經過承恩寺,到了仙露坊。
仙露坊是中都最顯貴的坊之一。
李氏外戚的國舅府,就在仙露坊。
這裏是城北,街市更加繁華,人流更是密集。
仙露坊的坊正,居然親自坐鎮坊門,帶著坊丁盤查進入坊中的車馬人員。
李桓下了車,取出李錦書送的玉牌,那坊正二話不說,立刻放馬車入內。
很快,就看到了一座氣勢宏偉的巨大宅邸。
就連台階,都是上等的漢白玉。
大門口的上馬石和拴馬樁,也用的是精雕細刻的美石。
比起耶律家,氣派的多。
整個仙露坊冠蓋雲集,卻沒有比這個宅院更大的宅邸了。
抬頭一看,卻是三個十分囂張的字跡:“國舅府”。
李仁惠的確是國舅,按說沒問題。可是將國舅這兩個字,直接寫在門頭上作為門旗,卻是有些過分了。
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國舅。
國舅府的門口,一長溜的停滿了車馬,進進出出的人都是衣冠楚楚,非富即貴,真就是門庭若市。
光是門口戒備的披甲私兵,就有數十人之多,十分煊赫招搖。
李桓下了馬車,取出玉牌,上前對一個兵長模樣的人說道:
“在下隴西李桓,前來拜見本家族叔。”
“本家族叔?”對方一怔,看到玉牌又神色恭敬,“敢問小郎君,閣下族叔是?”
李桓肅然道:“在下族叔,正是國舅李使相!”
在遼南京的基礎上,經過兩三年的修建,中都城雄壯軒昂,極盡富麗,遂為金朝京師。
如今的中都,城中有五十萬人口,大有上國之都、京華煙雲的繁榮氣象。
李桓等人還沒有進城,就看到城外的熱鬧了。
進出城門的人很多,車水馬龍絡繹不絕。
豐宜門是中都南邊正門,眾人不能從豐宜門進入,而是從東邊的景風門進入。
耶律寅娘的家,就在陽春門附近的開陽東坊。
沿著店鋪林立的景風大街往北,進入熱鬧的陽春街,就看到一個高大的坊門:開陽東方坊。
不愧是金朝京都,此地還隻是東南城一角,不是主城區,卻滿眼都是鱗次櫛比的商樓酒肆,川流不息的人群,已經一片繁華了。
古代大都市的噪雜喧鬧滾滾而來,讓李桓和雲裳感受到萬丈紅塵的無邊煙火氣。
李桓卻是知道,僅僅九年後,蒙古大軍的鐵蹄就會踏破這座雄城,盛世繁華凋零在草原騎士的馬蹄下。
城中大火燒了一個多月,有六萬女子跳城自殺。蒙古軍在城外堆砌屍山,臭氣熏天,瘟疫橫行。
蒙古軍進城後,用金銀做成馬槽,喂馬。
因為城破時是夏天,屍體腐爛很快,死人的脂肪到處流淌,滲入到泥土中,形成了人油地麵。
慘不堪言。
李桓看著眼前的繁華城池,不禁有點神思恍惚:眼前的繁華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屍山血海,是衝天大火!
他的兩手情不自禁的握緊,臉色陰鬱下來。
“你怎麽了?”雲裳心思細密,她看到李桓的臉有點生人莫近,不禁靠上來問了一句。
李桓搖搖頭,“沒事,以後再說。”
隨即,他的神色就恢複正常。
一行百餘人進入坊門,又是一條鬧中取靜的坊內胡同。走了一箭之地,就是一個石獅子把門的朱漆大門。
光是門前的上馬石、拴馬樁,就有一長溜。
大門上麵的匾額上,赫然就是“耶律府”三個字。
門口的閽者見到耶律寅娘,頓時蹀躞著步子上前,行了契丹大禮,五體投地道:
“奴婢見過大娘子,蕭郎君!恭迎娘子迴府!”
隨即大門打開,眾人魚貫而入。
一大群奴婢,眼見主人迴府,嘩啦啦的湧過來,請安的請安,牽馬的牽馬,清塵的清塵。
耶律寅娘將馬鞭扔給一個奴婢,問道:“郎君呢?”
那奴婢恭謹的迴道:“郎君去西山打獵了,還說要在西山別院讀半月書。”
“大娘子,可要去請郎君迴來?”
耶律寅娘搖頭道:“罷了。就讓郎君在西山讀書打獵吧,你們不要去打擾他。”
轉頭對李桓笑道:“李郎君,卻是不巧的很,俺阿弟不在,去西山別院了。”
李桓聽到大名鼎鼎的耶律楚材不在家,不禁有點失望。
“無妨。過幾日我也想去西山,就在那裏拜見晉卿兄。”
耶律寅娘點點頭,“也好。那就先歇息幾日,你也逛逛都會,看看京師,五日後我們一起去西山找俺阿弟。”
接著,耶律寅娘就撥出一個單獨的客院,讓李桓等人入住。
耶律府很大,那個客院占地都有一畝多。李桓等人完全住的下。
兩人攜帶的黃金珠寶等物,也都搬了進來。
這次入京,李桓和雲裳帶了價值四五萬貫的黃金和珠寶,就是為了送禮打點。
中都權貴太多,小鬼更多,要想謀取一個滿意的官職,當然要舍得花錢。
到了晚上,自然還有耶律寅娘的接風宴,不提。
酒宴之後,雲裳迴到客院,叫過來幾個學員,吩咐道:
“……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從明天開始,你們在城中散布消息……主要去太學、國子學、書院這些文人士子多的地方……”
“……印主是鶴鳴先生都極力誇讚的,也是元妃本家,中都若是有人知道,勢必不服……”
幾人一起領命,說道:“堂主放心,最多十日,必讓印主之名傳頌士林。”
雲裳又道:“你們還要打聽到他們的集會,促使他們主動邀請印主……”
幾人心領神會,自不必說。
……
夜裏,李桓和雲裳挑選了一批最好的珠寶,又準備了一千兩黃金。
價值兩萬多貫。
這是明天送給李氏外戚的重禮。
雖然已經騙取了李錦書的信任,可要騙取連宗,還是需要李仁惠同意。
隻有李氏當家人李仁惠同意,宮裏的元妃才會同意。
李仁惠是什麽人?貪財好利。
當然少不得一份重禮。
李桓將禮物打包好,說道:“按照曆史,金宋開戰之後,並沒有斷絕使節。好像在五月底,金國就派使團去南宋了,目的是質問。”
“隨著金軍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南宋朝廷也不敢怠慢金使。”
雲裳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成為使團官員,隨使團一起入宋?”
李桓點頭道:“我是為了治療辛棄疾和陸遊的病,讓他們多活幾年,也看看他們。你可能覺得我傻,但這就是我的真實想法。”
“先騙取李氏外戚連宗,再借助李氏的權勢,加入使團。”
“好吧。”雲裳很是無語,“李警官,你真是情懷滿滿,姐不如也。”
“不過,你又不是醫生,你怎麽給他們治病?還不是要靠姐?”
“行吧,我答應你。反正這兩個人,我也很願意救。”
“問題是,我是女的,能跟隨使團一起走麽?”
“可以。”李桓說道,“你可以作為使團中的女使,算是使團的服務人員。”
“算起來,我們時間不多了。明天大早,就去拜會李仁惠!”
……
翌日大早,李桓帶著重禮,在折重簡和一個學員的陪同下,離開耶律府。
三人上了馬車,出了開陽東坊,沿著景風街往北,經過承恩寺,到了仙露坊。
仙露坊是中都最顯貴的坊之一。
李氏外戚的國舅府,就在仙露坊。
這裏是城北,街市更加繁華,人流更是密集。
仙露坊的坊正,居然親自坐鎮坊門,帶著坊丁盤查進入坊中的車馬人員。
李桓下了車,取出李錦書送的玉牌,那坊正二話不說,立刻放馬車入內。
很快,就看到了一座氣勢宏偉的巨大宅邸。
就連台階,都是上等的漢白玉。
大門口的上馬石和拴馬樁,也用的是精雕細刻的美石。
比起耶律家,氣派的多。
整個仙露坊冠蓋雲集,卻沒有比這個宅院更大的宅邸了。
抬頭一看,卻是三個十分囂張的字跡:“國舅府”。
李仁惠的確是國舅,按說沒問題。可是將國舅這兩個字,直接寫在門頭上作為門旗,卻是有些過分了。
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國舅。
國舅府的門口,一長溜的停滿了車馬,進進出出的人都是衣冠楚楚,非富即貴,真就是門庭若市。
光是門口戒備的披甲私兵,就有數十人之多,十分煊赫招搖。
李桓下了馬車,取出玉牌,上前對一個兵長模樣的人說道:
“在下隴西李桓,前來拜見本家族叔。”
“本家族叔?”對方一怔,看到玉牌又神色恭敬,“敢問小郎君,閣下族叔是?”
李桓肅然道:“在下族叔,正是國舅李使相!”